独家原创:论综合实践活动的德育渗透
时间:2022-07-01 10:30:00
导语:独家原创:论综合实践活动的德育渗透一文来源于网友上传,不代表本站观点,若需要原创文章可咨询客服老师,欢迎参考。
内容摘要:在社会原因和教育制度的影响之下,未成年人的思想道德建设的现状已经引起全社会的广泛关注。然而学校管理现状与学生实际的矛盾,理论与现实环境的反差,学校与家庭教育脱节,造成了学校德育形式程式化、理念空洞化、内容虚无化、队伍模式化的现实,因此,加强对青少年的德育工作,探索其正确有效的途径也成为每位教育工作者的历史责任,其中面对新的教育形势,学校德育更要跟上时代的步伐,与时俱进,积极探索。为进一步增强了德育的实效性、针对性、方法性,在对各种德育途径的比较中发现以综合实践活动进行德育渗透具有现实的可行性。
关键词:德育途径德育内容综合实践活动
前言
进入二十一世纪,人类面临的第一挑战正是人的道德、伦理、价值观的挑战。其中,随着知识经济的崛起,价值观念的嬗变,生活方式的丰富,学校德育面临着种种新的挑战。一方面,现代社会的日新月异,要求跨世纪的青年学生具备高境界的理想、信念和责任感,强烈的自立精神,坚强的意志和良好的环境适应能力、心理承受能力。一方面,急剧变革的社会环境,影响着青年学生人格的健康发展,造成部分青年学生人格精神上的“低落”、“缺失”甚至“扭曲”,导致懒惰、懦弱、自私、依赖性强、意志薄弱、经不起挫折等道德缺陷的出现。未成年人的思想道德建设的现状已经引起全社会的广泛关注,自杀、杀母戮父、抢劫杀人等骇人听闻的事件屡现报端,厌学、逃跑、沉迷于网吧、小帮派等更是学校“日常小事”,全社会都在质疑着,如今的教育到底出现了什么问题,更多的是有识之士在深入研究如何改变这种现状。
一导论
(一)选题缘由
高中生中存在着多元价值取向,自我意识强化,奋斗意识弱化的思想特点,会出现一些诸如校园暴力,早恋等消极行为。首先我国现阶段实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决定了社会经济结构的多元化的格局,即以公有制经济为主,多种所有制形式并存。这些社会客观存在的现象也能反映到当前的高中学生身上,自然会使学生的价值观念趋向的多元化。在当前的中学生身上体现正负两极效应,即:一是当前的中学生思想日益活跃,观察力敏锐,富有时代气息,特别关注国家的政策、时事和社会热点,注重改革开放的进程,对社会腐败现象深恶痛绝,有一定的竞争意识;二是当前的高中学生对现实的观察和判断缺乏理性的标准,看问题离不开自我,重结果,轻过程,道德伦理观念差,思想意识和行为相互矛盾。
其次,随着计划生育政策的深入,中学生中独生子女越来越多,优越的家庭环境养成和造就了高中学生狭隘的自我意识。表现在行为上考虑自己的多,想到他人的少,缺乏集体观念和群体意识,再加上社会舆论和大众媒介过分宣传自我观念的影响,当前的高中学生也卷入了世俗文化的浪潮中,逐渐强化了这种自我意识。它侵蚀了奋斗意识,使当前高中生只看成功果实的辉煌,没有看到艰苦奋斗的艰辛;重视个人成就而忽略团体合作;追求个人英雄主义而不愿做出个人牺牲。
其次,高中学生在校园生活中已经表现出准成人化的现象。在升学的空前压力下,有的学生感到升学无望,心灵空虚,寻求感情寄托(上网聊天)和暴力刺激。结果使有些中学生“哥们义气”严重,结帮拉伙,欺负同学、打架斗殴,甚至造成了同学之间非正常伤亡的恶果。也有学生盲目追求异性,超出友谊的界限,沉溺于感情的旋涡,荒废了学业,影响了学校教育、教学秩序的稳定。因此随着知识经济的崛起,价值观念的嬗变,生活方式的丰富,直接导致了德育面临种种新的挑战。导致学生思想状况的深层次原因更值得每一位教育者的反思。以下就三个层面进行具体的分析:
1.在认识层面上
一是学校、家庭、社会关注更多的是学生成绩,缺少对学生思想状况的关注,学生心理或发展误区因成绩原因而未得到及时重视予以矫正,为他们的成长留下了隐患和遗憾。二是在说法上是“德育首位”、“人人都是德育工作者”,但实际上由于考试制度和社会评价的偏差造成“德育无位”,德育是管德育同志的事,与己无关。因此,学校管德育的老师、班主任永远是忙得团团转却毫不起色,永远像个“消防队员”,将德育工作演变为一种体力、精力、时间的消耗战,而学校其他教职工成为旁观者、评价者。三是德育承担了过重的政治功能和理想色彩。德育过多地强调要培养“接班人”的政治使命,而关注学生成长中的思想、道德和心理的困惑与问题成为次要任务,造成强化德育的政治化弱化德育生活化的现实。同时,人们对德育寄予厚望:当学生奇装异服时,就会批评学校德育未搞好;当出现安全事故时,就会批评安全教育不到位等,造成德育工作者巨大的压力,于是德育内容的“空、假、大”、德育方式的形式与守旧也就不奇怪了。四是德育目标的传统与僵化。由于传统思想的影响,德育的目标就是教会学生顺从,忽视了作为一个人的思想具有复杂、多变的实际。
