改革开放40年德育事业发展历程

时间:2022-12-03 03:06:55

导语:改革开放40年德育事业发展历程一文来源于网友上传,不代表本站观点,若需要原创文章可咨询客服老师,欢迎参考。

改革开放40年德育事业发展历程

改革开放40年中国德育事业发展历程1978—2018年,是中国社会政治、经济、文化和社会建设等各方面取得重大进步的40年。学校德育工作从“”之后步入正轨有序的发展,并在改革中不断深化与发展,不断探索和完善新时期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德育事业。从改革开放到新时代,我国学校德育的发展大致可以分为四个时期。

一、学校德育的恢复与整顿(1978—1982)

1966—1976年,十年“”,给中国社会带来了深重的灾难,学校的各项工作也遭受了全面破坏。改革开放后,要尽快从“”的灾难与创伤中走出,首要面临的是拨乱反正,在拨乱反正中整顿学校秩序,恢复以教学为中心。十年“”,“”制造了“黄帅日记”“白卷英雄”“马振扶”等事件,树立了“文盲加流氓”式的“英雄”典型,用剥削阶级最腐朽最反动的思想来毒害青少年。其对教育事业的破坏,不仅造成科学文化教育质量惊人下降,而且严重地损害了学校的思想政治教育,败坏了学校纪律,腐蚀了社会主义社会的革命风气。彻底清除“”所造成的恶果,是关系到巩固无产阶级专政的一项极其重要的政治任务。为此,邓小平在1978年4月召开的全国教育工作会议的讲话中指出:“学校要大力加强革命秩序和革命纪律,造就具有社会主义觉悟的一代新人,促进整个社会风气的革命化。”1.把坚定的政治方向放在第一位,处理好教学与思想政治教育的关系“”以“阶级斗争为纲”,教育成为无产阶级专政的工具,学校成为阶级斗争的阵地;粉碎“”后,拨乱反正,学校恢复以教学为中心。在一些人看来,政治斗争与学校教育是对立的,学校恢复以教学为中心,就是不要政治,不要思想政治教育。对此,邓小平在1978年全国教育工作会议上强调指出,培养具有高度科学文化水平的劳动者,造就又红又专的工人阶级知识分子队伍,是无产阶级政治的要求,“学校应该把坚定的政治方向放在第一位。但这不是说要把大量的课时用于思想政治教育。学生把坚定正确的政治方向放在第一位,这并不排斥学习科学文化,相反,政治觉悟越是高,为革命学习科学文化就应该越自觉、越加刻苦”[1]。邓小平同志对思想政治教育与科学文化教育关系的理解,打破了当时存在的一些模糊认识和错误观念。1979年4月22日至5月7日,教育部在北京召开了全国中小学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座谈会。会议指出,粉碎“”以来,学校在进行“揭批查”运动的同时,用很大精力抓教学工作,努力提高教学质量,这是整顿学校教育的重要内容,是完全必要的,但这决不是说思想政治工作可以削弱,或者可有可无。因此,要处理好教学与思想政治教育的关系,一方面,必须坚持政治挂帅,永远把坚定正确的政治方向放在第一位;另一方面,又必须坚持以教学为主的原则,学生应当以学习科学文化为主。两方面都不可忽视。没有正确的政治方向,学校就办不好,就会走到邪路上去;有了正确的政治方向,不抓好教学业务,学校的培养任务也无法实现。实践告诉我们,只有把政治落实到业务中去,使教学业务同学校的政治方向和奋斗目标紧密地联系起来,实现政治和业务的统一,才能培养出无产阶级需要的又红又专的人才。1981年8月,教育部召开全国学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会议,全面总结了解放以来我国学校德育工作的历史经验,对一些重大问题进行了深入探讨和明确定位,提出了新时期加强学校德育工作的意见,对新时期加强思想政治工作起到了正本清源的作用,对学校德育走向正规化起到了决定性作用。2.颁布各级各类学校暂行工作条例,恢复学校德育工作秩序针对十年“”中被破坏的学校秩序,当务之急是规范学校办学行为。1978—1979年,我国相继颁布了《全日制小学暂行工作条例(试行草案)》《全日制中学暂行工作条例(试行草案)》《全国重点高等学校暂行工作条例(试行草案)》《全日制中等专业学校工作条例(试行草案)》《城市幼儿园工作条例(试行草案)》等,对学校思想政治教育的开展作出了规定,为恢复学校德育工作秩序提供了依据和保证。《全日制小学暂行工作条例(试行草案)》指出,小学教育的任务,是为社会主义祖国培养新生一代,使他们接受中等教育有一个良好的基础。在思想政治教育方面,小学教育的目标是要教育学生继承伟大领袖和导师的遗志,好好学习,天天向上,使学生具有爱祖国、爱人民、爱劳动、爱科学、爱护公共财物等品德,拥护社会主义,拥护共产党。所以,学校必须对学生进行共产主义思想品德教育,着重正面启发、积极诱导、讲求实效,克服形式主义。《全日制中学暂行工作条例(试行草案)》指出,学校应该把坚定正确的政治方向放在第一位,必须对学生进行共产主义思想教育,培养学生具有爱国主义和国际主义精神,教育学生拥护中国共产党,拥护社会主义,立志为社会主义事业服务,为人民服务;逐步对学生进行工人阶级的阶级观点、劳动观点、群众观点和辩证唯物主义观点的教育,培养学生的共产主义道德品质和革命理想,继承和发扬党的革命传统和优良作风,反对修正主义,反对资产阶级思想和其他反动思想的侵蚀,逐步树立工人阶级的世界观。