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校德育探究论文
时间:2022-02-08 03:52:00
导语:高校德育探究论文一文来源于网友上传,不代表本站观点,若需要原创文章可咨询客服老师,欢迎参考。
一、大学生就业能力分析
什么是就业能力呢?“就业能力是一种与职业相关的综合能力,是指大学毕业生通过学习和实践而获得的能够实现就业理想、满足社会需求、在社会生活中实现自身价值的本领。也指人们从事某种职业所具备的能力,包括基本能力与特殊能力。”就业能力决不仅仅指专业技能,而是涵盖了更广泛的个人整体素质。它包括丰富的专业知识、强烈的社会责任感、良好的人际关系和成熟的心理素质等。就业能力是一种综合能力,需要长期的积累,难以一蹴而就。然而,由于市场经济的发展和商品意识的泛化,知识价值观的功利取向与实用取向已成为当今大学生价值取向的主流。在就业压力下,他们热衷于考证、考级、考研,浮躁的学风在高校盛行。大学生过高的就业期望值和不正确的择业观、书本知识和生产实践脱节、实践能力不强、情商教育的匮乏导致社会适应能力差,大大降低了大学生的就业能力。而许多高校为了学生的出路,往往着重培养学生的专业能力,忽略了对学生整体素质的培养,甚至把就业指导简单化为找工作的技巧,其育人功能逐渐弱化,沦为文凭的加工厂。这样的教育模式培养出来的毕业生就像流水线上的产品,难以在竞争中表现自己的异质,缺乏不可替代性,导致目前人才市场上出现“有业无人就”和“有人无业就”并存的情况。
要从根本上解决大学生的就业问题,就必须改变高校的育人模式,致力于大学生就业能力的提升。“高校教育不仅仅是一种职业教育,更是一种素质教育,是以彰显人性、完善人格、实现和促进学生个体身心和谐发展为目标的教育。”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专门从事人的工作,对提升人的全面素质、促进人的全面发展起着重要的作用。高校德育工作要勇于承担这个社会责任,积极发挥思想政治教育的个体价值,塑造大学生的个体人格。通过传导社会价值准则、行为规范,使大学生养成社会所需要的思想品德、心理素质等,把外在的社会要求转化为受教育者的内在个人意识。
二、高校德育对学生社会责任感的养成
社会责任感是指社会群体或者个人在一定社会历史条件下所形成的为了建立美好社会而承担相应责任、履行各种义务的自律意识和人格素质。个人的社会责任感是个人对自己所应承担的社会责任的自我意识,也是一种自律意识,是个人对自己所提出的要求与对自身行为的约束。个人的社会责任感是其人格素质的重要内容,反映个人的社会化和人格完善化的程度,一个人担当社会责任的状况与他的人格素质有着一种内在的、正向的关系。责任从完成某种社会要求或道德要求的角度说明人格,可以说一个人越是自愿地积极地担当社会责任,其人格素质就越健全。
因此,用人单位越来越看重大学生的社会责任感,对于责任心在事业上的重要作用也越来越认同。是否具备强烈的社会责任感已成为企业选拔人才的一项重要标准,当然也成为大学生就业能力的一部分。然而,随着社会的发展,大学生个体本位思想日趋强化,大学生对其个人价值、个人成就、个人需要等方面的重视程度日益加强,很多大学生只想让社会承认其个人价值、满足其个人需要、尊重其个人利益,却不愿对社会多作贡献。他们一方,面渴望集体对个人的关注与尊重,另一方面又缺乏为社会无私奉献的实际行动。大学生的这种矛盾的思想行为使得社会无法对毕业生报以充分的信任。许多企业抱怨刚入职的大学生只问报酬、不讲贡献,一切以个人利益为中心,对于集体的事不闻不问,因此在招聘的时候越发小心谨慎,用各种方法来考察应聘者的责任感。但这种考察往往只是一时的,无法真正地全面地把握一个人。要从根本上解决问题,就必须使当代大学生普遍具备这样一种人格素质,因此,高校不能简单地只求学生顺利毕业找到工作,而应该将企业的信息反馈真正纳入到人才培养的计划中来,为社会输送德才兼备的优质人才。
