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大学生自杀原因诠释

时间:2022-05-18 11:59:00

导语:关于大学生自杀原因诠释一文来源于网友上传,不代表本站观点,若需要原创文章可咨询客服老师,欢迎参考。

关于大学生自杀原因诠释

摘要:高校学生自杀行为给社会和家庭带来重大损失,为了减少大学生自杀,研究其自杀原因和探讨预防措施对于大学生健康成长具有重要意义。

关键词:社会大环境家庭状况校园小环境心理健康教育生命教育耐挫力

近年来,高校学生自杀频繁,其危害和后果非常严重,已经成为社会和媒体热切关注的话题。据有关部门调查显示:我国每年约有28.7万人自杀死亡,约有200万人自杀未遂。平均每两分钟就有1人自杀死亡,8人自杀未遂。其中,15-34岁是自杀的高峰年龄段。大学生正处于这一高峰年龄段,自杀率相对较高。仅仅以广州高校来举例:在2006年短短的几天中,发生多起大学生自杀事件:5月29日,广州大学一男生跳楼身亡,仅仅隔了一日,也就是5月30日,广工大一女生投湖身亡。6月2日,海珠区某高校一男生因作弊被抓跳楼自杀。更令人震惊的是华农一周内发生4起跳楼事件,其中包括一名女研究生。由此可知,研究大学生自杀原因并探讨预防措施,对于减少大学生自杀,帮助大学生健康成长具有重要意义。

1高校学生自杀行为的原因

1.1社会大环境的影响和压力

(1)社会混乱思潮的影响。我国是发展中国家,在开放国门,快速发展经济的同时,西方发达国家各种各样的文化思潮和信息不断地涌进,不同的东西方文化的碰撞和冲击形成一股混乱的文化现象,高校学生的价值观和人生观受到严重冲击,他们的思维方式、生活方式、价值观念潜移默化地发生了深刻变化。一方面,由于大学生处于特定的青春成长期,具有心理不稳定、不成熟的特性,容易受不良社会思潮的影响,越来越浮躁、急功近利,追求金钱和物质享受,对学习敷衍应付,甚至认为“读书无用”,每天忙于角逐眼前的物质利益,而忽略思考生命的价值,一旦所求受挫,思想修养严重贫乏的他们就很容易陷入失望和痛苦中,从而作出不理智的行为。另一方面,面对混乱的文化思潮,大学生无所适从,无法形成稳定的、健康的人生观和价值观,他们迷失、困惑,当挫折来临时,他们找不到人生支柱,很容易产生悲观厌世的情绪。(2)就业的压力。2009年2月,石家庄某高校女生刘伟不堪就业压力在毕业前夕自杀,留下10万字的日记。在日记中,刘伟写道:“自从升入大学就一直萦绕在耳边的是‘找工作难’,多少大学生毕业后没有工作,一直感觉压力很大,常听人们形容招聘市场人山人海的壮观,但从没有真正见过那样的场面,既想去看看却又有恐惧,内心极矛盾。”一次次的应聘失败,滚雪球式的就业压力终于让她心灰意冷走上不归路。现在的高校学生面临激烈的就业竞争,尤其是今年的金融危机更加剧了工作供求矛盾:截至2009年3月1日,广东地区高校毕业生签约率仅有8.45%,比去年同期下降了50%以上。就业难加重了大学生的心理负荷,使他们产生失落、绝望、悲观的心理问题,如果没有即时排遣,很容易以极端方式来寻求解脱。