中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要在学校党组织领导下,主要通过班主任工作,共产主义青年团、少年先锋队的活动和政治课来进行,讲求实效,克服主观主义和形式主义。《全国重点高等学校暂行工作条例(试行草案)》指出,高等学校思想政治工作的任务是:在全校师生员工中宣传马克思列宁主义、思想,宣传党在新时期的总任务和各项方针、政策,坚持无产阶级的政治方向,不断提高他们的思想政治觉悟,使每个师生员工认识他们所从事的工作和学习同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的关系,鼓舞和动员他们以革命的精神,群策群力,为完成学校的各项任务而奋斗。为此,建设社会主义,必须加强对学生进行艰苦奋斗教育,对学生进行革命传统教育,个人利益服从革命利益、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教育,共产主义道德品质的教育和社会主义法制的教育。该文件明确了高等学校的思想政治工作必须在学校党委会的领导下进行,同时,在思想政治工作中,必须正确处理红与专的关系,思想政治工作不但要管红,而且要管专。3.恢复和开设思想政治课思想政治课是学校德育的重要载体,“”期间思想政治课遭到了“”的极大破坏,随着拨乱反正的不断深入,思想政治课恢复重建。首先重建的是高校政治理论课。1979年5月,教育部调研高等学校政治理论课的基本情况,指出高校政治课还存在不少问题,教师难教,学生不愿学,教学效果差,教育质量低。在对高等学校政治理论课调研的基础上,1980年7月,教育部出台了《改进和加强高等学校马列主义课的试行办法》,分八章二十八条对高等学校马列主义课的地位和任务,马列主义课的教学方针,课程、学时、大纲和教材,教学制度、教学环节和教学方法,马列主义课的科学研究,马列主义教研室的设置和任务,教师队伍的建设以及健全领导体制等作了全面的论述,对恢复和重建高校马列主义课的教学起到了重要的引导和规范作用。中小学思想政治课程也进行了重建。1980年9月,《教育部关于印发改进和加强中学政治课的意见》明确了中学政治课的课程设置:初中一年级开设《青少年修养》,初中二年级开设《政治常识》,初中三年级开设《社会发展简史》,高中一年级开设《政治经济学常识》,高中二年级开设《辩证唯物主义常识》。文件还规定政治课教学时数为每周2学时,不得随意更改、占用;要加强师资队伍建设,改进教学方式,提高教学质量。1981年3月,《全日制五年制小学教学计划(修订草案)》正式颁布,政治课被列入教学计划,“这是新中国成立以来首次在教学计划中明确设立小学德育课程”[2]。1981年3月,教育部下发《关于小学开设思想品德课的通知》,指出从当年秋季开始,小学各年级普遍设立思想品德课。1982年5月,教育部出台《全日制五年制小学思想品德课教学大纲(试行草案)》,分解了小学一至五年级的教学要点,指出思想品德课以“五爱”(爱祖国、爱人民、爱劳动、爱科学、爱社会主义)为基本内容,以“热爱人民,热爱祖国,热爱中国共产党,热爱劳动,热爱科学,热爱社会主义,勤奋学习,热爱集体,爱护公共财物,遵守纪律,文明礼貌,诚实谦虚,勇敢活泼,艰苦朴素”为具体内容,着重培养小学生的爱国主义精神、集体主义精神和主人翁精神。4.加强学生行为规范和文明素养教育随着学校秩序的逐步恢复,学生日常行为规范也逐步建立,以加强基础文明素养教育,培养青少年学生的良好行为习惯。1979年8月,教育部颁发了《中学生守则(试行草案)》和《小学生守则(试行草案)》,经补充和修改,1981年9月1日起正式执行。1982年,教育部颁发了《高等学校学生守则(试行草案)》和《中等专业学校学生守则(试行草案)》。教育部颁发的这一系列文件,规定了大中小学生应该遵守的行为准则和道德规范,体现了党和国家对学生政治思想和道德品质的基本要求,对培养学生良好文明素养、促进社会精神文明建设具有重要作用。1981年2月15日,全国学联、全国伦理学学会、全国总工会、共青团中央、全国妇联等九个单位,联合发出《关于开展文明礼貌活动的倡议》,在全国人民特别是青少年中开展“文明礼貌月”活动,大兴“五讲四美”之风。“五讲”即讲文明、讲礼貌、讲卫生、讲秩序、讲道德,“四美”即语言美、心灵美、行为美、环境美。1981年2月,、教育部、文化部、卫生部、公安部等联合发出《关于开展文明礼貌活动的通知》,大力支持开展“五讲四美”活动,把这一活动作为建设社会主义精神文明的大事来抓,要求各级学校积极参与。1982年2月14日,中共中央办公厅转发了《关于深入开展“五讲四美”活动的报告》,确定每年3月为“全民文明礼貌月”。此后,这项活动又和“三热爱”(热爱祖国,热爱社会主义,热爱中国共产党)活动相结合,于1983年3月30日正式成立中央“五讲四美三热爱”活动委员会,掀起“五讲四美三热爱”的活动热潮。该活动是对被“”破坏的青少年行为教育的一次补课,对于提高国民文明素养,尤其是中小学生的文明素养,起到了很好的作用。