高校德育正是培养学生社会责任感的最佳途径。这就像弗洛姆所说的:教育的社会功能是使个人具备在以后的社会生活中起到应起的作用的资格,也就是说,把他的个人个性塑造得极为接近社会个性,使他的欲望符合他所扮演的社会角色的需要。高校通过对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使其正确认识到个人与社会之间是一种既有区别又相联系的关系,是一种共生共存、辩证统一的关系。一方面,个人离不开社会,人是最名副其实的社会动物,不仅是一种合群的动物,而且是只有在社会中才能独立的动物,人的本质在其现实性上是一切社会关系的总和;另一方面,社会又离不开个人,没有个人,社会就不能存在。就此而言,社会本身,即处于社会关系中的人本身。如果大学生正确地理解了个人与社会之间的关系,就有利于其社会责任感的养成。当然,这并不是要片面地追求社会价值,把社会价值与个人价值人为地对立起来,而是要把个人利益与社会利益和谐地统一起来,在追求个人利益的时候兼顾社会责任。有些大学生之所以淡化甚至缺乏社会责任感,就是因为他们把自我价值的实现与社会整体利益的实现对立起来,认为如果追求社会整体利益,其个人价值的实现就必定会受到影响。其实,个人价值的实现是离不开社会整体利益的发展的。大学生若能懂得这一道理,就会自觉地形成高度的社会责任感,这便体现了高校德育的价值。
三、高校德育对学生人际关系的促进
人际关系是指人与人之间的相互联系、相互影响和相互作用的状态。马克思说过:人的本质并不是一个单个人所固有的抽象物,在其现实性上,它是一切社会关系的总和。作为一种社会性的动物,人不可能脱离他人而独立存在,而是基于某种需要必然与人发生这样那样的关系,即人际关系。人们努力营造自己的人际关系网络,在交往中获得真诚的友爱,满足对友谊、归属、安全的需要,获得充实、愉快的精神生活。实践证明,当人际关系和谐、融洽时,它会给人以愉快、充实、幸福、成功、欢乐,并能充分调动人的积极性,有利于不良情绪和情感的控制和发泄;而当人际关系紧张、失调时,它又会给人带来烦恼、痛苦、失望和忧伤,就容易导致焦虑、紧张、恐惧、愤怒等不良情绪,影响学习和生活。
在企业的经营管理活动中,各种人际关系是否协调对企业的兴衰成败起着不可估量的作用。“只有企业内部形成和谐的人际关系,才能使企业在管理层面上形成统一的意志,才能形成团体的力量,使决策得到最快速的执行。相反,如果员工之间缺乏信赖,相互猜忌,则必然导致企业内部块块分割、各自为阵,在工作上相互推诿,拒绝合作。”因此,与人沟通的能力、人际交往的技巧也是当今大学生就业所必备的能力之一。然而,当代大学生大多是独生子女,父母的过分溺爱与养尊处优的成长环境使他们已经习惯了以自我为中心,对他人缺乏爱心,集体观念淡薄,情绪易激动,缺少容忍、谦让、合作的品质,很容易使他们在生活中产生人际关系的不协调。其次,当今社会已进入信息化时代,网络已成为大学生生活中不可缺少的一部分。相对宽松的学习环境使他们有很多空余时间过度沉溺于网络的虚幻世界中,却疏远了与现实生活中同学的交往。大学生沉迷网络随着社会的发展已日渐成为人际关系和谐发展的新阻碍。人际交往不仅是一门科学,更是一门艺术,需要掌握一定的方法,了解一定的规律。大学生由于涉世不深、经验不足,欠缺沟通能力,这也是造成人际关系僵化也是一个主要原因。
“一个人的人际关系好坏不仅仅是依靠人际交往的技巧,更多的是凭借个人魅力和综合素质,包括思想觉悟、道德修养、性格个性、情绪情感、文化程度知识水平的各种能力等因素。”高校思想道德教育通过对学生的正确引导,可以培养大学生建立良好的人际关系的能力。首先是协调式引导,即协调眼前与长远、局部与全局、个人与集体、单位与社会的复杂的利益关系。对于这些关系,光有行政和法律手段是不行的,还要有思想道德教育进行的调节、协商和对话,从相互理解、相互支持的角度,比较从容地、缓和地解决人们相互之间的关系。其次是沟通式引导,引导大学生学会与人沟通,让他人了解自己的想法,同时也对别人的思想行为报以理解和宽容,避免不必要的矛盾和冲突。最后是交流方式的引导,转变观念,克服封闭思想,积极与人交流,为自己的生活注入新的内容、方式、风格。以包容的心态对待他人,形成合作竞争、合理竞争的良好人际关系。通过这些方面的引导,大学生能够更主动地完善自我,自然能造就出良好的人际关系,这不仅对他们的就业有帮助,更能令他们终生受益。
