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校德育工作艺术性探析

时间:2022-11-19 09:13:21

导语:高校德育工作艺术性探析一文来源于网友上传,不代表本站观点,若需要原创文章可咨询客服老师,欢迎参考。

高校德育工作艺术性探析

摘要:任何工作都需要良好的工作方法和工作技巧,都不能蛮干、硬干,应该实干加巧干,高校德育工作也不例外,这就涉及其艺术性问题。探索高校德育工作的艺术性,了解德育工作艺术性的独有特征,掌握高校德育工作艺术性的相关技巧,有利于提升高校德育工作的实效性。

关键词:德育;高校德育工作;艺术性

百年大计,教育为本,育人为本,德育为先。德育工作是高校工作之中的重中之重,其实效更是关乎国家能否成功培养社会主义事业建设者和可靠接班人的关键性要素。在实际工作中高校德育工作的有效开展并不是一件易事,因为教育不仅是一门科学,还是一门艺术。运用高超的德育艺术,会取得良好的教育效果。作为高校德育工作者讲方法将艺术不仅是工作的需要,更是自身所必须具备的专业素质。

一、高校德育工作艺术性的价值特征

高校德育工作的艺术性是在一定的阅历知识、理论和实践结合的基础上逐步形成的。它具有以下几个价值特征:首先,坚持科学性和思想性的有机统一。探讨高校德育工作的艺术性问题,不能离开德育这门科学本身所具备的科学性和思想性。了解德育工作科学性和思想性的有机统一关系能够为德育工作者掌握良好的艺术性技巧提供科学的理论和思想指导。德育工作者在工作中不仅需要揭示德育相关知识体系的思想教育因素,传播一定意识形态的思想理论,向学生传授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还要保证自身所传授的知识、内容、方法、手段的正确性,即需要保证教给学生的知识是确切无疑的,除此之外,还包括要教给学生科学的思维方式。其次,坚持原则性和灵活性的有机统一。原则性是指德育工作的内在规定性,灵活性是指德育工作的伸缩性、宽松性、容忍性。

作为高校德育工作者要毫不动摇地贯彻执行和落实党的教育方针,要毫不动摇地保证德育工作和党中央保持高度一致,原则性问题是德育工作者必须坚持要把握的主流和方向。丢掉了原则性,德育工作就会变质走样,就会陷入“误区”,所以德育工作有原则性才有威力。德育工作不仅是一门科学,还是一门艺术。德育工作的艺术性,离不开原则性和灵活性有机结合。德育工作者在教育和引导学生时要注意抓住思想契机,要根据学生个性特点,根据不同对象,采取不同的方法,灵活处理问题,要坚持疏导方针;切忌“高压”、“硬堵”。最后,坚持尊重客观规律性和发挥主观能动性的有机统一。高校德育工作是一项系统工程,如何在德育工作中重艺术讲方法?这需要高校德育工作者既要尊重客观规律,胸怀全局,正确认识教育规律,尊重教育规律,实事求是地按照规律开展工作,又要发挥主观能动性,解放思想,开拓进取,勇于创新,以合理的工作方法教育和引导学生。在学业上给以指导—点燃他们追求真理的火焰;在思想上给以关心—启迪他们善美的心灵;在生活上给以扶持—使他们感到人间温暖。

二、高校德育工作者应掌握的艺术技巧

任何工作都不能硬干、蛮干,掌握良好的艺术技巧,可以事半功倍,可以有效地提升工作实效性。高校德育工作也不例外,广大德育工作者在工作中,因为所要面对的是众多性格特点不同、学习成绩参差不齐、思维方式迥异的学生,所以更要讲求艺术技巧。具体地讲,需要具备以下艺术技巧:

