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改下中学社会作业有效性研究

时间:2022-04-21 04:47:00

导语:课改下中学社会作业有效性研究一文来源于网友上传,不代表本站观点,若需要原创文章可咨询客服老师,欢迎参考。

课改下中学社会作业有效性研究

[摘要]笔者分析了社会学科学生作业的现状,指出了学生在作业时过分依赖课本,过分依赖答案,过分依赖老师的现象。提出了新课程理念下有效作业的目标是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学生的认知水平,发展学生的思维能力,培养学生的自主探究能力。阐述了有效作业的准备和实现有效作业的具体策略。

[关键词]新课程社会作业有效性研究

1、学生对待社会作业的现状

根据调查,学生对待社会作业的现状可以归纳为三个过分依赖:过分依赖课本,过分依赖答案,过分依赖老师。究其原因主要是:社会学科新教材打破了原来历史、地理分学科教材的体系,不再强调学生对知识点的简单识记,而是更注重对学生思维能力和探究能力的培养。然而,笔者在教学中却发现,许多学生在做社会作业的时候思维上有很强的“惰性”,一旦遇到分析题、综合题就想抄答案,最好让老师直接把现成的答案告诉他们,形成了过分依赖答案,过分依赖老师的不良习惯。最近几年,温州地区对中考科目的分值作了调整,语文、数学、英语、自然等学科分值加大,而社会学科仍然是一百分,并且变成了开卷考试,考试的分数不计入总分,而是根据参加中考人数按一定比例分成几个等级,作为高中录取的参考。面对这些改革和调整,学生的第一认识是社会考试可以带书,考试答案都可以在书上“翻”出来,形成了对书本的过分依赖。同样,平时作业也养成了就翻书的习惯,其有效性很低。

2.有效作业的目标

作业是课堂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宇文森教授说:“课堂教学的有效性是指通过课堂教学活动,学生在学业上有收获、有提高、有进步。具体表现在:学生在认知上,从不懂到懂,从少知到多知,从不会到会;在情感上,从不喜欢到喜欢,从不热爱到热爱,从不感兴趣到感兴趣。”由此可见,作业的有效性要注重以下方面:

(1)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兴趣是认识某种事物或爱好某种活动的倾向。对某项事物感兴趣,就会主动地接近它、思考它,就会主动地提出自己的意见和见解。在教学中,有效性是我们教学活动的最终目的,作业也一样,只有学生在付出劳动的时候有了收获、有了提高、有了进步,才能激发作业的兴趣。

(2)提高学生的认知水平。让学生作业的目的,是让学生通过作业更好地掌握课本中的知识和原理,让学生在认知上,从不懂到懂,从少知到多知,从不会到会。

(3)发展学生的思维能力。作业过程中,学生学会分析解决问题的思路,面对实际问题时有明确的思维,“我是怎样想的”、“还想到了什么”、“遇到类似的问题应怎样去想”等,达到举一反三的效果。

(4)培养学生自主探究能力。在社会教学中,一些课外实践活动,一些社会热点问题,一些课后思考题,都可以当作作业。通过学生自主探索、合作探究来提升自身的判断分析能力。

3.有效作业的准备

有效作业的前提必须有一定的准备工作。教师在布置作业时,题目难度、问题设计、呈现方式也都很关键。如果教师毫无准备随意布置,布置的作业没有根据教学目标和学生的情况,或太难或太简单都达不到预期的效果。有效作业的准备如下:

(1)制定作业规则。首先,从作业的准备方面:社会课必须准备好课本和作业本等学习必备工具。这点是根据平时教学中发现不少后进生上课不带书,或学期中途丢了作业本而定的。其次,从作业的态度方面:不能抄答案。这点主要是为了培养学生独立思维和自主探究的习惯。第三,从作业的评价方面:作业按A、B、C、D不同等级评定的规则,指出不同等级对应不同分值,作为学生的学科评价或优秀作业评比,等等。

(2)选择作业题目。选择作业题目十分重要,作业的题目题材新颖,设计得当,难度适中,目标明确,就能达到举一反三的效果。

(3)学生作业准备。学生作业准备也十分重要。在什么时间做作业,在什么环境下做作业,学生个人的精神状态如何,都关系到作业的效率。

4.有效作业的策略

教学实践证明,有效作业与教师布置作业的内容、形式和作业设计的题材,作业的过程,作业的评价方法都有密切的联系。笔者认为有效作业必须做到以下几方面的策略:

(1)作业内容目标化。所谓作业内容目标化,就是教师布置所有的作业,都要按既定的教学目标,要紧紧围绕着教学目标。要科学、具体、合理地落实“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价值观”,要遵循学生的发展水平,既把握全体学生的认知情况,又兼顾不同学生的个体差异。只有这样,教师布置的作业才有的放矢。

(2)作业形式多样化。作业形式多样化即教师布置的作业可以让学生通过书面、口头、读图、读表、调查等多种不同形式来完成,书面形式中也可以分为选择、填空、计算、画图、论述等等。教师根据不同的教学内容,布置不同形式的作业,避免形式单一。作业形式多样符合了初中学生接受事物的心理特点,激发作业的兴趣,提高作业效果。

(3)作业题材生活化。教学目的之一是让学生能运用课本知识来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布置作业要尽量联系学生的生活,联系历史与现实的实际问题,联系社会的热点、焦点、重点问题。如北京奥运、APEC、克隆技术、汶川地震等问题,例如,2008温州中考社会卷的试题题材联系了杭州湾跨海大桥、嫦娥一号奔月、奥运火炬传递、传统节日文化、乡土地理知识。有聚焦温州经济的变化,有鞭挞社会丑恶的理性思考,有关注社会民生维护公平的问题,有弘扬美德关注汶川地震,等等。作业题材的生活化,需要教师的花更多时间和精力去观察、收集、设计。作业题材的生活化能培养学生关心社会,热爱生活,善于思考,激发兴趣,乐于探究,学思结合,自然提高了作业的有效性

(4)作业过程自主化。为提高作业的有效性,笔者布置的作业大部分要求学生在课内完成。为什么呢?可以避免学生互相抄袭而独立完成作业,让学生在获得答案过程中养成独立思维的习惯。作业过程自主化还体现在布置作业时,要以体现探究性学习为导向,培养学生自主探究的过程,就是让学生在完成作业的过程中充分“动手”和“动脑”,避免学生在思维上的形成依赖性。

(5)作业评价多元化。实践证明,对学生作业的评价方法直接关系到学生作业的积极性和有效性。一般我们可以对学生的作业进行语言文字评价和等级符号评价;也可以针对认知上评价和思维方法上评价或作业态度上评价。例如,在语言文字评价上,当学生的解题思路独特时,可以写上:“你的想法很独特,看来你是个爱动脑思考的好孩子。”当学生作业有进步时,可以写上:“看到你有进步,老师非常高兴,这说明只要你努力去学习,就会有所收获。”又如,用等级符号评价,按学生作业的情况,可以分A、B、C、D等不同等级,分别代表分值3分、2分、1分、-1分,到期末结束时累计,按分值的高低评出优秀作业本,合格作业本及不合格作业本。另外,还可以把学生作业作为评价学生学习情况的重要依据之一。这种多元评价学生作业的方法,大大激发了学生作业的兴趣,提高作业的有效性。

总之,提高作业的有效性是教学中的细节,需要教师不断地思考和总结,需要师生长期探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