德育工作实效性探究论文
时间:2022-02-08 06:49:00
导语:德育工作实效性探究论文一文来源于网友上传,不代表本站观点,若需要原创文章可咨询客服老师,欢迎参考。
一、德育实效性问题的分析
1、现实方面存在的问题
①德育现状与社会变革出现不相适应矛盾
在社会大变革的新时期,社会的经济、政治、文化与生活等大环境对德育工作有较大的影响,出现发展中不平衡矛盾。首先,商品经济对学生的思想品德形成具有积极和消极的双重作用。青少年学生是参与未来市场竞争的新一代,在努力培养学生适应社会正当竞争的同时,要防止商品经济等价交换的原则侵入思想道德领域的负面影响,德育工作者必须认真思考在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大前提下,如何帮助青少年学生树立远大理想,树立正确人生观、价值观,不致沦为见利忘义的金钱拜物教徒。其次,当今社会政治生活日趋完善和透明,人们充分享有民主权利,言论自由。国家不但提倡有益的东西存在,同时也允许无害的东西存在。人们在政治、经济、文化生活中的一些问题上,不再简单地用姓“资”还是姓“社”来判断是非,一切用“三个有利于”来做为判断标准。这需要青少年在复杂多变的政治环境中发展自己的独立意识,增强法制观念,提高政治判断能力。否则会出现青少年思想上的混乱和前途的渺茫。第三,社会文化环境对青少年思想品德的形成影响也是多方面的,深刻的。我国的文化环境已从两千年文化大传统过渡到建国五十年形成的文化小传统和西方外来文化传统构成的现实文化环境中,五颜六色,纷繁复杂。在这种丰富的、复杂多元的文化环境中,不同价值观念的矛盾时不时发生冲突。如何探求青少年道德成长与文化环境的本质联系,帮助青少年进行正确的道德选择,这是新时期德育工作一项严肃而艰巨的任务。
②“问题”学生增多,青少年犯罪率上升
德育一直是学校的首要工作。但一段时期以来,受社会一些负面的影响和教育上重“分”轻德、盲目追“分”的功利主义的影响,出现了学生中的严重两极分化:一部分忙功课,忙升学,而另一部分(认为高考或中考无望的)则不思进取,自我放弃,甚至发展到旷课逃学在社会上游荡的地步,导致问题学生增多。其表现为:校园早恋,无故旷课、打架斗殴、厌恶学习、校园暴力……等。有的学生还出现严重的心理障碍。据统计资料表明:近年来青少年犯罪率上升趋势,且犯罪的成人化倾向严重,手段残暴恶劣。例如;浙江的一名“优秀”学生因忍受不了成绩(名次)下降和家长的压力,用榔头打死亲生母亲;去年又惊闻,在2000年高考发榜的前一天,辽宁本溪一名曾品学兼优的高三女生因高考估分与自己原水平有差距,自认为未考好而上吊自杀(待发榜时,她的分数高出省重点分数线30多分);还有,许多未成年人的校园暴力等等……这些触目惊心的惨剧,时不时的发生在我们的身边。令党中央震惊,令全社会震惊,使教育工作者不得不陷入深深的思索中。
③青少年学生选择能力差
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发生了深刻的变化,人类社会进入了以知识经济为标志的信息时代。国门打开了,国外先进的高科技与资产阶级意识形态同时涌入国门,成人与青少年同步接受新信息,一时之间好的、坏的、美的、丑的、健康的、亚健康的、甚至黄色的等信息一起来到我们面前。作为成人,有一定的辩别意识和能力,可有选择的接受信息。而青少年的身理、心理均处于发育阶段,是非、美丑、好坏面前的判断能力较差,且求知欲强、好奇心重,对所有信息来者不拒,统统接受,因而造成部分青少年学生的人生迷茫,整日昏昏然而无所事事,追求享乐,盲目崇拜,步入人生误区。
④普遍存在5+2≤7的现象
家庭、社会和学校对青少年学生存在道德品质方面的不同步或要求不一致甚至脱节,使学校德育工作出现了5+2≤7的现象。即学生在校5天和在社会中的2天表现不一致,显示出学生的双重人格。例如:在学校,思想品德课中要求学生要爱劳动,从一年级起就有一课叫《自己的事情自己做》,但孩子回到家就完全不是那回事了。由于目前计划生育的国策,城市家庭中几乎全部是独生子女,相当一部分孩子从小娇生惯养,过着“饭来张口衣来伸手”的生活,不要说让孩子为家庭做一些洗碗、扫地、打扫卫生等家务,就是自己最基本的洗袜子、洗手绢等小事也是父母甚至爷爷奶奶包办代替的。当然有的不是孩子不想干,而是家长不放心让孩子干。在校,按老师的要求不得不干(比如做值日劳动等),而在家你让我干我也不干(因为不需要我干,我不会干)。于是心灵上的迷惑使孩子形成了双重人格。久而久之,导致学生劳动观念淡薄,相当一部分学生把打扫卫生当成一种惩罚而不认为是光荣,甚至发展到有的家长到校帮孩子值日,替孩子写作业,背书包等现象。“现代书童”的现象的出现应该说是今天教育的一种悲哀。记得有一幅漫画叫做《教育的尴尬》,其内容是这样的:一个清洁工人在扫马路,路上走来一个年轻的妈妈,她用手牵着自己的孩子一边走,一边对孩子说:“你长大了可要好好学习,要不就得像她一样整天扫马路”。可想而知,在这种家教环境下,再谈“劳动光荣”,德育教育显得是如此苍白无力。
