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校德育工作创新分析
时间:2022-05-02 09:58:12
导语:高校德育工作创新分析一文来源于网友上传,不代表本站观点,若需要原创文章可咨询客服老师,欢迎参考。
在2015年11月召开的中央财经领导小组会议上,首次明确提出了“供给侧改革”。经济上的“供给侧改革”必然会引领教育上的改革。“供给侧改革”不仅是一种手段,更是一种思维。德育作为高校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目前其供给侧和需求侧存在着一定程度的失衡问题。德育供给侧改革有利于解决德育的实效性问题,有利于推动原有德育体系产生质的变化。“只有变革了的高校德育才能担当起自己的社会责任。”[1]为了应对社会的急剧变化,高校德育唯有不断地进行改革和转型,才能适应社会发展与培养现代化人才的需要。
一、德育“供给侧改革”的特征
“供给侧改革”主要通过建设要素市场,实现资源优化配置以及化解过剩产能这两大途径进行。供给侧改革是一个系统工程,内容包括了对产业结构、投入结构、动力结构等的改革。改革的手段主要有去产能、去库存、去杠杆、降成本、补短板等。“只有坚持供给侧和需求侧的同步结构性调整,实现新的平衡,才能实现经济的稳步增长。”[2]供给侧与需求侧是矛盾统一的两个方面,不能强调一侧,而忽略另一侧。在“供给侧改革”思维的影响下,高校德育“供给侧改革”应具备以下特征:第一,德育“供给侧改革”具有系统性。德育本身是一个系统工程。高校德育首先是高校内部的一个系统工程,德育本身包括了德育资源、德育方式、德育队伍以及德育环境等各要素。德育“供给侧改革”是对德育系统各个要素进行的改革,从而促进德育活动的有效开展。第二,德育“供给侧改革”具有协调性。经济上的“供给侧”改革强调供给侧和需求侧的平衡,德育“供给侧改革”同样强调改革的协调性,在注重德育有效供给的同时注重学生的德育需求。第三,德育“供给侧改革”具有创新性。高校德育“供给侧改革”着眼于改革整体性的同时,也注意遵循事物内部结构的优化趋向。通过整合德育资源、创新德育方式以及加强德育队伍建设,最终实现德育工作的最优目标。
二、高校德育工作对“供给侧改革”的呼唤
(一)德育“供给”资源效能低下
高校拥有许多德育资源,只有科学合理配置才能充分发挥德育资源的作用。然而在德育实践中发现,高校德育资源的使用和配置出现了资源浪费和利用率低等“供给”资源效能低下的现象。这主要表现在:(1)高校德育内容缺乏系统性,内容重复,针对性不强。一方面,高校德育内容大多是大而全的理论,缺少丰富生动的案例。有些内容未能与时俱进,及时更新。大学和社会之间缺乏有效的联系,使大学生缺乏对社会的了解,进而难以获得深刻的使命感和责任感。另一方面,大中小学德育内容的衔接性不强,高校所使用的“两课”教科书内容与中学政治课、思想品德课内容衔接不自然,单调并且重复,导致德育效果欠佳。在对学生进行思想道德教育时,在总体德育目标的基础上应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制定切合实际、分段衔接的具体内容。(2)线上线下的德育资源存在同质化、低端化问题。在大数据时代,高校重视德育资源的投入,生产了包括教育案例、新媒体作品等在内的德育“产品”。但很多德育“产品”重复投入,脱离了学生实际,未能得到学生的认可,浪费了大量人力和物力。(3)高校的德育资源配置效率低下,德育工作者和非工作者之间的“脱节”现象严重。一般德育教师负责第一课堂,宣传部、团委、学工部门、辅导员、班主任等负责第二课堂。在实际工作中,两者之间缺乏协作,教育重叠与断层现象严重,浪费了大量人力、物力与财力。
(二)德育“供给”方式吸引力不足
高校德育经过几十年的探索和发展,获得了丰富的实践经验和理论成果。但是仍然没有很好地解决强调单向灌输、理论说教,与主张师生互动、学生自主学习建构之间的实践矛盾和理论论争。目前高校德育“供给”方式缺乏互动性,忽视实践性,隐性德育方式的“供给”不当。一方面,是“供给”方式缺乏互动性。德育过程应该是教师的教育引导和学生自主学习的统一,因而德育方式应当要以师生互动为特征。“活动和交往不仅是学生思想品德形成的基础,也是学生思想品德得以表现和检验的场所。”[3]长期以来,德育工作者将自身定位在施教者、领导者的位置,把学生放在受教育者、服从者的位置。德育工作者以灌输作为主要的教育方法,忽视双向交流、观念碰撞和思想启迪的互动式德育方法。这种缺乏互动的德育方式用于生长在改革开放时代并具有明显主体意识的青少年,教育效果将大打折扣。另一方面,德育“供给”忽视实践性。理论教育和实践教育应该是德育教育过程中重要的两个方面,二者的辩证统一要求在德育过程中德育方式的运用要有实践性。亚里士多德曾言,“我们做公正的事情,才能成为公正的人;进行节制,才能成为节制的人;有勇敢的表现,才能成为勇敢的人。”[4]高校德育历来重视提高学生的认知水平,因而重视理论教育的作用。青少年良好的品德形成固然离不开系统的理论教育,但同时还要通过青少年参与社会实践,经过比较、判断、选择,最后付诸行动,才能形成较为稳定的思想品德结构。然而目前高校忽视德育的实践意义,没有提供复杂多变的社会生活情境,没有将理论知识与大学生当下的生活实际联系起来,学生难以运用思想道德知识解决面临的现实问题。高校德育忽视培养和提高大学生在不同环境与条件下进行行为抉择的能力。
