普高德育教育工作实效性增强思考
时间:2022-05-14 11:14:12
导语:普高德育教育工作实效性增强思考一文来源于网友上传,不代表本站观点,若需要原创文章可咨询客服老师,欢迎参考。
一、小城镇普通高中德育现状
1.德育途径单一,时效性不强
目前,大多数学校主要通过“主题班会”、“大型集会教育活动”、“校团支部组织课外文体活动”“班主任工作”、“社会实践”、“个别约谈教育”、“心理健康教育”等途径实施德育。首先,主题班会的主角是班主任,封闭式的由教师包办的说教的学校德育己不能满足学生的要求。在工作中我发现绝大都数的学生“喜欢自己组织的活动”,然而出于安全考虑,不得不禁止学生自己组织的活动。其次,校内各种德育力量缺乏互相配合,难以形成全员育人机制。不是自己年级的学生、不是自己教的学生、或者教师本人不是班主任,很少人会重视对学校的德育教育。加之,德育教育任务重、责任大,社会各方面又对教师的德育教育求全责备,使得一些有丰富班主任经验的教师不想担任班主任工作。当前农村普通高中德育处于被动应付、“单打”的局面,缺乏“全员、全方位、全面育人”的长效机制,德育效果差。
2.德育内容缺乏时代性
学校德育工作常常遇到德育现状与客观环境的变化不相适应的矛盾,从而使德育实效性大打折扣,农村普通高中在这方面遇到更大的困惑。经过调查发现大多数农村普通高中仍然突出“行为规范教育”、“爱国主义教育”、“法制、纪律教育”、“安全教育”等教育,难以解决学生思想上深层次问题,尤其是对“网络安全教育”等新问题的重视程度不够。高中阶段是青年学生世界观和道德品质形成的关键期,这个阶段他们所形成的思维方式、道德观、价值观,对善与恶、美与丑的判断等都将对他们在今后人生道路上的发展产生重大影响。要提高德育工作的效率,就必须全面分析德育实效性不高的原因。
二、小城镇普通高中德育问题的分析
1.社会环境中的消极因素对德育的冲击
德育教育作为影响高中生未来人生观价值观的重要教育方面,必须引起社会、老师以及家长的重视。德育教育需要整个社会的共同努力,所以,从某种意义上说,社会环境会给予高中生一个影响其道德的外界辅助环境,在潜移默化中实现对学生的德育教育。事实上,由于学生时时刻刻生活在社会这个大的群体中,社会的方方面面极具渗透性,换句话说,尽管学校在德育教育方面对学生早已进行或者正在进行着思想教育,但是不容忽视的是社会总是会更早一步的影响孩子们的人生观道德观,甚至影响的程度远比学校德育教育影响的程度要大很多
2.家庭教育与学校教育相悖影响德育的实效性
农村普通高中的学生家长首先只是希望自己的孩子能够成龙成风,出人头地,只重视学生考试成绩,“重智轻德”现象严重。本就收入不多的家长们在物质上舍得投入,生怕孩子在外求学受累。然而对孩子的精神世界却关心甚少,不能和孩子进行有效的交流与沟通。同时,随着社会的发展中暴露出了许多问题,其中农村普通高中学生家庭背景也越来越复杂。在工作中我发现“单亲家庭”“离异家庭”“隔代抚养家庭”,或有的父母虽然齐全,家长却经常玩牌、赌钱。家庭教育的畸形发展与学校全面育人的目标发生了矛盾与冲突,影响着学生的健康成长,严重干扰了学校的德育工作。
1.适应实际需要创建有特色的校园文化,更新德育内容
第一,德育内容的选择要注重适应学生个体发展的需要。学校要依据学生品德发展的满足学生的需求。尤其是农村普通高中更应突出“以人为本”的办学思想,创建有特色的校园文化,为学生提供了一个良好的文化氛围。校园文化要贴近学生的生活,学生通过围绕学校的办学特点,组织开展各项丰富多彩的校园文化活动,来体验学校德育的要求,深化对德育内容的认同,从而以一种自主教育的形式,与学校教育进行互补互动。校园文化内容与形式的可接受性、可参与性,学生在实践过程中获得实践和创造的愉悦,学校德育内容就有效地转化为他们内心的需要。
2.建学校、社会、家庭一体化德育网络提高德育实效性
德育教育工作是一项复杂的系统工程。辟新途径,才能把德育工作落到实处。今天的德育必须要和我们这个时代相结合,也就是说高中德育必须要与高中阶段的办学目标相结合。德育工作离不开班级的参与,班级是学校展开德育工作的基层组织。班级德育工作直接体现学校德育工作的实效性。班主任是班级的组织者和管理者,与学生朝夕相处,对每一个学生的品德形成、情操陶冶,素质提高,班风学风养成,都具有举足轻重的地位和作用。高中正是学生的人生观,世界观形成的主要阶段,因此,对学生进行品德教育,是高中班主任教师义不容辞的责任。
3.加强师德建设,提高教师的思想修养和专业素质
教师是教学的主体,是全部德育教学工作的核心,也是德育教育教学改革和课程建设的关键环节。没有教师高度的职业责任感和使命感,以及对于教育意义的深刻认识,没有教师刻苦勤奋的努力和良好的教学水平,再好的学科体系都难以转化为科学的教学体系,再好的教学理念都难以落实到教学过程,再好的改革方案都不会转变为实际的教学效果。(本文来自于《高考》杂志。《高考》杂志简介详见.)
作者:孙玲玲王申会孙青峰工作单位:吉林省蛟河市第二高级中学
- 上一篇:关于体育运动发展的思考
- 下一篇:体育教学中娱乐性运动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