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位研究生德育模式探索与实践

时间:2022-12-20 02:51:29

导语:学位研究生德育模式探索与实践一文来源于网友上传,不代表本站观点,若需要原创文章可咨询客服老师,欢迎参考。

学位研究生德育模式探索与实践

1健全全日制专业学位研究生思想政治教育的领导体制与工作机制

1.1建立健全专业学位研究生思想政治教育领导体制

无论是学术型研究生还是专业型研究生,在德育工作方面都需要有健全的领导体制。对于学术型研究生而言,已经有一套相对成熟的领导体制,具体工作结构如图1。从图1可以看到在学校党委和行政的领导下,学生工作部、研究生学院党委和行政三者对研究生的日常管理及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有着明确的分工和密切的配合。在原有学术型研究生德育工作领导机制的基础上,针对全日制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的新特点,也形成了专业学位研究生的德育工作领导体制(图2)。在图2中,能够看到专业学位研究生的德育工作形成了由党委统一领导、学院党政齐抓共管、各培养学院二级联动、校企紧密配合的领导体制。专业学位研究生最终将成长为企业的工程师,所以企业全面参与、全过程参与专业学位研究生的培养工作,同时企业按照自身对人才的培养要求,在学生实习期间加入职业素养培养、企业文化教育等元素,从而培养与企业发展相适应、对企业具有较高忠诚度的人才。通过企业的全面参与,将思想政治教育渗透到专业学位研究生培养和管理的各个环节,贯穿于研究生培养和管理的全过程,做到思想政治教育与业务培养紧密结合,努力形成全员育人、全方位育人、全过程育人的格局。这是专业学位研究生培养过程的需要,也是专业型研究生与学术型研究生德育工作最大的区别。

1.2完善专业学位研究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机制

目前我校全日制研究生数量有3600人左右,全日制专业学位研究生有900多人,分布在3个年级,10多个专业学位点,具有一定的规模。在此之前,学校没有专门成立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指导委员会,未充分考虑专业学位研究生管理工作的特殊性,基本将专业学位研究生和学术型研究生纳入相同的研究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体系。随着专业学位研究生达到一定的规模,研究生学院党委选派专人统筹负责专业学位研究生的德育工作,并配置专职辅导员和班主任;同时通过与企业协商,在实践基地设立专门机构并指定专人参与专业学位研究生的德育工作。通过近一年的实践,建立并完善了全日制专业学位研究生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方法,形成了学校、培养学院、联合培养企业、校内导师、校外导师等人员齐抓共管,相关职能分工负责共同参与的专业学位研究生工作机制,明确了研究生学院、培养学院和企业在专业学位研究生培养具体工作中的分工,详见图3。

2拓展和创新专业学位研究生德育工作方法,推动德育工作发展

2.1创新专业学位研究生思想政治教育途径

专业型学位研究生与学术型研究生两者最大的区别是:增加了专业学位研究生外出到企业参加工程实践和论文研究的环节,因此如何加强学生在企业实习期间的思想政治教育,是德育工作的重点和难点[2],为此,在拓展专业学位研究生德育工作途径方面做了诸多尝试并积累了一定的经验。例如:在工程实践前召开动员大会,邀请企业领导、专家到学校做动员报告,向研究生宣讲石油企业文化、职业前景以及企业对人才的基本要求,鼓励研究生到生产一线建功立业;在外出工程实践和外出进行学位论文研究期间,积极发掘企业中的思想政治教育资源,邀请企业劳动模范、先进工作者、优秀校友作报告,讲述企业的发展史、个人的成长奋斗史,对研究生进行鼓舞和教育,达到了很好的教育效果;另外,还将石油工人的爱国主义精神和艰苦奋斗精神融入研究生工程实践教学环节中和学术活动中,促进研究生学术科研能力和思想道德素质同步提高,培养研究生不畏艰难的科学作风、严谨求实的优良学风、求新探异的创新意识、艰苦奋斗的创业品格、合作沟通的团队精神。让专业学位研究生在工程实践和学位论文研究中受教育、长才干、做贡献,从而引导其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和荣辱观。从已毕业的2009级和已完成工程实践的2010级、2011级石油与天然气工程领域全日制专业学位研究生的情况来看,通过上述途径加强专业学位研究生的德育工作取得了很好的效果,他们在中石油西南油气田分公司和中石化西南石油局工程实践期间,接受了职业教育,受到了油田企业文化的熏陶,培养了“石油精神”。

