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民德育教育转换策略

时间:2022-05-14 10:59:34

导语:公民德育教育转换策略一文来源于网友上传,不代表本站观点,若需要原创文章可咨询客服老师,欢迎参考。

公民德育教育转换策略

1、公民德育教育现实挑战

1.1社会转型时期对公民的挑战。在社会利益格局调整和社会构成发生深刻变化的进程中,由于利益和价值取向的多元化,由于多种经济成分和多种分配方式的存在,由于城乡二元结构的存在,地区发展之间差异的存在等,都不可避免地带来一些新的社会矛盾。作为一个从传统向现代化转变的当今中国社会,阶级、阶层的重新建构,它们之间必然存在矛盾与冲突,是我们所必然面对的事情。社会情绪与国民心态对社会转型意义重大,我们需要加强对社会情绪的控制,对国民心态的调适。稳定、平和的度过社会转型期,这些都依赖于公民的德育教育。

1.2市场经济与全球化、价值多元化的挑战。利益之争、贫富差距加大,使国人领会到在利益面前“义”已经不再重要。我国公民的价值取向表现出明显的多元化特征。去德育化现象和德育相对主义逐渐影响人的思想,相继出现了享乐主义、功利主义、消费主义、物质主义、利己主义等。道德教育陷入了前所未有的窘境。这种金钱至上观念驱使着人们在追逐财富的路上狂奔。缺乏道德和道德教育,缺乏道德自律的市场经济,必将成为“他人即为地狱”的野蛮丛林。因此,加强公民德育教育势在必行。

1.3网络化的挑战。当我们大踏步进入网络时代、享受网络带来的种种便利的同时,也遇到了前所未有的道德困境。一些网络上不道德的现象,也利用网络的神秘性和隐蔽性呈现出愈演愈烈之势。如用不健康言论进行人身相互攻击、漫骂、假新闻、网络色情、网络推手、黑客等。网络时代为人的发展提供了广阔的空间,也向人的发展提出了更高的要求,特别是对公民的网络道德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2、公民德育教育的对策

2.1继承中国传统道德教育经验。传统文化是中华民族的根,所以应培养人们善于认同和接纳传统道德教育,特别是对传统道德典籍,具有良好的学习态度与行动。重视道德教育是中国传统教育的一大特色。经过几千年的积淀与延展,中国传统德育形成了如下的经典理念。

2.1.1立志之道。传统道德教育对人的品德修养的首要要求是立志。《说文》云“志,从心之声,志者心之所之也。”修身首先要树立一个远大而崇高的理想,修养的终极目标就是要实现这一理想。传统道德教育要求人在品德实践中首先要立定志向。

2.1.2克已内省。传统道德教育强调向内用力,要求做到克已内省。孔子的弟子曾子说:“吾日三省吾身”。在道德修养过程中,严格要求自己,“克己复礼”,以提高个人修养水平为重,不为外部名利所诱。孟子也要求在与人交往出现问题的时候,要反躬自问,多从自身找原因。“有人于此,其等我以横逆,则君子必自反也:我必不仁也,必无视也;此物奚宜至哉。”《孟子•离娄下》。

2.1.3改过迁善。在道德修养过程中,孔子主张要自讼、自改,要求弟子“闻过则喜”,“过则勿惮改。”人有过错,认真改正,反而受人们的敬重。正如《战国策•楚策四》中说的:“亡羊而补牢,未为迟也。”大多数传统德育思想都持有“改未为晚、过后补教”的积极的教育态度。孟子也主张一个人应当注意改过迁善,“见善则迁”。这样的塑造教育,对改造一个人身心发展起到重要作用。这也是我国传统德育教育思想的一个重要方面。

2.1.4善择益友。古语曰:“友者,师之半。”我国古代传统道德教育就是以重视交友在人的发展中的作用为其特色的。孔子作为先秦时期的重要教育家,对交友的重要性就有着深刻的认识。曰“君子以文会友,以友辅仁”。

2.1.5身体力行。中国古代教育家把身体力行作为完善道德的非常重要的途径,认为只有身体力行,知行统一,才能成为具有道德的人。北宋教育家朱熹就要求人把道德认识付诸践行,他说:“故圣贤教人,必以穷理为先,而力行以终之。”传统道德教育特别重视力行,因为这是一个人道德修养是否落实到实处的关键。中国古代思想家关于德性完善的思想为我们提供了有益的启示,我们应批判地继承这笔宝贵的精神财富,将其用于公民德育教育。

2.2汲取国外道德教育经验。西方的道德教育有着优秀的传统,如亚里士多德的德行与幸福一致论;内尔•诺丁斯的关怀理论;马斯洛的人本主义心理学理论;科尔伯格道德讨论策略和公正团体策略理论;麦金太尔的德性论等。应汲取国外道德教育中其中合理内核和先进的道德教育理论和实践经验,为我国的公民德育教育提供参考。

2.3转型时期现代德育模式的转换

2.3.1由重外塑到重自身的转换。唯物辩证法认为:“外因是变化的条件,内因是变化的根据,外因通过内因而起作用。”按照唯物辩证法的观点分析人的德性的生成,不难看出,在人的德性生成过程中,最终还是决定于其自身作用的发挥。孔子提出:“为仁由己,而由乎人哉。”就是说要成为具有仁德的人,只能靠自己。孔子将道德完善的责任放在受教育者自身,认为人是否具有仁德主要靠自己的主观努力。所以我们应把公民的道德教育重心由外部社会塑造培养转移为受教育者主观能动的发挥。

2.3.2由重接收到重接受的转换。我国公民德育教育只重知识的传递,致使公民接收了大量的道德规范,但他们在思想深处并不认同,不接受这些道德规范,没有将其作为指导自身行动的准则,德育效果不佳。要提高公民的道德水平,就必须实现由重接收到重接受的转换。接受更多地与情感、需要相联系。德育内容如果不能与接收者的情感相协调就会遭到怀疑、拒斥。如果接受者接受了德育内容,这些内容就会转化为受教育者自己的观念,对其德育产生影响,发挥善行。

2.3.3由重认知到重实践的转换。长期以来,我国的德育重视的是人民的知性认知,而非道德实践。这种德育背离了道德和德育的本性,是一种病态的、异化的德育。我国的德育思想中有两个极为重要的理念,即“知行合一”和“践行即美德”。因此,应突出道德实践性,引全社会开展道德实践活动,如感动中国、公益捐赠等。在道德实践的中形成和发展公民的德性,形成良好的道德行为。

作者:郝清秀工作单位:牡丹江师范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