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学生德育资源途径研究
时间:2022-02-18 10:17:54
导语:医学生德育资源途径研究一文来源于网友上传,不代表本站观点,若需要原创文章可咨询客服老师,欢迎参考。
摘要:结合高等医学院校的特色,充分发挥孙思邈医德思想的德育功能,是陕西高等医学院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面临的一个现实问题。本文主张对孙思邈济世救人的人道主义精神、精诚合一德术并重的医德观、仁爱为准的医德规范进行全面挖掘和梳理,并发挥其教育和启迪作用,然后将这些医德思想与思政教学相结合,与医学伦理教育相结合,与医理医术教育相结合,使培育的医学生都能成为继承传统、勇于创新、医术精湛、医德人格高尚的“白衣天使”。
立德树人,培育德才兼备、德术并重的合格建设者和接班人是我国高校所肩负的历史使命。高等医学院校应充分联系自身的实际,认真思考如何更好地弘扬中国古代传统医德思想,充分发挥传统医德思想的德育作用,这是高等医学院校思政教育工作必须思考的重大问题,更是医学院校思政教育兼具普遍性和独特性的关键所在。因此,高等医学院校将我国传统医德思想,特别是孙思邈医德思想作为思政教育的重要德育资源之一,这既符合党中央的相关要求,丰富了马克思主义基本理论的内容,也体现出高等医学院校自身的特殊性。目前,国内外有关孙思邈医德思想的研究较为丰富,研究者对孙思邈有关医德思想给予高度的评价。国内方面,钱超尘等主编的《孙思邈研究集成》(中医古籍出版社2005年)一书,集中了北京、陕西和其他一些省市的50多位专家学者的相关研究成果。该书全面系统地集录了孙思邈研究的情况,研究者从多方面对孙思邈所处的时代背景、社会环境,以及由此而形成的独特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进行了探讨。另外,对孙氏在医德、医理、医术等方面的突出成就进行了深入研究。郭瑞华等编写的《试析孙思邈医德思想之精粹》一书,将孙思邈医德思想总结为:贵人命,重医术,不慕官利;济世救人,普同一等;不谋钱财,不慕名誉,不图报答;勤求不倦,博极医源,医术精湛。吴鸿洲在《试论孙思邈的医德观》中对孙思邈的“人命至重,有贵千金”,端正行医目的,医生除了治病之外,应该“无欲无求”等相关主张给予高度评价。刘红叶在《孙思邈医德思想论述》一文中,将其概况为精益求精、谦虚敬慎、尊重生命。卢启华在《谈孙思邈的医学伦理思想》一文中研究了孙思邈的医德思想,并且把孙思邈的医学伦理思想总结为淡泊名利、济世爱人。杨铮铮的《孙思邈医学伦理思想探析》分析了孙思邈医德思想的精髓,文章高度评价孙思邈的“仁爱”思想、“普救众生”的思想境界、“无欲无求”的道德情操、“精益求精”的职业追求,强调孙思邈的高尚人格及崇高的人格魅力对后学树立了榜样。国内外学者从多角度、多层次对孙思邈的思想进行研究,分析孙思邈医学伦理思想的内涵等。前人的研究成果对本文的研究极具启发价值,但是,之前的这些结论基本上都是从单纯的医学伦理思想本身展开的,若要从医德资源的开发、孙思邈医德思想的时代价值及其实践应用层面开展研究尚显滞后,这也为本文的研究指明了方向。
一、孙思邈医德思想的挖掘与阐发
一是济世救人的人道主义精神。我国古代医术被世人称为救人生命的“仁术”,是一门受人尊重的科学技术。《黄帝内经》中有专文论述人命之贵,提出医者要尊重患者的人格和尊严,即“天覆地载,万物悉备,莫贵于人”。该书还较早地将从医者的崇高理想和终极目标确立为“仁者爱人、仁爱救人、济世活人”。孙思邈主张,医者应当自觉承担起保卫人类神圣的生命、维护人类健康的崇高职责,他认为医学的社会职能和存在价值就在于“济命扶危”。正是从生命至尊至贵和医学的社会责任出发,孙思邈才最终提出了“人命至重,有贵千金,一方济之,德逾于此”。孙思邈强调,治病救人是医者的职责,从医者应“志存救济”,主张从内心深处将患者的健康放在第一位,要一心一意地努力解除患者疾苦,挽救患者宝贵的生命。孙思邈的这种以生命至上为基础的人道主义观点,形成了其传统医学伦理思想体系的基础[1]。