德育内涵与资助工作研究
时间:2022-10-15 03:43:17
导语:德育内涵与资助工作研究一文来源于网友上传,不代表本站观点,若需要原创文章可咨询客服老师,欢迎参考。
苏派教育根植于江苏这块人杰地灵的土壤,承载着江苏独特的政治、经济、历史、文化、地理特点,有着深厚的人文底蕴的支撑,如春秋的吴文化、汉朝的楚汉文化、六朝的建康文化、隋唐的扬州文化、明朝的金陵文化等等,金源书院(溧阳)、龟山书院(常州)、明道书院(江宁)、学道书院(苏州)等各个著名书院与府州县的儒学、义学等共同构成了良好的江苏教育体系,程颢、程颐、顾宪成、张謇等学术大家不断涌现;近代,随着魏源与林则徐镇江会面后,魏源提出了“师夷长技以制夷”的主张,江苏教育近代化的大幕拉开了。20世纪初,民族资本主义工商业的快速发展推动了江苏近代教育体系的形成,近代苏派教育家陶行知、黄炎培、陈鹤琴等将欧美的先进教育理念引入江苏,并在此基础上发展提出了如生活教育、职业教育、活教育等独具特色的教育理念;这些教育理念对当代江苏教育的影响非常深远,在江苏“和而不同”、“开放包容”、“不断创新”的文化熏陶下,当代江苏逐渐形成了自己独具特色的教育方式。(一)教育真、善、美的人。在东方滋养、传承,西方借鉴基础上发展起来的苏派教育认为教育的目的不是死读书、读死书,不是把“血、肉都赶跑了的死教育”,教育是活的,教育的方式和手段也应该是灵活多样的,要因材施教,教育的目的是培养“真、善、美”的活人,它首先要让受教育者认识到道德是做人的根本,生活力和创造力是人发展的动力;一个人活着最重要的是做一个具有高尚人格的、高素质的社会公民,而不是做什么专业、做什么职业、做什么事业。“职业教育”、“生活教育”、“活教育”、“务实教育”等一个个教育大家所倡导的苏派教育理念,最终都是通过启发人民对人生价值的反思,从知、情、意、行等方面使受教育者明确自由而全面的人生目标,成为一个爱国守法、明礼诚信、敬业奉献、勤俭自强、团结友善的社会主义社会公民。从20世纪30年代起,苏州教育家叶圣陶先生就提倡“公民教育”,他认为“普及教育是使没有受过教育的人获得一些必不可少的知识和能力,能够做一个合格的公民”;“各种功课有个总目标,那就是‘教育’———造就健全的公民”;“严格说起来,进小学中学大学都不是去读书,而是去受教育。受教育的目的不是为了应付考试,是为了做社会的合格成员,国家的合格公民”[2],教育家陶行知先生认为新教育的目的就是要养成“自主”、“自立”和“自动”的共和国民。[3](二)基于生活的实践教育。从近代苏派教育的发展进程不难看出,苏派教育强调理论与实践的统一性,反对将理论的、书本知识与生活、实践分开来,主张在真实的生活中搭建理论与实践沟通的平台,构建生活与教育的共同体,将学校教育与改造自然、改造社会联系起来,扩大学校教育的范围,从大自然、社会和群众中汲取营养,鼓励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能看、能想、能问、能做,勤于思考,勇于怀疑,善于表达,敢于实践,做到“知行合一”;主张“教学做”合一,教育是共同成长的活动,其本身是一个教学相长的过程。教育家陶行知先生创立了著名的“生活教育”理论,他主张“社会即学校”,“到处是生活,到处是教育”,生活之处就是教育之所;教育家黄炎培认为,“四十年新教育,最大吃亏,就是和社会生活脱离……职业教育须为大多数平民谋幸福……职业教育是绝对不许关了门干的,也绝对不许在书本里讨生活的”。[4]近代实业家、教育家张謇倡导“学必期于用,用必适于地”的务实的教育思想,主张“知行并进”、“以实践为主要的”人才培养模式,[5]他认为职业教育要尤其重视学生实践能力的培养,学校教育要与社会发展需要相适应,培养实用型人才,促进地方经济发展。(三)激发创造潜能的人文教育。苏派教育一直将“人”放在教育的中心,认为教育要在尊重、顺应人的本性和自然发展的基础上,关爱人、关心人、尊重人;教育不只是传授技能,传播专业知识,更应该关注人的精神世界,注重人文教育,解放人的思想,不断激发受教育者的创新创造潜能,使其健康、茁壮、全面发展。教育家陶行知认为解放思想是基础,创造创新是目的,创造就是由行动引发思想,从思想解放产生新的价值,通过创造力教育使人的生命得以自由的发展成长。他所倡导的“生活教育”、“平民教育”、“解放教育”等都提到要通过加强人的精神教育,注重人文教育,培养人的创新精神和创造意识,摆脱传统死读书式的四书五经的教育方式,解放人民的思想。他将创造性活动渗入到德育、智育、体育、美育、劳动教育等教育工作的各个方面,甚至将开拓和创造看作人的真正价值。
