职校德育工作探析论文

时间:2022-02-08 04:51:00

导语:职校德育工作探析论文一文来源于网友上传,不代表本站观点,若需要原创文章可咨询客服老师,欢迎参考。

职校德育工作探析论文

一、职校生思想政治状况概略

上世纪末至新世纪初,高(中)职生思想政治状况其主流是好的,大多数同学爱党、爱国的意识强烈,拥护改革开放,关心国内外大事,痛恨消极腐败,愿为实现现代化和振兴中华做贡献;他们勇于参与公平竞争和敢于开拓创新,有较强的进取心和自信心,不满足于现状,向往热烈的生活和憧憬美好的未来;崇尚科学真理,尊重客观规律,注重实践,讲究实效,不相信甚至十分反感空洞的说教;在自主意识、自立意识、参与意识和自我表现等方面,渴望得到尊重,反对品头论足;他们思想解放,观念新潮,热情奔放,活力四射,对改革开放中的各种新鲜事物充满好奇,并且容易接受;公开承认自我价值,希望通过努力学习并掌握专业技能,来实现自己的人生理想和追求。总之,较之上世纪80—90年代的学生,他们更趋理性化,更具有独立意识、竞争意识、开放意识、科学意识、效益意识、进取精神和务实作风。当然,我们也应清醒地看到,部分学生中确实存在着一些不容忽视的问题,大致表现在以下五个方面:

1.缺乏明确的信仰和远大的理想。小部分学生没有远见和雄心壮志,对马克思主义的信仰和共产主义的理想比较淡薄、模糊甚至动摇,认为马克思主义不能给自己带来实惠,共产主义则遥遥无期,所以不用关心,也关心不了,认为这是中央的事,上级领导的事,与己无关。他们关心和看重的是眼前实实在在的切身利益,因而对社会上流传的诸如“理想理想,有利就想;前途前途,有钱就图”,“只讲金钱,不讲信仰;只要实惠,不要主义”之类说法非常感兴趣,很是认同。

2.缺乏艰苦奋斗和持之以恒的拼搏精神。当代职校生的成长过程比较顺利,大部分都是独生子女。一些人从小娇生惯养,缺乏吃苦耐劳的精神,做任何事情仅凭一时的热情,没有长期奋斗的思想准备,却总异想天开要出人头地,一鸣惊人,其结果往往是有始无终,半途而废,使理想变成空想;部分学生劳动观念不强,不珍惜劳动成果,过分讲究吃穿玩乐,不顾家庭经济实力;学习上不努力,得过且过,存在一定的厌学情绪,迟到、早退、旷课、不按时完成作业等现象较为严重。

3.缺乏集体主义和法纪观念。部分学生集体观念、团队合作精神不强,人际沟通能力和协作能力欠缺,遇事不能顾全大局,班集体活动开展的难度越来越大。有的学生对班级漠不关心,不但不能为班级争光添彩,相反还有意无意损害班集体荣誉。有的学生法纪观念淡薄,自由散漫,我行我素,想说什么就说什么,想干什么就干什么,只要权利不要义务,只要自由不要纪律,只要民主不要集中,好感情用事,喜欢与社会上一些小混混结交,重哥们儿“义气”,对自己的所作所为不顾后果,违纪违法之事时有发生。

4.缺乏道德修养和辨别抵御能力。有的学生社会公德意识薄弱,缺乏应有的正义感和公民意识,言行举止不文明,不爱护公物和公用设施,对有悖社会公德的不良行为表现出惊人的冷漠。有的学生职业道德意识不强,缺乏应有的社会责任感,进职校学习仅仅是为了毕业后的就业、赚钱,至于该如何对社会尽义务、做贡献则很少考虑。有的学生家庭道德意识也不强,缺乏应有的亲情感和友情感,“小天使”“小皇帝”意识浓烈,不能敬老爱幼,善待亲友邻居。有的学生辨别是非能力差,缺乏对错误思想的免疫力和抵抗力,易受不良思想行为影响而步入歧途。

5.缺乏为人民服务和无私奉献精神。一些学生价值取向发生偏差,片面理解市场经济利益驱动原则,过分看重个人利益,甚至有点“唯利是图”,轻视或无视社会利益和他人的利益,名利思想、权位思想和实用主义思想十分严重,不能正确处理个人利益与社会利益及他人利益的关系,只要个人利益或小集团利益,只讲索取和个人享受,对他人和社会关注不够,甚至漠不关心,缺少公益心、关爱心,把大部分甚至全部精力投入到实现自我价值上,而不能把自我价值和社会价值有机地结合起来。