2、问题存在的理论分析
①人的知、情、意、行的统一
每个人的身心发展都是有其自然规律的,都要经过从认知→情感→意志→行动这样一个发展过程。孩子认识事物总是从具体到抽象、从表面到实质、从微观到宏观的。因此,他们往往先看到的是现象:在眼前利益与长远利益发生矛盾时,他们往往选择现实。新时期学校德育工作实效不强的原因之一是德育往往停留在空洞的口头说教下,脱离实际。德育目标订的大而远,虚而高,违背了孩子的身心发展规律。如:在课程改革之前,曾一度出现过:大学生进行道德品质和我是一个中国人的教育;中学生进行社会主义教育;小学生进行共产主义教育的德育“错位”,使德育目标分层不合理,学生难以理解、内化。因此,在指导每个学生从内化到外化成自己行为时,学生不知啥是好,啥是坏,也不知道该干啥,怎样干的现象,因而在德育目标面前无所适从,收不到应有的实效。在《中共中央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学校德育工作的若干意见》及总书记《关于教育问题的谈话》发表后,这些问题相信已引起广大教育工作者和社会各界的高度重视。
②树立现代社会的人文主义道德观
当今社会已进入知识经济的时代,素质教育是适应时展和未来挑战的必由之路,而素质教育的本质是培养人和塑造
人。这个“人”既是一个生物个体,又是一个自然人。教育最终是要培养一个健康、合格的社会人。德育不是空泛的说教,其功能是要弘扬人性,使人回归自然,充满爱心。目前,许多先进的国家在社会道德观念方面的教育都日益趋向这种社会人文主义的大道德观念,提高人文素质。所谓人文素质是指做人应具备的基本品质和基本态度,包括按照社会要求正确处理自己与他人、个人与集体、个人与社会、个人与国家乃至个人与自然的关系。人文素质教育简单地说,即培养人文精神的教育。通常人们把人文教育看作是关于人类生存目的的教育,即教会学生“如何做人”,“为何而生”,如何很好地处理人与自然、人与社会、人与人之间的关系,并较好地解决个人自身的理性、意志和情感等方面的问题,帮助每个个人智力、品德、情感、体格各个组成部分达到和谐状态,从而提高个人的整体素质。
试想,如果一个人脱离了社会,仅仅单纯有生物的一面而无任何道德行为的约束的话,那么他为了生存是什么事都干的出来的。那样“人”性与“兽”性还有多大区别呢?因此,人是一切社会活动的主体,所有教育活动,包括德育都要从尊重人开始,以人性为本调动人的积极性;要培养人,关心人,给人以发展提高的机会,弘扬人的意识性;要帮助人、爱护人,弘扬人的生物性;同时要满足人的合理要求,满足人高层次的需要和自我实现的需要,服务于人,服务于自我,最终达到人的社会性与生物性和谐统一,使教育者和受教育者在教学过程中促进彼此个性的创造发展。因此,德育必须用人类社会公认的七大道德观点来教育学生,即:生态道德观、人类道德观、社会公德观、职业道德观、家庭道德观、学习道德观和自我道德观。使人的主动发展与社会要求相一致,最终达到人的可持续发展的目的。
③、加速学生的社会化
德育管理的实效其实就是德育工作实际达到的目的和收到的效果与预期的差距。中学生德育是要通过内化来把社会意识和良好规范转化为个体的意识和行为的。这就要求学生要接受一定的思想道德的标准并使之变为自己的观点和信念支配和控制自己的思想、意识、情感,然后外化为个体的行为再作用于社会。这样,只有社会要求,学校要求与学生个体自我设计之间的矛盾统一时,才能使德育目标得以实现。换句话说,即:使说教的大道理变为学生的自觉行动,把社会化道德要求内化为学生自己的价值观、道德观去指导行动。在当今社会,这种价值观、道德观是要经过学生自觉自愿的选择的,任何外力都无济于事。国门开放了,使社会变得多元化起来,因而选择也出现了多元化。德育就是要帮助学生树立这个思想:人首先是自然人,但更重要的是社会人,对社会要有道德、尽义务。我们德育工作者的责任就是要研究如何把健康的、积极向上的、有利于社会和人共同发展的价值观、道德观、伦理观灌输给我们的学生,而使之能在选择上达到个人的需要与社会需要的相统一。
二、提高新时期德育工作实效性的基本方法与对策。
1、确定目标要实际有效
学校德育要遵循少年儿童的心理特点及认知规律办事,要求青少年从日常行为习惯入手开展近距离、小目标、经常化的德育教育,使社会要求、学校规范“内化”成他们自己的道德行为标准。比如:要按时到校、要爱护公物、上课要认真听讲、要刻苦学习、要独立完成作业、着装要大方朴素等等,从一点一滴的小处做起,低起点,严要求,使学生在社会、家庭、学校三个环境中接触到每个社会人都能成为德育教育者,天天检查,人人关心,久而久之就会“润物细无声”,收到良好的德育实效。