(一)以“培养全面的人”为资助工作的德育目标。大学生资助工作作为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一部分,也同样承担着培养人的功能。学生是资助工作的出发点和归宿点,学生的自由而全面发展是资助工作的价值所在。资助工作表面上要帮助大学生完成学业,本质上是要帮助他们成为一个拥有健全人格的、幸福善良的社会人,对大学生的成长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资助工作作为一种隐性教育方式,要关注人的价值、人生意义、人的自由和尊严,通过物质载体向学生传递一种价值精神,通过对个体生活的关注,引导学生个体健康成长与发展,挖掘个体的潜在价值和优秀品质,通过个体价值的实现,实现资助工作的社会价值。高职院校的学生受到生源层次和年龄层次的限制,需要在个人的人生观、价值观和世界观的引导建立上下功夫,资助工作要以丰富人的心灵世界,唤醒受教育者特别是受资助者的主体意识,培养“真、善、美”的人作为德育工作的目标;主体意识的培养,人的价值的尊重,德育伦理的培养,完善人格的塑造等都应成为资助工作德育功能的题中之义。(二)以“注重人文教育”为资助工作的德育方式。资助工作要强调学生的主体地位,从关注学生的生存状态和自我完善及发展入手,注重家庭经济困难学生物质世界和精神世界的平衡。“生活即教育”,关注生活本身的变化,关注个体的成长经历和生活经历,不仅要了解个体过去的生活状态,还要关注个体现实的生活,发挥资助工作德育功能,激发学生的创新创造潜能,培养个体的创造力,为个体今后更好的发展奠定基础。现实生活中的大学生,除了物质生活以外,由情感构建的生活对他们来说也很重要。资助工作要兼顾不同学生多层次的生活需求,挖掘学生不同的情感需要,将人文关怀融入到资助工作中,将单纯的物质关怀变为人性化的有人情味的关心、关怀,搭建个性化资助工作体系,提高受助者对资助工作的心理认同感。在保证程序公正的基础上,尽可能地实现资助工作的公平公正,关注每个学生的生理、心理需要,结合他们的认知差异,为他们创造创新能力的培养和发挥营造空间,开发其潜在优势,引导不同主体实现多样的价值需求。资助工作不是单纯的物质帮扶,更是一项德育工作,要避免采取单纯的灌输式教育,通过人与人之间的交往与对话,实现心灵的沟通和交流,提高学生的思想认识水平,挖掘个体潜在的创造潜能。(三)以“加强生活关怀”为资助工作的德育起点。资助工作本身体现了对人的现实生活关照的回归,关注人的生存状况,关注人的物质需求。加强生活关怀是从人最基本的生存与发展的需要出发,体现了人性的基本要求,也是实现人的全面而自由发展的基础条件。资助工作作为高职教育的一种方式与显性的专业教育不同,它更具有内在性,通过对家庭经济困难学生的资助,尽可能地帮助其完成学业,通过对品学兼优的学生的激励,激发他们的潜能促进他们更好的成长发展,看似是针对家庭经济困难学生等某一特殊群体给予一定的物质帮扶,但实际上并不能简单理解为困难帮扶。通过对受助学生的生活关怀,传递给学生的除了单纯的物质财富,更多的是一种自强不息、勇于面对困难、战胜困难,敢于不断超越自己的生命精神,这也是引导大学生形成完善人格和优秀道德品性的德育起点。
三、高职院校资助工作德育功能实践过程的难点
