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师90后大学生德育工作论文

时间:2022-07-28 11:36:14

导语:高师90后大学生德育工作论文一文来源于网友上传,不代表本站观点,若需要原创文章可咨询客服老师,欢迎参考。

高师90后大学生德育工作论文

一、德育工作的重要性与复杂性

一般而言,新媒体是指依托“数字技术、互联网络技术、移动通信技术等新技术向受众提供信息服务的新兴媒体,主要包括网络、手机、数字电视等”〔1〕。对于90后大学生而言“,他们几乎是中国互联网、微博的同龄人,网络已经成为他们的一种生活方式”〔2〕。据中国互联网络信息中心的《第29次中国互联网络发展状况调查统计报告》显示:“我国网民的比例为56.5%,其中青年群体占了绝大部分”〔3〕。这些新的时代特点表明:新媒体与90后大学生的成长关系密切。而新媒体条件下“信息的、传播和使用比传统媒介更加自由,而自由并非无界限的绝对自由,自由的滥用之于政府、个人不免产生负面影响”〔4〕。比如一些暴力、色情等违反社会公德的内容利用新媒体进行大肆传播,加之新媒体信息传播时“泛化”与“碎片化”的特点均给90后大学生的思想观念、道德认知带来许多负面或者消极的影响,由此也大大消解了传统德育的有效性。与之相应,高师院校德育工作受到的冲击与挑战相对更大,这首先与高师院校的办学定位和人才培养目标有关。高师院校是培养和造就优秀教师队伍的重要基地,是将来从事教书育人工作的师范生学习专业知识的场地,更是他们提高专业素养、形成师范性和职业能力的重要平台。学高为师、德高为范,重视德才兼备的“师范性”应当是师范院校最鲜明的特征和优势所在。“所谓师范性,是指师范院校的教学专业性和教育特征,是师范院校专业思想、职业道德、行为规范、职业素养和职业技能等方面在学校教育科学和各种活动中的集中反映,是师范院校区别于其他院校的本质属性”〔5〕。换言之,以师范性为鲜明特色的德育工作是高师院校人才培养的重中之重,这一工作又与师范院校的专业知识、职业道德、行为规范、职业素养和职业技能的培养紧密相连、相辅相成,具体到90大学生,按照目前通行的说法,“80后、90后这些人群具有其自身的许多特质,如独立意识增强但个体中心主义明显,组织集体观念淡薄,思维活跃、求知欲强但依赖性强,缺乏艰苦朴素作风等等”〔6〕。因此,谈及新媒体条件下高师院校90后大学生德育工作,我们首先要站在现实与未来、育人与教育传承的高度认识到高师院校德育工作的重要性、特殊性以及新媒体环境中高师院校90后大学生德育工作的复杂性,从而增强我们完善、创新高师院校德育工作的责任感和自觉性。

二、德育工作内容、方法的完善与创新

第一,加强德育的“习得”实践性。习得高于、优于说教是我们开展学校德育工作务必要遵循的一个原则、一个理念,特别是在面对独生子女家庭环境以及社会转型期成长起来的90后大学生群体。这一群体物质生活条件相对优越,大多是在“‘6+1’的家庭(父母、祖父母、外祖父母)中长大,从小就备受家人的呵护与溺爱,因此,其性格的养成很容易造成以自我为中心,个体意识极强、群体意识淡薄;在人际交往中,由于同龄伙伴的缺乏,他们从小就生活在窄小的私密空间中,与人交往多通过电话、网络等现代化通讯工具来实现;在进入大学校门之前,他们处理的很多事情几乎都是在家长的眼皮子底下完成的,缺乏独立处理问题的经验和能力,习惯于接受旁人的指导与帮助,依赖性较之前一代青年更强。即如学界、社会上所说的90后大学生身上存在着浮躁、自私、承受挫折能力弱等问题也和其家庭的成长环境不无关联”〔7〕。因此,面对这样的群体,就需要我们创设真实、具体、连续、生动的“习得”实践情景、实践活动,让他们在具体的实践中体验、认识、感知实在的生活,既包括真善美,也包括假丑恶,如此才能吸引、触动、感染他们,从而实现单一的、线性的德育认知模式向综合、立体的德育认知途径转化,实现德育理论教育与德育实践教育的有机结合,实现德育的“他律”和“自律”有机结合,实现德育工作的宏观与微观的结合。

