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职德育教育如何突出主体性
时间:2022-10-19 09:08:02
导语:中职德育教育如何突出主体性一文来源于网友上传,不代表本站观点,若需要原创文章可咨询客服老师,欢迎参考。
[摘要]“德育教育”的提倡符合现代社会科学发展观的本质和核心,在中职教学过程中,“德育教育”突出自身的科学性和内涵性,强调以学生为主体性发展,遵循“以人文本”的教学理念,着重关注学生的个性与共性,使学生在教学生活中得到综合素质的全面提升。德育教育的个性化发展是时展的必然趋势,也是学生自我发展的必要途径。对中职学生德育教育模式的现状提出有效性对策。
[关键词]中职教学;德育教育;主体性
一、前言
中职学生中独生子女占很大一部分,学生在学校中备受父母的期望,中职学生又大多处于青春期,心理情况比成年人更复杂一些,学生的消极情绪也普遍存在。从宏观的角度来讲这对学生的成长极为不利,因此,德育教育的普及和重视在提升学生综合素质方面起着关键作用。德育教育在中职教学目标中受到多方面的限制因素,使学生的主体地位和主观能动性得不到全面发挥。由于教师和学校不注重学生的个性差异,忽略了学生兴趣爱好的激发,独立人格得不到展现。传统的教学理念使学生一直处于被支配的地位,由于过于强调教师在课堂中的主体地位,教师在教学管理中通常偏用批评和惩罚的方式,完全疏忽了学生的主体性,从而导致学生逐渐失去进取精神和独立思考能力。主体性是学生应具备的本质特性,它对客观事物规律所形成的客观意识以及对新鲜事物的创造能力具有深远影响。
二、中职德育教育过程中突出学生主体性的有效对策
中职德育教育的根本目标是实现学生正确的社会价值观,具备良好的思想品质,完善自身的人格魅力。接下来,本文将针对如何在中职德育教育中突出学生的主体性进行详细分析。(一)充分引用政治思想精神的教学方法。中职学生由于年龄和环境的影响,身心发展不够成熟,对社会价值观的意识形成也不够完善。因此,在课堂教学中应时代趋势,积极宣导“三个代表”“八荣八耻”等思想政治精神,引进课堂、引进学生思想建设目标,辅助学生对是非善恶有明确的判断力,提升自我解决困难的能力,树立崇高的思想道德品质。要想教会学生如何做好人,好人怎么做,就要求学校和教师建立稳固的阵地意识,不断更新和提升思想理论的建设工作。(二)丰富校园文化风气。健康的校园风气对学生的思维、情感都有着深刻的影响,周边的文化环境潜移默化地对学生的德育起着关键作用。因此,建立信息通达的学生思想政治文化教学环境是十分必要的。其次,对学校的舆论进行管理,并营造轻松、健康的学校氛围,充分利用学校广播、宣传栏、多媒体、学生部门等媒介进行德育正能量的传播,从而开拓教师与学生的沟通渠道,构建学生思想交流的信息圈,充分营造出适合学生全面发展的舆论环境。除此之外,学校应定时举行大型的评比活动,例如:乐于助人奖、三好学生奖、先进集体奖、文明组织奖等内容,以此丰富校园的文化风气,激发学生积极努力、健康向上的良好精神。(三)创新德育教学模式。传统的灌输式教学模式十分单一,使学生一直处于被动的位置,严重降低了对学生道德人格的教育质量。因此,创新以学生为主体的道德教学模式刻不容缓,教师在课堂中展示的德育知识不能偏离实际,更不能纸上谈兵,应灵活地结合生活案例进行分享,以此引导学生自主思考,利用所学的理论知识去领悟和判断,从而获得启发,并产生实现德育的愿望。除此之外,除了按部就班的上课方式以外,还可尝试讲座式、探究式、提问式等多种教学方式。细节上,课堂中教师应多加入动手、实践、比赛、讨论小组等学习方式让学生多讲话、多互动,而不是一味地单方面灌输和互动,充分调动学生的好奇心,突出学生的自觉性和主动性。(四)构建和谐的师生关系。“师道尊严”早已是中国传统教育文化中总结的精髓,教师与学生的关系是相互的,是实现“以人为本”的平等关系。构建教师与学生平等的交流平台,体现了现代教育和谐发展的共融性,教师通过自己的专业技能优势,实现了自己在教学中的存在价值,倾情付出自己的力量引导学生进步发展。因此,尊重学生主体的德育地位,激发学生参与德育活动的主观能动性,应根据中职生的主体特性开展课程,以此丰富学生的道德情感,掌握学生的思想意识。教师在这个过程中充分扮演组织者和引导者的角色,理应注意自己的言行举止,树立正确的教学观念和教育方向,彰显正确的价值观。只有两者相辅相成,才能达到德育教育的真正目标。
三、结语
总而言之,虽然我们在中职德育教育中突出学生的主体性依旧存在着很多问题,仍需我们不断改进和创新。要想做好中职德育教育未来的发展,促进中职学生德、智、体、美全面发展,不是一朝一夕可以做好的,但我们愿意不断尝试、坚持,取长补短、突破困难,实施更有效的教育方式。
作者:严超 单位:江苏省武进职业教育中心校
参考文献:
[1]陈秉公.思想政治教育学原理[M].辽宁人民出版社,2001.
[2]周福轩.教学主体性的真正含义[J].文学教育(下),2007(4).
[3]潘华兴.德育教育重在学生主体地位和主体性发展[J].科学咨询(决策管理),2009(8).
- 上一篇:技工学校德育教育论文
- 下一篇:互文性理论在大学语文教学的运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