德育教育与法治教育问题探索
时间:2022-11-10 03:31:12
导语:德育教育与法治教育问题探索一文来源于网友上传,不代表本站观点,若需要原创文章可咨询客服老师,欢迎参考。
【摘要】高等职业院校的学生处于青少年时期,其道德观念和法律意识正处于形成阶段,极具可塑性,需要教育工作者给予正确的引导,以免其因意识淡薄而误入歧途。《青少年法治教育大纲》作为高等职业院校开展德育与法治教育的根本依据,需要教育工作者在对其深入研究的基础下,结合本校学生的特性对其施以教学,重视法治教育,对学生深入进行培养。本文先是对二者的内涵和教学的目的进行概述,随后介绍了高等职业院校开设德育教育和法治教育的教学内容,分析了院校实施教学中存在的问题和解决办法,以供参考。
【关键词】高职教育;德育;法治教育
在过去传统的教学观念中,法治教育一直作为德育教学体系下的分支[1],并未引起足够的重视。近些年,随着信息传播渠道的发达,许多法律事件引起了广泛的社会关注,使得法治教育该如何建设成为教育工作者需要重点考虑的问题之一。《青少年法治教育大纲》[2]的颁布,给了高等职业院校教育工作者们很好的启示,德育与法治教育应该相辅相成,多学科渗透,对与学生息息相关的法律知识需要深入进行讲解和教授,以确保高职院校的学生在拥有良好道德观念的同时,拥有较高的法律意识。
一、高职院校开展德育与法治教育的概述
(一)二者的内涵。对于高职院校的学生来说,德育主要包含社会德育、校园德育、家园德育三个部分[3]。但在实际进行教育时,以校园的德育发挥的作用最大,通过专业教育对学生的思想及道德的塑造施以正向的引导;法治教育是院校根据国家推崇的法治思想为教学大纲结合学生当下的心理特征,以提高学生的法律意识,使其意识到自己承担的法律责任及义务为目的,避免其在今后向违法犯罪的方向发展。(二)二者开设的目的。高职院校对学生进行德育和法治教育的目的主要是为了培养懂法守法有道德的中国公民,提高国民在法律方面的意识和自身的道德修养[4],减少不良法律和道德事件的发生,使社会向着稳定和谐高速的方向发展。细分之下,高职院校培养学生德育的教学目标是,使其在爱国主义精神的指引下,拥护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传承和发扬中华民族优秀传统美德,树立健全符合社会主流的观念;高职院校培养学生法治教育的教学目标是,使青少年对我国基础法律知识、体系、制度有所了解,养成法律是不可侵犯需严格遵守的法制观念,在遇到事情时,懂得拿起法律这一武器保护自己的权益,也避免其因法律意识淡薄而向违法犯罪的方向发展。
二、高职院校实施德育与法治教育的教学内容
(一)开展德育的教学内容。高等职业院校在安排德育方面的教学内容时,通常会从两个层面交替进行,一是从宏观方面,向同学们授以先进的思想,帮助其利用这些先进的思想武器解决现实生活中存在的问题;一是从微观层面,教师专注于学生个体的性格、观念、品质的塑造,以先进的思想和理论武装他们,对于存在思想倾向不够明确的学生予以正向引导等。高等职业院校实施德育教学时,需要拥有完整而科学的教学体系的。该课程作为学生公共的必修课程之一,主要在低年级阶段开展,课程涉及马克思主义理论、思想等核心思想理论,辅以当代形势与政策和思政教育等。(二)开展法治教育的教学内容。高等职业院校在安排法治教育相关的教学内容时,紧扣《青少年法治教育大纲》中提出的要求,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法治理念、法治原则,使其充分理解我国的法律制度和体系,如公民基本权利与义务、司法制度等。除此之外,还需要学生就法律的不同体系有所了解,以便其将来用法律的武器保护自己。法治教育与德智教育课程应为相辅相成,紧密结合的。因此,在高等职业院校中需要将法治教育与德智教育在课程上交叉进行,在德育涉及到法治相关板块时,教师会就此展开系统的讲解,包括与学生生活密切相关的民法、刑法等,以社会真实热点案例穿插到教学中来,帮助学生理解。法治教育不仅渗透在高职院校低年级的教学中,还涉及到高年级的专业课程教授。如,财经管理类的学生需要学习经济法、税法等与其专业挂钩的法律知识;旅游管理法的学生需要学习诸如旅游法规等与其专业相挂钩的法律知识。虽没有专门法学专业的学生学习的深入,但仍需要学生具备基础的专业法律知识。