(三)专业化德育工作队伍的“供给”不足
目前高校提倡“全员化”德育,但这并不意味着任何人都可以参与到德育工作中。从事德育工作,需要具备良好的德育专业能力。当前专业化的德育队伍“供给”不足,主要表现在:(1)高校德育工作者的学历层次不一。高校德育性培训的“供给”较少,教师发展性专业能力不强,在承担德育工作方面存在不足。高校德育课教师以本科生为主,少数是硕士生,思想政治教育专业的硕士更是稀少。这样的师资层次难以适应新形势下的高校德育工作。此外,当前德育工作者队伍以青年教师为主,过于年轻化,而且其中的优秀人才不多,后备力量不足。德育工作者一方面要承担教学任务,另一方面还要承担部分学生的日常德育工作。目前德育教师的培训机会很少,也很少参加学术交流活动,这导致德育教师的知识更新较慢。(2)德育工作队伍结构不合理。当前德育教师队伍由专职和兼职两部分组成。“专职德育工作人员包括学校分管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党委副书记,院(系)分党委(党总支)负责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副书记,分团委(团总支)书记,学生政治辅导员和‘两课’教师等。”[3]214许多专职老师缺乏对学生的了解,缺乏教育情感,针对性不强。兼职老师了解学生,但缺乏系统广泛的理论知识以及德育课程的教学实践经验,这也会影响到德育效果。
三、高校德育工作“供给侧改革”的创新路径
(一)做乘法:优化增量,实现德育“产品”的“优库存”
推动事物的发展需要合力,推动高校德育的发展同样也要形成和增强大学生德育的合力。在“供给侧改革”的背景下,高校德育要明确工作方向和目标,整合德育资源,推送优质的德育内容,实现德育“产品”的“优库存”。实现高校德育的优质化并不只是简单的丰富德育内容,而是要统筹和整合德育资源,充分挖掘高校和家庭的德育资源开展德育。一是要整合高校的德育学术资源和实践资源。一方面高校之间要加强联系。一般高校要借助党校、军队院校、干部学院以及有关青年政治学院的优势来进行针对性的德育,要经常召开信息研讨会,借鉴团校在青少年德育方面的工作经验。另一方面要加强高校和社会的联系。许多发达国家高校与所在社区有着密切的联系,近年来,中国高校也在尝试加强与社区的联系。高校应当在此基础上丰富和增加学生社会实践的渠道和机会,在社会实践特别是在志愿服务实践中增强学生的社会责任感。高校与社区的联系还可以拓展到农村,可以让大学生到边远山区进行短期支教,让大学生在实践中体验到德育的真正意义。在大数据时代,还要整合线上线下的教育资源,调整资源结构,实现德育的均衡化发展,打造德育精品,实现德育“产品”的“优库存”,提高德育的实效性。二是在整合资源的基础上,实现德育资源的高效配置。优化德育资源的增量仅仅靠挖掘和整合德育资源是不够的,还必须实现德育资源的有效配置。高校要整体规划德育内容,明确德育目标,在整体规划德育内容的基础上,突出重点德育内容,增强德育的效果。要与时俱进,拓展德育内容,创新德育内容,促进德育内容质量的持续提升。党的十八大以来,德育更加突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和廉洁文化教育,高校德育也应该围绕这些内容展开。德育内容长期以来给学生的印象是比较枯燥,为此要增强德育内容的吸引力。与此同时,在人力资源方面,加强德育工作者和非工作者之间的协调沟通,充分发挥第一课堂和第二课堂的合力作用,避免出现同质化、重复性的德育内容。专业课老师也要提高育人意识,充分利用自身学科开展德育。
(二)重创新:分类分层,探索独具特色的育人方式
