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德并育”德育实践路径研究
时间:2022-10-13 11:30:17
导语:“五德并育”德育实践路径研究一文来源于网友上传,不代表本站观点,若需要原创文章可咨询客服老师,欢迎参考。
【摘要】新时代高职院校落实“立德树人”这一教育的根本任务应以马克思主义人学理论为遵循,在德育过程中凸显受教育者作为人的主体性存在、实践性存在和能动性存在,德育措施应以满足学生的主体需要为价值导向,以促进学生的自由全面发展为终极目标。当前高职院校在德育实践中存在内涵不明确、主体不突出、体系不完善等问题,本质上是对学生的人的本质和人的价值的忽视。从马克思主义人学理论出发,以“德技双修、知行合一”为指导思想,对学生进行政治品德、职业道德、社会公德、家庭美德、人文雅德的“五德并育”是解决问题的有益探索;以“五德”核心要素为基本元素,在制订德育专业化建设标准、德育专业化人才培养方案、设计相应课程体系和课程标准、为其他专业提供思政指南、健全效果评价机制的基础上,探索“五德并育”实践模式,可以成为新时代高职院校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新路径。
【关键词】马克思主义人学;五德并育;实践路径
党的十八大报告指出:要“把立德树人作为教育的根本任务”。在多种场合深入阐述立德树人的重要意义,要求旗帜鲜明加强思想政治、品德教育,加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2019年,中共中央、国务院印发《新时代公民道德建设实施纲要》,明确“全面推进社会公德、职业道德、家庭美德、个人品德建设,促进人的全面发展,培养和造就担当民族复兴大任的时代新人”,这些都为我国高职院校德育工作指明了方向。但是,在高职院校德育实践中,如何打造更具实效性和亲和力的德育模式还亟待深入研究。从马克思主义人学理论视角出发,通过厘清“人的哲学”与现行教育教学实践之间的关系,探寻新时代我国高职院校德育的价值目标和教育规律,并以此为前提,针对当前我国高职院校德育实践中存在的问题,探索“五德并育”的德育模式具有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
一、马克思主义人学理论:立德树人的哲学前提
德育作为立德树人工作的重要内容,其目的是为了培养人、塑造人。德育实践从根本上来说还是培育“人”的活动,其实践主体是人,实践对象是人,实践目的是促进人的发展。马克思主义人学理论正是关注现实的人的存在和发展,在目的和价值取向上与德育实践具有一致性,是德育活动当然的哲学前提。“所谓人学,就是以人这一特殊社会存在物为对象,探讨其生存和发展的最一般规律的科学。”马克思在对德国古典哲学人学思想进行批判的基础上,把对人的关注从抽象的“人”转向现实的“人”。马克思主义人学思想包含人的起源、人的本质、人的地位、人的价值及马克思主义人学视域下人的发展等内容,是以现实的人的实践性、主体性和能动性为逻辑前提,以人的需要为逻辑重点,强调人的需要和人的差异性,尊重人的个性发展,以关注人的发展为逻辑线路,并以实现人的自由全面发展为逻辑归属的完整的人学理论体系。高职院校德育在教育主体、教育过程和教育目标上能够在马克思主义人学理论层面得以遵循。首先,德育的主体也应该是现实的人,即鲜活的大学生个体。大学生这一受教育群体同样也是一种主体性、实践性和能动性的存在。马克思指出,人是“一切社会关系的总和”。人是劳动的主体,同时也在劳动中创造着自己,也就是马克思所说“劳动创造了人本身”。在德育实践中应该尊重学生的主体性,充分发挥其主观能动性,促进其在劳动和社会实践中的人格升华。其次,德育的过程中应尊重受教育主体的“人的需要”。马克思认为人的需要是推动人进行活动的最原始的动力,以人类的生产劳动为途径和手段使其得以实现。因而在德育中应尊重学生个体的、现实的需要,尊重学生的差异性,营造学生个性发展的环境,满足受教育主体发展的需要。再次,德育也应以促进学生自由而全面发展为终极目标。人的全面发展是相对于片面发展而言的,是对于人的异化状态的完全超越,是“人以一种全面的方式,就是说,作为一个总体的人,占有自己的全面的本质。”是人在能力、需要、社会关系和个性自由等方面的全面发展。虽然实现人的全面自由发展不能一蹴而就,但在德育过程中,应将人的全面发展作为德育的终极目的和价值归宿,同时,在德育实践中将德育的行为规范功能、精神鼓动功能和人格塑造功能充分发挥出来,激发学生的主体性和创造性,发掘自身潜能,使自身人格得以健全与完善。