2.2创新专业学位研究生党建工作模式

研究生党建工作是高校党建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是研究生德育和思想政治工作的重要环节和载体,在研究生培养过程中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由于全日制专业学位研究生在校时间只有短暂的一年,建立研究生党支部后,其党建工作面临诸多瓶颈:一方面,在党员发展上存在一定的问题,例如:由一名团员发展为党员要经历选为入党积极分子、列为党员发展对象、发展为预备党员、转为正式党员等程序,而这一系列程序至少要2年左右时间才能完成,而专业学位研究生党支部因分散到各地实习,难以完成这些入党程序;另一方面,在研一集中学习后,多数研究生均要到实践单位去进行现场实践锻炼,各专业学位党支部党员基本上就无法集中开展党组织活动。如何解决专业学位研究生在党建工作中存在的这些问题,结合实际情况进行了有益探索和创新。石油天然气工程领域的专业学位硕士研究生的就业去向大致是三大石油公司等大型国有企业,由于企业对员工的政治素养要求很高,研究生自身也要求政治上进步,所以这一群体希望加入党组织的比例和热情都很高。在原有的学术型研究生党员发展及管理办法的基础上,根据专业学位研究生的学习特点,制定了《西南石油大学专业学位硕士研究生党员发展及管理办法(试行)》,对专业硕士研究生如何递交入党志愿书、如何参加党校培训并列为发展对象、如何吸纳为入党积极分子、如何发展成为正式党员等程序进行了细致的规定。该规定通过创新建立研究生临时党支部、党小组等工作形式发展党员和开展党组织活动,具体做法是:根据全日制专业学位研究生参加工程实践和外出进行学位论文研究的具体情况,建立临时党组织,去同一实践基地研究生中党员人数在10人以下的,建立临时党小组,党员人数超过10人的,建立临时党支部。临时党组织接受研究生学院党委或所在企业党组织的领导和指导,负责本支部(小组)党员的发展和培养[3]。临时党组织通过积极与所在企业党组织联系,结合工程实践的具体情况开展党组织生活,组织丰富的活动方式,使党员教育与研究生的实践需求相结合、与研究生的学术科研相结合、与研究生的成长成才相结合,提升研究生党员教育的有效性,引导研究生党员在创先争优中加强党性锻炼,发挥先锋模范作用;此外,临时党组织需定期向研究生学院党委和所在企业党组织汇报工作,专业学位研究生党员的发展要听取企业党组织的意见,这一系列创新的党建工作方法既解决了专业学位党建工作中的问题,又强化了学校、企业党组织和专业学位研究生党支部之间的联系,这对专业学位研究生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有很大的促进。

2.3创新日常管理模式,推动专业学位研究生德育工作新发展

2.3.1创新班级管理模式

专业学位研究生第一学年的日常学习生活和学术型研究生没有区别,都是按照自然班级进行日常学习和参与班级活动。但在第二学年以后,专业学位研究生面临着到企业进行现场实习、完成毕业论文等任务,原有的班级管理模式已经无法适应专业学位研究生的日常管理。为此,对专业学位研究生班级管理模式进行改进,主要做法是:根据到校外实践基地研究生人数成立临时实践班级或临时实践小组,人数在20人以下的成立临时实践小组,人数在20人以上的成立临时实践班级,根据实践情况在临时实践班级中划分若干实习小组。临时实践班级设班长一名,副班长一名,临时实践小组设组长一名,副组长一名。一方面,实习组组长需要定期向班长反应本组实习情况,由班长汇总本班情况向辅导员、班主任定期汇报,辅导员、班主任要随时掌握所带研究生的情况;另一方面,通过现在发达的网络技术,以QQ群、飞信、微博、班级主页等方式进行班级信息的、班级成员之间的交流等,通过这几种方式有效地弥补了由于班级分散而造成的信息不对称和沟通不畅等问题(管理结构框架见图4)。