二、新形势学校德育的曲折探索(1982—1992)

1982年9月,党的十二大召开,提出要走自己的路,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标志着党成功地实现了具有重大历史性意义的伟大转变。1987年10月召开的党的十三大系统地阐述了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理论,完整地概括了社会主义初级阶段“一个中心、两个基本点”的基本路线,勾画了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的轮廓,为全党沿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前进指明了方向。根据党的十二大和十三大的战略部署,经济体制改革在全国范围内全面展开。伴随着经济体制的改革,教育领域也出现新的问题:一方面是借市场经济之名,淡化了思想政治教育;另一方面是市场经济所带来的功利主义也冲击着思想政治教育,加之国际敌对势力的蓄意破坏,学校德育在曲折中探索,经受着严峻的考验。1.把学校德育提到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高度。改革开放后,党的工作重点转移到以经济建设为中心,为了防止出现“一手软、一手硬”的现象,中央及时提出两个文明一起抓,在建设高度物质文明的同时,一定要努力建设高度的社会主义精神文明。1981年6月,党的十一届六中全会审议通过《关于建国以来党的若干历史问题的决议》,提出社会主义必须有高度的精神文明,把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归纳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道路的十个要点之一,并第一次把党在新的历史时期的奋斗目标概括为建设“现代化的、高度民主的、高度文明的社会主义强国”。党的十二大把“在建设物质文明的同时建设高度的精神文明”作为党的战略方针,强调是否坚持这样的方针,关系到社会主义的兴衰和成败。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包括思想建设和文化建设两大方面,建设社会主义精神文明,是全党的任务,也是各条战线的共同任务。1984年10月,党的十二届三中全会通过《中共中央关于经济体制改革的决定》,把在全社会形成的文明的、健康的、科学的生活方式,振奋起积极的、向上的、进取的精神,作为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重要内容。1986年9月,党的十二届六中全会通过《中共中央关于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指导方针的决议》,确立了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战略地位,指出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的社会主义精神文明是社会主义社会的重要特征,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根本任务是适应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需要,培育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社会主义公民,提高整个中华民族的思想道德素质和科学文化素质。为完成这一任务,该文件提出要树立和发扬社会主义道德风尚,加强社会主义民主、法制、纪律的教育。该文件成为这一阶段加强和改进学校德育工作的总的指导方针和纲领性文件。2.坚持“三个面向”,培育“四有”新人。1983年国庆前夕,邓小平为北京景山学校成立20周年题词:“教育要面向现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来。”其中“教育要面向现代化”是核心,是基础,它要求教育工作要主动适应我国社会与经济发展的需求,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服务。改革开放的社会主义现代化是面向世界、面向未来的,所以,更要以面向现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来的教育来保证社会主义现代化的先进性,更好地适应和服务于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教育服务于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一方面是教育要参与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事业,更重要的是培育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所需要的“四有”新人。1985年5月,《中共中央关于教育体制改革的决定》颁布,提出教育要面向现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来,为九十年代以至下世纪初叶我国经济和社会的发展,大规模地准备能够坚持社会主义方向的各级各类合格人才。这些人才,都应该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热爱社会主义祖国和社会主义事业,具有为国家富强和人民富裕而艰苦奋斗的献身精神,都应该不断追求新知,具有实事求是、独立思考、勇于创造的科学精神。此后,培养“四有”新人被明确写入了党的代表大会报告和有关决议之中。3.整体推进学校德育工作,加强德育的制度化管理。1987年5月,《中共中央关于改进和加强高等学校思想政治工作的决定》印发,要求高等学校进一步明确办学指导思想,坚持高等教育的社会主义方向;努力改进学校思想政治工作的内容、形式和方法;加强教职工队伍的思想建设,大力提倡教书育人、服务育人;建设一支坚强的马克思主义理论队伍和思想政治工作队伍;提高高等学校领导班子的思想政治水平,加强和改善对思想政治工作的领导;全党全社会都应关心青年学生的健康成长。