二、“人学缺位”:当前高职院校德育三大问题存在的根本原因
从业界研究与实践的情况看,高职院校德育工作存在的两大问题,一是学生“无感”和措施“无效”及其主要原因如下:一是内涵不明确。没有从人的认知规律出发,使学生明确“德”到底是什么,包括哪些方面,导致学生感觉不到明确的修德方向;二是主体不突出。没有从学生自身成人成长的内在需要出发,而是仅仅考虑外部环境对学生的期待,且教育教学中,主要采取灌输式、碎片化方式,导致难以激发学生从德的能动性;三是体系不完善。没有从人的实践规律出发,解决关于“德”的实践路径系统性设计问题,导致学生习德的效果达不到预期。总体而言,当前高职院校的德育工作未能很好解决上述问题的根本性原因在于“人学缺位”,没有把握学生“内因”,从而使外因无法通过内因起作用、见成效。
三、“五德并育”:基于马克思主义人学的德育模式探索
1.明晰“立德树人”之“德”的内涵。《辞海》中“德”的基本字义包括“人类共同遵循的规范”以及“品行”、“作风”、“善行”等。由此,要立“德”,就要考虑“立”哪些品行和作风、如何实践,如何对这些实践进行提炼,形成人们共同遵循的规范。根据马克思主义人学理论基本观点,人的存在形式可分为三种:一是类存在,二是社会存在,三是个体存在。人的本质是各种社会关系的总和。将这一观点与高职院校德育实践相结合,我们看到,学生无论作为哪种形式存在,无论处于哪种社会关系之中,都有需要“共同遵循的规范”,都应具备相应的“品行”、“作风”、“善行”:当作为类存在时,需要具有整体性价值观,它超越民族、种族、国界和信仰,是人类道德的共同底线,也是用来衡量是非善恶的最低尺度;当作为社会存在,人们涉及的社会关系领域主要包括家庭、社区或社会、职场、国家、世界,相应需要遵守家庭美德、社会公德、职业道德、政治品德等道德规范;而当作为个体存在,需要不断认识和悦纳自我,处理好自我冲突、人际冲突以及与外部环境的冲突。同时,无论作为上述哪种存在,人们都需要感受到自己与其他物种的区别,有由己及人的同理心,敬畏自然、尊重规律,正确处理人生过程的种种困惑,与外部环境相容相生,追求自我实现和解放,这就需要具备人文雅德。由此可见,高职院校“立德树人”之“德”的内涵,可依据上述脉络,相应着眼于政治品德、社会公德、职业道德、家庭美德、人文雅德这五个方面(简称“五德”),这也与党和国家倡导的新时代“立德树人”之“德”高度吻合。2.厘清“五德并育”的人学逻辑。“五德”即人的五项基本道德素质,是在政治品德、社会公德、职业道德、家庭美德“四德”的基础上增加“人文雅德”而成,也是将“雅德”这一偏重于审美能力和审美趣味的人的基本素质纳入德育范畴的新尝试。“五德并育”是将以上五项人的基本道德素质整合起来,在德育实践中统筹培养,构成一种综合立体、相互支撑的德育模式。“五德并育”是以马克思主义人学理论为遵循的德育模式,是充分发挥受教育者主体性和以满足受教育者的“人的需要”为根本出发点,以促进受教育者全面发展为价值旨归的德育尝试。历史唯物主义认为,一切社会关系的总和决定人的具体本质,也就是说人的本质是具体的、历史的,是在社会关系中逐渐形成的,而社会关系则是在以生产劳动为核心的人的社会实践中形成的,人在社会关系的创造中达到自己的本质规定性。而政治品德、社会公德、职业道德、家庭美德的兼顾养成能够促进受教育者创造丰富的社会关系,其中既包括个人与国家、个人与社会、个人与集体之间的社会关系,也包括个人与他人、个人与家庭成员之间的关系,丰富的社会关系的形成必然促使个人更好地形成人的本质。马克思主义人学研究的基本问题是人与世界的关系问题,这个世界包括自然世界、人类社会和精神世界。人要得到自由全面发展则必然以处理好人与世界关系为前提,人文雅德培育正是关注到受教育者与精神世界的关系,培育学生的审美能力,并引导学生将高雅的审美情趣和高尚的道德情操带入社会关系的创造和个人生活之中,有助于学生趋向于和谐、完美的人的本质的形成。