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戏剧在德育工作的价值
时间:2022-06-23 09:47:56
导语:教育戏剧在德育工作的价值一文来源于网友上传,不代表本站观点,若需要原创文章可咨询客服老师,欢迎参考。
高校德育教育是对大学生进行思想、政治、道德、法律和心理健康的教育,旨在通过德育教育提高学生认识和改造世界的能力,最终将他们培养成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近年来,随着教育戏剧在国内悄然兴起,将戏剧作为一种媒介手段融入教育之中的育人模式开始逐渐深受老师和学生们喜爱。教育戏剧,顾名思义,“教育”是主体,“戏剧”是载体,以戏剧为载体,以育人为目的,最终实现为党育人、为国育才的新时代育人目标。
一、“教育戏剧”概况
(一)“教育戏剧”的内涵
教育戏剧是运用戏剧的技巧,以戏剧性游戏、戏剧性扮演、剧场及戏剧认知等形式引导青少年自发进行探索,以拓展青少年的认知,建立相关概念的价值判断,培养社会技能为教学目的的戏剧形式。教育戏剧公认的概念起源于18世纪法国思想家、教育家卢梭所提出的“成人归成人”与“戏剧性实作的学习”两大观点。从20世纪初开始,教育戏剧已经历了100余年的漫长发展。[1]
(二)“教育戏剧”的特点
戏剧作为最为综合的艺术形式,是通过角色扮演、创编故事、演示事件等一系列互动式戏剧手段打造的体验式教学,它关注想象创新与合作能力的培养,强调个体与集体关系。[2]它鼓励参与者充分调动自我意识,主动与外界沟通和接触,并在指导者的积极引导下,充分发挥想象力去表达、去实践,最终使学习者获得美的感悟,增长才干与技能。
二、在高校德育工作中嵌入“教育戏剧”的必要性
(一)“教育戏剧”有助于提高高校学生的德育素质
教育戏剧是在学习戏剧艺术的基础上,以戏剧为媒介,让学生掌握知识认知的教学方法。所以,以“教育戏剧”为载体,学生不仅要学习和掌握戏剧本身所包含的创作、表达、沟通等能力,更要深刻领悟戏剧主题背后所蕴含的内容与意义,从而才能拓宽学生的理解认知能力,提升学生的综合德育素质,在潜移默化中引导和帮助学生建立正确的人生价值观。
(二)“教育戏剧”有助于丰富德育工作者的教学方式
随着高校德育教育备受重视,教学内容和教学成效也成为各位德育工作者关注的重点。教师不但要让学生始终关注教学核心内容,同时要找准方法延续课程的“趣味性”,让学生在创设的思考空间和情景中,融入内容、贯通思维,从而更好地发挥和释放自身能量。传统的德育教育大多数形式还是以“课堂讲授”为主,开展一些讲座、沙龙等等,虽然会有一定的互动,但是对于教师课堂呈现效果来讲还是具有一定的局限性。教育戏剧课堂的出现,不仅能弥补这一局限、充分满足教师创新课堂教学方式的需求,同时,它作为一种教学媒介和教学工具,可以进一步扩大辐射领域,延伸学习和传授更多学科和重大议题等交叉领域。
(三)“教育戏剧”有助于为高校全面育人工作提供新思路
高校育人工作目前的内容与模式仍难以寻求新的突破,大多是围绕传统的德育活动进行,形式相对单一,难以满足思维更活跃、创新力更强的新时代高校青年学生。因此,教育戏剧载体的加入,激发了德育教育的内在潜力和外在活力,让教师在更为广泛的视阈下,将德育内容与实际应用相结合,与学生共同在行动中发现问题、在解决问题之中提升思想,从而进一步探索更全面的育人成效,形成可复制、可推广的德育育人模式,为高校全面育人工作提供新的思路和契机。
三、“教育戏剧”在未来高校德育工作中的创新型应用——以上海理工大学为例
教育戏剧是一门艺术教育,它主张将戏剧艺术的方法与教育目标融合后应用在教学或社会文化活动之中,让学习者在戏剧实践中达到学习目的。因此,教育戏剧所呈现的新兴性、综合性和代表性的特征,较其他学科更具全面普及、推广的优势与价值。[1]而上海理工大学作为一所以工学为主、多学科协调发展的应用研究型大学,将教育戏剧与多学科交叉融合,从而进一步探索具有理工科特色的创新型德育成果具有更为深远的意义。
(一)构建“戏剧德育”育人新模式