同年8月,国家教委党组、中央宣传部联合颁发了《关于加强研究生思想政治工作的几点意见》,就研究生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性,研究生思想政治教育的内容、途径与方法,发挥研究生导师教书育人的作用,研究生支部建设,加强对研究生思想教育的领导,以及健全研究生思想政治工作的机构等作出了规定。1988年12月颁布的《中共中央关于改革和加强中小学德育工作的通知》是改革开放后中共中央对中小学德育工作部署的全面指导性文件。该文件分析了当前德育改革的新形势、新问题,提出要建立适应社会主义商品经济和民主政治不断发展需要的德育工作新格局。进一步明确中小学德育工作的指导思想,就是必须坚持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认真贯彻党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路线,遵循党关于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指导方针。中小学德育工作的基本任务是,把全体学生培养成为爱国的,具有社会公德、文明行为习惯的,遵纪守法的好公民。在此基础上,引导他们逐步确立科学的人生观、世界观,并不断提高社会主义思想觉悟,使他们中的优秀分子能够成长为坚定的共产主义者。中小学德育要以爱祖国、爱人民、爱劳动、爱科学、爱社会主义为基本内容,注意抓好爱国主义教育、集体主义教育、社会主义民主和遵纪守法教育、劳动教育、道德教育,提出了改革德育工作的方式方法及建立校长负责制的要求,并强调全社会对中小学生健康成长的关心和各级党委、政府对中小学德育工作的领导。为贯彻《中共中央关于改革和加强中小学德育工作的通知》的要求,1990年4月,国家教委印发了《国家教委关于进一步加强中小学德育工作的几点意见》,要求必须进一步端正办学指导思想,切实把德育放在学校教育工作的首要地位;切实加强思想和政治教育,尤其要把爱国主义教育放在十分突出的重要地位;要充分发挥思想品德课和思想政治课的作用,进一步优化校内校外育人环境,加强教师的思想政治工作和对中小学德育的领导。为加强爱国主义教育,1991年4月,国家教委专门出台了《关于在中小学进一步开展爱国主义教育活动的意见》,要求各中小学校围绕“九一八”事变60周年、中国共产党建党70周年、辛亥革命80周年、庚子赔款90周年等重要纪念日,深入开展以热爱中国共产党为重点的爱国主义教育活动。4.开展坚持四项基本原则、反对资产阶级自由化教育。随着改革开放的不断深入,西方社会思潮不断涌入我国,一些别有用心的人鼓吹资产阶级自由化。有些学生对共产党的信念发生动摇,对马列主义、思想和社会主义制度的优越性产生怀疑;有些学生缺乏革命理想,羡慕资产阶级生活方式,个人主义和无政府主义严重,道德败坏,违法犯罪;甚至有些学生在资产阶级自由化思潮的影响下,企图摆脱党的领导,脱离社会主义的轨道。为此,必须加强对学生进行坚持四项基本原则、反对资产阶级自由化的教育。1986年9月,中共十二届六中全会通过了《中共中央关于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指导方针的决议》,指出“搞资产阶级自由化,即否定社会主义制度、主张资本主义制度,是根本违背人民利益和历史潮流,为广大人民所坚决反对的”。但是,由于从中央到地方,许多人政治思想软弱混乱,反对资产阶级自由化的旗帜不鲜明,态度不坚决,受一些别有用心之人的煽动,1986年底,不少城市发生了反对社会主义、反对共产党领导的学潮。学潮发生之后,邓小平同志于12月30发表了《旗帜鲜明地反对资产阶级自由化》的讲话:“要旗帜鲜明地坚持四项基本原则,否则就是放任了资产阶级自由化”,要求各级政府要“理直气壮地坚持社会主义道路,坚持四项基本原则”。1987年1月28日,中共中央发出《关于当前反对资产阶级自由化若干问题的通知》;3月,国家教委发出《关于在高等学校马克思主义理论课公共课教学中旗帜鲜明地坚持四项基本原则反对资产阶级自由化的通知》,要求各级党组织认识反对资产阶级自由化、坚持四项基本原则的重要性,高等学校党政领导要组织马克思主义理论课教师认真学好中发〔1987〕1、2、3、4、6号文件和邓小平同志有关坚持四项基本原则、反对资产阶级自由化的论述,认清坚持四项基本原则、反对资产阶级自由化对于维护和发展安定团结大好形势的重要性;5月,《中共中央关于改进和加强高等学校思想政治工作的决定》颁布,强调要继续坚持对学生进行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党的路线、方针、政策教育,爱国主义、国际主义和革命传统教育,理想、道德和纪律教育,社会主义民主和法制教育。尽管中央已经采取了一些措施抵制和批评资产阶级自由化,但还是酿成了1989年的“六四”政治风波。6月9日,邓小平《在接见首都戒严部队军以上干部时的讲话》中指出:“这场风波迟早要来。这是国际的大气候和中国自己的小气候所决定了的,是一定要来的,是不以人们的意志为转移的,只不过是迟早的问题。”[3]“这次事件的性质,就是资产阶级自由化和四个坚持的对立。四个坚持、思想政治工作、反对资产阶级自由化、反对精神污染,我们不是没有讲,而是缺乏一贯性,没有行动,甚至讲得都很少。不是错在四个坚持本身,而是错在坚持得不够一贯,教育和思想政治工作太差。”邓小平还指出:“十年最大的失误是教育,这里我主要是讲思想政治教育,不单纯是对学校、青年学生,是泛指对人民的教育。”[4]“六四”政治风波是资产阶级自由化的集中爆发,是坏事,也是好事。说它是好事,因为它使改革开放政策经历了一次重大考验,而且通过这次考验,更加证明了改革开放的正确性。邓小平在南方谈话中谈到,“如果没有改革开放的成果,‘六四’这个关我们闯不过”,“为什么‘六四’以后我们的国家能够很稳定?就是因为我们搞了改革开放,促进了经济发展,人民生活得到了改善。所以,军队、国家政权,都要维护这条道路、这个制度、这些政策”[5]。“六四”风波之后召开的党的十三届四中全会,强调要继续坚决执行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的路线、方针、政策,继续坚决执行“一个中心、两个基本点”的基本路线,坚持四项基本原则不动摇,加快改革开放。