1.2校园小环境的压力

(1)学业的压力。2006年2月28日,成都电子科技大学一名大四男生,因没通过英语四级考试,从5楼跳下,经抢救无效死亡。2007年上海工程技术大学材料系的一名大四学生,毕业前夕因为论文推迟答辩突然自杀身亡。现在的社会竞争激烈,对大学生的学历和证件非常看重。随便打开报纸,银行普通的前台职位招聘都要求具有研究生文凭,甚至一些卖肉的也招研究生。这种表面人才过剩的畸形发展必定驱使高校重视和督促片面的学业教育,一方面过于强调成绩的重要性,另一方面忽视学生心理健康和生命教育。学生奔命于考证、考级,在繁重的学业任务和巨大的考试压力下,有些心理承受弱的大学生必然不堪重负渐渐崩溃。(2)人际关系压力。很多人说,大学时代是一个人的黄金时代,那儿充满了青春、朝气、友谊。高校的学生正处于思想活跃,精力充沛的青年阶段,他们强烈渴望人际交往,渴望通过友谊满足被人接受、理解的需要。然而,大学也是一个小社会,来自五湖四海的学生文化背景、生活习惯不同,形成一个比较复杂的人际网络。而大学生对人和事物的看法往往带有较多的不实际的理想化色彩,一旦个性无法融合就容易引发摩擦,有些又不愿意把这些人际关系的矛盾与同学交流沟通,而是独自消化隐藏,过多的积压失望和忧郁,容易导致心理疾病;而且大学生恋爱成为高校常见的风景,一旦失恋,心理、为人处事能力还不成熟的大学生往往感受到巨大的挫折,成为导致大学生自杀的重要诱因。

1.3复杂的家庭状况

(1)不健全的家庭教育和环境。有些家庭父母关系紧张,时常爆发冲突,甚至把子女当做发泄怨恨的对象,家庭变成战场,充斥着火药和暴力,子女时常生活在紧张和压力中,久之必然形成不健全人格,遇到问题容易走向绝路;有些家庭整天忙于事业,很少关心子女,孩子相当于“留守少年”。而孩子正处于心理和生理成长发育的关键时期,特别需要父母的亲情的呵护,如果长期缺乏亲情的理解和支持,只会陷入孤独寂寞,烦恼空虚的不良情绪中,极易引发心理疾病;有些父母教育态度、教育方法失当,过分保护娇纵孩子或者要求过严,期望过高,对子女随意训斥、体罚;有些父母离婚后,监护方总以受害者的身份攻击对方,破坏对方的形象,使孩子失去对人的信任,陷入矛盾之中。有些又过度补偿溺爱孩子,让孩子性格脆弱、以自我为中心,成为任性、暴力、自残的源泉。(2)家庭经济状况。周芳在《家庭经济状况对大学生自杀意念的影响》提到:“在不同的家庭人均年收入群体中,自杀意念率最高的是收入不稳定的人。收入不稳定,容易带来心理上的不安全感...人均年收入大于6万的人的自杀意念率排在第二位,这部分人生活富裕,家长大多是单位的骨干或小有成就的私营业主,他们面对的竞争和工作压力一般较大,内心的矛盾冲突会比较复杂。同时,由于工作繁忙,陪伴子女的时间相对较少,导致他们的子女的自杀意念率较高。此外,由于本次研究的被试是在校大学生,他们的很好的经济条件是由其父母的经济能力决定的,财富并非他们本人创造,富裕的家庭环境使得他们的物质生活需求比较容易获得满足,如果没有高层次的精神追求,他们容易出现无需求,从而缺乏生活的动力而产生自杀意念。自杀意念率最小的是年收入2.4~6万的人,小康家庭,不用为温饱问题担忧,心态比较平和,父母的工作生活的压力不会太大,有时间陪伴和教育子女,这些条件都是有利于心理健康的因素。”在论文中,周芳通过调查研究得出结论:最贫穷和最富有的家庭大学生自杀意念率是最高的,可见家庭经济状况也是影响大学生自杀的重要因素。

1.4个人因素

(1)自我调节能力差。大多数自杀的大学生性格内向,有困难和痛苦不愿意与老师和同学交流,他们极其看重所谓的精神独立,内心孤芳自赏,他们很少和同学交往,没有成熟的处世方法,容易陷入失望与挫折中,尽管面临巨大的心理压力,他们也不善于自我调节,不善于通过各种途径化解和释放不良情绪,相反,他们会长期积累这种抑郁,在长期的焦虑中身心失去平衡,从而容易产生自杀的念头。(2)挫折教育缺乏。面对同样的挫折,受过挫折历练的学生会觉得是一种考验,是成长过程中的重要经历,而一向一帆风顺的学生没有心理准备,他们就像温室的花朵,耐受力较弱,小小的困难就会过分敏感,惊慌失措,在烦恼、忧郁中越陷越深,无法解脱,经过几番挫折后,容易诱发心理疾病,产生自杀倾向。