笔者所在的课题组对江苏六所高职院校学生发放调查问卷540份,回收535份,其中有效问卷528份。通过对调查问卷数据的整理,初步分析高职院校资助工作德育功能实践过程中的难点。(一)资助观念片面单一化,忽视长期育人目的。当前,如何公平分配巨额的资助资金,成为各个高校资助工作的重心。各个高校都根据相关政策制定了详细的家庭经济困难学生评定等级,认定程序,在实际操作过程中,具体负责资助工作的辅导员也往往十分重视资助材料的审核,如是否有三级民政部门的盖章的家庭经济困难证明,学校管理部门对资助工作的考核重点也放在了贫困生档案、数据库是否齐全,奖助减免补贷等各类材料是否报送及时、准确等管理阶段,对实质性的德育教育因为难以量化,所以涉及较少;同时,由于这些现状也导致了不少高校一味强调资助工作的力度,忽视了资助过程对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很多受助学生的诚信意识、规则意识、感恩精神等都有待提高。对受助学生诚信意识的调查中,有26.3%的学生认为考试作弊是件无所谓的事情,有11%的学生表示很正常,自己也有过作弊行为;在受助学生服务社会情况的调查中,55%的学生仅仅偶尔参加过志愿者活动,17%的学生虽然有意愿,但从未参加过,只有不足23%的学生表示经常参加。以上现象,究其原因是在实际开展资助工作阶段,学校资助管理部门、具体负责开展资助工作的辅导员、班主任重视形式化的审核,追求程序上的公平、公开、透明,忽视资助理念的输入和德育实效的输出;而受助学生对资助的内涵知之甚少,资助工作变为简单的申请—评议—得到过程,缺少对政治政策的解读、道德伦理的熏陶、法律法规的学习、创新创业能力的培养、人生发展的引导;将资助工作的德育观念仅仅停留在资金的分配和使用上,将资助与育人分离,或者在资助的德育工作上走个过场,并未挖掘资助工作的德育内涵,尚未认识到资助工作在人的价值培养和引导方面的重要意义。(二)资助行为片面物质化,缺乏人文关怀。当前资助工作存在着片面重视物质资助,忽视精神帮扶、心理辅导和创新创造能力培养,缺乏人文关怀的现象,甚至认为只要解决了经济问题就解决了学生的所有问题,将物质帮扶与人文关怀脱节。在实际工作中,不少家庭经济困难学生都存在着不同程度的心理问题,比如表面自信,内心自卑,害怕别人知道自己家庭经济困难的状况,又怕自己不够优秀让别人瞧不起,不敢尝试新鲜事物,固守陈规。对三年后毕业即将走入社会的高职学生来说,一时的困难帮扶只是“授以鱼”,而给予他们合理的就业指导,进行有效的职业生涯规划,提升他们创新创业的能力才是“授以渔”的过程,不足30%的受调查学生完成了自己的职业生涯规划,65%的受调查学生表示没有完整的职业生涯规划。资助管理部门对于创新创业、就业指导和职业生涯规划指导的不重视,也影响了学生对此的态度。46.9%的受调查学生对就业指导培训持模棱两可的态度,表示如果有其他事情冲突,就会放弃参加就业指导培训,甚至有5.7%的受调查者认为就业指导培训毫无意义。(三)资助过程片面简单化,难以实现真正有效的资助。问卷调查过程中,对贫困生认定困难、资助资金不足、评选制度不完善、受助学生存在信用危机等资助工作过程的问题,受调查学生认为最大的问题是评选制度不完善(34.4%),接下来依次是受助资金不足(24.6%),贫困生认定困难(22.5%)、受助学生存在信用危机(18.5%)。基于客观实际,具有可操作性的,公平、公正、公开、透明的资助评选制度是资助育人功能得以发挥的重要前提,也是应该贯穿资助工作全过程的基本原则。目前在高校资助评定工作中,尽管很多高校都对家庭经济困难学生的认定做了细致、具体的规定,但大多是描述性的表达,没有量化统一的标准、尺度的把握还是要靠辅导员的工作经验和对学生实际情况的了解;尤其是大学一年级学生的家庭经济困难认定工作,因为恰逢新生报到入学的时间节点,对于基层辅导员来说有大量琐碎、繁杂的事情,加之客观条件的限制,无法对全体学生的家庭经济情况进行深入、细致的调查,更无从得知学生获取贫困生证明材料的真实过程,只能依据学生提供的《家庭经济困难情况调查表》和《贫困证明》上所描述的情况予以评定;对于评议小组的成员(主要指班级同学)因为刚刚入校,彼此之间都不熟悉,班级评议更多的是走过场。另一方面,不少高校资助部门由于人手少、工作量大、时间紧,将更多的时间精力放在任务是否下达,名额是否分配完,材料是否按照规定的要求填写并上交等结果的管理上。毋庸置疑,加强结果管理是提高资助工作效率的必要途径,但是基于实践,符合实际的过程控制才是保障资助工作公平、公开、公正、透明的重要基础。
四、苏派教育对高职院校资助工作德育功能实践的启示