从“五德”的相互关系来看,政治品德决定学生的成长方向,社会公德和职业道德决定学生能否与社会、职场相融,成为社会、企业有用之才,家庭美德关系学生的情感归宿与家庭和睦,人文雅德则对学生如何处理与己、与人、与事、与物的关系,能否度过一个幸福的人生,发挥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因此,将人文雅德纳入德育范畴是基于人的发展的需要而采取的必要的德育手段,是对传统德育模式的有益补充,“五德并育”既是对以人为本德育实践路径的潜心探索,也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在高职院校的深入培育与落实找到了有效的解决方案。3.明确“五德并育”指导思想和整体思路。“五德并育”指导思想主要着眼于两个“遵循”:其一,遵循马克思主义人学思想,把学生对“德”的内在需求放在第一位,把外部环境因素视为帮助学生道德养成的外在条件,促使外因通过内因起作用;其二,遵循教育教学基本规律,坚持德育的能动性、社会性、实践性与思辨性,使学生所学之“品行”、“作风”变成“善行”和人们“共同遵守的规范”,确保德育落到实处,见到实效。“五德并育”的整体思路是:按照“德技双修、知行合一”的原则进行“四化”(专业化、标准化、课程化、系统化,下同)建设。即以办专业的思路“办”德育,将德育作为学生主修之外的兼修“专业”(专业化),通过制订德育质量手册、德育专业化建设标准、德育专业化人才培养方案、德育课程标准(标准化)及课程体系(课程化)等等,并系统安排德育与其他各专业建设(课程思政)、学院岗位责任制建设、校园文化建设(系统化)等工作的有机融合,落实“三全育人”,使德育有关理念、方法、习惯随学生在校三年的学习与生活,日积月累,逐步形成。4.设计德育专业化实施的实践路径。(1)明确组织架构成立德育创新发展研究中心,主要职能是统筹全校德育资源,整合思政、意识形态管理、学生工作、创新创业、人力资源管理等力量,牵头部署、督促、协调德育相关工作,协同落实“立德树人”任务。具体包括:组织做好德育的“四化”,设计理论与活动两大类课程体系,制订好相关文件及制度规范;组织开展有关德育、思想政治工作的综合检查和课题研究;组织将“五德”核心要素及其拓展要素要求融入主修专业教育教学过程,为学生的主修专业提供课程思政指南;组织进行德育成效评价等。(2)构建“五德”核心要素模型运用人力资源管理关于岗位胜任能力模型的基本理念,结合学生的主体性、实践性、能动性和创造性的内在要求,合理构建既适应学生人生幸福需要,又符合国家、社会、企业对学生的期待的德育核心要素模型,设政治品德、职业道德、社会公德、家庭美德、人文雅德五个维度指标,对每个指标分别进行核心要素的提炼。例如政治品德,将其核心要素提炼为“五爱”(爱国、爱党、爱人民、爱集体、爱社会主义);再如职业道德,其核心要素可概括为“五守”(守信、受责、守规、守义、守拙)等等。此外,设计必要的拓展要素,例如有利于产生“愉悦”、增长“见闻见识”、体验“感动”、提高“情商”“逆商”“财商”等的要素,并为每个维度指标设置负面指标清单。(3)制订德育专业化实施规范德育专业化实施规范制定的主要目的在于打造促进学生全面发展的制度保障,主要包括德育质量手册、德育专业化建设标准、德育专业化人才培养方案、课程标准等。质量手册主要描述学院德育质量保证体系的组成及职责内容,重在对全员、全方位、全过程德育进行程序性、制度性设计;德育专业化建设标准重在描述办好德育所必须具备的资源保障;人才培养方案重在明确人才“德”性培养的目标和规格,并进行详尽的课程(含理论和活动)设计及课时安排;课程标准重在将“五德”理念通过课堂落地生根。(4)形成相应课程体系围绕“五德”核心要素及其拓展要素,设计配套课程,分必修课、限定选修课、任意选修课三类,每类课程形式包括理论课和活动课两种,其中,活动课包括所有由学院组织的学生活动,如第二课堂、读书活动、各类沙龙讲座、班会、竞赛、社会实践、研究型实践、专项训练等等。同样以政治品德为例:必修课,指根据国家教育部要求,必须学习且达到一定课时的课程,主要指毛概、形势与政策、思修、军事素养与训练等;限定选修课,是指能帮助学生基于史实、事实及自身的实践和思辨,真正理解必修内容的课程。