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议德育重在内化上下功夫
时间:2022-04-28 05:09:00
导语:小议德育重在内化上下功夫一文来源于网友上传,不代表本站观点,若需要原创文章可咨询客服老师,欢迎参考。
摘要:德育内化是德育教育过程中受教育者主体因素发挥作用的最突出表现。德育在内化上下功夫就是要坚持以人为本,突显德育教育的主体性;坚持情理交融;增强德育教育的情感性,就是要坚持知、行统一,注重德育教育的实效性。
关键词:德育内化实效性
众所周知,培养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守纪律的应用型、技能型人才是高职院教育的奋斗目标,德育教育是搞好这一工作的重中之重,而坚持德育在内化上下功夫,将学生的道德认知转化为道德行为德育论文则是当前提高德育教育实效的关键,笔者就此谈谈自己粗浅的认识,愿与同行商榷。
什么是内化?德里克·朗特里把内化称作"内在化",即将从别人处听来的看法,价值准则与主意化为自己的思想或把自己想出的看法,价值准则与主意隐在心中(或化为自己的品格)的过程。可见,内化是一种内在的心理活动,是将外在要求化为自己内在需要的过程。它是一种感染、感受、也是一种精神的传递,当外在的思想道德要求进入教育过程中,如果没有激起个体内在的需要,个体是不可能真正接受的,即使由于外力的强大影响包括硬性灌输,有时表面上接受了教育,但由于没有引起内部矛盾,也形成不了内化过程,因此,德育内化就必须对抽象、空洞的德育理论进行分析、研究,针对高职生的年龄阶段,知识层次,心理特征等实际情况,本着"够用、必需、适度"等高职教育教学要求,遵循"因材施教、因人管理"等教育教学规律,通过多种方式、手段,调动学生主观能动性,产生情感共鸣,让其理解、认可、接受,并在丰富多彩的社会、生活实践中,不断地自觉修炼,从而将其外部要求转化为内部的需要,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提升自己的思想道德素质。笔者认为,要在以下几方面下功夫。
一、坚持以人为本,突出主体性
如前所述,内化既然是人对外部事物普遍通过认知转化为内部思维的过程,那么这种内化就不是照相式的,生吞活剥的不自觉过程,而是一种充分发挥人的主观能动性,自愿、自觉独立完成的。教育作为一种以促进人的发挥,社会的发展为目的,以传授知识,经验为手段培养人的社会活动,其功用德育论文就在于把人类所创造科学文化知识或经验内化为个体性的精神财富,发展、提高他们的主体性,造就未来社会的行为主体。这就是说现代教育培养的人应是有主体性的人,只有这样的人才能主动,积极地参与社会生活,为社会进步做贡献。而以往的德育教育只重视德育目标的制订和德育道德规范的灌输,缺乏对人的关注,忽视了道德的个体性和学生的主体性,忽视了自我教育、自我修养,重外律、轻内省,难以体现德育教育的针对性、实效性,从而偏离了教育的宗旨。因此,德育教育在内化上下功夫.必须坚持以人为本,注重培养学生的主体意识,要让学生意识到自己是教育的主体,应该自己教育自己体现自己的价值。可采取不是束缚、强制灌输的方法,而应是体验、醒悟,通过发挥人的主体素质,在潜移默化中提升受教育者的人格,让德育成为学生的一种需要。例如,学校在制定规章制度后,不妨把规章制度交给学生,改变传统习惯下的"学习"为"讨论",对学生在讨论中提出的合理化建议,应及时改进,不太合适的意见通过各种方式进行解释说明,这样即可使规章制度在实施过程中得到学生的认可,又培养了学生的主体意识,更增强了学生的责任感,而当今社会人缺失的恰恰就是责任。另外,可以建立学生自我管理体系,充分发挥班委会、团委、学生会的重要作用,还可以开始各类实践活动,在活动中学生自己组织、设计、安排,最后取得成功,体验到作为主体的一种精神满足感。
当然,我们强调突出学生的主体性,并非可以忽视教师的主体性,而是需要教师更主动,更自愿的主体意识。"德高为师,身正为范"。在内化过程中,教师更应对自身有更多的思想道德要求,以更好的师表风范,很强的人格魅力影响,教育学生,真正起到榜样的作用。同时,要明确一个认识,那就是突出学生的主体性并非放任自流,让学生自作主张,而是在师生营造一种生动活泼和谐融洽的教育氛围的要求下,在尊重学生的人格权利,解放学生主体性的过程中,严格要求学生,.因为严格要求是对人尊重的最重要的表现,也是教师对学生最负责的表现,更是促使内化的"催化剂"。
二、坚持情理交融,增强情感性
