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职教师进行德育教育的思考

时间:2022-11-25 03:08:28

导语:中职教师进行德育教育的思考一文来源于网友上传,不代表本站观点,若需要原创文章可咨询客服老师,欢迎参考。

中职教师进行德育教育的思考

一、中职德育工作的必要性

近年来,随着普高热的掀起,中职校的招生受到较大的影响,中职生生源质量每况愈下,整体素质令人担忧。现今中职生或为家庭娇子,往往自尊心、优越感极强,自控力却比较弱,情绪波动快、幅度大;或者家境不好,自卑感极强;或者学习成绩差,没有明确的学习目标,缺乏自信。中职生的年龄一般在15—18岁之间,处于这个年龄的学生心智尚不够健全、思想尚不够成熟,不善辨美丑善恶,对各种诱惑的抵抗力较弱,这就要求我们中职学校的老师在教给学生一技之长的同时,更要注意完善学生的政治思想和品德素质,竭尽所能将每个学生都引向健康发展的道路。而促进学生的身心健康发展,就必然要求教师在日常工作中要落实、加强德育工作。

二、中职教师在德育教育中存在的问题

(一)部分教师缺乏耐心和爱心

中职生处于一个不成熟的年纪,容易冲动、管不住自己,很多学生自尊心强,但因为学习不好或者不守纪律,长期受到老师、同学的冷落、歧视,他们一般都很“心虚”,对外界极敏感,外表又套有一层“硬壳”,给人难以接近的感觉,但是在他们的内心深处仍渴望得到老师和同学的理解和信任,他们比一般同学更需要得到老师“雪中送炭”式的爱。如果教师对待他们缺乏应有的耐心、爱心,他们就会从教师的言行态度中意识到教师的偏心和歧视,在心理上有意躲避教师,对教师的谈话帮助听不进接受不了。

(二)德育教育中批评有余、鼓励不足

很多老师认为,对于学生一定要严格要求,只有对他们严格要求才是对他们负责任,对待那些在学习过程中犯错误的学生,教育方式简单粗暴,在批评学生时,有时采取讽刺挖苦或体罚谩骂的方式,甚至当众羞辱学生。教师教育不得法,师生关系紧张,长期如此,容易使学生滋生自暴自弃的心理,在学习知识和接受思想教育时,容易对老师产生对立情绪,实行心理封闭,甚至产生一些过激的行为,使转化难上加难。

(三)德育教育中对待学生不公

由于教师在师生交往过程中的支配地位使许多教师在师生交往中带有更多主观选择性,大部分教师都会偏向于学习成绩好、乖巧或者家庭背景好的学生,对于那些顽劣、期望值低的学生则比较冷漠,而中职生恰巧大部分属于这个特殊群体,长期的差异对待使他们对老师的教育帮助产生抵触心理,心理上自带“抗体”,这是很不利于德育教育的做法。

(四)德育教育存在重认知轻实践的倾向

中职德育一般以加强德育认知教育为主,即教育学生能做什么,不能做什么。这种教育能够对学生如何行为形成一定的指导,但德育认知只是基础,并不能解决学生自觉参与德育实践的问题,即在德育实践方面存在不足。传统的教师德育教育对学生主要是以说教为主,教师高高在上,学生只能被动地按照老师的要求去做。事实证明,老套的说教对当今中职生已经收效甚微。

(五)教师之间缺乏沟通协作

德育教育是一个系统性工程,不只是德育教师的工作,也是全体教职工的工作,但目前德育教师之间、德育教师与其他任课老师之间未能形成合力,影响了学校德育教育的效果。

三、中职教师如何开展德育工作

德育是以育人为背景的,从根本上讲,德育就是要教会受教育者怎样做人、做怎样的人,总之凡是与做人相关的思想、观念、规范的教育都可称之为德育。

(一)情感教育是德育工作的首要环节

高尔基说:“谁爱孩子,孩子就爱他,只有爱孩子的人,他才可以教育孩子。”无数成功的教育经验表明,教师只有用一颗真正热爱学生的心去对待学生,与其建立起融洽的关系,才能感化学生。教育过程是教、学相长的过程,是教师和学生相互渗透的过程。学生最不畏惧的是权势,中职生更是如此,如果用恫吓、威吓去压制学生,只能起到相反的作用。教师在工作中要注意从情感上与学生接近,寻找共同语言,做到尊重并善于理解学生,这样,才能激发学生对老师的尊敬和爱戴,学生才能真正从内心接受教师,我们的德育教育才能取得良好的效果。教师应该以一颗宽容的心去对待每一个学生,用心保护学生的心灵,理解、关心学生,给学生以相应的尊重。对待学生我们一定要注意自己的言辞,如果你无法做到用你们的话让别人温暖一辈子也没有关系,但千万别因为你的一句话而让别人寒心一辈子。我们只有对学生付出浓浓的爱,才能赢得学生深深的情。