四、高校德育对学生心理素质的培养
近年来,随着国际国内政治、经济、文化各方面形势的新变化,随着科技信息、人才竞争和全球化影响的加剧,大学生面临着理想信念、价值取向的考验,面临着就业、交友、生活等方面的挑战。各种竞争日趋激烈,生活压力越来越大,大学生面临的心理问题越来越多。然而,绝大多数大学生是在家长和老师的呵护下一帆风顺地成长起来的,他们意志薄弱、个性脆弱,缺乏独立承受压力的心理能力,遇到挫折便束手无策、自暴自弃,甚至悲观绝望,产生逆反等不良心理。尤其是面对激烈的人才竞争和严峻的就业形势,很多大学生由于学历不够、能力有限、观念偏差等原因而找不着工作,终日游走奔波。在这种情况下,那些性格内向、心理承受能力较差的大学生,更容易造成抑郁、烦躁等不良心理,甚至有人对生活和前途失去希望,认为学习和生活都没有意义,造成人生观和价值观的扭曲。因此,要提升大学生的就业能力,就必须提高其心理素质。
大学生心理素质的教育和培养是当代大学素质教育的关键。心理素质教育是培养合格人才的基础性教育,它是素质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中国教育改革和发展纲要》提出素质教育的基本内容包括思想品德教育、文化科学教育、劳动技能教育、身心和心理等五个方面。这几个方面的素质相互影响、交互作用,而心理素质在人的素质结构中起基础性作用,是将人的综合素质中的各个部分联系起来的关键性环节。心理素质涉及人的精神风貌、能力、气质、性格和情感态度等心理要素,是其他素质形成和发展的前提,并直接制约着人的综合素质的提高。其他素质只有在一定的心理状态下才能发挥作用。因此重视对大学生心理素质的教育和培养,是当前高校教育工作的重要任务之一。
“目前,我国高校的心理素质教育是纳入德育体系之下的,也就是说高校德育要负起培养大学生良好的心理素质的责任。”这并不等于说二者存在着完全等同或相互取代的关系,而是在“关注人的需要和发展”这个教育改革时代的核心理念下,二者殊途同归。当前大学生中一系列问题行为的产生,不仅有思想方面、品质方面、行为习惯方面及法制观念方面的原因,而且往往还伴有心理方面的原因。大学生碰到的各种现实矛盾和问题,许多是经常混杂在一起的,心理健康教育与思想政治教育只有在把握各自侧重点的基础上,将二者紧密地结合起来,才能真正收到教育的效果。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课堂是心理健康教育的主阵地。通过宣传普及心理健康知识,传授心理调适方法,解析心理现象,分析心理动因,帮助大学生消除心理疑惑,保持自信与乐观的人生态度,使大学生了解并体会心理问题产生和发展的历史过程,从根本上预防心理问题的出现及找出应对的办法。同时,非课堂教育也是心理健康教育的主要途径,如定期举办心理健康讲座,邀请心理学专家讲授心理健康知识;认真做好心理辅导和心理咨询工作,开展细致深入的谈心活动;开展挫折心理训练,使学生积累受挫的经验,正视人生的成功与失败,增强其抗挫折能力。这些都能缓解大学生就业、情感等方面的压力。切实帮助大学生解决实际问题。只有这样,大学毕业生才能具备应有的心理素质,真正地在社会这片大海中乘风破浪。
[摘要]文章通过对大学生就业能力的分析,提出高校德育对学生就业能力的提升起着不可忽视的重要作用。就业能力取决于一个人的综合素质,主要包括强烈的社会责任感、良好的人际关系、成熟的心理承受能力等,而高校德育对这些方面均有很大程度的培育和引导作用。为此,高校应该重视学生的德育工作,以此来提升学生的就业能力,为社会输送合格人才。
[关键词]就业能力;社会责任感;人际关系;心理素质
- 上一篇:高校德育工作分析论文
- 下一篇:德育课程优化整合分析论文
精品范文
10高校网络安全方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