情感是人的道德中最主要的心理因素,没有情感就不可能有内化,没有情感,也不可能有对真善美的追求。一位教育家曾说过,教育之没有情感,没有爱,就如何同池塘没有水一样,没有水就不能成为池塘,没有爱就没有教育。因此,必须使情感教育成为主旋律,坚持情理相融,情理相融包括两方面,一是教师要通情达理,别太苛求。二是教师与学生之间要心理相容。高职生大多在17~20岁之间的年龄,正是稳定的个性,良好的意志品质形成的关键时期。许多研究表明。青少年接受知识的过程,也是个性品德形成的过程。不能否认,高职生知识水平参差不齐,情绪不稳定,意志力较差,尤其是在中学时期,从未得到教师的厚爱、重视,更有少数对学习毫无兴趣,调皮捣蛋的"后进生"。面对这样的实际情况,教师如果要求太论文高、太完美,不能通情达理,无意间流露出的"恨铁不成钢",心恢意冷的神情,会使敏感的高职生产生"老师看不起我,嫌弃我"的心理。果真如此,师生怎能心理相容?师生之间彼此心理难容,没有良好的情感合作,焉能晓之以理,动之以情?更谈不上必亲其师,信其道了,不信其道,还谈何"内化"?坚持情理相容,最为要紧的是理解学生、尊重学生、信任学生,一方面,要树立为学生服务的职业观。教师的劳动是一种特殊的服务,学生是服务的对象,学生即使"毛病"再多,也不能将他们例为"朽木不可雕"而置之不理,更不能抛弃他们。另一方面,建立新型师生关系,师生关系不仅是教育者与被教育者的关系,还应该是情感融洽的朋友关系,共同参与教学活动的伙伴关系。教师对学生要以诚相待,平等对待,尊重学生的人格,要用多种方法尽可能照顾学生生理、智能、文化素质方面的差异,对学生的缺点与不足要包容、要引导、要有耐心、多一份关怀,多一份理解,让他真切地感受到老师博大而持久、真挚和深沉的爱,从而在双方愉悦的合作中达到内化的最好效果。
三、坚持知、行统一,注重实效性
在学生内化过程中,认知与践行是其转化的两极。认知是内化的前提和基础,践行是内化的外显,即内化完成的落脚点。规范的要求是外在的,要使学生真正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必须伴随学生的内在需要,在自觉培养训练的基础上才能养成习惯。只有内化而无外显,不能说已形成良好的道德水平,只有外显的行为也不能说明学生的内化水平,因此,就要把认知与践行结合起来。
首先、要让高职生多参加社会实践活动,这是他们接触社会、了解国情、开阔视野、增长才干、陶冶情操的学习过程,也是认识社会、增强使命感、明辨是非、坚定信念、提高为人民服务的自我教育过程,更是在改造自然、改造社会的活动中,不断吸取营养、完善自我、增强能力、提高素质的成长过程。为此,一是要抓好"两课"实践教学,依据"两课"教学要求,结合本地区特点,建立多种形式的"两课"教学实践基地,并且不定期地带领学生参观、学习,让学生根据课上所学、所思、所悟,结合所见所闻,写小论文或调查报告,加深对理论的认知,理解,从而为"内化"打下坚实的基础。二是要开展多姿多彩的校园文化活动,诸如升旗仪式、主题班会、艺术节、读书会、世界地球日、国际禁毒日等等,还可为学生多安排一些社会公益活动,搞一些知识下乡活动以及组织学生搞一些咨询服务等社会实践活动,从而使学生能够在有目的、有意识的活动中,在易被学生认可的,生动活泼的形式中主动、自觉地接受教育,为"内化"创造必要条件。
其次,要使德育教育深入学生生活实际,即德育教育生活化。美国教育家杜威曾说过:"教育即是生活"。生活是每个人切实的经历,它对人产生最直接、最深远的影响。生活世界又是蕴含丰富价值和意义的世界,是道论文德根植于其中的土壤。道德不应该,也不可能脱离生活,生活是道德的基础,离开这个基础,道德将走向虚无,因此,德育教育应"重心下移",应走出课堂,走出办公室,走向宿舍,走向食堂,融入学生的生活,更多地关注学生生活时间,衣食住行,把德育与学生的生活实际联系起来,寓于学生生活的方方面面,使学生在生活中得到具体的丰富的道德训练,并在这个训练过程中形成品德认同,在生活中内化道德规范,使学生良好的道德行为在耳濡目染、潜移默化,真真切切的生活实践中得以形成,提高自己的道德判断和道德评价能力,在不知不觉中提升自己的思想道德修养,使内化成为必然。
综上所述,德育内化是德育过程中受教育者主体因素发挥作用的最突出的表现,它起源于道德感知,发展于道德思维,形成于道德认同。德育在内化上下工夫,必须坚持以人为本,坚持情理交融,坚持知行统一。唯有如此才能使道德感知转化为道德行为,才能最终实现德育教育的实效性。
- 上一篇:透析中国装饰绘画语态认识观
- 下一篇:剖析山水画作用及演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