二是精诚合一、德术并重的医德观。孙思邈的医学巨著《备急千金药方》中有专论医德的篇章,最具代表性的是“大医习业”“大医精诚”,孙氏专门将有关医德的篇章放在全书的最前面,其寓意是十分深刻的[2]。在“大医习业”中,孙思邈开门见山提出了德术并重的观点;在“大医精诚”中,孙氏进一步论述了医德与医术融为一体的深刻内涵。研究表明,孙思邈在我国历史上第一次开创性地提出了医者的品德规范和行为准则,系统阐述了传统医学伦理思想;毋庸置疑,“精”与“诚”是孙思邈医德思想的根本精髓,所谓的“精诚合一”,是“医术”与“医德”并重的要求,是“术”的精益求精和“德”的纯粹高尚有机结合。孙思邈主张,医者必须精诚合一,既要有精湛的医术也要有高尚的医德,二者缺一不可。孙思邈主张,高尚的医德是促进医术进步的力量,更是保障医术用于正途的关键所在,而高明的医术往往需要以高尚的医德为基础,二者必须相互促进、相辅相成。唯有精诚合一、德才兼备、才能担当起济世救人的大任,最终成为社会尊重和爱戴的医者。三是以仁爱为准则的医德规范。孙思邈在传世医典《千金方》中全面、系统地阐述了医者的品德和行为规范,其要点为“博及医源,精勤不倦”[3]。孙思邈提出,作为受人尊敬的医者,不仅其医术要精良,即“博极医源,精勤不倦,严谨勤奋治学”,更要时时保有一颗同情病人的心,即“凡大医治病,必当安神定志,无欲无求,先发大慈恻隐之心,誓愿普救含灵之苦。”同时,无论身份门第、高低贵贱,对待病人应该一视同仁,即“普同一等,皆如至亲之想。”只有这样才有可能成为“苍生大医”。第一,孙思邈提出,面对病人进行诊断是,应该“至意深心,泽察形候,纤毫勿失,处判汤药,无得参差。”特别是在遇到复杂情况时,更应该“临事不惑,审谛覃思。”第二,孙思邈主张医者“不得于性命之上,率尔自逞俊快”,应该“言行端庄,不皎不昧”。第三,孙思邈认为医者的仪表举止对病人有非常重要的影响,医者应该“望之俨然,宽裕汪汪”,强调医者必须从患者和家属的角度出发,多替病人和家属着想,多体谅患者和家属的心情。第四,尊师重道,勿骄勿妒。孙思邈提出,医者应该“志存救济,勿骄勿妒,尊师重道,切磋医术”。即,尊师重道,坚守同道相互尊重这一道德原则。诸如此类,《大医精诚》和《大医习业》所阐述的这些规范性的内容,被后世的习医者、业医者所推崇和传承[4]。
二、孙思邈医德思想转化为医学生德育资源的可行性分析
(一)孙思邈医德思想在医学生做人道理上的启迪。医学类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关键作用是培养大学生“做什么样的人,怎么做人”。而我国传统医学伦理在其形成、发展过程中产生了大量极为可贵的思想,是无比珍贵的精神财富,可以很好地滋养当代医者的心灵。我国古代的著名从医者、医学家,他们往往既拥有高超医学技术水平,同时也具有高尚的品格和德行;诸多从医者都在从医实践中,做到了以“治病救人”为己任、以“仁爱救人”、“悬壶济世”为事业准则。东汉医家张仲景特别注重在行医过程中严格奉行知人爱人、仁心济世的精神,他在其《伤寒杂病论》中曾多次批评行医者从业不严谨、敷衍了事的不良作风。唐代著名医家孙思邈在前人的基础上进一步发展了“仁爱观”,他将其最重要的医学著作定名为《千金方》,“千金”者,就是强调人命的宝贵、胜过千金,每一次诊治、每一个药方的开出都要慎之又慎,不可有丝毫的马虎大意。孙思邈总结发现“自古明贤治病,多用生命以济危急”。每个人的生命都只有一次,其宝贵性是无以言表的,尊重人、尊重人的生命是我国古代医者的基本准则。古代医者在治病救人的过程中不但要有一颗仁爱的心,而且要坚持一丝不苟、谦虚谨慎的工作态度,更要有不畏艰险、敢于担当的决心[5]。远古时期有“神农尝百草、一日而遇七十毒”的记载,虽然不免有神话的色彩,但却较为形象地描述了早期医者在研究药物药性过程中所经历的各种艰难困苦,他们常常受伤或者生病,甚至付出生命的代价。正是古代无数的医者不畏惧艰险、前仆后继地努力,才为更多的人带来生的希望和健康的福音。这方面的例子不胜枚举,如汉代名医淳于意医术精湛,无数次药到病除、救人生命,所获得的赞誉颇多,但是他却一直谦虚谨慎,其最为关注、挂心的是自己没能治好的病人和病例,并且以此在时时刻刻提醒、督促自己努力钻研。