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雷锋活动常态化下成教生德育工作探讨

时间:2022-03-09 03:18:49

导语:学雷锋活动常态化下成教生德育工作探讨一文来源于网友上传,不代表本站观点,若需要原创文章可咨询客服老师,欢迎参考。

学雷锋活动常态化下成教生德育工作探讨

摘要:在分析成教生德育现状困境的基础上,指出了成教生德育工作的重要意义,并基于学雷锋常态化背景下推进成教生德育工作途径进行的探索,结合成教生自身特点,提出一条长期有效的实践路径,以期提高成教生德育工作的实效性。

关键词:学雷锋常态化;成教生;德育工作

在我国,成教生作为成人教育对象,是指既在年龄上达到18岁以上的成人标准,又接受成人高等教育学习的学生,其既可以是已进入社会就业的从业人员,也可以是未进入社会的待业人员。本研究中的成教生主要指以学历教育为主成人在校生,包括成人高等教育学生、自考生以及网络教育学生等。由于成教生主要以获取学历为主要目的,再加上各类成教生举办院校对学生的教育时间较少、方式单一,成教生难以接受举办院校文化的洗礼和熏陶,导致成教生德育工作非常薄弱,甚至是完全缺失。学雷锋活动作为我国大学德育工作的重要抓手,社会公民道德教育的有效载体,对于既是社会公民又是院校学生的成教生德育教育更具针对性和适用性,彰显成教生德育工作的生活性和实践性,这对传承雷锋精神,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和推进成教生的德育工作常态化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一、成教德育工作的现实困境

1.成教生自身特征决定了成教德育工作的复杂性。成人教育作为一种比较开放的教育形式,其学生的来源复杂、年龄层次悬殊、文化基础薄弱、学习目的不同、生活背景差异显著等原因,成教生思想多元、价值观各异,再加上对德育工作认识上存在差异,导致学生对于与学历教育无关的德育工作难免不产生抵触情绪,不愿意接受校方教育。因此,成人教育领域的德育工作处于一种失衡状态,成教生道德滑坡、价值观处于裂变甚至扭曲之中也不再仅仅是个案现象。而当前成教生的德育工作也并未被放在各举办院校的中心位置,真正适应成教生的德育教育模式还在摸索之中,因此急需一种具有广泛认可度的德育教育形式来填补成教生德育教育缺失。

2.教学设计的缺位决定了成教德育工作的片面性。德育是教育保证“培养什么样的人”关键,在教学设计中占有重要地位,、教育部《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高等学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的意见》(教社政[2005]9号)文件,明确规定高等院校应开设“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中国近现代史纲要”、“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概论”等四门思想政治教育课程,并要求采用通俗语言、生动事例、活泼形式开展教学实践,保证教学实效。而以上课程可能也是成教生本专科学历教育中的必考科目,但它仅仅就是一门考试科目而已,成教生只是被动接收以上书本知识,基本无人过问德育教育中所传递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是否已转化为学生自己内在的品质,以及是否已将这种思想意识体现于道德实践中。

3.日常思想教育的缺失决定了成教德育工作的停滞性。在高等院校的教学管理实践中,有很大部分工作人员仍然对成教生德育工作的误解。一些人认为成教生都是成年人,不需要重视他们的德育工作,认为德育修养都是他们自己的事情身而不重视德育的教化功能,认为只需要帮助学生顺利毕业获得文凭,送其出学校,就完成了工作任务。还有一些人认为成教生思想道德水平高低并不会影响他们的就业,德育完全可以通过学生今后工作、生活来学习与实践。另外,高等院校德育教育管理机构缺少或者不稳定是常态,很少成立专门的德育工作机构,组织机构不健全,工作队伍不稳定,很少配备专职人员来实施管理,即使有相关管理人员,也往往是一人兼数职,一人管多头,这就导致成教生德育工作受到了极大的限制。

二、成教生德育工作的现实意义

1.有利于成教生形成正确“三观”,促进成教生全面发展。加强思想道德教育的目的,就是要引导与帮助成教生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打下认识世界的科学理论基础,树立为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而奋斗的政治方向。然而,当前成教生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教育的忽视,导致成教生的总体思想道德素质与普通大学生存在较大差异,因此为确保社会主义的教育方面,有必要加大对成教生思想道德的正面引导。

2.有利于提高成人教育人才培养质量,完善成人教育培养体系。人才培养质量是衡量教学水平的重要依据,而人才质量不单单只是通过考试的分数或者获得毕业证的情况来体现,学生的思想道德素养是考核的一个重要方面,加强思想教育,为社会培养合格劳动者与社会公民是成人教育人才培养的核心。提高成教生的思想道德素质,指引他们朝着正确的方向全面发展,端正学习态度,帮助他们树立正确的职业道德、社会公德与家庭美德,这是成人教育人才培养及其人才培养质量的重要内容。3.有利于成教生成人成才,推动社会和谐建设。成人教育是我国教育事业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构建终身教育体系和学习型社会的必要条件,对于经济社会发展、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构建和谐社会、促进人的全面发展,具有极其重要的意义和作用。成人除了指18岁以上年龄维度的含义,还含有成熟的意思,就意味着人不单应该具有谋生的技能与学识,还应该具有正确的社会认知与价值判断,而这些应该都是成教生所应该具备基本素质。