二、职校生问曰存在的原因分析

1.社会上一些不良现象和错误思想的影响。社会转型、经济市场化不可避免会伴生一些不良社会现象、社会问题和错误的思想,从而给学生的健康成长带来消极影响。比如,现在社会上存在的国企困境问题,失业与就业问题,两极分化问题,消极腐败问题,假冒伪劣问题,黄赌毒问题,诚信危机问题,人际关系冷漠问题,拜金主义、享乐主义、极端个人主义和行业不正之风及不文明行为普遍问题,格调低下的文化消费时尚和娱乐方式问题,淡化政治倾向问题,传媒误导问题,网络无孔不入问题,是非颠倒和观念错位的问题等等,都会给学生的思想、心灵以极大地震荡,造成精神污染和严重危害。

2.优裕物质生活产生的负面效应。随着经济的不断发展,人们物质生活水平普遍提高,社会上贪图安逸,不思进取等思想也有所滋长,对学生也造成了一定的影响。学生从不同渠道得到的“零花钱”“奖金”越来越多,有的学生变成“校园小贵族”,五花八门的高消费成为一种攀比的时尚,一次生日宴会花去数百元甚至上千元者有之;非名牌衣服不穿,摆阔气,争奇斗艳者有之;城里学生打的上学者有之;抽烟、喝酒、滥交朋友、过早恋爱者有之;更有甚者,有钱便当起“小老板”来,花钱买作业,雇人考试,雇人劳动,雇人搞卫生,雇人洗衣服等等。

3.外来腐朽思想文化和生活方式的冲击。随着社会的进一步开放,我国在经济和文化交流等方面逐步与国际接轨,一方面有利于我国吸收国际上先进的思想文化,另一方面资产阶级腐朽没落的意识形态和生活方式也逐步渗透进来。西方宣扬犯罪、色情、暴力和资产阶级世界观、人生观的影视作品,书报杂志,论坛观点,通过互联网和人员交往等方式,把不良的思想观念和生活方式也带了进来,这都会给不谙世事、可塑性强的职校生产生很大的腐蚀和误导作用。

4。学校教育思想偏差和德育工作不力。较长时期内,许多普通中学严重存在着重智育轻德育,片面追求升学率的错误倾向,这已给学生造成了一定的不良思维定势。而且,初、高中生进入高(中)职校后,面对的学校德育工作也非十全十美。其突出问题有四点:一是淡化德育。有的认为,市场经济条件下,只要狠抓专业课教学及其技能操作就行了,其他无关紧要,于是对德育便采取“说起来重要,干起来次要,忙起来不要”的对策。二是流于形式。有的做德育工作,不顾实情,不讲实效,只喜欢大吹大擂作表面文章,搞形式主义,或者例行公事,应付了事,虎头蛇尾一阵风。三是脱离实际。有的德育内容较片面而且缺乏针对性和比较性,在方法的操作上则简单生硬缺乏吸引力。四是德育工作者自身素质不高,面对新形势、新问题有些束手无策,力不从心,理论教育不尽如人意,日常思想工作更是漂浮粗放。5.家庭教育失落和三结合教育不协调。有的家长对子女过于溺爱,百依百顺,助长了不良个性和习惯的形成;有的家长只关注子女的文化成绩和智力开发,却从不过问其思想品德表现;有的家长严加管教有余,但不讲方法,采取的不是片面的物质刺激就是粗暴的棍棒打压;有的家长一门心思赚大钱,忙里忙外,就是无暇顾及和关心教育自己的子女;有的则因婚姻解体,家庭破裂或重组,造成孩子心灵上难以抚平的创伤;有的家长对自身要求不严,整天吃喝玩乐,甚至还干些违纪违法的坏事,孩子从“首任教师’身上得到的几乎全是负面东西。三结合教育不能协调一致,有力配合。例如,学校教育大谈理想、道德、纪律,而有的家庭却在灌输着自私自利,巧取豪夺一类东西,而社会上一些人则早把“三室一厅”、糖果饮食店开在校门口,并挤得个水泄不通;学校、家庭、社会三方的联系不够密切,不能形成齐抓共管,协调配合的良性互动局面。

三、搞好职校德育工作对策探讨

1.进一步认识新形势下德育工作的极端重要性。应该充分认识到,今天的职校生就是未来国家的主人,是社会主义事业的建设者和接班人,对其在现阶段的思想是否受到良好教育和正确引导,直接关率到他们的健康成长,从长远看,则关系到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和祖国未来。目前的育人环境虽有不少有利方面,但也不乏不利之处。因此,必须坚持正确的办学方向,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把德育切切实实摆在首位。

2.建立健全德育工作网络体系和运行机制。德育是一项系统工程,要抓出成效,就应建立健全德育工作网络体系和科学的运行机制。院(校)党政一把手要亲自领导亲自抓,成立德育工作领导机构,制定规划,确定目标,拿出措施,统一协调和部署全院(校)德育工作,要从组织制度、人员安排、财力物力上加以落实。要形成各部门分工合作的德育网络体系,在院(校)党政统一领导下,各部门和全体教职员工,全面协调,发挥各自优势,齐抓共管,形成合力,真正做到“校内无小事,事事都育人;校内无闲人,人人都育人”,从而形成教书育人,管理育人,服务育人和环境育人的良好氛围。