三、学校德育的进一步加强与改进(1992—2000)

以邓小平同志1992年年初南方谈话和党的第十四次代表大会为标志,我国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事业进入了一个新的发展阶段。这一时期,邓小平的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被确立为全党的指导思想,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初步建立,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被提上重要日程。为适应深化改革和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系的需要,学校德育需进一步加强与改进。1.继续坚持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方向1992年春,邓小平的南方谈话,坚定了改革开放的信心,彻底解决了姓“资”姓“社”的问题,提出要建立充满生机和活力的社会主义经济体制,促进生产力的发展。1992年10月召开的党的十四大,确立了邓小平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在全党的指导地位,确定了我国经济体制改革的目标是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建设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要求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两手都要抓,两手都要硬。精神文明建设必须紧紧围绕经济建设这个中心,为经济建设和改革开放提供强大的精神动力和智力支持。尤其是在世界范围内各种思想文化相互激荡的背景下,要把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提到更加突出的地位。任何时候都不能以牺牲精神文明为代价,换取经济的一时发展。党的十四届六中全会审议通过《中共中央关于加强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若干重要问题的决议》指出,加强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是一项重大战略任务;我们进行的精神文明建设,是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坚持四项基本原则和坚持改革开放的精神文明建设,是继承发扬优良传统而又充分体现时代精神、立足本国而又面向世界的精神文明建设。精神文明建设总的指导思想和要求就是培育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社会主义公民,提高全民族的思想道德素质和科学文化素质,团结和动员各族人民把我国建设成为富强、民主、文明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为此,要努力提高全民族思想道德素质,积极发展社会主义文化事业,深入持久开展群众性精神文明创建活动,切实增加精神文明建设的投入,加强和改善党对精神文明建设的领导。这是我国跨世纪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行动纲领,体现了我们党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两手抓,两手都要硬”的战略思想,对学校德育工作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2.适应新形势新要求,进一步加强和改进学校德育工作1994年8月31日,《中共中央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学校德育工作的若干意见》印发,分析了新形势下对学校德育工作提出的更高要求:在经济体制发生重大变化,以公有制和按劳分配为主体,其他多种经济成分和分配方式并存的条件下,如何坚持社会主义意识形态的主导地位,用马克思列宁主义、思想和邓小平同志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教育青少年;在进一步扩大对外开放,学习国外先进科学技术和管理经验的条件下,如何教育青少年正确认识我国国情,继承和发扬中华民族优秀文化传统和中国共产党领导下的革命斗争传统,树立民族自尊、自信、自强、自立的精神;在新旧体制转换过程中还存在各种矛盾,社会生活中还有需要克服的消极现象的情况下,如何引导学生逐步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培养良好的道德品质;在人民生活水平有了较大改善和提高的情况下,如何培养学生具有自力更生、艰苦奋斗的精神和坚强的意志品质;在科学技术迅速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逐步建立的情况下,如何指导学生在观念、知识、能力、心理素质方面尽快适应新的要求。这些都是学校德育工作需要研究和解决的新课题。该文件对解决上述问题提出了具体的策略,包括整体规划学校的德育体系,科学规划各教育阶段的具体内容、实施途径和方法;加强邓小平同志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教育、爱国主义、集体主义和社会主义思想教育、中华民族优良道德传统的教育以及建设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迫切需要的素质教育;德育工作要与关心指导学生的学习、生活相结合,与加强管理相结合;进一步发挥全体教职工的育人作用;按照不同学科特点,促进各类学科与课程德育的有机结合;重视校园文化;加强社会实践;学校教育、家庭教育和社会教育紧密配合,使三方面的教育互为补充、形成合力。