(一)明确多维度人本化的高职院校资助工作德育功能的基本原则。在人文教育理念的指导下,将人作为高职院校资助工作的中心,明确资助工作的德育功能,将资助工作看成是一个物质帮扶—心理关怀—精神交流—文化传播—价值引导的互动过程,帮助高职学生解决实际问题,改善心理问题,丰富精神世界,完善人格品质。将物质帮扶,解决家庭经济困难学生求学阶段的后顾之忧,为他们提供基本的生活保障,使他们能安心读书作为资助工作德育功能的第一维度;将心理关怀、精神交流,引导家庭经济困难学生拥有勇于克服困难的心理素质,积极参加各项社会活动,使他们有直面各项人生困难和窘境的完善的心理品格是资助工作德育功能的第二维度;通过资助工作在家庭经济困难学生中树立自觉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标兵和典范,发挥资助工作的隐性教育功能,辐射广大高职学生,帮助广大学子尤其是受助学生树立远大的理想目标,培养“真、善、美”的健全人格品质,将人的全面而自由的发展作为高职院校资助工作的德育功能的价值归宿,这是资助工作德育功能的第三个维度,也是根本目标。(二)搭建复合式的生活化高职院校资助工作德育功能的实践平台。在“生活教育”理念的指导下,我们运用spss数据分析法仔细分析了受调查学生的性别、生源地、是否独生子女等在诚信、勤俭、自强等方面是否存在显著差异,结果发现不同性别之间在消费习惯上,独生子女与非独生子女在勤俭方面、苏南,苏北、苏中学生在契约精神方面均存在显著差异。(见表1)由此可见,增强学生资助工作德育功能的效果,教育者就必须搭建高职院校资助工作德育功能的实践平台,要立足江苏,经济资助与心理帮扶、实践帮扶、发展帮扶等相结合,搭建面向全体、分类施教、分层帮扶的资助工作德育功能实践平台,结合专业、强化实践,尊重受助者的主体地位,考虑到不同生活成长环境的学生对资助活动德育教育内容的接受程度不同,深入分析受助学生的具体情况,在平等资助的过程中,改变传统的单向灌输式教育方法,通过双向交流,发挥学生主体能动性,唤醒主体意识,从生活实际出发运用生活化的关怀教育方式,促进学生尤其是家庭经济困难学生的全面发展。同时,资助育人要坚持与其他育人工作协同推进,汇聚培养合力。(三)建立立体式的多样性高职院校资助工作德育长效机制。在调查过程中,受调查者对“除了经济资助哪种方式对帮扶家庭经济困难学生最有效”的排序依次是:心理辅导(33.8%)、就业创业指导(29.5%)、技能培训(22.5%)、学习指导(14.2%)。由此可见,高职院校要意识到资助工作要以经济资助为支点,开展多重性质的资助德育工作,引导学生积极参加社会实践,发挥团结友善精神,建立朋辈互助体系,帮助家庭经济困难学生提升自己解决困难的实际能力;通过建立志愿者积分银行,引导家庭经济困难学生在获得帮助的同时反哺社会,服务社会;培养受助学生的创新、创业能力,帮助他们进行合理的职业生涯规划,提升就业择业的能力;通过各种形式的诚信教育,提高契约精神;建立有效的助后监督体系,通过外力监督保障受助学生培养勤俭节约的良好品质。将资助工作融入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体系,丰富资助内容、创新资助方法、强化资助工作者队伍建设、改进帮扶措施,推进经济资助、心理帮扶、实践帮扶等形式紧密结合,突破资助育人中的薄弱环节,建立立体式的高职院校资助工作德育长效机制。把完善高职院校资助育人教育体制机制作为加强高校资助工作的支撑点,着重在资助工作中集聚创新创业教育要素与资源,统一领导、齐抓共管、开放合作、全员参与,形成全社会关心支持资助育人工作的良好生态环境。
综上所述,高职院校要不断挖掘资助体系的德育资源,发挥地方教育理论特色,明确育人标准,找到当前资助工作中存在的问题,挖掘地方教育资源优势,打造具有地方特色的资助育人体系,发挥资助工作潜移默化的德育功能,让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入脑、入耳、入心、入行”,切实提高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实效性。
作者:夏晓青 徐秋生 张东 单位:扬州市职业大学
- 上一篇:探析商业银行全面预算管理
- 下一篇:中职语文教学人才培养探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