德育教育实效性实践研究
时间:2022-05-14 11:09:21
导语:德育教育实效性实践研究一文来源于网友上传,不代表本站观点,若需要原创文章可咨询客服老师,欢迎参考。
1谱一首孩子爱唱的歌
接受美学认为,“只要作品不被行动主体接受、获取,它始终只能是未完成的可能的存在。所以接受是最本质的”。这也就是说哪怕德育内容再高尚、完美、新颖只要学生不认同那教育就是徒劳的。因此,教师要注重学生对教育接受效果。在上“诚信”一课时,原先准备了这样一个问题“:当你的生命受到威胁时,你必须放弃金钱、美貌、信用三者中的两样,才能保全生命,请问你选择保留哪一样?你的理由是什么?”答案出人意料,选金钱、美貌非常多。有学生认为保全性命重要因此金钱很重要,有时美貌也需要。现在读书不也为了将来有个好职业吗?因此产生了争论。在课后反思中,我发现自己在教学材料和情境设计中存在欠缺,过于虚拟的材料并不利于学生树立正确的道德价值判断,所以选材需要真实、合理、典型。一学期后再将内容重讲时,选取抗震救灾的例子,一个志愿者背着食物去灾区,此时他家里也缺水少粮,只要他改变方向家人就可平安。这时是你的话该如何选择?孩子们沉默了,课件上灾区的图片唤起了他们的思考。随后学生们陷入了激烈的讨论。接着无数只手举起来。老师,我选择继续自己的使命。一个学生回答。在这个时候不能分你我了,新闻上说好多去救援的人,都顾不上自己的家里人了。如果我不送去,就会有很多灾民陷入绝境。那你的家人怎么办呢?我相信肯定会有同样的志愿者救他们的。学生眼中闪烁的光让我心里一阵感动。还有的学生说,“如果这个时候还想着自己的利益,牺牲别人的利益,真是太可悲了。”“这不仅是诚信,也是责任。”……也有一些学生提出,老师,如果路比较近,给自己家人留一点,我想是情有可原的,这也是爱自己家人的表现。看着自己家人去死,心里太痛苦了。这些学生表现出了对诚信的认知及在情感上的矛盾。不同观点的交锋,体现了学生真实的思想感情,这种发自内心的认识比老师的分析、判断、说教更有感染力,说服力。美是生命的内在需要。当德育变成一首美的歌,才会有更多的孩子去接受它,追随它,变成自己生命的一部分。
2写一首孩子自己的歌
接受美学认为,“一千个读者就有一千个哈姆莱特”。它的意思是:“未经过读者阅读的作品是第一文本;经过读者阅读后主观的润色、加工与改造,渗透着读者的思想感情的作品是第二文本。”而第二文本,会因人而异。但这种差异非常可贵,是一座有待挖掘且掘之不尽的生活宝藏。在课程标准中也明确指出:以实际生活为核心的人力资源是宝贵的课程资源。首先,要了解学生自身的“审美经验”,即学生在长期生活、学习与人际交往中,通过直接或间接的途径而形成的生活经验。它可能是正确的,也可能是错误的;有积极的,也有消极的。但它对将要受到的教育起着评价和选择的作用。比如讲到助人为乐,有的学生热血沸腾,有的学生不以为然,甚至发出感慨:老师,好人不好当呀。如果老师千篇一律地灌输正面思想,无视学生的原有认知,远离生活,学生就会漠然,不“入境”,不动情。因此老师要了解和尊重学生“审美经验”,充分发挥“审美经验”中积极成分的作用。不妨听一听学生对于“好人不好当”的认知原因,或结合南京彭宇因搀扶摔倒的老太太,反被告上法庭的实际例子来探讨生活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向学生展现各地网友对彭宇案的评价,感受正义的力量和匡扶正义的感召力,让学生更理智地认识传统美德传承的必要。所以德育教育应基于社会现实,使学生的思想由感性认识上升到理性认识,不断发展和完善学生的“审美经验”。其次,要探究学生学习的“期待视野”,即学生最渴望在德育中得到哪些新的有益启示和认识,这是对学校教育的心理“期待”,也是接受美学中最重要的概念。只有当德育活动与学生的“期待”一致时,才会产生兴趣;只有当学生认为“提高了自己的审美水平,丰富了个人的审美经验,拓展了审美视野,也建立了新的审美标准”时,才会兴趣倍增。因此只有教育活动蕴涵着创造性、新颖性,才能“超出、校正”学生的“期待视野”,获得学生的欢迎。在学习“构建和谐师生关系”时,我安排了几个单元的活动,有“真心话大冒险”,讲讲给老师的真心话;“小小记录员”,记下老师讲台下感人的细节;“大家来调查”,设计调查表,了解在老师、学生们对师生关系的看法。形式多样的活动使学生兴趣盎然,也对师生关系有了生动的认识,更把老师看成了学校生活的好伙伴。虽然构建和谐师生关系不是一朝一夕的事,但师生间关系融洽了,预示着构建的开始。因此在进行教育之前,充分考虑学生的“期待视野”,力图使教育者与受教育者达到视野融合,而受教育者又能积极的、能动的、建设性的反作用,那教育一定会有成效。
3唱一首孩子百听不厌的歌
怎样的教育才能永葆生命力,备受学生欢迎?苏霍姆林斯基在《给教师的建议》中提到:“应当努力使学生自己去发现兴趣的源泉,让他们在这个发现过程中体验到自己的劳动和成就。”如何让学生能满怀热情地参与到德育中来呢?接受美学认为,艺术作品应当“留白”,它给人们驰骋丰富的想象力提供了广阔无垠的天地。在提供足够的理解信息的前提下,一个作品包含的“意义空白”越多,接受者便越能参与到作品中来。在德育教育中也要为学生留下“想象、丰富和补充的余地”,学生才乐于去探究发掘。在《男生,女生》一课中,我安排了一个情景剧,“女生小丽接到同学小明一起出游邀请”,让学生来设计内容和结尾。剧情的“留白”给了学生极大的遐想空间,既充分展现他们对男女生关系的认知,也体现了他们想建立怎样的男女生关系的内心需求,更促进了他们的反思。除此,还有很多种“留白”等着师生共同创造,犹如“源头活水”汲于德育教育无穷的生命力。当德育的美如同一首耐人寻味的歌时,就会吸引学生追逐和热爱,那么我们的教育就能真正进入学生的内心。德育过程从本质上说,就是为学生的道德建构创设良好环境和支撑的过程。这是一个复杂而艰巨的过程,更是一门需要不断雕琢的艺术。费尔巴哈说得好:“如果你对于音乐没有欣赏力,没有感情,那么你听到最美的音乐也只是像听到耳边吹过的风,或者脚下流去的水一样。”教师唯有关注学生自己的体验,尊重学生的生命活动,我们的德育教育才能成为学生心中一首动人心弦的歌!(本文来自于《科教文汇》杂志。《科教文汇》杂志简介详见.)
作者:丁俏琛工作单位:浙江省宁波市孔浦中学
- 上一篇:小学体育教学现状浅析
- 下一篇:关于体育运动发展的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