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等职业学校德育实践研究

时间:2022-10-15 10:35:03

导语:中等职业学校德育实践研究一文来源于网友上传,不代表本站观点,若需要原创文章可咨询客服老师,欢迎参考。

中等职业学校德育实践研究

摘要:卫生学校为各级医疗机构和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培养护理人才,而护理是一项与人类健康和生命休戚相关的职业,这就要求护士具备扎实的基础知识、熟练的操作技能、良好的心理素质以及高尚的职业道德。在校德育主要体现在课堂教育这一理论层面上,德育实践活动明显不足,为此提出创新德育教学内容,打造家庭、学校、社会三位一体的多维德育模式,培养学生良好日常习惯,引导学生树立正确价值观,形成良好的职业道德和行为规范。

关键词:中等职业学校;德育;实践活动

护理工作是医疗卫生事业的重要组成部分,与人民群众的健康和生命紧密相连。我校主要培养临床护士、助产士,德育成为学校教育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德育分为课堂教育和实践教育两大部分,在目前形势下,课堂教育受到重视,而实践教育明显不足,形式大于实质,缺少创新和吸引力,导致德育效果不佳。该研究提出创新德育教学内容,为德育实践提供有力的理论支持,并实施家庭、学校、社会三位一体的多维德育实践模式,进一步提高学生的职业道德水平。

1中职学校德育现状

1.1德育课程缺少职业特色。我校的重点专业是护理、助产专业,思想道德修养、邓小平理论、职业道德与法律是各专业的公共基础课程,内容主要是公德教育,目标过于理想化,没有体现出护理和助产专业的职业特点,理论性较强,内容较空洞。而专业课程关于职业道德和技术伦理的内容较少,只能泛泛而谈,很难达到预期效果。1.2德育实践创新不足。德育实践主要有:青年志愿者活动、为孤寡老人献爱心、学雷锋做好事、每周的主题班会等。前三项活动主旨是让学生接触社会、了解社会,体验在工作中如何实现自身价值。后一项活动主旨是联系社会热门话题,发现社会、学校、自身存在的种种问题,展开师生讨论,判断如何才能调整好这些社会关系。可是这些德育实践活动主要还是围绕社会公德和社会公益来进行的,较少涉及伦理和职业道德方面。1.3德育实践不够深入。卫生学校德育实践普遍存在职业教育不够深入的现象,具体表现有:(1)定位失衡。由于社会对护理人才的要求越来越高,学校将主要精力用于培养学生的专业知识和专业技能,使得学生德育理论学习和实践活动处于次要位置。(2)实践活动软硬件不足。缺少适合卫生学校的职业道德和护理伦理学教材,同时也缺少较为固定的对口实践场地和实践单位。(3)德育实践过分依赖教师或者学校,没有实施家庭、学校、社会三位一体的多维德育模式,无法获得令人满意的德育实效。

2促进德育实践创新的措施

2.1德育教学内容的创新。将职业生涯规划和职业道德与法律两门课程融入相关的医学知识,选用全国中等卫生职业教育规划教材《职业道德与职业生涯规划(案例版)》(供护理、助产专业使用)作为德育教材,或者组织本校教师编写职业道德与职业生涯规划德育教材,供本校学生使用[1]。根据《中等职业学校德育大纲(2014年修订)》和《教育部关于中等职业学校德育课课程设置与教学安排的意见》(教职成[2008]6号)的要求,结合本地区实际情况,组织本校教师编写教材《德育专题讲座》作为选修课教材,使学生深入了解德育在生活和工作中不同层面的表现形式,以指导德育实践活动。2.2家庭、学校、社会多维德育实践模式。家庭是学生德育最重要的因素,对学生的价值观、人生观、道德观、心理健康有重大影响。中职生处于心理断乳的关键时期,虽然身体摆脱了对家庭的依赖,但心理上对家庭依然有所依赖,心里话只愿意告诉父母。在这种情况下,家庭教育是学校德育的有力补充和延展,通过家校互动,对学生有更加深入的了解,将亲子之爱与师生之爱结合起来,取长补短,塑造学生健全人格,培养其高尚道德。具体措施有:定期开展电话采访家庭,家长进校园活动,建立家庭、学校互动平台,以手机短信、QQ、微信等方式及时进行家庭、学校的交流和沟通。校园文化是学校办学思想、德育理念、校园风气的综合体现,学生即使离开了学校,在未来生活和工作中也会深深打上校园文化的烙印,并且影响他们一生的价值观和人生观。因此,首先要营造积极向上的班级文化,建立以宽容、尊重、激励为主,以惩戒为辅的班级制度。量化纪律、安全、学习、卫生、评比等多方面考核指标,班级干部对学生的日常行为进行监督,通过德育加减分的形式引导和规范学生的在校行为,促使学生逐步养成良好行为习惯,形成高尚道德品质[2]。其次学校各种社团组织也是校园文化的重要载体,是学生身心发展、开阔视野、发掘兴趣的场所,能够从内心唤醒学生自信和潜力,学生在潜移默化中接受校园文化和道德规范的熏陶。社团活动包括运动会、文艺晚会、篝火晚会、歌咏比赛等。德育社会实践分为以下类型:一是参观型[3]。参观教学医院、康复保健中心、疗养院等医疗卫生单位,看到通过医生精湛技术和护士细心护理,让痛苦而来的患者满意而归,对医护工作者的敬意油然而生,同时也深切感受到他们身上的责任和使命。二是服务型。去养老院、儿童福利院参加志愿者活动,学会关心和奉献,将关爱弱势群体的行为转化为道德情感,培养公民意识和服务精神,体会在服务他人的过程中实现个人价值和社会价值的统一。三是知识型。围绕某种方案或者主题开展策划、讨论、竞赛等活动,提高学生运用知识能力和学习新知识能力,锻炼学生解决实际问题能力。四是组织型。通过班级、学生会、社团、团组织、党组织等各种组织开展文艺、体育、科技等德育实践活动,发挥各自的政治优势,发挥桥梁纽带作用,使学生广泛参与其中,在协作和竞争中达到自我管理、自我服务、自我教育的目的,并且实践能力强、道德水平高的学生也能够起到示范带动作用。

3结语

在医疗机构里,护士是人数最多的群体,与患者接触最密切、时间最长,可以说护士代表着医院的形象,护士职业道德水准反映出医疗机构的医疗水平和作风。因此,作为培养护士、助产士的中职卫生学校责任重大,要求培养出来的学生具有扎实的文化知识、精湛的操作技术、过硬的心理素质以及高尚的职业道德。通过创新德育教学内容,为德育实践活动提供扎实的理论基础和针对性的理论指导;通过家庭教育使学生继续接受家训、家规、家诫等传统教育,使学生受到家风熏陶,形成稳定的生活方式、生活习惯、价值取向;通过校园文化的传承性、渗透性、互动性激发学生潜能和激情,塑造学生健全的人格和高尚的职业道德;通过社会实践,学生走向社会,走向职场岗位,帮助学生树立职业意识和职业理想,提高德育有效性。

参考文献:

[1]杨露,胥洪培.紧贴专业融课程德育教育创新篇———四川省南充卫生学校德育课程改革典型案例[J].科学中国人,2015(23):267-268.

[2]刘勇,韩振宇.创新德育模式培养高素养技能人才———基于江苏省宿迁中等专业学校德育工作实践[J].江苏教育研究,2014(36):50-51.

[3]杨婷婷.中等职业学校活动德育模式的理论与实践研究[D].沈阳:沈阳师范大学,2016.

作者:杨春燕 李文丽 单位:威海市卫生学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