首先,语言艺术。人是会说话的高级动物,人每天都在说话,每天都在借助语言表达思想、传递信念、沟通情感。语言的使用能力,即语言艺术,与人们的生活和工作是息息相关的,良好的语言艺术,有助于清楚地说明问题,能够晓之以理、动之以情,能够替人排忧解难,能够抨击歪风邪气,能够反击流言恶语。高尔基曾经指出,语言是一切事物和思想的外衣。语言是一种技巧,同样的意思,不同的表达方法,往往会起到“化冰雪”、“泯恩仇”的奇效。语言又是一种工具,德育工作者掌握了它,就等于找到了开启学生思想大门的钥匙。因此,高校德育工作者要合理的运用语言这个方法和手段。郭元祥老师在《教师的20项修炼》一书中指出:“教师的语言是一种技术更是一种艺术,曼妙、细腻、唯美、豪迈;教师的语言是一种知识更是一种思想,深邃、练达、智慧、仁爱;教师的语言是一种知识更是一种品位,情趣、意境、修炼、魅力。”“古往今来,无论在文坛、政坛、还是在讲台上,大凡名人高手都称得上是语言百万富翁”。在德育工作中,无论是教师讲课、给学生开年级总结大会,还是学生工作部门领导做报告;无论是找学生谈心、做他们思想工作,还是写思想政治工作汇报,用好语言这一工具,懂的语言艺术,就会事半功倍,取得良好的教育效果。高校德育工作者要充分利用语言技巧和语言工具来调动学生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千万不能用挖苦、讽刺、辱骂性的语言来教训学生,这样会让他们的自尊心受损,也会使他们产生对老师的厌恶感,达不到良好的教育效果。

其次,说理艺术。说理是指德育工作者通过摆事实、讲道理来开导教育对象,并做到以理服人。说理要达到以情感人,做到推心置腹。高校德育工作者应通过情感找到做好德育工作的突破口;首先要摸清学生近期情绪波动变化的原因,互换的心理位置才能找得准,才能真正进入角色;其次要找准相互感情上的接近点,用情感来感化学生,思想上才能产生对流,心灵上才能引起共鸣。还要有真情实感,才能打动对方,谈心时德育工作者要怀有愉快、亲切、和悦、与人为善的情感,并充分理解和信任学生,给学生以亲切感和实在感。那么德育工作者怎样才能运用好说理艺术,提高德育工作的实际效果呢?一是要丰富活泼;二是要贴切适度,具有针对性。所谓丰富活泼就是德育工作者在教育和引导学生时既要尽量创造一种舒适、宁静的谈话氛围,又要诙谐幽默,懂得以情感人。所谓贴切适度,就是在教育和引导学生时、在做学生思想工作时,要尽量多举些他们直接经历过的事例,以事悟理,实在朴实。做学生思想工作还要具有针对性,每个学生的思维方式、性格特点各不相同,德育工作者要具体问题具体分析,具体人物具体对待,做工作既要细致,有要有针对性。说理艺术,对德育工作要求特别高,它不仅要求德育工作者具备扎实的专业理论功底,还要求德育工作者掌握良好的心理沟通和疏导方法。

最后,激励艺术。激励艺术是德育工作者在带领学生实现德育目标时给予学生们的巨大动力。这一精神动力能够极大鼓舞学生的学习和工作热情和创造精神,加速德育目标更好地实现。激励艺术的激励作用,不仅有利于增强学生的集体荣誉感,还有利于密切师生关系和同学之间的关系。那么高校德育工作者该如何发挥激励艺术技巧呢?首先,要先我后他,激励自我与激励他人相结合。德育工作者只有把激励自我发动、激励起来,才可能更好地去影响学生、感染学生。激励自我与激励他人是一个互动的过程。其次,要先心后智,激励心和激励智相结合。有的德育工作者认为激励就是调动学生学习和工作积极性,让学生想学、想做,使学生具有学习和工作的积极性。这种观点其实是在强调“心”的激励,只是在强调让学生心情舒畅。实际上德育工作者还要让学生能学、能做,会学、会做,创造性地去学去做。一个只是想学、想做,一个是能学、能做。只有将两者结合起来,才能真正发挥激励艺术的技巧作用。

【参考文献】

[1]郭元祥.教师的20项修炼[M].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8:28.

[2]王洪飞.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方法与艺术[M].辽宁:辽宁教育出版社,2007:146.

作者:刘玲灵 金婷 单位:沈阳体育学院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科研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