1999年9月,《中共中央关于加强和改进思想政治工作的若干意见》颁发,指出我国正处在改革的攻坚阶段和发展的关键时期,社会情况发生了复杂而深刻的变化,经济成分和经济利益多样化、社会生活方式多样化、社会组织形式多样化、就业岗位和就业方式多样化日趋明显,给思想政治工作带来大量新情况、新问题。“一手硬、一手软”的问题在相当一些地方和部门还没有根本解决,一些基层党组织处于软弱涣散状态,思想政治工作也存在着不适应社会生活新变化、覆盖不到位、针对性不强以及方法手段滞后的问题。同时,西方敌对势力亡我之心不死,通过各种途径加紧进行思想和文化渗透,思想政治工作面临严峻挑战。该文件分析了新时期思想政治工作面临的问题,指出了加强和改进思想政治工作的方向,提出了具体的要求和措施,成为做好新时期思想政治工作的纲领性文件。随后,中共教育部党组及时下发了《关于高等学校学习贯彻<中共中央关于加强和改进思想政治工作的若干意见>的通知》,将中央新时期德育工作的意见及时贯彻落实到学校德育工作之中。2000年12月,《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关于适应新形势进一步加强和改进中小学德育工作的意见》颁布,分析了世纪之交的新形势:一是中央确定了深化教育改革、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战略任务,对中小学德育工作提出了新的要求;二是社会情况发生了复杂而深刻的变化,国际国内意识形态领域的矛盾和斗争更加复杂,尤其是国际敌对势力加紧对我国青少年一代进行思想文化渗透,个人主义、拜金主义、享乐主义等消极腐朽思想给青少年学生带来了消极影响。面对国内外形势的新变化、教育改革与发展的新任务和青少年思想教育工作的新特点,德育工作不适应青少年学生身心发展的特点,不适应社会生活的新变化,不适应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要求,方法与手段滞后,针对性和实效性不强;重课堂教学轻社会实践,重校内教育轻校外教育的倾向比较严重;全社会关心和支持教育的风气尚未全面形成,一些地区的社会环境不利于青少年学生健康成长;一些教师的思想道德素质与教书育人、为人师表的要求存在较大差距,教师职业道德建设亟待加强;德育工作的保障措施不够有力,体制、机制、队伍建设和经费投入等政策措施不到位。因此,必须坚持把学校德育工作摆在素质教育的首要位置,树立育人为本的思想,将“思想政治素质是最重要的素质”的要求落实到教育工作中的各个环节,切实提高中小学德育工作的针对性和实效性。教育部随后发出了《关于学习贯彻<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关于适应新形势进一步加强和改进中小学德育工作的意见>的通知》,部署落实新形势的德育工作。3.实施学校德育系统工程,建设德育的新格局为了贯彻落实《中共中央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学校德育工作的若干意见》和《中国教育改革和发展纲要》,整体规划学校德育工作,国家教委相继出台了《小学生德育纲要(试行草案)》《中学德育大纲(试行草案)》《中小学德育工作规程》《中国普通高等学校德育大纲》,按照小学、中学和高等学校的阶段性要求,对大中小学德育目标、德育内容、德育原则、德育途径、德育的领导与管理等方面作了全面的规划,体现了把学校德育作为一项系统工程建设的思想。随后,国家教委颁布和印发了《小学生日常行为规范(实行草案)》《中学生日常行为规范(试行草案)》《高等学校学生行为准则(试行)》《小学班主任工作暂行规定(试行草案)》《中学班主任工作暂行规定》《关于中学生品德评定的几点意见(试行稿)》《共青团中央、国家教委、全国少工委关于中学少先队工作的若干规定》《共青团中央关于当前高等学校共青团工作的几点意见》等系列制度和文件,明确了大中小学德育工作中各部门的管理职责、队伍建设与管理等要求,使学校德育的各项工作不仅有了依据,也有了抓手,使之真正能够落地。德育课程是学校德育的主渠道,在学校德育中发挥着主导作用。国家教委1992年印发了《全日制中学思想政治课教学大纲》,1993年印发了《国家教委关于中等职业技术学校政治课课程设置的意见》,1996年印发了《全日制普通高级中学思想政治课课程标准(试行)》,1997年印发了《九年义务教育小学思想品德课和初中思想政治课课程标准(试行)》。这些课程标准,进一步科学规划了九年义务教育阶段小学思想品德课和初中思想政治课的教学内容体系,完善了高中思想政治课的教学内容,完成了小学思想品德课与中学思想政治课的整体衔接的任务。高等学校的德育课程,主要是以“两课”为中心,加强邓小平同志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理论的学习。1995年国家教委印发了《关于高校马克思主义理论课和思想品德课教学改革的若干意见》《关于全国普通高校马克思主义理论教学以<邓小平同志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学习纲要>作为教学纲要的通知》,1998年印发了《关于普通高等学校开设“邓小平理论概论”课的通知》《关于普通高等学校“两课”课程设置的规定及其实施工作的意见》《教育部办公厅关于加强普通高等学校马克思主义理论课和思想品德课(公共课)教材建设及管理问题的通知》等,指导高校“两课”的教学改革,积极推进邓小平理论进课堂、进教材、进学生头脑的工作。

四、学校德育的完善与提升(2001—2017)