2.在管理层面上
一是学校德育仍较多地停留在“管”、“压”、“堵”等层面,较多地是采取“禁止什么”、“不许什么”来进行管理,这样较多地压抑了学生个性;老师、家长仍认为学生还是孩子,不懂事,因而批评多于表扬,简单多于细心;常常将学生的行为过分夸大,学生犯了一点小错误就大加责伐……因此造成学生较为普遍甚而严重的逆反心理,有的甚至产生了心理障碍;学校德育也自然陷入了“只有罚没有教”的尴尬之境。二是德育手段的单一和形式化,造成学生对德育的偏见与疏远。三是各种原因造成教师心理的不健康,在对学生的教育中功利色彩浓郁,教育方法上多以简单、粗暴、居高临下的灌输和训导为主。四是将学生更多地置于被管理者的地位,忽视了学生在管理中的主体地位,漠视了学生有着独立的人格,扼杀了学生的积极性、主动性,因而造成了学生在管理中的逆反和被动性。
3.在社会层面上
一是现实社会处于转型时期,各种各样问题与变革造成社会的精神文化、道德观念的复杂性、变化性,也造成了学校德育的艰巨性和学生思想的复杂与多变。二是全社会追逐利益最大化造成对良好、健康的精神氛围的漠视;诚信意识的缺失、假冒伪劣的泛滥、权钱交易的盛行等现象,都造成学生认识的偏颇。三是家庭矛盾、问题的日益突出,造成学校德育的苍白。现实中,出现了“暴富家庭”、“官宦家庭”、“单亲家庭”、“留守家庭”等多种家庭形式,这些家庭客观上都存在这样那样的问题,对学生的思想、行为产生了较大的影响。四是德育队伍专业化程度偏低的现实,影响着德育的实效性。目前课改培训、学科培训很多但班主任、辅导员培训却没有,客观上影响着班主任、辅导员的素质的提高。
总体来讲就是:管理现状与学生实际的矛盾,理论与现实环境的反差,学校与家庭教育脱节,造成了学校德育形式程式化、理念空洞化、内容虚无化、队伍模式化的现实,不仅未促使学生形成良好而健康的情感、态度、价值观,反而一些不良的习惯、观念得到进一步的强化和固化。因此,加强对青少年的德育工作,探索其正确有效的途径也成为每位教育工作者的历史责任,其中面对新的教育形势,学校德育更要跟上时代的步伐,与时俱进,积极探索。
(二)文献综述
“道德根本上是实践的”,道德的实践本质决定了道德教育具有强烈的实践性特征。新课程下的综合实践活动是一门“没有围墙”的学科。它是面向学生生活领域的一门课程,其课程内容来源于学生生活,来源于学生在生活中发现的问题,因此,围绕问题组织学生开展综合实践活动,其意义在于比其它课程更注重德育教育的价值。
从2004年从9月1日开学起,广东省作为全国普通高中新课程首批实验省区,在全省所有普通高中一年级全面实施新课程实验。与原课程相比,新的普通高中课程改革了课程目标,课程结构;利用学分进行教学管理;增大了学校和学生的课程自主权;班级管理形式有了变化,实行行政班和教学班并存,以行政班为主、教学班为辅的班级管理模式;建立发展性评价制度。那么综合实践课程该如何实施管理既是新课程实验工作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也是新课程实验能否顺利推进的一个关键性问题。同时综合实践活动课程是一门全新的课程,具有综合性、实践性和活动性的特点。从综合实践活动的课程特点来看,其以人为本的课程理念、开放生成的活动内容、师生互动的活动过程为德育的有机切入提供可能。从综合实践活动的课程范畴来看,《综合实践活动指导纲要》中关于活动的四大指定性领域(研究性学习、社区服务和社会实践、劳动与技术教育和信息技术教育)都可以成为德育活动的领域或手段。一些非指定性领域也是学校结合学生实际思想状况开展德育的新天地。
