德育工作的客观规律论文
时间:2022-09-13 05:38:00
导语:德育工作的客观规律论文一文来源于网友上传,不代表本站观点,若需要原创文章可咨询客服老师,欢迎参考。
德育是当前教育理论与教育实践中的一个大课题。随着全社会对学校德育工作重要性认识的提高,德育地位正在得到改善。根据当前实际,急待解决的是如何使德育工作科学化问题。换句话说,就是如何使德育工作按照客观规律办事,达到入耳入心,具有很强的有效性。
根据古今中外德育工作的先进理论和改革开放十多年来的积极探索,欲使德育工作科学化,必须注重以下四个方面:
一、明确知、情、意、行内在联系,重视知、情、意、行教育
知、情、意、行是思想品德的基本要素。四个方面密切相关,互相影响,协调作用,不可分割。学生良好的思想品德的形成和发展,正是知、情、意、行同时作用、综合影响的结果。知是道德认识。认识是否正确,关系极为重大。现在由于认识上的误区,在一些青少年学生中是非颠倒:如视挥霍为慷慨,视节约为吝啬,视暴躁为直率,视友谊为“哥们义气”,视尊敬教师为“拍马”,视反映情况为“出卖朋友”,视庇护错误为“忠诚”表现,视破坏公物为“英雄行为”等等。因此,掌握科学知识,增强判断能力,提高道德认识,乃是培养学生思想品德的前提条件。
情是道德情感,即对某种道德义务所产生的情绪体验。它是道德认识的具体表现,具有极大的感染力量。在青少年学生中,有的认识较高,但对真伪与美丑,缺乏爱憎的情感;有的情感丰富,但自控能力差,极易冲动,损害言行。实践表明:情感与理智结合,就能自我控制,产生正确行动;情感与冲动联系,必将主观武断,生惹是非。
意即道德意志。它是在履行道德义务时自觉克服困难的坚强毅力,是人们能否达到一定道德水平的重要条件。有了道德意志,就能不畏险阻,勇往直前,克服困难,实现目的。反之,必将遇难而退,半途而废,甚至屈服强暴,变节弃义。
行即道德行为。它是人的认识、情感和意志的集中表现良好的道德行为习惯,是对人类社会一切基本准则的遵守与实践。在我国现实社会中,衡量一个人的思想觉悟,不仅听其言,更要观其行,看其行为是否高尚,并对人民有益。
实践表明,道德认识是产生道德情感的前提条件,道德情感又影响着道德认识的一定倾向,道德行为习惯是以认识与情感为指导并在反复练习中逐渐形成的,而道德行为习惯又作用于认识与情感的巩固与发展。这就是说,学生有了正确的认识,就能作出恰当的判断,产生爱憎的情感,树立明确的信念,激发坚强的意志,逐步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而优良的行为习惯,又有助于认识的端正,情感的增强,信念的加深,意志的坚定。
学生的身心条件各有差异,品德水平不尽相同,面对差异,贵在因人而教。只有一把钥匙开一把锁,才能有的放矢。我们必须寓情于理,寓意于行,情理交融,意行结合,促使学生的思想品德健康发展,切实提高教育效率。
二、重视各种有形教育,组织高质量的交往活动
培养学生的思想品德,离不开各种有形的活动交往。学生在参加学习、文体、听报告,参观旅游和生产劳动等项活动中,必然产生相应的交往,这些活动和交往,都在潜移默化中感染学生,影响其思想品德发展方向。在实际工作中,一切具有教育意义的活动交往,就能使学生追求理想,自强不息,蓬勃向上,勇攀高峰,健康成长。反之,那些无益的活动交往,必然导致学生思想空虚,贪图享受,缺乏理想,鼠目寸光,甚至误入歧途,后果难以设想。因此,要十分重视活动交往内容的选择,做好引导工作,依靠学生集体的力量,达到学生在每一次活动交往中获取知识,转化思想,经受教育,提高觉悟的目的。
一切交往活动的成功组织,并使之充分发挥有益的示范教育作用,是同每一个教育工作者的自身素质分不开的。正如加里宁所说:“教师的世界观,他的品行,他的生活,他对每一现象的态度,都这样或那样地影响着全体学生。”(《论共产主义教育和教学》第177页),可见教师具有高尚的品德、渊博的知识,以及感人的表率作用,永远是组织好交往活动,做好思想工作,提高教育效率的可靠保证。
三、坚持教育与自我教育相统一,确保德育工作的最佳效果
德育须把教育与自我教育相统一。离开了教育的影响和作用,自我教育就难以健康发展;忽视了自我教育的特殊地位和功能,德育就不能达到预期的效果。学生个体自觉进行思想转化和行为控制活动,是学生自身思想品德塑造的最高形式。
自我教育与教育相对应,自我教育体现了教育的成效,是教育的一种折射和延续。它具有不同于教育的特性,其地位和作用是教育所不能取代的。首先,自我教育就其形式而言具有个体性,总是与个体的观念体系及心理活动密不可分的。只有通过自我教育,才能把社会性的教育要求转化为个体的思想道德素质。其次,在自我教育活动中,个体一分为二。主体自我作用于客体的自我,主客体统一于自我的矛盾发展中。只有通过自我教育,才能使处于客体地位的受教育者逐渐成长为教育者所期望的主体。第三,自我教育是内部的思想转化活动。无论克服自身的消极因素,还是升华原有的积极因素,都表现为自动性,是内在的辩证否定。只有通过自我教育,教育活动才能与学生的思想品德发展相适应。公务员之家
四、认清德育的长期性和反复性,始终如一地抓好学生思想品德的塑造工作
学生思想品德的形成与发展,既来自知识的逐渐积累,又来自对客观实践的亲自体验,因而必须长期培养,反复提高。比如学生的道德认识,是在学习和实践中逐渐形成和发展的。学生的道德情感,来自对是非善恶与美丑的不断认识与体验。学生的行为习惯,更需长期实践,持续锻炼。实践证明,塑造正确的思想与习惯、不能短期完成,改变错误的思想与习惯,往往需较长时间。离开长期教育、反复培养,很难形成良好的行为习惯。尤其是我们德育的最终目的,是要培养学生具有正确的认识、情感、意志、信念和行为习惯,使之对工作具有责任感;对集体、对同志无限关怀和尊重;对祖国、对人民、对科学、对劳动,具有热爱的情感;对共产党的领导和对社会主义事业,具有正确的认识和态度。总之,要使把他们具有良好的道德品质、正确的政治态度和科学世界观。
青少年学生可塑性大。近朱者赤,近墨者黑。受不同的思想影响,就朝着不同的方向发展变化。当前,西方种种影响较为突出,一些腐朽的东西,经常侵蚀着学生心灵,他们的思想不可能风平浪静,而是波浪起伏,有高有低,时好时坏,进退交织。面对学生的思想反复不应悲观失望,惊慌失措,而要深入调查,关怀体贴,反复教育。鲁迅说:对孩子,“如果不先行理解,一味蛮做,便大碍于孩子的发达”。那种大发雷霆,严厉惩办,灰心丧气,厌烦学生、斥之为“品质恶劣”不堪造就的态度与做法,只能危害工作,招致恶果。因为暴风骤雨,可能带来湿润,但易摧残幼苗;只有动之以情,晓之以理,和风细语,耐心疏导,才能滋润学生的心田,促进幼苗茁壮成长。
- 上一篇:农村劳动力外流的影响分析毕业论文
- 下一篇:外汇市场信用体系建设问题应对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