(二)孙思邈医德思想在医学生职业道德培养上的启迪。我国传统医学伦理思想作为古代医者的从业规范,历经数千年的实践和发展,其内容越来越丰富、特色越来越鲜明,是中华思想宝库的重要组成部分。我国古代医者对高尚的思想品德追求、对严格职业规范的坚守,都给今天的医务工作者以极大的启发。自古以来,历代医家在前人的基础上不断努力创新,医学才能够不断地发展和进步。医学作为一门科学,其最大的特点是实事求是,每个患者的情况都是千差万别的,医生必须根据不同患者的不同情况,科学诊断、认真治疗[6]。如清代名医叶天士在行医过程中强调“不期师古,不法常可”,即要广泛吸取前人的研究成果,并且积极进行创新。在继承前人的过程中,我国古代医者讲究刻苦钻研、勤求古训,遵古而不泥古,其本质就是“不为前人局方的教条所局限”,要大胆地创新;同时,在知识的丰富上也不拘泥于前人的观点,必须常常持有怀疑创新的精神。汉代医家张仲景在《伤寒杂病论》中特别强调“勤求古训,博采众方”的重要性和必要性,他正是在博采众长的基础上,才成功确立了理、法、方、药等严谨的辨证论治方法体系。南朝医家陶弘景根据药物广泛的来源进行类型划分,有利于临床治疗,也有利于药学的发展和进步。后来的医者张元素在行医的过程中,虽然借鉴了张仲景的“分经论”治疗方法,但是并没有完全受限于前人的方法,并且提出如果仅仅墨守成规,必然会实施不符合实际的治疗。我国古代医学也正是在这种继承与创新的基础上不断地丰富和发展的。
三、孙思邈医德思想转化为医学生德育资源的途径
(一)深入挖掘、全面阐发孙思邈医德思想资源。一是要充分挖掘孙思邈身上蕴含的德育资源。作为我国古代有非凡成就的大医,孙思邈在医学上的成就是世所公认的,其身后留下的医学典籍更是为世人所称道。宋朝崇宁二年徽宗敕封孙思邈为“妙应真人”,还加上道教神的封号,赞誉孙氏“厚德过千金,遗法传百代”;元朝元统三年都提建井德用受皇后的旨意,赐御香祝文来静明宫祭祀孙真人,称赞孙思邈“真人太元,毓秀唐年,芳名伟躅,千载依然”;明清时期孙思邈的影响达到一个新的高峰,孙氏的医学典籍也被全面深刻地发掘,赞孙思邈为:“隐而不仕,医药济人”;清代徐大椿赞:“(孙思邈)自成一家,不可磨灭”,被后世尊称为“药王”[7]。孙思邈不仅医术高明,更为重要的是有着高尚品格,所谓“以德养性、以德养身、德艺双馨”。其不仅医术精湛、妙手回春,还经常应患者及其家属的要求,不避风霜雪雨、刀兵斧钺,千方百计为患者解除病痛,救人于危难。如何继承和弘扬历代著名医家的高尚医德,将其作为现代教育的德育资源,是事关当代医药类大学思政教育的关键问题。二是充分挖掘传统医学典籍中的德育资源。孙思邈的医学成就可谓博大精深、源远流长,其所留下的医学巨著中不但蕴藏着大量的治病救人之术,更包含着高尚的医德思想、巨量的德育资源。孙思邈在《千金方》一书中,着重强调了从医者所应该遵循的职业道德[8]。首先,孙思邈提出了“普同一等”的观点,即医者在治病救人的过程中,应该不论长幼、贫富、贵贱、近亲善友、华夷愚智,都能做到一视同仁,而且一律尽心医治。其次,在从医态度上,孙思邈主张医者应该尽量从患者和家属的立场上考虑问题,即“视病痛为己痛、安神定志、细心诊察、全力以赴、救死扶伤”。再次,医者的思想品德修养方面,孙思邈主张医者必须做到朴实无华,即“无欲无求、谦虚谨慎、不得多语调笑、说是道非、议论别人、炫耀自己”。孙思邈坚持认为医者不仅要熟读经典医籍,而且要不断提高自己的技术水平。所有这些,都凸显了孙思邈极为可贵的医学伦理思想和值得称道的人道主义观点,至今对我们仍有指导意义[9]。(二)孙思邈医德思想与思想政治教学相结合。思政课课堂教学是高等学校思想政治教育的主阵地,它不仅是大学生端正思想,提高思想觉悟的重要途径,也是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主要形式。医学院校要培养德才兼备的合格医务工作者,必须高度重视思政教学工作,尤其是创新学生的思政教育方法和途径,不仅在思政课教学方法上增加新花样,而且要不断丰富思政课的教学内容。通过各种渠道,努力提高医学生的思想道德素质和政治素质。