2002年11月,党的十六大胜利召开,标志着我国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进入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新时期。十六大和十六届三中全会、四中全会,从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开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新局面的全局出发,明确提出构建和谐社会的战略任务。2006年10月,中共中央十六届六中全会审议通过《中共中央关于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提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是民主法治、公平正义、诚信友爱、充满活力、安定有序、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社会。和谐社会的提出使“以人为本”成为社会各项工作的主导价值,使新时期的学校德育朝着“立德树人”的方向完善和提升。1.确立“立德树人是教育的根本任务”。素质教育是20世纪90年代以来中国教育的主旋律。1993年《中国教育改革和发展纲要》提出中小学要由“应试教育”转到全面提高国民素质的轨道。1999年第三次全国教育工作会议召开,在此次会议讲话中,把素质教育概括为科学文化素质和思想品德素质两个主要方面,思想政治素质是最重要的素质,德育应该是素质教育的重要内容,居于素质教育首位。《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深化教育改革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决定》把素质教育提高到事关国家发展大局的重要地位,指出各级各类学校必须更加重视德育工作,进一步改进德育工作的方式方法,寓德育于各学科教学之中,加强学校德育与学生生活和社会实践的联系,形成学校、家庭和社会共同参与德育工作的新格局。为了深入推进素质教育改革,2001年启动基础教育课程改革,调整和改革基础教育的课程体系、结构、内容,构建符合素质教育要求的新的基础教育课程体系。2001年9月,中共中央印发了《公民道德建设实施纲要》,把公民道德素质建设作为提高全民族素质的一项基础性工程。该文件指出,公民道德重在建设,在全民族牢固树立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共同理想和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在全社会大力倡导“爱国守法、明礼诚信、团结友善、勤俭自强、敬业奉献”的基本道德规范,努力提高公民道德素质,促进人的全面发展,培养一代又一代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社会主义公民。为了将该文件在学校中落实,2004年2月,中共中央国务院颁发了《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的若干意见》,针对未成年人身心成长的特点,积极探索新世纪新阶段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的规律,坚持以人为本,教育和引导未成年人树立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理想信念和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养成高尚的思想品质和良好的道德情操。2001年教育部发出《关于学习贯彻<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关于适应新形势进一步加强和改进中小学德育工作的意见>的通知》,明确指出,必须坚持把学校德育工作摆在素质教育的首要位置,树立育人为本的思想,将“思想政治素质是最重要的素质”的要求落实到教育工作中的各个环节。从素质教育入手,把德育摆在素质教育的首要位置,这一思想在党的十七大报告中进一步提升为“育人为本、德育为先”。党的十七大提出要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核心是以人为本。为此,党的十七大报告提出“坚持育人为本、德育为先,实施素质教育,提高教育现代化水平,培养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德育从建设社会主义精神文明的要求转化为“育人为本、德育为先”。2010年颁布的《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把育人为本作为教育工作的根本要求,把坚持以人为本、全面实施素质教育作为教育改革发展的战略主题,坚持德育为先、能力为重、全面发展。2012年党的十八大把“育人为本、德育为先”进一步提升为“立德树人”。十八大报告指出:“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坚持教育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服务、为人民服务,把立德树人作为教育的根本任务,培养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新世纪,从德育作为素质教育之首,到“育人为本、德育为先”,再到“立德树人”,将“立德树人”作为教育的根本任务,这既是新时期科学发展观“以人为本”的体现,是对党的全面发展教育方针的重大发展,也是对教育本真和德性的回归,符合人才成长的规律和德育的规律。2.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融入国民教育的全过程。2006年10月,党的十六届六中全会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第一次明确提出了“建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这一重大命题。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基本内容包括四个方面:马克思主义指导思想,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和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社会主义荣辱观。该文件要求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融入国民教育和精神文明建设全过程、贯穿现代化建设各方面。2007年10月召开的党的十七大,明确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是社会主义意识形态的本质体现,要巩固马克思主义指导地位,坚持不懈地用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最新成果武装全党、教育人民,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凝聚力量,用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和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鼓舞斗志,用社会主义荣辱观引领风尚,巩固全党全国各族人民团结奋斗的共同思想基础;要切实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融入国民教育和精神文明建设全过程,转化为人民的自觉追求。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内核,体现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根本性质和基本特征,反映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丰富内涵和实践要求,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高度凝练和集中表达。