《中国教育改革和发展纲要》明确指出:“从各级各类学校的实际出发,分层次地确定德育工作的任务和要求。”大学的个性是高校德育目标和方式定位的新视角。高校德育过程是师生共同参与、互动共进的过程。在德育过程中,高校要创新育人方式,根据大学生身心发展特点和品德发展状况探索独具特色的育人途径。要加强对高校学生的分类指导,探索适合研究生、本科生、职业院校学生等不同群体实际的德育模式,实现精准的德育供给。1.转变教学方法,开展“互动交流型”的课堂模式不同的形式可以适应不同阶段学生的特点。当代大学生的自我意识较强,因此要重视德育中的师生互动关系。学校可以采用对话的方式,让学校领导或者学校管理者深入到学生之中,听取学生的意见,有针对性的问答问题,从而有针对性地引导学生提高思想认识和道德水平。与此同时,互联网技术的发展也为德育方法的创新提供了技术手段。高校德育工作者可以将线上教育和线下实践相结合,突出德育的双向性。例如开辟道德事件交互讨论区,通过建立微信公众号、微博、论坛等来实现网络互动性德育。总之,要对不适应德育教育的方法进行革新,以推动德育更好的发展。2.重视实践育人,努力建设独具特色的实践教学基地理论离不开实践的土壤,实践是认识的目的和归宿。改革开放以来,高校德育探索出了生产劳动、社会服务、参与学校事务管理、勤工助学等多样化的教育形式。然而在强化学生思想道德认识、增强道德情感体验、促进知性统一等方面仍然需要创新实践教育形式。要鼓励大学生参与公益实践,让大学生通过不同类型的志愿服务活动,体验到服务社会的内在成就感和集体归属感,激发大学生向上的正能量。在此基础上,要丰富参观、访问、考察、假期社会实践等实践教育形式,让学生产生积极的情感体验,使学生能够深化对理论的理解和对生活的感悟,增强其理论学习的主动性、参与性,最终实现理论与实践相结合、讲授与示范相结合,切实提高德育供给的实效性。
(三)补短板:提高本领,打造专业化的德育工作者队伍
高校德育工作者是高校德育的主体,要实现高校德育工作队伍的“供给侧”改革,前提是补齐短板,克服“木桶效应”。高校德育工作者要提高本领,不断向专业化迈进。一方面是要提高本领。“老师先有一桶水,才能给学生一碗水”。高校德育工作者的主要任务是帮助大学生树立正确的“三观”。高校德育工作者首先要提高自己的理论水平和道德修养。高校德育工作者要坚定马克思主义理想信念,加强自身的理论学习,提高自身的政治素质。高校德育工作者要构建系统的理论知识结构。大学生已经具备了较高的科学文化素养,且德育的内容又具有思想性,这就要求德育工作者必须具备广博且结构合理的知识结构,这样才能增强德育的影响力、针对性和实效性。高校德育工作者不仅要有良好的理论修养,还要有较高的品德修养。高校德育工作者要注重自身良好品格的形成,努力把真理和人格的力量统一起来,从而潜移默化地影响大学生的个性和道德观念。高校应该重视德育工作者的专业性发展。要为广大德育工作者提供良好的培训机会,创造更多的机会让德育工作者参加学术研讨会,提高德育工作者的学识水平,让其理念和能力与时俱进。另一方面是要优化结构。“队伍建设的优劣首要在于把住前端进口,在源头上保障队伍来源的质量,降低队伍建设过程中的淘汰率,提高工作的效能。教育部24号令规定:辅导员的配备应坚持专职为主,专兼结合的原则。”[5]要合理配比专职、兼职人员,优化队伍结构。要打造以专职德育教师为主,兼职德育教师为辅的德育工作者队伍。对于专职德育教师要严格把关,让德育教师兼任辅导员或班主任,从而更深入地了解学生。此外,学校应该鼓励和支持品学兼优的党员研究生或高年级大学生担任学生政治辅导员和学生社团的指导老师,发挥兼职队伍的功能。要发挥教育学、马列等部门教师的资源优势,逐渐实现德育教育队伍的专职化。通过开展师生座谈,请中央、地方党委等领导同志定期做形势报告等来完善校外辅导制度。“心理辅导队伍建设对德育队伍有补充和完善的作用”[3]228。高校应对现有的德育队伍进行心理辅导知识的培训并引进心理辅导专业人才,组建专职的心理辅导队伍。高校要通过全方位地建设德育管理队伍、德育干部队伍以及德育教师队伍,为高校德育工作队伍的“供给侧改革”改革保驾护航。强调高校德育的“供给侧改革”并不意味着否定需求侧的重要性,或者只是一味地满足学生的自然需求,而是以德育的最终目的和学生的现实需求为出发点,建立新的供需结构,实现德育供给端的转型升级,提供“科学的供给”,实现供给侧与需求侧的协调平衡和良性互动,不断提高德育的“全要素生产率”,从而达到提高高校德育质量和效率的目的。
作者:陈春敏 单位:华中师范大学
参考文献:
[1]许瑞芳.社会变革中的中国高校德育转型[M].上海:上海教育出版社,2014:39.
[2]涂龙力.专家:为什么现在要强调供给侧结构性改革[N].深圳特区报,2015-12-15.
[3]沈壮海,佘双好.学校德育问题研究[M].郑州:大象出版社,2010:153.
[4]亚里士多德.尼克马克伦理学.[M]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0:26.
[5]刘承功,尹冬梅.德育新理念与学生工作管理创新实践:以复旦大学为视角[M].北京:中国文史出版社,2015:55.
- 上一篇:高职特色德育工作研究
- 下一篇:大数据在高校德育工作的运用
精品范文
10高校网络安全方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