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校德育中的渗透意识分析论文

时间:2022-09-28 11:36:00

导语:学校德育中的渗透意识分析论文一文来源于网友上传,不代表本站观点,若需要原创文章可咨询客服老师,欢迎参考。

学校德育中的渗透意识分析论文

摘要:学校德育是一个长期、连续和渐进的系统工程,由此决定了德育的渗透特性。要全面提高德育渗透的整体水平及效率,必须切实解决好德育中的渗透意识问题,建立科学的受众、比照、渐进、反复和差别化渗透意识。

关键词:德育;渗透意识

德育作为我国各级各类学校的中心工作,是我国学校教育社会主义特色的集中表现,对培养具有一定思想道德素质、文化素质、专业素质和身心素质的人才具有特别重要的意义。高等院校的学生一般年龄都在20岁左右,身心变化处在无忌与隐秘并存、成熟与幼稚交替、自信与盲从混杂的阶段。面对学校德育,他们绝不会因一朝天降甘露,即刻茁壮成长,而无不经历着一个接受知识、生活比照、行为选择、内心反省到行为养成的过程,时间跨度漫长,变化迁移细微,影响因素众多、认知过程曲折,决定了德育过程与方式的“渗透”特性,从而要求德育工作者树立“渗透”意识,学会“渗透”方式,把握“渗透”过程的要求,为此首先要解决好科学“渗透”的意识问题。

受众意识

受众意识就是要明确德育渗透一切要围绕和服务于学生“接受”的需要,并以学生“接受”的程度作为评价德育渗透成效标准的意识。从某种意义上讲,德育就是专门研究让学生接受什么,如何接受并最终使学生接受的工作,接受是学生的本质特征,德育渗透的过程也是学生接受的过程,学生在教师的指导下接受知识、接受品德、接受他人、接受自己,既是其学习生涯的基本内容,也是德育渗透的目的。德育要摒弃任何脱离学生“接受”需要的德育理论和实践,认真研究和满足学生的“接受”需求,力求让学生在德育渗透过程中最大限度地接受自己,为此,我们先来认识一下“接受”和“接受”的过程。

“接受”是学生用身心感受和吸纳外在的知识、技能、品德及信息的过程。从量的方面来说,“接受”是一个由不知到知、由知之较少到知之甚多的过程;从质的方面说,“接受”是由浅到深、由被动接受到主动体验的过程。从启蒙教育开始,教师就犹如置身于一块尚未开垦的处女地,丰富而又神奇的自然和人文知识犹如甘露渗透进贫瘠的土壤,6年、9年、12年甚至更长的日子里,点点滴滴的渗透,使无知顽童变成莘莘学子,多少个教师、多少节课、多少次批阅、多少次谈话,重复并强化着不计其数的“接受”,于是,学生的文化素质、思想品德、身心素质在“接受”中一天天形成,世界观和人生观也初见端倪。由此可见,接受渗透是未成年人德育工作的主渠道,学生被动接受渗透、难度较小、成效较快是这一阶段德育的基本特征。要充分利用这一年龄段学生思想单纯、可塑性强的有利时机,悉心创造学校德育的大环境,精心策划,赋予丰富、积极的德育渗透内容,为下一阶段德育打下坚实的基础。

比照意识

生活比照意识就是一种开放渗透意识,即把德育放在社会大环境中,把学生作为一个“社会人”对待。

从教育关系来看,中小学阶段的未成年学生对教师存在一定程度上的崇拜与敬畏,“教师说什么就信什么”的现象比较普遍,虽有盲从的成分,但学校德育工作的难度相对较小,这也是德育渗透初级阶段的特点。然而,随着学生认知水平及能力的逐步提高,生理和心理上的变化,越来越多的学生特别是高等院校的学生,不再愿意被动接受现成的结论和直接接受渗透,开始用自己的眼光审视周围的一切,并与学校德育教育的内容进行比照,开始有了自己的思考,这标志着德育渗透进入了新阶段。

