体验式德育教育结合思路
时间:2022-05-14 02:56:25
导语:体验式德育教育结合思路一文来源于网友上传,不代表本站观点,若需要原创文章可咨询客服老师,欢迎参考。
美国教育学家杜威提出“生活即教育”,提出要重视学生的生活体验,不赞同把知识学习单纯的用理论教学的方式来表现,并据此为手段解决学生教学内容抽象性与生活多样性两者的矛盾。[2]大卫•库伯进而于20世纪80年代提出了体验式学习理论,他认为“有效的学习应该从体验开始,进而发表看法,然后进行反思,再总结形成理论,最后将理论应用于实践当中。”[3]体验式教学的终极价值取向其实就是以人为本,尊重生命主体存在,关怀生命主体发展,提升生命主体价值。从中我们可以看出,大卫•库伯的“体验学习”发扬了杜威的“生活教育”理论,二者都认为提高课堂教学的实效性关键在于学生主观能动性的发挥和自主学习能力的培养。道德是调整人与人之间关系的一种特殊的行为规范的总和,其产生于现实世界,是在实践中逐渐形成的,在这个过程里,体验产生了直接的作用。[4]可以说,道德的产生就是人类道德情感体验的结果。[5]所以高校德育教育应该是一个“知行统一”的教育过程,一方面,我们只有掌握和根据学生认知特性及人格发展规律,在实际教学中不断强化德育教学内容,才能帮助学生在实践中培养能力、建构知识体系、提高全面素质。另一方面,我们需要正确认识当前我国高校德育教育的知识型道德教育的弊端,充分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让学生在学习与实践中达到道德认知、道德情感、道德行为的充分统一。
二、地方文化融入体验式德育教育的价值分析
体验式学习即通过学生的亲身实践获得思想或情感上的共鸣,具有真实性、持久性的效果。[6]深入挖掘和充分利用地方文化资源,并将其转换为德育教育资源,运用到地方高校德育教育教学与学生德育养成实践中,是提高德育教育实效性的一种有益探索。将地方文化优秀精华与地方高校体验式德育教育实践相结合,有助于大学生形成正确的价值观念。可通过创设多元文化情景,如名景、名胜、名人等让学生身临其境,在亲历中引起思索,并与个人的修养、修身相联系,从而上升为道德体验,达到建构意义的作用。[7]
(一)地方优秀文化的形成和内涵特征
“地方文化”属于文化地理学的范畴,但文化发展是一种历史现象,地方文化形成便是历史发展的结果。[8]一个地区文化特征的形成,也是该地区文化长期累积的过程,是以自己的文化底蕴为基础,对周边文化的吸收融合的过程,是历史发展的时间和地理环境的空间的结合体,是文化内在逻辑演变和文化空间形态变迁的有机统一。[9]以永州地方文化为例,永州地方文化作为区域文化,是中国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在大传统文化指导下的个性文化,是个体与总体的关系。可以这样比喻,中华文化是根,区域文化是叶,没有根深蒂固,也就难有枝繁叶茂,没有中华文化的传承,就没有地方文化。可以这样说,没有区域文化之一的永州地方文化,中国传统文化也就少了一份风采。因此,我们在深入解读永州地方文化的同时,更应从地方文化的一般认识,升华到科学探索其他地方文化的特色文化现象中去。
(二)地方文化融入体验式德育教育的价值分析
文化是民族的血脉,是人民的精神家园。[10]中国现代德育理论构建不是凭空产生的,不可能脱离中国传统德育的链条,相反它会以这一传统为土壤,吸收其中合理的、先进的因素。因此将地方文化融入大学生德育教育意义重大,也是能经得起历史和实践检验的。十七大报告中就明确要求要把“加强中华优秀文化传统教育,运用现代科技手段开发利用民族文化丰厚资源”[11]列为党今后一段时期的重要工作。
1.地方文化资源为高校大学生体验式德育教育注入了新内容。大学生道德素质提高重在引导和自我修养。如何提供一种切实可行的修养的资源与载体,供大学生学习、理解并内化为自己的行为准则十分必要。先进文化的重要性不仅在于它是知识智慧的荟萃,更重要的是其精神导向作用。
2.地方文化资源为高校大学生体验式德育实践营造了新环境。传统的道德教育是一种封闭式的灌输教育,背离了个性的发展,与道德教育的初衷背道而驰。[12]干枯的说教不应该成为大学德育教育的途径,取而代之的应该是吸引学生自发地走进现实,融入生活,特别是具有浓郁地方色彩的地方文化情境中,或感受历史的厚重,或追寻名人的足迹,在实践中探寻人生的美德与真理,实现育人的目的。著名教育家朱小蔓教授认为“道德教育一定要让学生走出课堂,进入广阔的社会生活中去,在其中感受生活世界的各种关系,践履美德,选择符合个性德性的行为方式,在实践活动中发生道德体验”。[13]
