研究生德育困境分析论文
时间:2022-02-08 04:49:00
导语:研究生德育困境分析论文一文来源于网友上传,不代表本站观点,若需要原创文章可咨询客服老师,欢迎参考。
2006年4月南京林业大学研究生院面向全体研究生(包括硕士生、博士生)开展了关于人生价值观及德育内容、途径的问卷调查,共发放问卷1007份,回收试卷938份,其中有效试卷926份。①(注:本文所引用的数据都是源于本次调查。)其中:
问3:对于研究生自我伪装学历、搞学术造假,持反对观点的占86%;
问7:你是否会选择对助学贷款的逃匿欠款?选择“否”的占78%;
问8:你是否会应朋友的要求或利益的驱动当“考试”?选择“否”的占64%,选择“视情况而定”的占31%。
看到这些数据,我们是否应该感到欣慰呢?事实上,一边是考试监察和考试纪律越来越严,另一边却是们在“前赴后继”;一边是国家不让经济贫困的学生失学提供银行贷款,另一边却是精神仍未“脱贫”的毕业生失信逃匿、欠款;一边是在招聘单位信誓旦旦、语言感人的求职,另一边却是使聘用单位无可奈何、摇头长叹的违约,以及不少载着虚假光环的简历。这些都是拥有较高学历的研究生所为。为何出现这样的教育困境呢?当今,现代市场经济的利益驱动和竞争机制渗透到社会生活的各个层面,不仅使人们认同追求利益的正当性,又带来了全新的人际关系与伦理道德诉求。科技的迅猛发展给人类实现可持续发展带来希望的同时,也对唯生产力的经济伦理提出了新的挑战;信息化的浪潮有效地消解了传统的时空概念,它通过网络很好地实现了资源即时共享,但也不可避免地带来西方文化意识形态中的“享乐主义”、“拜金主义”等观念。这一切不仅冲击着研究生原有的人生观、价值观和世界观,也给研究生德育工作者提出了新要求、新挑战,促使我们对过去工作的反思,建构一种新的育人理念,即坚持社会主义荣辱观教育与“育人无声”的培养机制。
二、当代研究生群体的典型特征
(一)个体间的较大差异性
在所有的学生群体中,研究生群体的个体差异性是最大的,人员结构相对复杂是其最大的特点。除了家庭背景、性别、人格气质等常规差别外,研究生个体间的婚姻状况、前置学历、工作经历、社会阅历等方面的差异尤其显著。这些巨大差异的存在,导致这个特殊群体较难自发形成一个正式的群体。他们往往通过非正式群体去追求归属感。
(二)刺激的单调性
特殊的学习和生活方式、个体间的巨大差异对于研究生的心理产生直接影响,而心理发展离不开相应的刺激作用,尤其是处在多元压力下的研究生群体,更需要适当的宣泄途径。据调查,在正常的学习、生活过程中,研究生的学习、生活方式以少数人甚至个体为主,总体上缺乏群体行为和活动;他们所能接触的人和事物也十分有限,生活单调沉闷,只能通过非正式的途径来宣泄这种压抑感。研究生个体通过自身不断调控刺激源去缓和自己的内心状态,比如很多研究生都十分喜欢电脑游戏,靠玩游戏打发时间。这种自我调整会带来负面效应,比如打完一天游戏会很愧疚,但是下次又会这样,如此反复,身心疲惫。
(三)较强的优越感和兼容性
研究生都受过良好的、系统的教育,具有较高的知识层次和较广泛的社会接触,信息量大。他们中绝大多数人在本科阶段就是“三好学生”、“优秀学生干部”,很多人都已经入了党,因而,在心理上他们比同龄人具有优越感。也因为他们是在社会转型、利益调整、文化激进、观念冲突、矛盾意识激励的社会环境中来调整自己的人生观、价值观,所以他们思想开放、不墨守成规,成为新事物、新思想的采纳者和传播者。因此,研究生群体极易产生一种盲目的优越感和兼容性,过度相信主观臆想。
(四)较强的独立意识和较弱的集体参与意识
当前在校的研究生大都出生于20世纪60年代后期至80年代初期。其中,相当一部分人有工作经历,在经济上已经独立并成立家庭,这部分人的心理发展大部分处于青年晚期或成年期,独立意识较强,易形成以“家”为形式的集体意识。而由应届本科考上的研究生,由于心理优越感、自身差异性及刺激的单调性,他们易产生较强的独立意识或个人意识。而且,他们在个人、集体和国家的关系上主张奉献与索取并重,注重自我价值的实现,偏重物质利益,关心自我实现,所以他们常常审视个人发展,具有强烈的个人学习的目的性,对于“一些毫无好处可言的活动”漠不关心。