党的十八大首次提出,要倡导富强、民主、文明、和谐,倡导自由、平等、公正、法治,倡导爱国、敬业、诚信、友善,积极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内核,坚持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就必须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2013年12月,中共中央办公厅印发《关于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意见》,要求把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融入国民教育全过程,贯穿于基础教育、高等教育、职业技术教育、成人教育各领域,落实到教育教学和管理服务各环节,覆盖到所有学校和受教育者,形成课堂教学、社会实践、校园文化多位一体的育人平台。2014年4月,教育部印发了《教育部关于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进一步加强中小学德育工作的意见》,针对当前的新形势新要求,就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进一步增强中小学德育的时代性、规律性、实效性,提出了具体的要求和策略。3.整体规划大中小学德育体系。1994年颁布的《中共中央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学校德育工作的若干意见》指出,学校的德育体系要遵循青少年学生思想品德形成的规律和社会发展的要求,根据德育工作的总目标,科学规划各教育阶段的具体内容、实施途径和方法。各种教育内容的深浅和侧重点,要针对不同年龄及学习阶段的理解和接受能力,逐步提高。各教育阶段的德育课程、教学大纲、教材、读物,教育和管理方法,学生思想品德表现的评定标准及方式等要据此加强整体衔接,防止简单重复或脱节。1998年颁布的《中小学德育规程》也要求“中小学德育工作要坚持从本地区实际和青少年儿童的实际出发,遵循中小学生思想品德形成的规律和社会发展的要求,整体规划中小学德育体系”。根据中央提出的整体规划大中小学德育的要求,教育部组织修订了《德育工作规程》《小学德育大纲》和《中学德育纲要》等,做好中小学德育课程标准的修订和课程教材的审定工作,重点推进德育课程内容的衔接。同时,针对不同年龄阶段学生的特点,开展符合学校德育工作规律和学生成长规律的教育教学活动,使中小学校的德育工作纵向衔接、横向贯通、层次递进、螺旋上升。2005年,教育部正式出台《教育部关于整体规划大中小学德育体系的意见》,指出整体规划大中小学德育体系,就是根据不同教育阶段学生身心特点、思想实际和理解接受能力,准确规范德育目标和内容,科学设置德育课程,积极开展德育活动,努力拓展德育途径,有针对性地进行教育和引导,使学校德育更具科学性,更好地促进青少年学生全面健康成长。该文件提出了大中小学德育一体化的原则和要求,准确规范了各教育阶段德育目标和内容,科学设置各教育阶段德育课程,提出了各阶段德育活动的要求及其实施方式,使大中小学德育工作形成一个前后衔接的有机体系。按照德育一体化的思想,教育部制定了《中小学德育工作指南》,并于2017年9月颁布实施。4.形成全程育人、全方位育人的德育工作格局2016年12月,在全国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会议上要求“坚持把立德树人作为中心环节,把思想政治工作贯穿教育教学全过程,实现全程育人、全方位育人”。所谓全程育人,是指德育要贯穿到立德树人的全过程。全过程是指学生从入学到毕业的整个过程,这是全过程的主体;就教育体系而言,全过程指大中小学德育一体化;就教育体系与外部的关系而言,全过程要构建学校教育、家庭教育和社会相结合的共育机制。全方位育人是指德育覆盖到立德树人的各个方面:首先是以德育课程为主体,进行各学科的德育渗透,发挥课堂教学主渠道作用;其次是充分发挥社会各个方面的德育功能,把德育落实到生活的每时每刻、每一件事、每一个活动之中,努力形成一以贯之、久久为功的德育长效机制。全程育人、全方位育人的思想,在不同时期都有体现,但新世纪以来这种思想更为明晰。就课程而言,为发挥课程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主渠道作用,2014年教育部印发了《关于全面深化课程改革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意见》,指出坚持系统设计,整体规划育人各个环节的改革,整合利用各种资源,统筹协调各方力量,实现全科育人、全程育人、全员育人。同时提出了全面深化课程改革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五个统筹:统筹小学、初中、高中、本专科、研究生等学段(包括职业院校);统筹各学科,特别是德育、语文、历史、体育、艺术等学科;统筹课标、教材、教学、评价、考试等环节;统筹一线教师、管理干部、教研人员、专家学者、社会人士等力量;统筹课堂、校园、社团、家庭、社会等阵地。就德育的实施而言,《中小学德育工作指南》提出六个方面的实施途径,即课程育人、文化育人、活动育人、实践育人、管理育人、协同育人,每个方面都有多个具体实施途径。这些途径如同德育的一张大网,覆盖了中小学生生活的方方面面。2017年12月颁布的《高校思想政治工作质量提升工程实施纲要》也提出,充分发挥课程、科研、实践、文化、网络、心理、管理、服务、资助、组织等方面工作的育人功能,统筹推进课程育人,着力加强科研育人,扎实推动实践育人,深入推进文化育人,创新推动网络育人,大力促进心理育人,切实强化管理育人,不断深化服务育人,全面推进资助育人,积极优化组织育人。展望新时代,在党的报告中明确指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了新时代,这是我国发展新的历史方位。”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取得的重大历史性成就是进入新时代的依据,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是新时代的主题和目标。新时代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要以培养担当民族复兴大任的时代新人为着眼点,强化教育引导、实践养成、制度保障,发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对国民教育、精神文明创建、精神文化产品创作生产传播的引领作用,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融入社会发展各方面,转化为人们的情感认同和行为习惯”[6]。新的时代已经开启,我们期待,新时代的新德育为新时代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作出贡献。

参考文献:

[1]中共中央文献研究室.邓小平同志论教育[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0:60.

[2]翟楠,薛晓阳.小学思想品德课程60年(1949—2009)[M].镇江:江苏大学出版社,2011:114.

[3][4][5]邓小平.邓小平文选:第三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3:302,306,371.

[6].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夺取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胜利[M].北京:人民出版社,2017:42.

作者:冯建军 单位:南京师范大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