3.调整和扩充德育内容。学校要顺应时代潮流,与时俱进,从提高学生基本觉悟和培养学生基本能力出发,坚持以爱国主义、集体主义和社会主义教育为主线,针对当前学生实际发展需要,适时调整和补充教育内容,增加一些适合学生心理、生理和思想品德发展规律的内容。比如说,进入新世纪以来,德育工作的指导思想和核心内容,就应是在坚持马列主义和思想基础上,高举邓小平理论伟大旗帜,全面贯彻“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作为思想政治工作主渠道的“两课”教学,则更要带头搞好“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三进”工作。又如,根据用人单位意见,职业道德教育就要相应增加或加强爱岗敬业、诚实守信、团队精神、创新意识、保守商业机密等内容。对具有生命力,在群众中有很大影响和广阔市场的中华传统美德,以及国外德育工作的先进成果,也应予以增补,做到批判继承、借鉴学习。

4.改革德育方法,更新德育手段。一要坚持理论联系实际,理论和实践相结合。德育工作应将科学理论、革命道理与活生生的社会实际、学生实际结合起来,运用鲜活的材料,典型的事例,正反对比,有针对性和有说服力地进行。应围绕学校和学生的中心工作,把德育渗透到各课程教学和学习之中,渗透到学校各项工作之中。应运用各种生动活泼的形式,积极开展理想教育,艰苦创业教育,道德法纪教育等,并要求学生身体力行。二要坚持以人为本,做好感情投资和正面疏导工作。德育应符合职校生身心特点和成长规律,做到“动之以情,晓之以理,导之以行”。要尊重、理解、关心、帮助、鼓励、信任学生,做他们的知心朋友。要坚持说理、引导、激励的方法,而不是堵、压、罚。要突出学生的主体地位,充分发挥其主观能动性,注重个体的自我教育和道德实践。三是改进“两课”教学方法及成绩评定。要改变传统的满堂灌、填鸭式、注入式的说教方法,采用富有启发性的讲授法、谈话法、讨论法、演示法等灵活多样的方式方法,做到课堂教学与课外活动相结合,“两课”教学与其他学科教学相结合,特别是与学生专业实习和社会实践相结合,使“两课”教学富有思想性、知识性、启发性、针对性、艺术性和可信性。成绩评定要变百分制为等级制,应充分考虑和结合学生的现实表现。四要运用先进科技手段,以推动思想政治工作。不良思想文化对青少年之所以有相当魅力,其现代高科技手段是重要因素。学校德育应从中受到启发,把先进传播技术引入课内,并延伸到课外,力求德育丰富多彩,喜闻乐见,能够磁石般地吸引常到社会各娱乐场所游逛的学生,积极参与各种德育活动,抵消不良文化消费手段的影响。

5.努力培养一支高素质的德育工作队伍。搞好学校德育工作,其关键要有一支业务过硬,适应27世纪要求的品德优良、人员稳定的高素质德育工作者队伍。他们不但要具有丰富学识,而且在道德品质、思想情操、文明行为、生活作风、开拓创新等方面,以身作则,为人师表,树立高尚的人格形象。因此,学校要舍得投入,在师资和人才培养上下功夫,如组织业务进修培训,参加社会实践,外出参观学习等;要重视德育工作者的切身利益,如职称评聘和其他待遇等,以确保队伍的稳定性;要建立德育工作激励机制,如设立德育工作奖等,以调动他们的积极主动性和聪明才智。总之,要想方设法,彻底改变智育和德育一手硬、一手软,一手实、一手虚的状况。

6.搞好三结合教育,齐抓共管形成合力。学校教育、家庭教育、社会教育只有协调一致,配合默契,才能保证教育在方向上的一致,增强整体教育的有效性。因此,要下力气营造以学校为主体,以社会为依托,以家庭为基础的德育工作格局,共同搞好育人工作。各级政府和党团组织,一定要按中央精神做到三个文明建设一起抓,净化社会风气,提高全民族思想道德素质;教育行政主管部门要改革教育评估方法,完善德育测评体系,发挥正确导向作用;社会各界要通过德育基地建设等形式,为青少年成长创造良好的社会环境。家长要注意发挥家庭教育的作用,通过言传身教,培养孩子良好的行为习惯和道德品质,树立自尊、自信、自强、自立的意识,提高自理自律的能力。承担德育主要任务的学校,除了搞好校内各项德育工作外,同时要主动加强同家庭、社会建立经常化、制度化的联系,定期交流情况,针对学生中出现的新问题,及时制订有效的教育方案,务求教育的协调一致。

参考文献:

赵有棣:新形势下职业学校的德育工作·职业技术教育,2002,(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