2.3.2建立优于学术型研究生的奖助学金体系

建立奖助学金体系是吸引优秀生源,激励学生成才、自力更生的重要手段,对建立全日制专业学位硕士研究生教育质量的长效保障机制和内在激励机制、提高研究生培养质量、促进创新型国家建设有着重大意义[4]。一些学生在报考研究生时,对专业学位研究生的认识不够,认为学术型研究生优于专业学位研究生;社会舆论也给专业学位研究生造成一种错觉,认为自己的地位低于学术型研究生,甚至一些专业学位研究生还存在自卑心理。为了让优秀的学生更好地了解并报考专业学位研究生,学校出台了一系列针对专业学位研究生的奖助学金政策:(1)各类评奖评优时,专业学位研究生指标单列;(2)开拓企业校友等资源,设置专门针对专业学位研究生的奖助学金;(3)招聘校内助管岗位时,优先考虑专业学位研究生;(4)每年拿出专门经费对在企业实习中表现优秀的专业学位研究生进行奖励;(5)由企业给参与实践的专业学位研究生发放一定的生活补贴。从目前来看,这一系列措施得到了专业学位研究生的欢迎和好评,对引导研究生报考专业学位和激励专业学位研究生成长成才起到一定作用。

2.3.3制订校企联合日常管理制度

专业学位研究生从第二年开始将在企业进行实习实践,这种学习方式就决定了企业必须参与研究生的日常管理工作,为此,通过与学院、企业工程实践基地、导师共同讨论制订了《西南石油大学专业学位研究生实习实训管理办法》(下称《办法》)、《西南石油大学研究生校外实习实训安全协议》等制度。这些制度中明确了研究生学院负责指导、管理和协调专业学位研究生的专业实践工作,并提供相应的保障;各培养单位成立由分管领导为负责人的专业实践领导小组,具体落实专业学位研究生专业的实践相关工作,积极建设并管理本单位专业学位研究生工作站。专业学位研究生在研究生工作站或其他校外实践单位实践期间,由实践单位负责日常管理工作。《办法》还规定了校方、企方、学院、导师在专业学位研究生实习期间的职责和专业能力考核方式等诸多细节问题,尤其强调了“校企导师负责制”,明确了导师是研究生培养管理的首要责任人。通过这些制度明确了各方责任,理清了各方关系,保障了专业学位研究生在校外实习实践过程中的权益,确保了全日制专业学位研究生工程实习实践的顺利进行。

2.3.4建设专业学位研究生日常管理工作信息化平台

随着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工作的不断推进,专业学位研究生的数量也将不断增加,为进一步做好专业学位研究生的各项工作,提高效率,做到精细化管理,已经启动了专业学位研究生日常管理工作信息化平台建设。建设该平台的主要目的是对全校专业学位研究生从开始申请实习、签订安全协议、现场实习、实习反馈和评价等一系列流程进行统一监控和掌握,便于形成学生的实习实践档案记录。可以通过该系统实时、动态地了解每名专业学位研究生的个人信息、思想动态和实习实践情况。信息化平台的建设将推进专业学位研究生德育工作迈上新的台阶和高度,并将大大减少日常管理的工作量,同时让工作更具有针对性、准确性和规范性。

3与时俱进,将职业教育纳入专业学位研究生德育工作体系,培养德才兼备的“职业人”

3.1加强专业学位研究生职业生涯规划,提高职业道德

《教育部关于做好全日制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培养工作的若干意见》(教研[2009]1号)明确提出,培养方案和课程设置“要以实际应用为导向,以职业需求为目标”。该文件对专业学位研究生的培养工作指出了明确的方向:以职业需求作为最终培养目标。这就要求学校在制定专业学位研究生培养方案时,无论是从课程设置还是在日常的德育管理工作中均要体现培养合格的“职业人”这一目标[5]。为此,引入了研究生职业生涯规划课程,邀请一些优秀的校友进行成长成才报告会,讲述其职业发展历程,并将职业道德教育融入日常的德育工作中。“职业人”必须具备良好的职业道德,这是“职业人”基本的素质,正如一位诗人曾说:“一个知识不全的人可以用道德来弥补,而一个道德不全的人却很难用知识去弥补。”在加强全日制专业学位研究生德育教育的过程中,以“职业人”理念引导研究生就是培养他们良好的品德,能够在工作中做到维护企业利益,对企业忠诚,不做为了个人利益损害企业利益的事,使学生具有高度的敬业精神[6]。

3.2将“大庆精神”融入职业教育中,培养专业学位研究生“石油精神”