1.以第二课堂为切入营造校园戏剧文化氛围《中共中央关于全面深化改革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针对“培养什么人”进一步提出战略目标,要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坚持立德树人,加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教育,完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增强学生社会责任感、创新精神、实践能力,提高学生审美和人文素养。①高校将“教育戏剧”作为第二课堂引入校园中,在寓教于乐之中营造良好的校园戏剧文化氛围,大力发挥文化的引领和教育作用。进一步改进德育美育教育载体,创新育人形式,例如发掘校区红色历史故事、经典红色人物形象,由学生自己进行剧本撰写、角色演出、戏剧编排等,在故事学习和剧本演绎的过程中让学生深入角色体味那个时代的喜怒哀乐,这不仅是延续民族血脉、创建精神家园的重要手段,也为完善中华传统文化教育、提升我国文化软实力做出贡献。2.以德育活动为载体增强学生团队能力和沟通能力戏剧不仅仅是语言,也是一种行动,是运用一系列沟通技巧的表达方式,例如运用面部表情、肢体语言、舞蹈动作等等多种多样的表达形式进行沟通和表述。将德育活动与教育戏剧相结合,能鼓励学生在活动中主动参与、积极沟通、全力协调,而不是像传统课堂“灌输式”教学中的被迫发言。戏剧能够发挥其优势,突破传统的教学环境,以非传统的教育方式贴近学生,督促学生主动与他人沟通交流。②因此,以此为载体,让理工科学生将理性思维与感性认识更全面的相互结合渗透,在参与德育活动过程中迅速收获团队感和责任心,在情景教学互动中,提升学生的自主能动性和沟通协调力,使育人成效更为显著。3.以心理教育为依托促进学生身心发展大量研究表明,艺术教育对青年心理素质和道德素质的形成都具有重要的影响因素,对人格的全面发展起到积极的引导作用。随着心理教育在高校育人工作中愈发得到重视,让学生在润物无声之中得到心灵疏导就显得尤为重要。将心理课程的开端转化为戏剧的“序幕”吸引学生的注意力和兴趣点,将课程中的知识重点转化为戏剧各“幕”中的“场”或“情节”成为供学生深入探索研究的切入点引发学生的共情,结束阶段也要将“收场”转化为重点知识的总结和升华部分,使学生能够将所掌握的内容及时的反馈、分享以及复习。以此让学生在每一“幕”、每一“场”的情境中深刻学习到知识,并且能够融会贯通、洗涤心灵,结合自身的生活实际发现美、认识美、感悟美,从而引导其身心健康发展。
(二)搭建“戏剧德育”发展新平台
1.成立“戏剧大师”艺术工作室教育戏剧专业素养的缺乏是教育戏剧在高校中推广和发展的主要困难之一,只有受过专业教育戏剧理论学习和实践的专业导师才能肩负起“戏剧育人”的使命。因此,在高校德育工作中推行“教育戏剧”,要拥有专业化平台和团队,成立“戏剧大师”艺术工作室,邀请专业院校的专家或艺术大师担任艺术工作室的指导教师,承担理论知识培养的重任。同时,建设校内戏剧德育育人导师团队,夯实专业人才的培养和队伍建设,加强校内外导师的交流互动和合作,使艺术工作室具备更为完善的体系和架构,为开展教育戏剧打下坚固基础。2.设立“戏剧德育”研究中心“戏剧德育”在高校的推行应该被给予更多专业力量和经济力量的支持,因此,设立“戏剧德育”研究中心,将分散在高校、政府、社区等多个领域的资源进行整合和梳理,形成具有品牌特色的发展体系框架,成为推广和普及的强有力的理论支撑。同时,以研究中心为核心力量,开拓创新思维,将戏剧德育与社会实践、社区公益、传统文化等领域相结合,扩大教育的辐射范围,夯实戏剧德育发展的实践意义。另外,打通与国内各大专业院校的互访、学习交流的渠道,积累更多发展经验和明确未来努力方向。
四、结语
“戏剧德育”的推广和发展不是一蹴而就的,而是需要长时间的实践积累而成,通过搭建“教育戏剧”发展平台、创新“戏剧德育”工作内涵、打造“戏剧德育”专业化育人团队等多种方式,结合高校育人工作的实际情况,形成可复制、可推广的育人经验,从而进一步构建高校思政育人的新模式。让德育教育的课堂不再枯燥单一,成为高校学生寻找人生方向的实验课、终身教育的审美课,让青年学生在演绎中探寻对人生的思考,增强高校青年学生的社会责任感,提升学生的沟通能力、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提高学生的审美能力,最终实现为党育人、为国育才的新时代育人目标。
参考文献:
[1]焦阳.教育戏剧对儿童素质影响的实证研究[M].上海:上海社会科学院出版社,2018.
[2]张晓华,周笑莉.教育戏剧跨学科教学课程设计与实践[M].北京:中国戏剧出版社,2017.
作者:郜嘉琪 单位:上海理工大学中英国际学院
- 上一篇:机械英语语法特征及翻译策略
- 下一篇:农村英语教师发展需求与对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