2、打“预防针”增加抗体
过去的学校德育进行的都是正面教育,讲的都是社会人间的真、善、美。总怕学生接触到反面的“假、丑、恶”现象。其实,社会是丰富多彩的,也是复杂纷繁的。总是香花与野草并生,真、善、美与假、丑、恶并存。因此,笔者认为应当适当地对学生进行一些“假、丑、恶”现象的教育,当然,这种教育是要在分析、批判的基础上进行的。就像人们的肌体打“预防针”用的疫苗,可使健康的肌体增加抗病毒能力那样,使学生增强抗体,自觉起来抵御不良,达到预防为主,超前控制。教学生学会拒绝那些“假、丑、恶”现象,从而达到德育的目的。
3、净化“真、善、美”环境
在学校德育工作中,我们仍然要始终如一的歌颂人间真、善、美,让学生学会热爱。从爱自己的爸爸、妈妈开始,学会爱家庭、爱环境、爱劳动、爱学习、爱社会,最终达到爱祖国、爱人民的最高境界。要使德育内容分层合理,从小到大,便于内化。可考虑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
①抓好思品课的教学,树立良好的学风、班风、校风,使德育贴近生活,便于行动。
②营造良好的学习氛围,开展“文明校园”活动。使校园文化建设健康向上,利于学生身心发展。
③利用各节假日和纪念日,开展丰富多彩的教育活动,利用每一升旗仪式及时总结反馈一周内的各类信息,弘扬正气,表扬好人好事,把不正之风消灭在萌芽状态之中。
④阶段性的定一些小目标。如:第一周应做到什么,下周再要求什么,循序渐进,使德育步子小一些,实一些。突出德育的实效性和可操作性,树立德育层次观,根据学生不同的年龄,不同的社会角色,提出不同层次要求。
4、树立大德育观
大德育观即德育的社会观。具体是:要求德育从我们所处的时代大背景上去思考、观察各种德育现象:把学校的德育工作放在整个社会的大潮流中去探索思考。在学校树立“三全”德育思想,即:全员——所有教职工都是德育人员,全校师生要共同参与。全方位——学生所有教材都是德育教材,充分挖掘各科教材中的德育内容,对学生进行政治思想品质的教育。全过程——将学校所有活动均视为德育活动,抓住一切时机,全面渗透思想道德教育。形成“人人都抓德育,事事与德育有关”的德育工作大环境。
5、构建“三位一体”的德育网络
江总书记《关于教育问题的谈话》中指出:“不仅要加强对学生文化知识教育,而且要切实加强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品德教育、纪律教育、法制教育”。“加强和改进教育工作,不只是学校和教育部门的事,家庭、社会各个方面都要一起来关心和支持”。
学校、家庭和社会在教育过程中的地位、作用均不相同,各有优势和不足,但总体目标是一致的。如何在这三种教育导向的前提下,全面实施德育大目标,相互结合,取长补短,形成三位一体的合力网络是提高德育整体实效性的基础,也是从全局上根本转变德育薄弱现状的重要环节。学校也可与社区联手充分发挥社区教育的德育优势,形成多层次多渠道合力网络的德育大格局,使学生在校与在家的5+2天时间内都能接受健康有益、积极向上的德育教育,收到事半功倍之效果。
6、重视德育管理者基本素质的提高
学校德育工作的群体是学校每个教职工,他们对德育工作的认识、自身素质和德育工作意识程度以及德育管理者的工作能力、学习能力,指挥协调能力和对新事物的敏锐性都直接影响学校德育工作的功效。因此,要抓好师资队伍建设,要注重师德教育,注重教师队伍整体素质的提高。
总之,在江总书记“全社会都应关心教育”的倡导下,学校德育工作已出现十分可喜的局面,相信通过学校、家庭与社会三方面共同努力一定可使学生的德育工作从教育的行为控制,动机的激励最终达到被管理者的自我控制、自我管理,最终实现德育工作最优化。
德育始终是一个全社会的大课题,要扭转新时期德育工作之薄弱局面,收到良好的德育实效,不但需要教育工作者的积极努力,同时还需要社会各界贤达志士的关心、支持和帮助。让我们共同来营造适应青少年成长的大德育环境,给学生以好坏、是非的肯定评价,使社会道德在他们身上迅速内化,转化为他们自身的道德行为的提高,从而促进中华民族之未来整体国民素质的整体提高。
[关键词]德育实质德育工作实效性基本对策与方法
[摘要]针对新时期新形势下德育工作实效性不高,分析了问题出现的原因,提出了加强和改进新时期德育工作实效性的措施与方法。
- 上一篇:德育模式探析论文
- 下一篇:大学与中学德育衔接分析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