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媒体高校德育工作创新方式

时间:2022-07-17 03:15:33

导语:新媒体高校德育工作创新方式一文来源于网友上传,不代表本站观点,若需要原创文章可咨询客服老师,欢迎参考。

新媒体高校德育工作创新方式

摘要:新媒体技术的诞生和发展,为高校德育工作提供了新的平台和渠道,赋予高校德育工作新的路径选择,但同时也出现很多新的问题。因此,我们要以不断发展、不断更新、不断变化的眼光充分利用新媒体做好高校德育工作。

关键词:德育;新媒体;高校

1新媒体的使用为高校德育工作带来的机遇

新媒体为高校德育工作的开展提供了诸多便利,运用新媒体开展德育工作已成为大势所趋。

1.1打造出更具吸引力的多元化德育课堂

新媒体的出现,为高校德育工作的传播和学习搭建了新的平台,它不但拓宽了德育工作的渠道,而且使高校的德育工作更具活力。传统的高校德育方式主要是以教科书和教师为主,教师通过自上而下的理论灌输进行教学。传统德育模式的相对滞后性,无法吸引学生主动参与进来,达不到理想的德育效果。而具有共享性、交互性等特点的新媒体,一方面,能够将德育的内容电子化,供学生方便快捷地查阅和传播,每位学生能够根据自身的需求找到合适的理论学习素材。另一方面,能够把实践效果和教学内容优秀的德育课程以网课、直播、回放等形式进行展示学习,打破了传统德育理论课教学的时空限制,使师生们足不出户便可以实现在不同地点进行更为丰富的课程学习。

1.2增强了德育工作的效果

第一,新媒体相对传统媒体而言虽然在功能和结构上没有发生根本性的改变,但是却把所有的媒体要素和功能集中在了同一个网络平台。新媒体环境中的德育资源以图文、动画、长短视频等形式展现。这些丰富多样的理论素材,符合当代大学生的习惯和爱好,提升了德育课的吸引力,极大地增强了德育的效果。第二,对于高校德育活动内容来说,新媒体技术所具备的即时性和交互性,能够帮助辅导员等德育工作者及时地掌握大学生在人生观、价值观等方面的需求,从而制定并进行具有针对性和可持续性的德育活动内容。另外,高校德育工作者可以充分利用官方微博、官方微信公众号等新媒体平台开展德育内容的传导活动,进而让德育的覆盖面更加广泛。第三,新媒体技术所具备的平等性、虚拟性等特点为高校德育接受环境的优化提供了有利条件。虚拟无阶层的网络世界淡化了年龄、职业等现实交往中可能造成障碍的社会阶层识别特征。在这种环境下,大学生更易展示出真实的自己,更容易表达出自身所持的想法和意见,更轻松地去汲取主流意识形态内容[1]。第四,大学生通过新媒体平台可以即刻了解到当下的热点问题和国家的方针政策调整,有利于培养大学生爱党爱国的情怀,深化德育理论知识的学习和实践。

1.3搭建了师生之间沟通交流的桥梁

新媒体的使用,为高校师生之间搭建了沟通的桥梁,极大地方便了师生之间的互动和沟通。在高校德育课堂和日常德育活动中,师生利用新媒体平台参与课程的讨论和交流,相较于传统的单向灌输式教育来说,新媒体教学的双向互动方式更加符合当前大学生的心理需求,充分发挥了学生学习的自主性,提高了学习效率。进而更有利于大学生体会领悟到理论知识所蕴含的深刻内涵,并实现由“知”至“行”的转变。

2运用新媒体进行大学生德育工作所面临的挑战

新媒体对于大学生德育工作而言是一把“双刃剑”。我国高校德育工作在取得成绩的同时也有很多需要转换、提升、改进的地方。

2.1内容驳杂,较难取舍

新媒体文化的颓废价值取向降低了社会主义意识形态及核心价值体系的表现力[2]。新媒体是利用互联网进行日常交互的虚拟平台,其中充斥着海量的信息,既有鼓励人们积极向上的正能量信息,也存在大量的虚假信息、腐朽思想。而对于热衷从网络获取信息的大学生而言,由于他们相对天真简单,对信息内容的辨别能力还有待提高,思想观念、行为方式、价值取向容易受网络环境的影响。如果学生们总是被偏激思想围绕,会造成从众心理,缺少正确的理想信念和道德缺失的困境的出现。而且长期沉迷网络,会造成大学生烦躁、空虚的心理,损害他们的身心健康。同时,不实传闻、舆论炒作等负面信息会阻碍正确的、正能量的信息的传播,导致大学生与我国主流价值观在思想上不统一,信念上不一致。

2.2德育工作的吸引力有待提升

第一,德育课程在不少大学生的认知中是枯燥乏味、刻板严肃的。因此,高校德育“入眼”“入脑”“入心”的目标无法得到充分落实。第二,大学生对学校官方新媒体平台关注度不高,急需高校加强对大学生合理的引导和教育。第三,网络新媒体平台给予大学生更多发挥的空间,缺乏积极主动学习思想政治意识的大学生群体更易被网络媒体上复杂性、娱乐性的信息所吸引,荒废了时间精力。

