谨防德育工作的自作多情论文

时间:2022-12-16 03:46:38

导语:谨防德育工作的自作多情论文一文来源于网友上传,不代表本站观点,若需要原创文章可咨询客服老师,欢迎参考。

谨防德育工作的自作多情论文

一、少一点规则,多一点提醒

很多班主任常在开学初便制定了班规,详细规定了诸多的规则,可是在平时管理中遇到学生不遵守规则的行为,却不及时提醒,以为只要定了规则就能把班级管好。事实上,我们面对的学生还不是很懂事,需要教师经常性的管教和引导。学生长期养成的一些行为习惯,不是短期就能改过来的。因此,不要试图依赖众多的规则去一次性改变学生,而要在平时的教育过程中不断地提醒学生遵守有关的规则,并对表现突出的学生及时给予鼓励。这样长期坚持下去,一定会有更多的学生遵守班级制定的规则。

二、多倾听,少责骂

有这样一则例子,有一名后进生,因为犯错误被政教处的老师叫去教育,在政教处老师的教育下,该同学认识到了自己所犯的错误,也准备回去后定要痛改前非。可当他回到班级时已经迟到了,巧的是当时恰好是班主任在上课,上课点名时班主任就知道该同学又违反纪律了,结果可想而知,该同学一回到班级,班主任就把他痛批了一顿,连解释的机会都没给。试想,该同学会有怎样的感触:做“坏人”被批,想做“好人”了,还是被批。这样做的后果不仅使学生情绪更加恶化,产生破罐子破摔的念头,也使学生与教师的关系日渐疏远,不利于学生的教育。我们经常会对成绩好的同学更关注些,这样就造成了我们对学生的偏好,进而产生教育的“选择性”,使学生处于一种教育机会不均等的条件之下,在此氛围下我们很容易对学生产生误判,尤其是对后进生的误判。因此,多倾听学生的真实想法是避免德育工作出现“自作多情”最重要的一个环节之一。

三、教师与学生不宜走得过近,但也不能离得太远

有些教师与学生建立的师生关系,可谓“密切”,相互分烟,甚至还一块吃喝。以为这样就能把学生管理好。但这只是暂时的,时间久了学生根本不把老师放在眼里,以为我们的老师就那样,无法树立适当的权威,不利于学生教育。当然,教师也不能与学生离得太远,高高在上,那样就会缺乏与学生必要的交流。比如,尽可能地参与到学生的各项活中去就是一种很有效的方式。因此,为了减少德育工作中的“自作多情”。在实际的教育过程中要兼顾师生之间的情绪。在教育过程中,不论是班主任还是一般科任老师,以下几个方面我认为是应该引起注意的:1.热事情要冷处理。也就是在自己情绪失控或学生情绪失控时不要做学生的思想工作。此时要是硬上弓,容易造成师生冲突,要等双方都心平气和了再进行教育,才有可能取得预期的教育效果。2.有其他人在场时,不适合进行思想教育。经常会看到很多老师喜欢在办公室教育学生,甚至还把学生的诸多情况有意让其他老师听到,以为这样能给自己教育学生的氛围造势,这会伤害学生的自尊,是不可取的。一般情况下,只有当老师和学生单独相处时,才比较容易避免学生因外人在场引起的尴尬,才能使学生建立对教师的亲密和信任。3.要有同理心。当学生出现问题时,老师首先要站在学生的立场上,体验他的相关感受,否则容易造成学生几个方面受气,情绪更加沮丧。教师其实常犯这样的错误,有意无意地偏离了教育的初衷。

本文作者:余道琰工作单位:福建省三明市尤溪职业中专学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