值得注意的是,医学生的医德继承性与社会意识的相对独立性有着紧密的联系,辩证唯物主义高度评价社会意识的发展进步取决于经济基础和相关政治关系的变化,还高度赞扬了社会意识的相对稳定性和独立性。随着社会的发展,脑力劳动和体力劳动分工越来越细,精神生产和观念的形成在一定程度上同社会物质生产分离开了,人类也因此越来越注重不断吸收前人的情感、意识与观点,以更好取得进步和发展。以此,如果要更好地认识和解决当前社会存在的医患关系恶化问题,必须从大力弘扬和继承传统医德入手,努力实现传统医德思想向医德教育资源的转化。新时期的医德不可能凭空出现,唯有努力发掘、继承传统医德思想,将其中所有符合社会主义经济关系的宝贵思想财富都传承下来,如此才可以形成同新的生产关系和生产力发展水平相适应的新型医德。在思政课教学过程中,可以将孙思邈的“博极医源,精勤不倦”的钻研精神、“一心赴救,勿避险恶”的医疗作风、“省病诊疾,至意深心”的诊治态度等加入到教学内容中。这样可以扩充医学院校思政课的教学内容,结合医学生的行业和职业特点,针对性地开展卓有成效的思想政治教育[10]。(三)孙思邈医德思想与医学伦理教育相结合。医学院校思想政治教育课程的开设,不仅要符合中央的要求,而且要凸现医学院校的特色。为了培养德才兼备的医学人才,在开设常规的思政课的同时,医学院校应将《医学伦理学》课程列入医学生必修课,特别需要注意的是,相关课程必须增加我国传统医德的内容。同时,应该把创新和改革《医学伦理学》类课程的教学方式与方法,强化医学伦理课程对医学生的实际效果。另外,还必须设法把医学伦理教育贯彻于所有医学专业课程之中,形成全过程医德教育。在医学伦理教育过程中,可以将孙思邈医德思想与医学伦理教育相结合,以增强医学伦理教育的说服力。孙思邈在其从医生涯中,不仅刻苦钻研,而且虚心好学、不耻下问;孙思邈的非凡成就源自于其非凡的勤奋好学,其在医术上的深厚造诣是通过长期努力达到的,孙氏医术高超,医德更是达到极高的境界,其撰写的《千金要方》和《千金翼方》是医德与医术的双重体现;后世的研究者发现,孙思邈医学典籍中药物方剂创新颇多,并且融诸家医论为一书,为祖国医药学的发展和中华民族的繁衍昌盛做出了杰出贡献[11]。孙思邈主张,医者在专业的追求上必须精益求精,即“必须博极医源,精勤不倦。不得道听途说,而言医道已了”。孙氏进一步指出,“凡欲为大医,必须谙素问甲乙,黄帝奎咸经,明堂流注,十二经脉,三部九候,五藏六腑,表里孔穴,本草药材,引仲景、王叔和、阮河南、范东阳、张苗、靳邵等诸部经方”,这样才能“于医道无所滞碍”。这方面可以教育学生,唯有不断努力,加强学习,勇于实践探索,才能精益求精、出类拔萃,才能真正实现为人民健康事业服务的远大理想,这应该是确立社会主义新医德的一个重要领域[12]。近年来,随着我国经济、社会的发展和进步,国家的医疗条件和设施也越来越先进,医疗人才队伍的数量和质量也在稳步上升;但是全国各地医疗纠纷时有发生,甚至呈现出不断上升的趋势,病人家属和医护人员的矛盾经常发生;医护人员之间也出现许多不友好、相互针对的情况[13]。如何解决医疗行业出现的问题,如何改善医患之间关系?面对这些异常复杂的问题,我们在这里不想做过于宽泛的讨论,只是从医疗服务从业者的医德教育角度进行一些思考。本文通过充分挖掘孙思邈医德思想,将其作为独具高等医学院校特色的德育资源加以全面开发和充实利用,认为高等医学院校的思政课教学过程应该强化孙思邈医德思想教育,通过古为今用,强化传统医德思想的传承,深化孙思邈“仁爱救人”的人本思想,提高医学生的思想道德素质,促进医学生全面协调发展。在具体教学实践中,将孙思邈医学伦理思想教育渗透到医学专业课的教学中,在医学生专业课程教学过程中不仅要注重专业知识的讲授,而且要加强医德方面的引导,在实践中时时处处加以贯彻,努力做到全员育人、全过程育人[14]。总之,希望通过本文的研究,能够强化高等医学院校学生的医德教育,并提高高等医学院校思政教育的实际效果,从而达到提升医务工作者医德素质,和谐医患关系,促进整个社会的健康发展。
作者:徐臣攀 张亚军 单位:陕西中医药大学
- 上一篇:小学德育教师指导策略
- 下一篇:高校师范类大学生德育教育对策
精品范文
10医学检验专题报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