2.3缺乏专业的人才队伍和专项资金

第一,部分高校对运用新媒体来进行大学生德育工作的重视程度不足,投入的人力、物力和财力资源非常有限。高校在进行德育工作时,缺乏专业的新媒体运营者来支持德育工作的开展,依旧采用传统的灌输方法,忽略网络新媒体对大学生行为观念的影响,使德育工作很难充分发挥作用。第二,高校缺乏既善于运用新媒体技术又具备丰富教学理论的德育工作者。德育工作者虽然在课程理论上很熟悉,但是对学生使用率高的新媒体平台并非都擅长,甚至有的德育工作者不愿使用和探索直播、微博等新兴手段。这不仅不利于学生对德育学习兴趣的提高,还不利于适应新时代下的德育新要求。在新媒体环境下,大学生可以跨过教师直接从网络平台获取知识信息,并且学生对德育教师的教学观点不一定完全认同。使得德育工作者的权威性受到挑战。

3运用新媒体创新高校德育工作的方式

新媒体为推进高校德育工作提供了许多传统媒体不具备的条件和方法,利用新媒体技术成为了高校做好德育工作的时代选择。我们要把传统德育的优势和新媒体技术的优势相结合,取长补短,使高校德育工作“活”起来。

3.1加强理论指导,植入主流价值观

做好德育工作,首先要坚定马克思主义的主体地位,大力弘扬马克思主义精神。网络传播必须坚持马克思主义的指导地位,保证网络舆论的正确方向和价值取向。其次,在开展德育工作时,必须将中国优秀的传统文化渗透进来,吸取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的精华,从而树立主流的价值观。在新媒体环境下,网络里存在着许多不同的价值观,面对这些复杂的思想交锋,高校德育工作者要积极主动地参与进来,帮助学生合理地辨别信息的真伪,减少网络带来的伤害。利用新媒体即时性、互动性等特点,与传统媒体经验丰富、公信力强、权威性强等优势融合,形成校园文化建设合力,提高德育工作的吸引力。再结合导入模式,将主流价值观植入到新媒体平台,加强主流价值的统一,逐步和受教育者形成文化认同,并达到话语体系的认同。

3.2以学生为中心,加强优质内容供给

思想理论要想深入人心,就要注重理论创新。现阶段德育工作的综合效果不尽如人意的原因是思想政治方面的内容与学生的日常学习生活联系不密切,专业术语比较多,形式主义色彩浓重。为了更好地适应新媒体新形势,提高高校德育工作的认可度,就要做到以下三个方面:第一,要根据各高校的实际情况,结合时政,丰富德育工作的理论内容。在保证专业化的同时,德育理论也要与学生关注的热点问题相结合,做到德育教学内容“新颖”。第二,要善于利用学生们使用率高的平台开展德育宣传或教学工作,如学习强国、微信、微博、抖音、B站、贴吧等。熟悉互联网语言的特点,利用网言网语做好德育工作,使其更贴近学生的学习生活。第三,充分利用慕课、翻转课堂、微课等新媒体教学平台,借助新媒体工具实现情景体验、互动讨论、案例分析等教学模式,提升德育理论课的吸引力。高校之间创建新媒体教育资源联盟,实现各地区各高校之间的师生互动交流、教育资源共享,真正实现新媒体背景下大学生德育合力。

3.3培养优秀人才,强化德育工作队伍建设

第一,高校应建立高素质的德育工作队伍,保障高校德育工作的信服力。“其身正,不令而行;其身不正,虽令不从[3]。”教师应首先保证自身拥有良好的道德修养、正确的政治立场,充分发挥出模范带头作用,为大学生群体树立一个榜样,才会使学生信服和认同高校德育理论。第二,新媒体背景下,推进德育的发展,专业人才的作用十分凸显,尤其是既透彻地了解德育理论知识又能很好地利用新媒体的人才显得更为重要。因此,高校应大力培养一支全能的教师队伍,为德育工作的发展提供人才保障。培养全能的教师队伍,需要高校强化对德育师资队伍新媒体素养的重视,提高教师队伍的学网、懂网、用网水平。提升师资队伍学网、懂网、用网水平,可以通过以下途径:教师主动融入互联网生活,充分把握互联网传播规律。高校可以对教师们进行专业的新媒体培训课程,将新媒体素养列入教师考核的内容里,举办新媒体技术竞赛等。第三,高校要善于利用互联网开展正面的、富有趣味性的宣传,为大学生们营造良好的校内外环境,提高学生对于德育理论知识的认知度和认可度,更好地凝聚师生团体。

3.4加强组织保障,完善相关制度建设

首先,新媒体发展迅速、形式多样,高校各部门、各学院等都有自己的新媒体平台。为了更好地管理和运用新媒体技术,高校需要建立完备的分级管理制度。按照级别分为一级、二级、三级管理平台,分别对应由高校党委宣传部统一安排规划的校官方新媒体平台;由各学院负责的学院新媒体平台;由校团委和各学院管理的校级、院级学生社团、班级建立的新媒体平台。其次,要和其他学校的新媒体平台建立新媒体联盟,提高学校之间的互联互动,拓宽主流声音和先进文化的传播以及对舆情工作的联动模式[4]。

参考文献

[1]李晓虹.新媒体环境下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实效性研究[D].大连:大连理工大学,2016.

[2]庞娟.新媒体时代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创新研究[D].太原:山西大学,2019.

[3]论语[M].太原:山西古籍出版社,1999:131-132,138,218,77,17.

[4]赵翔.新媒体视域下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路径研究[D].北京:中国矿业大学,2018.

作者:闫冀贤 单位:河北经贸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