三、学雷锋活动常态化背景下成教生德育工作的现实路径

雷锋多年来一直是全国各族人民学习的楷模。雷锋精神作为中华民族精神组成部分,是中华民族传统美德体现,顺应了社会发展的历史潮流,是凝聚和引领社会风尚永不褪色、永放光芒的旗帜。成教生常态化学雷锋就是要坚守雷锋爱党爱国爱社会主义的理想信念,就是要继承雷锋服务他人、成就自我的奉献精神,就是要秉持雷锋“干一行爱一行、专一行精一行”的敬业精神,就是要发扬雷锋艰苦奋斗、勤俭节约的创业精神,做中华民族优良美德的传承者、做和谐社会的践行者,做社会发展的推动者。结合成教生的实际,提出以下学雷锋常态化背景下成教生德育工作的有效路径。

1.融入学历教学,形成传承雷锋精神的教育阵地,巩固成教生德育工作的基石。将德育课程不断丰富、完善,主动开设“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概论”等课程的实践课,让成教生将自身生活与教学课程相结合,让日常生活学雷锋活动与各门课程考试考核相结合,学历思想政治教育课程要拒绝空洞的政治说教,可以根据课程特点,适时地开展关于雷锋精神的案例教育,可通过雷锋同志的典型事例,引导学生将共同的、智力的、道德的、审美的、社会和政治的兴趣与学习任务结合在一起,帮助他们认识人生的意义,培养高尚的思想道德情操。可以充分借鉴时下流行的教育模式,进行成教生政治理论教育,开办读书会、雷锋精神论坛等,以读书、交流心得的形式,促使他们主动学习先进的理论,并相互交流心得经验,以主动学习代替被动灌输式的教育模式,切实推动理论教育的稳步发展。

2.创新工作方式,形成践行雷锋精神的道德实践阵地,促进成教生德育工作的开展。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要将课堂理论知识充分运用到实际生活中来,将实践作为德育工作的出发点和目的地,引导成教生积极参加集体活动、社会服务活动等社会公益活动,通过雷锋志愿者、雷锋知识讲座、雷锋精神进社区、雷锋超市等实践活动,在实践中培养高尚的思想道德品质,体验到将雷锋精神落实到生活中的愉悦感与自豪感。成人教育的学习不仅限于校园、课堂的学习,更多地与其生活交织在一起,对于成教德育工作来说,也要将其范围拓展到学生的工作、生活领域当中,坚持引导雷锋精神同职场、人际交往、经验交流、转化、情感、非正式学习等形式融合,将雷锋精神的奉献、敬业、创新等优良品质与职业道德相结合,不断地在实践中培养、提升,激发成教学生满怀热情地面对生活,在自己的岗位上扎实工作,干一行爱一行、专一行精一行,不断开拓创新,为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贡献自己的力量。

3.更新教育观念,形成拓展雷锋精神的道德宣传阵地,推动成教生德育工作的发展。成人教育的学生是成年人,大多数还是已经走上工作岗位的成年人,他们的社会阅历复杂,感情生活丰富,德育工作必须时常更新教育理念,切合实际,对成人教育的学生要采取灵活的、人性化的管理。要重视学生的需求,真心爱护学生,帮助他们解决工作、生活、思想上的实际困题;要以身作则,通过教师本身的人格魅力,使学生信任、敬仰教师,并乐意接受教师的教学内容、指导和建议;要积极通过宣传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八荣八耻”、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等积极向上的内容与雷锋精神的紧密联系,充分利用学校网络资源、图书馆资源、志愿服务活动等,逐步完善成教学生的人文素养,促进校园文化氛围,营造人人学雷锋的良好环境。总而言之,成教生的德育工作是教学管理环节当中不可或缺的一个部分,既要借鉴一些普通高等学校的有效做法,更要考虑成人教育的特殊性,不断开创新的方式,利用学雷锋活动常态化机制不断推进,从现实出发,围绕学生的实际工作、生活,潜移默化地形成行之有效的成教学生德育工作模式。

作者:李毅 单位:湖南农业大学继续教育学院

参考文献:

[1]蔡静静.从教化到内化:大学生“学雷锋”常态化的实践路径[J].中国成人教育,2013(24):54-56

[2]赖燕.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指导下的大学生学雷锋常态化的思考[J].教育探索,2014(11):107-108

[3]王春梅.杜威德育思想对成人教育德育的启示[J].继续教育研究,2009(12):25-27

[4]伍慷.志愿服务语境下成人教育的德育探析[J].西北成人教育学院学报,2015(6):26-28

[5]王政爱.高校成教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校园文化的缺失与构建[J].中国成人教育,2015(6):32-34

[6]叶凌春,田燕.高校继续教育立体课堂建设研究——以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课为例[J].继续教育,2016(12):37-3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