研究生的心理、思想和学习的这些特点,决定了研究生的思想教育和管理工作绝不仅仅依靠通过惯例性的政治理论、决策等灌输或行为规范等道德修养方面的教育就能达到目的。真正起作用的是他们在实践中的体验,是切合实际的教育内容,是导师高尚的人格魅力、献身科学精神的感染,是校园整体环境氛围的熏陶,是研究生中非正式群体的自我教育、共同进步的目标的追求。因此在研究生的日常管理中,必须坚持导师指导和非正式群体共同进步,坚持内容有效和导向鲜明相结合,坚持思想性与学术性相结合的观念。
三、研究生德育必须坚持四个原则
(一)内容有效与导向鲜明相结合原则
内容有效性是指能够引起广大学生明辨是非、善恶、美丑的界限,吸收人类优秀文明成果,抵制西方腐朽落后的思想文化,并且能够结合研究生自身发展的诉求,拓展和优化德育教育内容。如调查所示:
问14:你认为马克思主义理论对自己的影响程度?选择“影响一般”、“影响不大”、“无影响”的共占63%;
问15:你认为哪方面的教育应该放在德育教育的首位?选择“爱国主义教育”占66%,“马克思主义理论”占11%,“集体主义教育”占17%;
问6:目前学术界浮躁现象严重,其根本原因是?选择“急功近利”的占54%;
问9:高校学术造假屡禁不止的主要原因是?选择“追名逐利”的占52%。
传统的德育主要侧重于思想政治教育,强调社会本位的一元价值观取向的正面灌输,往往忽视个人现实发展的诉求,导致大多数研究生对传统的德育持保留态度,认为这些教育“可爱但不可信”、“可信但不可行”。结合当前形势,笔者提出应以社会主义荣辱观为理念来引导研究生关注民族发展、关注学术伦理。
社会主义荣辱观,不仅明确了我国德育的基本价值,它还着眼于当代全局、面向中华民族的未来,既继承了我们党关于社会主义精神文明的基本精神,又汲取了中华民族传统道德文化的精华,反映了当前社会风气中存在的突出问题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公德要求,富有鲜明的民族性、时代性和实践性。荣辱感、羞耻感是人生观、价值观、世界观的核心内容和重要表征,也是道德教育的有效切入点。通过社会主义荣辱观教育可以培养出独具特色的大学精神,创造研究生成长的良好环境。[1]
因此,积极培养研究生以爱国主义为内核的民族精神,培育其民族自尊心、自责感和责任感,这是具有内外需求的。一方面,研究生作为社会的精英,对于一些问题的思考、观念的阐释更具有深度,这是社会发展、民族腾飞所需求的;另一方面,民族自豪感与自我实现程度的高低成正相关,当研究生自我实现程度越来越高时,其民族归属感将越强,这是绝大多数研究生认同、需求的方面。所以,我们应该积极引导他们关注民族命运和国家发展,培养其振兴民族的责任感和使命感;同时还必须培养研究生正确的学术伦理观,塑造研究生群体的学术人格,这有助于其在专业领域更好地发展,实现自我价值。
(二)导师引导育人原则
研究生导师是教学、科研的杰出代表,是最高层次人才培养质量的决定性因素。从研究生入学开始,导师就对他们的学业、生活等各个方面起着指导作用,以自己的专业知识和人品修养对研究生的科研道德、治学态度、敬业精神、名利关系及人生观、价值观等方面起着直接的作用和潜移默化的影响[2]。导师与研究生的这种特殊关系形成了导师对研究生的一种特殊影响力和约束力。导师和研究生接触最多,最能及时了解研究生思想动态的发展和变化,而且研究生比较信任导师,这就使得导师育人具有针对性和实效性。这与我们的调查结果与分析是不谋而合的。
问11:对于研究生培养起关键作用的因素是?选择“导师”的占70%,选择“研究生教育管理部门”的占23%;
问5:大学学术重要内涵的特征是?选择“一流的导师”占68%,选择“一流实验室”占27%。
可见,导师对研究生的影响力是非常大的。所以,研究生的培养过程,导师必须坚持两个原则:
第一,人格育人的原则。教育家加里宁曾经说过,教师不仅是用自己的学识教人,而且是用自己的品格影响学生;不仅用语言去传授知识,而且还要用自己的灵魂去感化学生和塑造学生的心灵。导师要重视并发挥自身人格魅力的影响,在政治思想、道德品质、学识学风上能以身作则、为人师表。为了让学生更好地做学问,导师更不能浮躁,要淡泊名利,拥有高尚的情操、高品位的人格。