2如何预防高校学生自杀行为

2.1重视建设健康、和谐的社会大环境

大学生是国家的栋梁,是将来社会经济和文化领域的主人翁,大学生的自杀行为不仅给个人、家庭带来巨大的伤痛,也给社会带来了巨大的损失。因此,全社会都应当把如何减少和预防大学生自杀的问题摆上重要议程。我们全社会要为大学生营造一个健康、向上、阳光的舆论环境,尽量减少不良的舆论导向对大学生的负面影响,帮助大学生摆脱自暴自弃的心理障碍。我们要尽力支持和理解有心理疾病的大学生,给他们多一点关注,形成一个温馨、和谐的周边氛围,帮助他们尽快走出自杀困境;其次,我们的报纸、电视、网络等等媒体必须加强为大学生构建一个人生观和价值观的正确舆论导向,大学生在生活中随时都能呼吸到新鲜、和谐的健康舆论空气,从而引导他们树立正确的人生目标和价值观,引导他们提高责任感,爱惜生命,学会以积极乐观的心态面对生活中出现的危机。

2.2营造健康的校园文化氛围

高校校园是一个微观的小社会,是大学生学习和生活的主要空间,而健康、向上的校园文化对大学生完整健全人格的塑造起着潜移默化的作用。高校应当营造一个集优良学风、深厚的文化韵味、亲切的人性情感教育、生命教育和娱乐等等为一体的校园文化,吸引生活在其中的大学生积极参与。让大学生通过丰富多样的校园文化既受到生命、人生价值观的文化导向,也感受到集体生活的乐趣,增强了学生之间、师生之间的交流和感情。充实、快乐的校园文化丰富了学生的精神生活,使他们心胸开阔,朋友增多,在无形中化解了大学生因挫折而产生的自闭、忧郁等不良情绪,帮助他们减轻心理压力,渐渐恢复到乐观、开放的心境中来。

2.3创建和谐的家庭氛围、改进教育方式

父母应当创建和谐、平等、爱护的家庭氛围,让孩子感受到温馨的情感关怀,在安全、自由、舒畅中放心长大,从而形成自信、健康的人格。父母也要以身作则,注意日常言语和行为,尽量客观地评价周边的人和事,让孩子在琐事中,在耳濡目染中形成能正确判断是非,勇于承担责任和错误的健全的性格;据某媒体报道:委内瑞拉儿童教育专家何塞·塞加拉在“人性化教育”的学术报告中分析了儿童人格、自我评价和独立感与父母言传身教的关系,提议采取民主的家庭教育方式。要让孩子全面健康地发展,父母应当以民主、平等的教育方式教育子女,应当为孩子制定合理、科学的行为规范,以朋友的姿态主动平等地和孩子沟通,要学会经常鼓励孩子,当孩子犯错误时,避免用粗暴的方式惩罚,而要耐心地用语言和行动,在爱的交流中帮助孩子认识自己的错误。