从教育内容来看,学校德育一直是以积极和正面教育为主,其初衷是培养积极向上、健康正直和善良诚信的品质,因此,社会上阳光的、积极的一面讲得多,社会阴暗面、消极的一面讲得少,甚至完全回避,对未成年学生来说,这种做法不能不说是有一定道理的,但当学生面对社会及身边的阴暗和消极现象的时候,德育工作还是暴露出某些免疫能力的缺失,从惊愕、困惑、到逐步认同,甚至津津乐道而身陷其中,相当部分学生在辨别是非能力、心理承受能力、自我保护能力方面表现出惊人的低能,不仅使多年德育的成果荡然无存,而且也使学生的身心蒙受巨大伤害。不言而喻,学校德育是在一个相对封闭的时间和空间里进行的,培养的是一种理性境界,但学生毕竟是生活在一个现实的社会、家庭和人群中,每天都要面对许多陌生、鲜活的新现象和新观念,每天都要进行不计其数的比照与思考:反思学校的,观察社会的,形成自己的。如果说此前的德育渗透主要是让学生接受现成的东西,现在则要求学校德育渗透在向学生灌输积极、正面的东西的同时,主要是指导学生学会观察、比较和分析,积极参加道德实践,并在学生社会、心理能力的承受范围内,不应回避而是坦然面对社会及人性的消极、阴暗面,通过“反向渗透”来取得“正向效果”,培养学生的道德评价能力与相应的社会免疫力,让学生正确认清社会的主流和发展方向,学会辨别、学会选择、学会接纳、学会拒绝,过好人生的青春期。

渐进意识

渐进渗透意识是指德育渗透的过程性和匹配性意识。德育是一项塑造人的灵魂的工作,其渗透活动必须同学生生理、心理、文化及个性发展的阶段性需求相一致,既不能落后也不能过分超越学生的实际,是一个在渐进中通过学生自己的思考、选择、反省最终养成的过程。

德育渗透主要是通过情感教育,培养学生爱劳动、爱学习、爱家乡、爱父母以及诚信守纪、积极向上的健康心理与人格方面的情感,教师可通过轻松愉快的游戏、身边的小事或杰出人物,甚至通过自身的一句话、一个动作、一件事,点点滴滴,潜移默化。在这一阶段,不能用成年人的眼光和标准去要求学生,事实上过早地成熟有违于青少年身心发展的规律,同样,在这一阶段对学生也不宜过分强调理论方面的要求,德育的实践证明,过早地进行抽象的理论教育,超出学生接受能力的承受范围,会使学生对德育产生心理疲劳和厌烦,只能导致事倍功半。因此,青年学生只能在渐进的渗透中渐进地成长,由感性走向理性。

反复意识

反复渗透意识是指德育渗透过程的曲折性、波动性和重复性意识。科学的认识过程和学生的生理、心理特点注定了德育是一个反复渗透的过程。接受一种理念与最终形成一种理念是两个完全不同的概念,好奇、逃避、享受、从众心理与习惯是青年学生反复尝试某种生存方式的根源。人不应在同一块石头上摔跤,这是一种哲学境界,而对一个成长中的学生来说则是一种奢望,德育工作者应以平常心对待学生成长过程中的反复。他如果是迟到再迟到、缺课再缺课、上网再上网,那我们的德育就只能是渗透再渗透,只有通过反复的行为强化,才能消除不良行为,培养和稳定良好行为,青年学生也只能在无数次的反复之后,才能作出正确的选择。

差别意识

差别渗透意识就是德育渗透中的人性化和个性化意识。以人为本对学校德育而言,就是以学生为本,一切为了学生的身心发展与健康,学生心理发展的差异性决定了德育的渗透内容、方式及要求都是各不相同的,而学生的心理发展主要包括认知、情感和社会性三个方面。

首先是学生认知发展及注意、记忆及思维方面的差异,要求德育渗透必须根据学生注意和注意品质的特点,有针对性的运用有意记忆和无意记忆、机械记忆和理解记忆、形象记忆和抽象记忆、形象思维和抽象思维的方式进行德育渗透,进行差别化渗透;其次是学生情感发展方面的差异,要求德育工作者必须根据学生情感及其控制能力不同发展阶段的特点,在德育渗透中注意区别满足并逐步提高学生从低级情感到高级情感方面的要求,进行差别化渗透;再次是学生社会性发展、社会认知发展、社会交往发展方面的差异,要求德育渗透必须注意学生在自我评价、自我体验、自我调控方面的差异,注意学生对他人、权威、友谊、社会交往认知的差异,对不同学生提出不同要求,采用不同的渗透方式。

总之,德育渗透是一项长期、系统、渐进而又紧迫的工作,德育必须牢固树立科学的渗透意识,用最大的耐心、细心和恒心倾力付出,坚持一切为了学生,充分运用比照渗透、渐进渗透、反复渗透和差别渗透手段,在培养“四有”新人的同时,造就一支适应现代教育需要的德育工作者队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