具体来讲,就是在坚持学校主体教育的同时,通过网络大赛、演讲辩论、社会调研、志愿者服务、“三支”活动等形式以及丰富多彩的文化娱乐活动、社会公益活动,引导学生在亲身体验中充分认识世界、认识时代,认识过去的中国、当下的中国,变被动教育为主动接受教育。即使在课堂知识教育、理论教育的过程中,除培养学生掌握科学的知识、世界观和方法论外,还应侧重对实践中的热点、难点问题进行分析与理解,培养学生分析、判断、思辨和处理问题的能力,并在这一过程中培养学生对于真、善、美以及劳动、自强、自立的尊重与追求,对于个人、家庭、自然、社会、国家、民族的尊重与热爱。比如玉溪师范学院文学院2010级2班的德育工作即是突出了“习得”这一具有鲜明实践风格的德育工作思路,很受学生欢迎。该班从大一开始,即通过定期的参观访问、读书会、朗诵比赛、演讲比赛、趣味体育比赛、素质拓展比赛、主题征文、手工比赛、学生学术讲座、教师技能大赛等活动,引导学生了解所在城市、专业、学校、同学和社会,学生尊重知识、热爱生活、热爱生命、积极向上的意识和理念逐渐得到加强,学生自信、尊重、合作、团结、友爱、互助、沟通的意识和能力逐渐得到培养,学生的学习能力、动手能力、自主能力得到锻炼和提升,这些“习得”活动无疑既符合师范院校人才培养的目标与宗旨,也切合90后大学生的认知特点,让他们在“扬长补短”中体验到求知以及进取、勇敢、合作、成功、助人、友善的快乐,从而将德育工作巧妙、生动、真实地融入到课堂、课程、宿舍、校外乃至学生学习、生活的方方面面,取得了显著的育人效果,并影响、辐射到同年级其他班级,产生广泛影响和示范效应。同时,该班还形成“大一大二重理想、读书、兴趣、合作、实践,大三大四重提高、技能、兴趣、独立、实践”的育人思路与体系。2012年该班级被评为“省级优秀班集体”。第二,加强德育的“传统”文化性。新媒体条件下高师院校的德育工作还要注意营造文化氛围,特别是优秀传统文化氛围的营造,体现出高师院校德育工作的中国性、民族性和师范性,体现出一种导向正、感情真、品位高的文化引领,培养和增强90后大学生的文化修养、人文情怀,特别是在“网络文化中,由于不少网络行为主体的匿名性、面具化,道德舆论的承受对象就变得极为模糊,对于道德自律的强调就显得更为重要。这就需要将传统伦理中的‘慎独’与网络规范结合起来,增加新的内涵,构建网络时代以‘慎独’为特征的网络伦理体系”〔8〕。