3.地方文化资源为高校大学生体验式德育教育开辟了新路径。在当前价值观日益多元化的背景下,大学生德育教育面临诸多挑战。如何区分先进文化与落后文化,如何鉴别腐朽文化与有益文化,不仅事关大学生的健康成长,而且事关国家和民族的命运。
三、地方文化融入体验式德育教育的实现路径
大学生的德育教育根植于传统文化的土壤之上,离不开本土化的国情和人情。[14]这就要求我们要重视本地传统文化中关于理想信念、价值观念、道德规范以及人格修养的挖掘,要推陈出新,创造出立足现实、依托传统、古今融合的德育教育资源。
(一)注重理论挖掘与研究
对地方传统文化的研究,一是要注重挖掘与整理,要对质朴、粗犷的地方文化资源进行系统整理和整合,精选出适合教育教学的内容,提升地方传统文化的引领力、影响力、生命力,发挥其应有的育人功效。二是要深化研究,探索弘扬传统文化的新途径。要在建立研究机构的基础上,支持师生对地方传统文化进行研究,对地方传统文化进行剖析与解读,可通过调查报告、学术论文、课题立项等形式来帮助他们了解地方传统文化,这也为大学生体验式德育教育的开展提供了正确的方向。
(二)加强德育塑造平台打造
一是要牢固树立人本理念,把握好新时期大学生成长规律和心理特点,将教育与人的自由、尊严、幸福和终极价值结合起来,塑造全面发展的“人”。二是要完善专兼职德育队伍建设,为德育教育提供人才保证。要在建立好以辅导员、班主任、心理健康教师的专职德育教育队伍的基础上,加强以地方文化研究专家、老一辈革命家(后代)、纪念馆讲解员、社区群众等为主体的兼职德育队伍。三是要注重德育资源整合,积极构建家庭、学校、社会“三位一体”的教育合作平台,为大学生德育体验提供实在的指导和帮助。[15]
(三)推进“三进工程”深入开展
积极推进优秀传统文化“进教材、进课堂、进头脑”工作是加强大学生体验式德育工作的重点。一是要组织专家学者编写地方传统文化教材,为传统文化“三进”工程打基础;二是要将本地文化资源作为教学的重要内容纳入教学计划,可通过开设“舜孝道研究”、“柳宗元民本思想研究”、“女书与瑶文化”等专题品牌课程,让学生在了解地方传统文化的基础上,自觉运用传统文化。三是要突出地方传统文化进校园教育体系建设,学校可明确不同年级学生学习的重点,入学时可带领学生游览地方传统文化景点,增强学生对地方传统文化的初步了解;进入大二可开设地方传统文化课程,增强大学生对地方传统文化的内涵理解,提升人文素养;大三大四则有目的组织学生开展地方传统文化学术研究,培养大学生实际运用能力。
(四)创设和谐校园环境
马克思说:“人创造环境,同样,环境也创造人”。[16]环境对于人的成长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和谐的校园环境是一种“隐性教育”,能够让学生在身临其境中产生道德体验,有助于学生个性发展和道德素养的提升。一是可在校园内建立具有地方文化色彩的景观雕塑、悬挂地方传统文化中的名言警句、以地方文化中的精髓思想命名道路等等,通过物化的人文景观对学生起到潜移默化的作用。二是利用地方传统文化陶冶大学生的情操。柳宗元笔下《江雪》的百折不挠;周敦颐《爱莲说》中“出淤泥而不染”的正直清逸;陶铸《松树的风格》体现的无私奉献等,通过对这些脍炙人口的经典作品的理解和对历史遗址的考察论证,能够起到提升品格、净化心灵、陶冶情操的作用。三是利用地方文化资源促进大学生文明养成。可从“孝悌理家”、“人浊我清”等地方文化思想精髓为突破口,加强大学生孝敬父母、诚实守信、文明礼貌等基本行为规范建设,培养锻炼学生“三自”能力,促进学生文明礼仪养成。
(五)突出具体活动体验
道德体验就是人们对实际生活情境中事件的道德感受。[17]将优秀地方传统文化寓于各种喜闻乐见活动中,让学生在活动中接受熏陶,切身体验,是体验式德育教育的应有之义。一是要积极开展传统文化艺术进校园活动,可通过民俗民风展览、传统文化报告会、“舜德学子评比”、“孝道永州”创建等方面在大学生中开展系列活动,推动大学生自强不息、爱国守纪、知恩图报、积极奉献传统美德的形成,二是利用优秀地方文化资源的场馆景区、名人故居、红色旧址等德育教育基地开展系列富有成效的活动,让学生在实践中受到熏陶和锻炼。(本文来自于《湖南社会科学》杂志。《湖南社会科学》杂志简介详见.)
作者:杨涛曾长秋工作单位:中南大学中南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
- 上一篇:体育游戏教学的实践研究
- 下一篇:体育教学中教师角色的探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