因高职学制仅2.5-3年,理论学时数有限,故限定选修课的课程类型以活动为主,主要开设党史国史、马克思主义哲学、社会主义500年、国防综述等;任意选修课,是学生根据自身兴趣和需要,为自己选择的课程组合,例如中国综合国力及世界地位、世界主要国际组织及其作用、军事信息技术、现代战争等等。课程类型也以活动课为主。(5)为其他专业提供课程思政指南深入贯彻关于教育的重要论述,全面推进课程思政建设,将价值塑造、知识传授和能力培养相融合,使各类课程与思想政治课同向同行,着力解决教书与育人缺乏协同的问题。寻找并运用“立德树人”之“德”育元素,是建设“课程思政”的重要方法,在此基础上进行“六个一”课程思政工程建设,是推动课程思政水平不断提高的必要举措。具体方法是:第一,将“五德”要求纳入各专业教学标准、人才培养方案、课程标准,对专业有关教育教学规范进行德育统领;第二,撰写《湖南石油化工职业技术学院课程思政指南》,就不同专业、不同课程、每堂课如何开展课程思政提出指导。主要包括:灵活运用“五德”35个核心要素及其拓展要素,以课堂(包括理论课程和活动课程)为载体,通过确定几个重点(拟涉及什么德)、讲好几个故事,设计几项活动、准备几项拓展要素的方式,就如何开展课程思政提供具体指导与示范。同时,建设一批校级课程思政建设示范专业;开发一批校级课程思政示范课程;设立一批校级课程思政研究项目;选树一批校级课程思政教学名师;打造一批校级课程思政教学团队,并着力形成一套科学有效的课程思政建设质量评价标准和激励机制。(6)进行德育效果测评一是严格按照德育专业化人才培养方案中关于考试、考评的要求,对德育成效进行检查和评价,德育评价标准重在完善学分制度设计,指导学生完成必修课、限定选修课、任意选修课,修足相应学分,获得合格评价。同时,对人才培养方案本身及学院德育相关工作进行内审和评价,以克服不足,持续改进。二是应用智能化教育教学手段进行过程监测和数据采集,及时反馈矫正,确保过程情况符合预期并不断优化。(7)巩固德育成果一是建设更加适应学情的校本教材,不断改进教育教学方法,进一步提升教职人员的德育及业务水平,特别是在全体教师不断实践的基础上,持续完善《湖南石油化工职业技术职院课程思政指南》,有力推动“三全育人”和“三教”改革。二是将德育职责与学院全员的岗位责任制紧密结合起来,为“三全”育人提供组织保障。三是将德育元素有机融入学院文化建设之中。四是完善学院《章程》,优化学院现代治理能力体系,促进学院持续、稳定地完成立德树人根本任务。
教育的根本任务在于立德树人,大学的初心、使命也在于此。它体现了教育的基本规律,彰显了教育的根本价值。从马克思主义人学思想出发,充分尊重学生的主体性和内在需要,以办专业的思想抓德育,建立和完善适合高职学院学生特点的德育学科体系、课程体系、教材体系,打造与之相适应的师资队伍,与岗位责任制建设、校园文化建设、章程建设等有机结合,“立德”任务的完成才更有保障,“树人”的效果才可能最终得以实现。
【参考文献】
[1]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2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
[2]袁贵仁.马克思的人学思想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1996:1.
[3]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3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2012:508.
[4]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3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2:303.
[5]武天林.马克思主义人学导论[M].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6.
作者:徐方 单位:湖南石油化工职业技术学院
- 上一篇:新时代学校德育的几点思考
- 下一篇:基于互联网自媒体的德育教育探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