首先,重视中国传统德育思想的传承。中国传统德育思想具有要求个人从“格物、致知、诚意、正心、修身、齐家”等方面,通过“内省、内悟”的方式来达到“修身”目标的特征,如同孟子所说的:“尽其心者,知其性也;知其性,则知天矣。存其心,养其性,所以事天也。天寿不贰,修身以侯之,所以立命也。”这种德育资源、德育思路曾在过去两千年内产生了重大作用,培养出一批批被鲁迅称为“中国脊梁”的优秀人才,证明这种德育内容和思路是有效的。但是,我们今天还没有很好地研究、传承,特别是中国传统文化中注重家庭伦理、坚信家国同构的德育思想。我们今天的德育工作过于强调爱党、爱国、爱民族等宏大的主题,在一定程度上忽略或者淡化了从孝敬父母、帮助朋友、热爱生命、尊重劳动这些小事来开始培养学生爱党、爱国、爱民族的情感,比如以“孝”为主的宗法道德规范便体现出中国传统道德教育思想坚信家国同构的特点,至于令孔子极为推崇的周人所提倡的“道德贵发”的最基本要求也是父慈、子孝、兄友、弟恭,而儒学大师孟子在继承孔子“贵仁”的基础上提出了“仁义并举”之道,他指出:“人之有道也。饱食暖衣,逸居而无教,则近于禽兽。圣人有忧之。使契为司徒,教以人伦:父子有亲,君臣有义,夫妇有别,长幼有序,朋友有信。”并形成了一套以“仁义”为主体的仁、意、礼、智四德相统一的道德规范体系,为古代中国的德育工作做出了巨大贡献。其次,“道德教育的根本旨趣是对生命中善与幸福的追求,它关注人的生存和全面发展,它的具体目标是成就人的德性。德育不仅仅是赠送、告知和传递知识,而是应当设计促使受教育者产生某种体验、感受和理解的‘碰撞’活动,让受教育者在这些思想‘碰撞’中产生共鸣,产生良性循环的心理场效应”〔9〕。而“只有全面关注人的本性,关注人的主体能动性,才能有效提高思想政治教育的针对性和实效性。因此,人文关怀是教育者与受教育者产生良好互动的科学方法之一,从人文关怀的角度来探讨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实践途径,以提高教育有效性,具有研究意义”〔10〕。就此而言,以“重人、爱人”,追求“天人合一”境界为鲜明特征的中国优秀传统哲学、文学、文化的终极目标也正是关注人的生存和全面发展,比如作为中国传统文化主体的儒家哲学中的“仁”思想即是强调“爱人”。这样,优秀的传统文化资源就仍然是不过时的德育元素。此外,中国文化遗产所蕴含的浓浓中华情是促进民族团结、保持国家统一的坚实基础,保护和传承好中国文化遗产有利于培育民族认同感,有利于民族精神的凝结和绵延,增强社会的凝聚力和创造力,对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有不可估量的作用和意义。为此,高师院校的德育工作要尽量放大优秀传统文化在协调群体成员行动、消除隔阂、促成合作,为人们的行动提供方向和可供选择的方式并维持社会秩序以及延续民族认同的功能,通过文学经典的诵读、讲演以及对思想政治教育类课程和教学方式的改进,通过如何过好传统节日以及如何了解自己国家或民族的历史、地理、风土人情、传统习俗、生活方式、行为规范、思维方式、价值观念等方式来避免德育工作、文化建设中的“高大空”,从而在一种具体可感的方式和活动中增强90后大学生对自己文化抱有一种积极的情感,对家庭、社会、自然、人生和国家抱有一种积极的情感。第三,加强德育的“亲切”时代性。“以网络为载体的‘新媒体’成为大学生喜爱程度最强的媒体”〔11〕。

90后大学生乐于网络、微博等交流方式,追求时尚感和时代感,权威意识和被动服从意识减弱,厌恶和排斥单一的观念灌输和空洞的说教,这就启示我们今天的德育工作要思考怎样有效利用新媒体的“正能量”来提高德育工作的亲切感、时代性,从而为90后大学生喜闻乐见,正如有的研究者所指出的:“高校应加大力度建设新媒体平台,建设相应的思想教育阵地。通过校园特色网站版块的开发,吸引大学生登陆学校的相关网站,及时获取丰富的、具有先进思想的教育资料,引导大学生全面健康发展。与此同时,充分发挥学校广播、校报、校刊等的作用,把这些校园媒体也打造成90后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阵地”〔12〕。具体到高师院校德育工作,有以下几点要注意:首先,要及时关注当下生活,充实和丰富高师院校德育工作内容的时代感。教育家陶行知曾说:“没有生活做中心的教育是死教育。没有生活做中心的学校是死学校。没有生活做中心的书本是死书本”〔13〕。为此,高师院校的德育工作要常用“全国十佳教师先进事迹”“全国道德模范先进事迹”“感动中国先进人物事迹”“中国大学生自强之星事迹”“80后、90后中国大学生年度人物事迹”等具体、亲切的事例以及讨论、辩论和实地参观、访谈、调研等方式来体认人伦道德、公共道德,凸显高师院校德育工作的“师范性”。又如“将地方特色资源引入德育教育,纳入教学内容,可以促进现有高校德育课程建设和改革。同时,地方特色资源借助高校德育这个载体,也更好地实现了自身价值”〔14〕。此外,及时引进我国最新的德育成果,让高师院校德育的内容更为新颖,更贴近生活和时代。比如充分反映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最新成果,反映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实践,反映了各学科领域研究新进展,体现了政治性、思想性、学术性有机统一的中央“马工程”有关教材;比如北京师范大学公民与道德教育研究中心的最新成果:《公民教育引论》《教师德育专业化读本》《学校德育诊断案例研究》《学校德育100问》等德育研究成果。其次,发挥新媒体迅速、广泛以及图文声像并茂的优势,构建富有时代感的德育平台,创新高师院校德育工作的方式。