第二,细节育人原则。这里的细节育人有两层含义:一是导师在对研究生进行思想道德教育时,要通过言传身教,率先垂范,从身边的小事做起,潜移默化地影响;二是教育研究生要从小事做起,培养良好的道德品质和严谨作风。很多研究生眼高手低,小事不愿做,宿舍脏、乱、差,处事少礼仪、浮躁、缺严谨。因此,导师及研究生教育管理者必须教育和要求研究生从小事做起。
(三)非正式群体共同进步原则
近年来,研究生的行为特点逐步发生了一些变化,即越来越淡化正式群体意识,注重非正式群体的作用。非正式群体是指那些自发产生的,没有明确的规章制度,成员之间的地位与角色、权利与义务都不确定的群体。而研究生的非正式群体主要有学术研究型、爱好交流型、经济合作型等类型。随着网络的发展,又出现了以网络为载体的网络型群体。其中占主导地位的是学术研究型群体,即因导师和学科而形成的学研集体。这种群体以导师为核心,以相同的科研课题作为载体,是研究生交流和工作最频繁的集体。[3]在这种以知识为基础的合作型群体形式中,个人的发展必须依靠群体的共同努力。但是由于个体在这样的群体中更加关注个人在群体中的角色,自我意识增强,当个人行为占主导地位时,有可能形成对自身的盲目崇拜,从而失去协作精神,导致集体观念淡漠,产生了个人主义和利己主义的道德观。
因此,必须利用这种学研集体积极引导研究生个体共同关注群体发展,促使他们形成敢于承担责任、互相关心帮助、与人为善、共同发展的集体主义观念。在对研究生开展德育工作时,应积极培养和引导这种非正式群体中的集体主义,帮助他们树立群体目标意识。如果非正式群体有明确的目标导向,那么对于研究生个体的激励及规范作用也是很显著的。他们通过群体目标的实现和集体的成功,来完成个体的自我价值实现。
(四)校园环境育人原则
校园文化的建设是学生们完善知识结构、掌握专业知识与技能的重要形式,是活跃学术思维、培养创新能力的重要途径,是规范和激励行为、锻炼意志、塑造健全人格的重要动力,是陶冶情操、树立崇高理想、培养健康审美情绪的重要载体。构筑导向鲜明、学术特征显著的适合研究生群体的校园文化环境,是有效开展研究生德育工作的重要途径。
基于此,首先应该加强具有时代特征和学校特色的校园文化建设,建设价值导向鲜明的校风、教风、学风,开展以知荣辱、树新风为主题的校园文化活动,营造鲜明、自然、和谐的校园文化环境,引导广大研究生崇尚真、善、美,憎恨假、恶、丑,不断追求崇高的人生境界。其次,营造浓厚的以学术活动为载体的研究生成长氛围。[4]学术性是研究生群体最具特色的特征,学术特征应该成为研究生群体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可通过开展研究生论坛、学术讲座及科技作品大赛、创业大赛等活动,多方面给予研究生刺激,从而使得研究生德育工作不但起作用于“报告里、导师前”,还能时时刻刻反映于研究生日常生活中。
总之,研究生的德育工作,应坚持科学发展观为指导,贯彻社会主义荣辱观的理念,并基于研究生的特点,采用与时俱进的研究生德育工作方法,创造良好的研究生平等发展、充分发挥才智的校园文化环境,使研究生德育工作在民主、平等、相互学习的双向互动的氛围中展开,更好地彰显研究生这一群体中不同个体的个性,追求研究生德育工作和研究生自身共同发展的双赢或共赢,培养出品学兼优的高素质人才。
参考文献:
[1]冯建军.社会主义荣辱观教育是当前德育走出困境的路标[J].南京师大学报:社会科学版,2006(3):1922.
[2]邹惠,刘旭东.有针对性地开展研究生思想政治工作[J].中国高等教育,2006(12):2930.
[3]尹发跃.研究生网络伦理道德现状及对策探究[J].学位与研究生教育,2006(2):4144.
[4]佟福锁.论职能部门管理与研究生培养质量的关系[J].南京林业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6,6(4):105108.摘要:针对目前高校研究生德育工作出现的困境,笔者从研究生德育出现困境的原因及研究生群体特征分析入手,探讨了走出德育困境的四原则:内容有效与导向鲜明相结合原则,导师引导育人原则,非正式群体共同进步原则,校园环境育人原则。
关键词:研究生;德育;困境;反思
- 上一篇:工业生产许可证申办咨询会讲话
- 下一篇:屠宰厂开业庆典贺词
精品范文
10研究性学习案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