对于石油与天然气工程领域的专业学位研究生而言,从入学伊始就按照石油工程工程师的目标进行定向培养。在培养过程中,对于他们的职业教育,最重要也最为核心的教育应是让他们学习石油行业职业精神的精髓———“大庆精神”,并能在工作中进行传承。“大庆精神”是石油战线的老一辈石油人在困难的时候、困难的地方、困难的条件下,继承和发扬中国共产党、中国工人阶级和中国人民解放军的优良传统,在开发和建设大庆油田的实践中逐步培育并形成的,是战争年代革命精神的继承和发展,是中华民族精神的重要组成部分。无论过去、现在,还是将来,“大庆精神”一直是激励人们不断奋进的精神力量。“大庆精神”包括4个方面的深刻内涵:为国争光、为民族争气的爱国主义精神;独立自主、自力更生的艰苦创业精神;讲究科学、“三老四严”的求实精神;胸怀全局、为国分忧的奉献精神[7]。学校还积极邀请企业劳动模范、先进工作者、优秀校友作报告,对研究生进行鼓舞和教育,将“大庆精神”融入职业教育中,让他们对“大庆精神”进行学习和领悟,真正理解“学石油、爱石油、献身石油”的含义,理解我校“为祖国加油,为民族争气”的西南石油大学精神,从而更加坚定扎根基层,奉献石油事业的决心。

3.3培养专业学位研究生职业核心素质,打造就业核心竞争力

专业学位研究生虽是以一定的职业导向为教育目标,但是要真正实现从“校园人”向“职业人”的转变却不是一蹴而就的事情,需要高校研究生教育工作者从学生的思想和行为方面进行积极的引导[6]。(1)在思想上,要积极引导专业学位研究生摆脱依赖和浮躁的心理。目前专业学位研究生大多数来自应届本科毕业生,多年的学习生活,使他们习惯于担当学生的角色,遇到事情要么听从于家长或老师的意见和主张,缺乏主动担当的自觉性和独立性;要么眼高手低,情绪浮躁。因此,研究生德育工作者要注重培养专业研究生良好而又成熟的心理品质,向一个成熟的“职业人”转变。(2)在行为上,学校要积极引导专业学位研究生养成良好的工作习惯和作风。由“校园人”向“职业人”转变需要在行为上进行有效的塑造和引导,主要包括以下3个方面职业行为的塑造:一是职业形象的塑造,引导研究生注意职业着装和职业礼仪;二是时间观念的塑造,引导研究生遵守时间和约定;三是引导研究生养成脚踏实地的工作作风,做好从基层、从小事做起的准备[6]。通过实践总结,提炼出适合石油企业员工的职业核心素质:那就是“爱国、奉献、忠诚、创新”。在德育工作中,结合职业核心素质的要求,有针对性地开展“员工职业核心素质培训计划”,使专业学位研究生的职业素质与石油企业员工的职业核心素质相适应,提升专业学位研究生的就业核心竞争力。从目前专业学位研究生就业统计情况来看,80%的专业学位研究生在实习实践单位或者与之相关的单位顺利就业,这充分说明学校的培养方式得到了企业的认可。

4结语

在近3年的探索与实践中,认识到专业学位研究生的思想政治教育一定要与企业对员工的素质要求相适应,这样培养出来的研究生才能完全符合企业的需要。即把专业学位研究生作为未来的“企业员工”培养,才能让工作适应研究生教育发展的需要,才能真正实现校企“双赢”,促使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走向“订单式”培养之路,促进研究生教育更加适应国家与社会发展的需要。通过建立健全研究生思想政治教育领导体制和工作机制、创新党建工作和班级工作新模式、拓展和创新专业学位研究生德育工作方法、加强安全教育和管理、开展职业素质培养等措施,总结出了一套适合全日制专业学位研究生德育工作模式。目前该模式在近年的毕业研究生中应用并取得了较好的效果,研究生的实践能力、职业素养、就业能力得到了较大提升,研究生积极参与了企业的科技创新和技术革新工作,为企业做出了贡献,企业从消极应对到积极参与,从被动安排到主动要求接受研究生到单位实习,全日制专业学位研究生的培养和德育工作模式得到了企业的一致认同。

本文作者:钱广汤富荣工作单位:西南石油大学研究生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