2.4加强和改进心理健康教育工作

省教育厅李小鲁副厅长在全省普通高校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工作会议上指出:“加强和改进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工作是新形势下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推进素质教育的重要举措,也是促进大学生健康成长、培养高素质合格人才的重要途径。”高校要积极探索心理健康教育的有效方法和途径,加强和改进心理健康教育工作。首先,建立动态心理档案。每一个新生入学,高校应通过调查问卷、心理测试等手段及时把握每一位学生的心理状况,并且建立细致、详尽的心理健康档案。学生进入学校学习后,学校要切实作好贴身跟进工作,通过师生近距离地互动,建立起师生互相信任,交流顺畅的纽带,及时、准确地了解和掌握大学生的心理发展动态;在学生中选拔学生干部或骨干组建心理互助小组,在生活和学习交往中及时反馈同学的心理情绪变化;班主任和心理工作者定期与家长电话或网络联系和沟通,对性格内向、自闭、心理状况存在异常倾向的学生重点跟进,以便及时辅导。通过以上种种方式,高校要及时掌握每一位学生的心理状况和发展轨迹,建立起大学生动态心理健康档案。其次,完善心理咨询机构。高校要建立健全的心理咨询机构,积极引进具有理论和实践相结合的高层次心理工作者,要按师生比例配备足够的心理咨询教师,对于现有的心理工作者,要定期组织培训和出外学习充电,以最先进的手段和信息提高心理咨询和测试水平,从而达到最有效地预防大学生自杀行为的发生;最后,加大心理健康知识的宣传力度。高校要定期组织心理专家开展心理健康教育培训活动或讲座,编制和发放心理健康知识手册,构建心理健康教育的网站,通过各种层面推进心理健康教育工作,普及心理健康知识,在培养学生良好的心理素质的同时,帮助他们重视自己的心理状况,提升自身预防心理疾病的抗体,充分发挥他们的心理潜能,从而达到避免学生采取过激行为应对危机的效果。

2.5加强生命教育,帮助学生拥有积极的人生态度

据某媒体报道::“美国学者杰•唐纳•华特士于1968年首次提出生命教育的观点,其后其理念在全球迅速发展。从美国学者在加州创建阿南达村、阿南达学校,倡导和实践生命教育思想;到日本1989年所修改的新《教学大纲》中针对青少年自杀、污辱、杀人、破坏自然环境、浪费等现象日益严重的现实,提出“以尊重人的精神”和“对生命的敬畏”之观念来定位道德教育的目标;再到台湾、香港的中小学系统地开设与此相关的生命教育课程,生命教育越来越受到人们的重视,并取得了令人瞩目的成绩”。近年来,我国许多教育专家已经开始关注这一问题,而且也逐渐认识“21世纪教育改革的呼唤越来越多地关注生命。关注生命将是人类在教育观念上一次根本性的变革”。高校应当担负起教育变革的任务,开设生命教育的课程,通过理论教育和社会实践相结合的形式,把珍惜自己的生命以及他人生命的思想观念深刻植入学生的意识深处,着重帮助学生认识到做出危害自己或危害他人的行为对个人、家庭、社会的所产生的严重后果和损失,并且以各种途径和形式如参观监狱、观看交通事故的宣传电视和图片、倾听自杀事例的危害讲座,让学生了解死亡知识和苦难;其次,要引导学生了解人生的历程,比如出生、成长、中年、老年、死亡、突发事件,各个阶段面临的困难、任务、具备的心理特征,通过各种普通人和身边人的事例,培养学生形成大家都是“平凡人”、“社会需要平凡人”的理念,教育学生面对逆境应如何生存以及协调生存环境,要认识到人生难免低潮,这是每一个人生的难题;要培养学生树立积极健康的生命价值观,在领悟人生意义中确定自己生命活动的价值,感悟生活的美好,从而热爱和珍惜生命。

2.6培养和提高学生的耐挫力

高校要重点培养和提升大学生在挫折和困难面前承受和解决问题的能力。挫折并不可怕,关键是受困者的认识角度和信念。要培养学生从不同层面解释和看待逆境,古人说:塞翁失马,焉知非福。古人以丰富的人生经验告诉我们:无论遇到福还是祸,要调整自己的心态,要超越时间和空间观察问题,要认识到事物具有发展变化的动态特征。这样,遇到困境我们就会有足够的心理承受能力;高校的心理工作者要帮助学生了解和掌握人性、协调人际关系技巧和情绪控制、宣泄的基本方法,要强调有关青年期心理容易出现的问题以及如何应对的技巧,从而提高大学生的耐挫力。

参考文献:

[1]周芳.家庭经济状况对大学生自杀意念的影响[J].中国健康心理学杂志,2009.2.

[2]廖桂芳.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调研报告[J].重庆交通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5.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