(二)多鼓励少批评

“人非圣贤孰能无过”,学生特别是中职生在求学期间犯一些错误属正常现象,我们应该相信每一个学生经过教育都可以改变。对于学生的错误,教师必须有海纳百川的宽阔胸怀,容得下个性千差万别的学生。学生犯了错误不能只是训斥、压服,而是要心平气和,晓之以理、动之以情,因势利导。正如《学习的革命》一书所说:“如果一个孩子生活在批评中,他就学会了谴责;如果一个孩子生活在鼓励中,他就学会了自信;如果一个孩子生活在认可之中,他就学会了自爱。”批评和处罚虽然可以起到处罚本人、教育他人的作用,但有时也会挫伤学生的自尊心,容易使学生产生消极自卑心态,降低教育效果。学生犯了错误,要尽量避免直接的批评,多给鼓励性的评价,保护他们的自尊心。当然,也不能一味地进行表扬,对他们所犯的错误不加批评,而是要注意批评的艺术,一般采取单独进行谈话的方式,要在平等、融洽的氛围中同他们摆事实,讲道理,真正以情动人,以理服人。

(三)正确看待和理性评价学生

老师对学生的评价,很大程度上影响着学生的自尊心和自信心,作为学生,都希望老师能够公平、公正,实事求是地作出评价,对所有人一视同仁。有鉴于此,教师必须正确看待和理性评价学生,善于发现学生的“闪光点”。中职生大部分是各类高中筛选剩下的“双差生”,往往被视为一无是处,其实,他们并非天生顽劣、无法改造,他们身上固然有一些缺点,但同时也有自己的“闪光点”,只是由于“光环效应”的作用,他们身上的那些微小的“闪光点”常被大量的消极因素所掩盖,往往比较微弱,有时一闪即逝,这就要求教师要时刻细心观察,善于发现、善于挖掘学生在热心集体、热爱劳动等方面的积极表现,文体活动、书法绘画等方面的一技之长,哪怕仅仅是一些苗头,也要及时抓住给予真诚的表扬、鼓励和引导,加强他们的自信,激发他们向上的动力,促使其发展成为稳定的积极因素。

(四)身教是教育中无言的榜样动力

“学高为师,身正为范”,教师要做好学生的表率,真正做到“为人师表”。作为一名教师,无论在什么场合,是否有学生在场,是否与学生交谈,都要时刻不忘自己的教师身份,言谈举止要文明得体,切实做到严于律己,以身作则。凡是要求学生做到的,自己一定要先做到,要求学生不做的,自己带头不做,要用自己的实际行动去感化学生、带动学生,共创良好的学习氛围。我们应当真正做到转变教育观念,树立正确的德育观、人才观和学生观,做到转变角色,注重以身示范,成为学生德育活动的组织者、引导者、参与者,要以民主的态度与学生进行协商,不可独断专行,做到尊重学生、信任学生、关心学生,与学生建立平等的朋友式的师生关系。我国著名教育家陶行知先生提出的教育思想是“千教万教教人求真,千学万学学做真人”。那么我们教师首先就要树立教人求真的思想,一要知道自己的角色位置,并认真当好这个角色,把自己融入到学生之中;二是要做好表率,加强学习,注重个人道德修养,提高个人道德素质,在各方面给学生起到模范带头作用,也就是应当辛勤耕耘,以身立教,把社会道德素质要求内化成学生的自我要求。结合学习教学工作的实际情况与学生特点,提高教书育人的自觉意识和实践能力。

(五)各方协调齐抓共管

学校是一个有机结合的整体,全体教职工形成一个有着共同目标的团队,为了实现教育学生这一共同目标,团队合作很重要。做好德育教育,单靠一位教师的力量是不够的,必须全体教职员工和衷共济,团结协作。我们提倡一是与同事之间配合,不宜搞单干;二是与领导之间配合,不宜闹情绪;三是德育教育部门与学校其他部门之间配合,不宜互相拆台。德育是教育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它随社会的发展而发展。在中国古代教育中,德育居于首位,在社会主义新中国,德育是社会主义全面发展教育不可分割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建设社会主义精神文明不可或缺的方面,是培养全面发展信任的重要途径。一撇一捺写个“人”,一生一世学做人,可以说在教育事业上我们每个人都任重而道远。

作者:郭颖 单位:福建经济学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