三、高职院校实施德育与法治教育教学中存在的问题
(一)教师队伍建设不够现代。教师在实施德育和法律教育的过程中,仍旧没有将观念转变过来,虽在法治教育层面有所侧重,但程度仍然较为浅显,并不能引起学生对正确法律观念的养成足够的重视。担任法治教育教学的教师很多并非专业法律专业出身,自身的法律专业素质存在进步的空间,导致在教学中无法将相关法律知识的背后含义讲解透彻,使学生并不能很好地理解学习法律知识的意义所在。(二)学生缺乏兴趣。由于学校开展的德育和法治教育较为枯燥,识记性的内容较多,再加上教师在教学中并不能引入充足的案例进行调剂,导致学生缺乏该方面的学习动力。另外,在开展教学中,教师也并未充分利用互联网上充分的德育和法治教育的教学资源,也并未借鉴先进的教学管理经验,进一步导致了学生兴趣的缺失。
四、高职院校进行德育与法治教育的优化措施
(一)德育的优化措施。高等职业院校在进行德育教育的优化时,首先,需要根据学生的不同年级开设不同的德育教育课程。如,在低年级时会开设专门的思政课程,后期邻近毕业时还会开设职业道德教育课程等,在学生接受教育的整个学习阶段多渗透德育教育,以提高学生个人的道德意识。其次,教师要有意识地革新教学内容和手段,将德育的教学理论与学生的实际结合起来,如无论是遇到学习还是生活中的问题,需“具体问题具体分析”、“两点论”与“重点论”相结合。最后,学校还需要根据时节组织一些社会实践活动,如军训、社会志愿活动等,帮助学生更真情实意地感受德育教育的重要性。(二)法治教育的优化措施。高等职业院校在进行法治教育的优化时,首先,需要从建设专业的法律教师团队入手,转变法治教育作为德育教育分支的观点,挑选法律专业毕业的教师进行教学,使其充分发挥自己的专业优势,在开展教学中,将细碎的法律知识有系统地串联在一起,再通过丰富的法律实例,让同学们意识到学习法律知识背后的意义,从而达到培养其法律学习兴趣、重视起法治教育的目的。其次,除了课堂上的讲解之外,学院还需要积极组织一些法律主题的辩论活动、案例讨论活动等。教学方式也比较多样,教师需要借助现代化多媒体设备向同学们展示所教授的内容。高等职业学校在开展法治教育时,通常会以专门主题的形式向同学呈现,协同多学科所涉及的法律知识教授,建立起完善的法治教育体系。(三)二者需在融合的基础上,分别予以重视。在近些年不良法律事件引起广泛讨论的当下,高等职业院校中从事德育法治教育的人员正在从将法治教育作为德育教育体系下一个分支的观念向法治教育需要重视、独立出来的观念转变。二者既相辅相成又各有特点,德育教育和法治教育需要在高等职业学校的教学中引起同样的重视。但这也并不意味着,二者存在交叉的内容需要分别进行教学,造成教学资源的浪费[5]。正确合理的做法应是,在二者内容出现交叉之处可进行统一教育,在法治教育需要深入时,予以重视。
五、结语
在我国,对适龄青少年进行德育有助于其养成合乎主流的道德观念和明辨是非的能力,以先进的思维武装头脑有助其切实解决生活、学习中存在的问题;对适龄青少年进行法治教育有助于提高其法律意识,对我国法律体系、制度有基本的了解,避免因淡薄的法律观念造成不良的法律事件,有助于维护社会的稳定和国家的有序发展。在高等职业院校中,二者同样重要,切不可过于重视一方而忽视另一方,否则既不利于学生个人道德与法律素质的提高,也不符合国家对于高职院校学生的培养要求。
参考文献:
[1]易璐.产教融合背景下的高职院校德育工作策略研究[J].中外企业家,2020(17):186-187.
[2]黄淑燕,雷琼.德育视野下高职院校大学生犯罪预防的思考[J].法制博览,2020(15):70-71.
[3]李玉娟.加强党对职业学校思政课思想的引领——莱阳市中职德育教育的实践与探索[J].佳木斯职业学院学报,2020,36(04):21-22.
[4]张申珅.高职院校学生法律意识培养研究[J].知识经济,2019(19):173-174.
[5]郑景云,王振斌.新常态下高职院校思政课融入法治观教育思考研究[J].黑龙江教育学院学报,2017,36(10):71-73.
作者:王星 单位:陕西青年职业学院
- 上一篇:德育教育在小学阶段的开展
- 下一篇:基于班主任管理德育工程建设探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