德育教育思想的渗透
时间:2022-01-02 03:14:56
导语:德育教育思想的渗透一文来源于网友上传,不代表本站观点,若需要原创文章可咨询客服老师,欢迎参考。
1高校德育教育的基本要求
1.1德育总则。德育教育是针对学生的思想观念、政治修养、道德素养、法律意识及心理健康等方面开展的教育活动,是高等院校学校教育工作的重要组成内容,与智育、美育、体育之间相互影响渗透,对于当代大学生的成长及发展有着重要的影响及导向作用,因此高等院校需将德育教育工作放在教育活动中的首要位置。高等院校的德育教育工作总则中,应将马克思列宁主义、思想、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科学发展观、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作为指导思想,将教育内容与党的方针政策相结合,在遵循大学生成长发展规律的基础上,提高教学活动的质量及效率,为社会主义的发展事业培养更多优秀的人才。高等院校中的德育教育,主要任务是培养大学生的爱国精神及遵纪守法的公民意识,为社会主义发展事业培养出诚实守信、爱国敬业,具有责任意识及创新精神的高素质人才。1.2德育目标。大学生通过德育教育的学习,能够正确使用科学的思维方式思考问题,并准确运用法律武器维护自身合法利益,具备高尚的思想道德素质及健康的心理素质。首先,大学德育教育的主要目标是培养学生的民族自尊心及文化自信心,学生应具备维护祖国荣誉及利益的自觉性,将国家的利益视为最高利益,积极投身于社会主义发展建设事业之中。其次,大学生应坚持中国共产党的领导和基本路线方针,坚定不移的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发展道路。第三,通过高校德育教育工作的开展,学生能够准确的掌握马克思主义、以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主的理论体系精神,准确认识到人类社会建设的主要任务与基本规律,将全面建成小康社会作为建设发展的主要任务。最后,高校德育教育的主要目标,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职业观、创业观,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及能力,使学生能够更好的投身于社会主义的建设事业之中。1.3德育途径。高等院校的德育教育途径主要包含三个方面,即德育课堂、其他课程以及社会实践活动。首先,高等院校的德育教学课堂是院校开展德育活动的主要途径,是学生学习专业课程的必修内容,通过德育课堂教学活动能够对学生的思想观念、法律意识、职业素养及心理健康等方面进行培养。高校德育教育课堂的教学内容应贴近学生的生活及职业发展,将实践教学及体验式教学结合到具体的教学活动中,提高教学活动的针对性及实效性,充分发挥德育教育在教学活动中的重要作用。其次,高等院校开展德育教学活动中,文化课程也是主要的教学方式,借助文化课程能够更加深入的挖掘德育教育内涵,借助文化课程有机渗入德育教育的内容。最后,社会实践活动是提升学生全面素质及综合能力的重要教学方式,通过社会实践活动能够培养学生的政治品德素养及职业道德规范等内容。
2高校德育教育中思想的渗透价值性
2.1解决德育教育存在的问题。长期以来,高等院校的德育教育工作被重视程度较低,受市场经济发展的负面影响,高等院校对于德育为先的教育理念贯彻落实效果不够明显。功利主义观念严重影响着高校的教学方案,多数院校的办学理念以就业率、升学率、学校发展为主,高校德育教学的基本原则及教学方式并未形成统一的发展趋势,因此高等院校应积极重视大学生的德育教学工作,深入学习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切实提高教学的质量及有效性,为社会主义的发展事业培养更多人才。德育教育是培养大学生新时代精神及正确三观的重要途径,将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结合到高校德育教育工作中,能够增强德育教育的实效性,改善高校德育教育中存在的问题。2.2应对德育教育面临的挑战。高校德育教育正在面临着众多挑战,其中经济市场化发展以及经济全球化变革背景下社会多元价值的冲击影响较大。首先,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改革发展,对于我国原有的经济结构及政治文化建设方式产生一定的冲击,一些价值观念正在影响着当代大学生的心理素质及思想意识,例如拜金主义、享乐主义、功利主义等,新思想的出现将影响着大学生的思想方式及价值观念。其次,经济全球化背景下,我国与世界各国之间的经济合作及贸易往来更加密切,因此西方的敌对势力极易借助我国改革开放的背景,通过贸易、网络、文化传播等多种方式实施文化入侵,在高校的德育工作中渗透思想,是应对德育教育面临挑战的重要方式及途径。