比如建立学生德育档案,加强对弱势群体的关注,建立“公寓社团网络”三位一体工作体系,加强过程管理,完善导师制和心理咨询制,加强对学生困惑的了解与引导,利用网站、聊天室、BBS、QQ群、E-mail、微博等现代传媒技术,加强德育工作的及时性、交互性和无限性等等方法均是可行的思路。又如清华大学学生自发创办的“红色网站”已成为清华校园面向学生党员、学生党支部的理论学习网站,学生上网率达92%。上海交通大学根据教育环境和教育对象的变化情况,提出思想政治工作“进生活园区、进学生社团、进校园网络”的新思路,广大师生通过学校设立的网站学习理论、了解时事,使互联网成为高校一个新的重要思想文化阵地。此外,借鉴西方德育“生活化、过程化、精细化”的思路,将我们国内高校传统教育平台中的“第一课堂、第二课堂、第三课堂”进一步整合、联通,实现全方位育人的环境与目标。西方很多高校没有专门开设德育课程,也很少进行宗教活动、学校仪式、榜样训诫等专门的德育活动,他们更多的是把德育目标真实地渗透在各种学科课程和各种生活、活动和环境中,注重发挥学生的自我教育性,注重实践和实效,这种“隐形化”的德育方式同样值得我们学习和借鉴。再次,重视对德育评价方式的完善,发挥评价的“杠杆与导向”作用,使高师院校德育工作更为规范和细致,这里要特别注意深刻领会“16号文件”精神,即中共中央、国务院2004年的《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意见》(以下简称“意见”)。该“意见”曾指出:“全面加强校园网的建设,使网络成为弘扬主旋律、开展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手段。全社会都要关心大学生的健康成长,支持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宣传、理论、新闻、文艺、出版等方面要坚持弘扬主旋律,为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营造良好的社会舆论氛围,为大学生提供丰富的精神食粮。各类网站要牢牢把握正确导向,主动承担社会责任,积极开发教育资源,开展形式多样的网络思想政治教育活动。要大力发展文化事业和文化产业,为学生提供更多更好的文化产品和文化服务。充分发挥爱国主义教育基地对大学生的教育作用,各类博物馆、纪念馆、展览馆、烈士陵园等爱国主义教育基地,对大学生集体参观一律实行免票。党政机关、社会团体、企事业单位以及街道、社区、村镇等要主动配合做好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学校要探索建立与大学生家庭联系沟通的机制,相互配合对学生进行思想政治教育”〔15〕。高师院校在开展德育工作时,要进一步将“意见”精神与本学校、本地区的实际以及90后大学生群体的特点联系起来,完善和创新德育工作的方式方法以及评价机制,切实提高德育工作的水平和实效。

三、结语

能否造就一批批优秀的教师队伍事关教育的发展与品位,高师院校以培养人类灵魂工程师、传承传播先进文化为主要办学目标,应当从事关中国基础教育水平、社会主义建设接班人素质以及中国传统优秀文化延续的高度来审视德育工作,不断完善、创新90后大学生德育工作的内容、方法和机制,为培养更多德才兼备的优秀人才做出应有的贡献。在实现上述目标的过程中,注重习得的实践与体验,注重他律和自律的结合,注重优秀传统文化元素的融入和引领,注重德育工作内容与方式的真实性和时代感就是一个关键。在这些方面,新媒体条件下高师院校的德育工作还任重道远,有许多地方需要探索、完善、创新和实践。

作者:杨光1郑升2时遂营2肖璇2工作单位:1.玉溪师范学院团委2.玉溪师范学院文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