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语文德育教育实践

时间:2022-05-14 03:07:01

导语:初中语文德育教育实践一文来源于网友上传,不代表本站观点,若需要原创文章可咨询客服老师,欢迎参考。

初中语文德育教育实践

一、抓住课堂,全面渗透德育教育

知识教育与德育教育是同行的,若脱离德育教育而单一的传授知识,是无法达成教书育人的目标的。而课堂是教学的主阵地,也是落实德育教育的主渠道。正如巴特所说的:“教学如果没有进行德育教育,就只是一种没有目的的手段;道德教育如果没有课堂教学,就是一种失去手段的目的。”因此,在初中语文教学中,教师需要抓住课堂“主渠道”,结合日常教学,多手段、多方式渗透德育教育,发挥出语文的德育功能,促进学生语文素养与思想素质的全面提升。如教学第二单元“爱国情怀”时,单元中的文章人物,既有能说会道的古人,也有幼稚贪玩的孩子,还有风烛残年的老人,但同学们对其不是很熟悉,在教学过程中,教师需要巧设情境,引导同学们通过阅读、讨论等活动,了解、鉴赏、评价这些人物,感受他们身上的爱国情怀,引发爱国热情,促使学生的思想言行上升到新的高度与层面。再如教学《皇帝的新装》时,为了让同学们更好地理解文本,培养学生真诚、说真话的良好品德,疏通文义后,提出思考问题:为什么两个骗子能成功行骗?是否可以想象两个骗子行骗前的策划活动,然后小组合作表演出来?通过这些问题,可以激活学生想象思维,活跃课堂氛围。同时,在交流讨论、情境体验中,同学们会自主探究出两个骗子成功行骗的原因:能够投其所好,并抓住了皇帝与大臣们的虚伪心理,明白百姓无知愚昧的特点。一言以蔽之,就是不敢说真话,不敢面对真实自我的最终结果。这样,通过有效提问,既让学生深入理解文本,无形中渗透了德育教育,让学生形成真诚、诚实、勇敢的品质,让学生更健康、更愉快、勇敢的成长。

二、延伸课外,拓展德育教育空间

在《初中语文课程标准》中,要求培养学生社会主义道德品质、爱国主义感情,让学生逐步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形成积极的人生态度,提高审美情趣,提升文化品位;让学生了解中华文化的博大精深,关心文化生活,汲取优秀文化营养。而若要有效实现上述德育目标,仅仅依靠语文教材以及有限的课堂教学空间是远远不够的,还要突破教材,延伸课外,探寻更广阔的育人天地。首先,注重课外阅读。英国哲学家培根曾说过:“读史使人明智,读诗使人灵秀,数学使人周密,科学使人深刻,伦理学使人庄重,逻辑修辞使人善辩,凡有所学,皆成性格。”列宁也说过:“书籍是巨大的力量。”因此,在初中语文教学中,若要强化德育教育,教师还需要引导学生多多阅读,尤其阅读一些优秀文章,汲取精华,怡情养性,启迪智慧,学会明辨善恶是非、美丑真假,达到德育效果。如要求学生课后阅读教材中的名著推荐,比如《汤姆•索亚历险记》,欣赏曲折生动的故事情节,从中受到启发,学做一个勇敢而有正义感的人。或者阅读一些经典的唐诗宋词,优秀的现当代散文等,在书香中汲取知识,在书香中培养品质。或者读网络、信息之书,了解时事,整合信息。其次,营造良好的校园文化,发挥育人功能。如开设午间诵读活动,粘贴有关标语、有关文化板报等,让同学们随时浸润于思想文化教育环境中,获得心灵滋养。另外,还可以引导同学们收看“今日法治”、“焦点访谈”等节目,让同学们形成睿智、宽容、博厚、富有爱心的良好品质。此外,还可以根据有关节日等,组织丰富多样的活动,渗透德育教育。比如国庆节到来之际,在班级举行以“爱国、爱校、爱家”为主题的写作比赛或诗歌朗诵比赛,营造良好文化氛围,提高学生语文素养。(本文来自于《新课程导学》杂志。《新课程导学》杂志简介详见.)

三、借助社会实践,内化德育教育

从《语文课程标准》看,语文课程需要植根于现实,面向世界,面向未来。同时,教师需要拓宽语文运用领域,充分开发和利用丰富多样的课程资源,组织形式多样的学习活动,给同学们创设更广阔的实践环境,开阔学生视野,提高学生实践能力,让他们更好地适应现代社会所需要,而不是“两耳不闻窗外事,一心只读圣贤书”。因此,在初中语文教学中,教师需要结合社会实践活动,让学生走入社会、社区、家庭,拓宽视野,汲取营养,丰富经验,增长才干,更在社会实践中感悟生活,领悟人生,做到知行合一。如组织调查研究、参观访问等社会实践活动或者综合性实践活动,让学生在生活大课堂中学会活用语文,适应环境,学会热爱生活、热爱自然,热爱家乡。比如寻访红色足迹,锤炼坚定信念。教师可利用假期或者班级活动,带领学生参观革命先辈的故居,回顾他们的革命路程,感受他们的英雄主义气概,让学生在“红色革命”教育的洗礼中深受启迪,深知如今美好生活的来之不易,锤炼坚定信念。如组织“爱我家乡”的语文综合实践活动中,让学生观察并描绘家乡景物,写写有关习作,抒发自己的感想。或者引导学生结合当地的旅游资源,设计旅游路线,当当小导游,培养学生热爱家乡、热爱祖国的情感。再如为了培养学生保护环境、保护野生动物的意识,教师可引导学生通过问卷调查、采访等方式展开家庭或饭馆食用野生动物情况调查等,利用调查报告、演示文稿等形式展示本组成果,分享交流,提出野生动物的保护建议,加强环保意识。

作者:夏洪梅工作单位:江苏省盐城市第八中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