3高校德育教育中思想的渗透途径
3.1教师注重课堂提问。高校德育教育中思想的渗透,是高等院校德育教育工作中的重点内容,通过系统化、合理化的马克思主义理论知识学习,帮助当代大学生更好的掌握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了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基本原理,掌握国家基本方针、路线的基础上,树立坚定地社会主义建设的信心和积极性。现阶段高等院校的德育教育活动主要以课堂教学方式为主,教师通过理论知识的讲授完成知识的传播,在具体的教学过程中教师与学生缺少互动性,学生在学习中的主体性并未得到实现,因此学习的积极性及学习的热情有待提升。高校德育教育中思想的渗透,教师在教学活动中仍应以授课方式为主,向学生传递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相关理论知识。教师应在课堂教学环节中设置相应的问题让学生回答,构建参与式的教学课堂。例如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梦想、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的相应知识点,让学生自由表述自己的理解及想法,针对学生理解中的不足指出进行完善和改正,以加深理论性教学深化发展的主要目的。3.2开展读书报告活动。高校德育教育中思想的渗透,在课堂教学环节中教师应积极引导学生阅读重要讲话精神,通过对重要思想的深入理解,掌握中国现阶段社会主义发展的方向与要求,培养学生为社会主义事业奋斗的精神。在课后环节中应要求学生选择相应的重要理论内容,最后学生上台进行演讲阐述,教师根据学生的演讲内容进行点评及指导。首先,教师可向学生讲述重要理论对于中国革命的重要影响,使学生深入的了解。其次,高等院校应定期组织学生学习重要讲话精神,了解我国现代化发展的主要方向及目标,帮助大学生树立人生理想,使大学生具备坚定的意志品质。3.3组织学生研究讨论。高校德育教育中思想的渗透中,应在教学理念及教学方式上进行创新,教师可通过组织学生小组讨论的方式开展教学活动,这种教学方式较为方便,且教学成果实效性较高。首先,教师在关于重要思想的学习选择中,符合青年大学生的理解及能力。其次,教师应严格规范小组讨论的标准及要求,学生应将讨论的结果整理为相应的提纲,教师针对学生所列提纲进行检查,通过检查发现学生在认识及理解中存在的问题,并为学生提供具有针对性、合理性的指导。小组讨论结束后,学生上交学习提纲及发言稿,将学生的小组讨论表现记录到平时成绩中。通过小组讨论的方式,帮助学生深入了解重要思想的内涵。
4结束语
经济全球化的背景下,我国与世界各国的经济合作及文化交流更加密切,互联网平台也呈现出普及化的发展趋势,当代大学生的思想意识及价值观念将受多方面因素的影响,因此高等院校应更加重视德育教育工作实效性的提升。传统的高校德育教学方式,主要以理论知识灌输的方式为主,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及热情较低,理论知识的教学效果不佳。因此,高校德育教育中思想的渗透路径选择,应坚持实效性、针对性的原则,通过教学质量的提升,为社会主义发展事业培养更多优秀的人才。
参考文献:
[1]徐求真.“德育思想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学术研讨会”综述[J].教学与研究,2016(7):111-112.
[2]郑吉春.增强学习自觉深入推动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进教材、进课堂、进学生头脑”[J].北京教育(德育),2017(11):4-5.
[3]上海坚持大中小德育一体化统筹推进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和党的精神进教材进课堂进头脑[J].高校辅导员,2018(1):2,81.
[4]王岩.新时期教育立德树人思想溯源及基本内涵探究——以促进我国基础教育事业发展的视角[J].黑龙江教育学院学报,2018,37(4):1-3.
[5]房广顺,李鸿凯.推进以立德树人为中心的思想政治教育融合发展——学习在全国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会议上的重要讲话[J].思想教育研究,2017(2):12-16.
作者:蒙裕青 单位:广西警察学院
- 上一篇:高校公寓管理德育教育对策
- 下一篇:初中德育教育教学方法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