教育部基础教育课程研究湖南师范大学中心兼职研究员,湖南省课改领导小组省级课改专家组成员,湖南省长沙市开福区教研员,综合实践活动项目负责人姜平指出:目前在教育行政部门方面,全国大部分地区没有及时建立综合实践活动课程教师政策,如,明确综合实践活动课程指导教师的职称评定方式与程序,确定综合实践活动教师工作量计算的基本标准等。教研部门的问题,主要表现在部分教研员不能及时转变职能,参与综合实践活动的研究,扎扎实实地扎根学校进行基于具体问题解决的研究,缺乏对学校、教师进行专业引领的能力。要真正落实综合实践活动课程,要做的工作还很多。首先,教育行政部门要建立相应政策的支持系统,尽快明确综合实践活动教师职称评定的方式与程序,确定综合实践活动教师工作量计算标准,制定综合实践活动管理制度及对学校的评价制度;作为教研部门的教研员,要及时参与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的理论学习和实践研究,给学校、教师提供专业引领,同时,加强对综合实践活动课程指导教师的培训;作为学校,要在认真落实课程设置的基础上,尽快建立与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相适应的保障制度,在学校建立教师指导行为的基本规范。建立教师指导行为的基本规范和指导行为常规,增强教师指导的有效性。
(三)研究意义
1.理论意义
倡导综合实践活动的先驱当属卢梭,当时正处于18世纪至19世纪的“启蒙运动”时期,受“启蒙思想”影响,卢梭主张教育要顺应儿童身心自然发展的特点,让儿童从生活中、从各种活动中学习,让理性的光辉照耀人的心灵。19世纪末到20世纪初,时值第二次工业革命和社会民主化运动。这一时期杜威主张“学校即社会”、“做中学”,目的是培养适应现代社会需要的改造自然和社会的人,他的教育理论对世界各国影响很大,因此综合实践活动的方式得到了推广。第三次大规模倡导综合实践活动发生于20世纪50年代末至70年代,为适应“冷战”时期竞争的需要,美欧诸国和日、韩等国普遍实行综合实践活动,目的是培养“精英”人才。这个时期的主要倡导者是美国的布鲁纳等,他们在理论上系统论证了“发现学习”、“探究学习”的合理性,推动了课程改革运动——“学科结构运动”。进入20世纪90年代以来,社会发展日益信息化、全球化,知识更新速度加快,竞争越来越激烈,对人的素质要求提出更高的要求,欧美日各国及亚洲新兴工业国家和地区纷纷倡导或加强探究性学习及设立综合课程。中国在新一轮的教改中明确要求在学校中开设综合实践活动课程,把学生置于一个动态的、开放的学习环境中,为学生提供综合、多元学习的机会,目的是培养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使学生成为个性健全发展的人,以适应时展对人才素质的要求。
2.实际应用意义
综合实践活动课程与德育工作都以人本身为目的,是通过创造出一个合乎人性的、宽松、健康、向善的环境来促进学生的发展的。综合实践活动的总目标是密切学生与生活的联系,推进学生对自然、社会和自我之内在联系的整体认识和体验,发展学生的创新能力、实践能力以及良好的个性品质。而新的德育课程目的是把青少年培养成为热爱生活、乐于探究、具有良好的道德品质和社会性发展的好学生。目标在大方向上是完全一致的。
德育内容中的社会公德教育、社会常识教育、意志品质教育,与综合实践活动中的学生与自然的关系、学生与他人和社会的关系、学生与自我的关系三大线索是一致的。尝试整合这些教育内容,其目的是运用综合实践项目化活动化的形式来进行现代创造性的道德教育。近年来我校抓住“以励志教育为突破口,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办学理念,对德育工作进行了多方面的大胆尝试,在探索过程中发现综合实践活动因其自身具有综合性、实践性、开放性、生成性、自主性的特点,在很大程度上为学生创设了一个理想的学习状态,既有利于学生的心理健康,且能真正做到以学生为主体,与现实生活客观结合,其开展确实有利于学生的发展,对德育工作起到良好的促进作用。另一方面,我校已结合各学科开展综合实践课程,并在各评奖活动中获得较好的成绩,具备一定的实践经验,而以综合实践活动的方式开展班级德育工作是一项重要的范围性试验,其前景是乐观并具有现实意义的。在实验过程中所积累的经验及资料,对一线教育工作具有较强的参考价值,既可作为本校的教育资源也可为其他教育单位提供相应的交流平台,共同探索互相学习。其中班级是学生成长的摇篮,更是学生良好品德得以形成的基地。因此从班级中探索相关的德育方法具有更强的实际意义。
(四)研究过程
1、以问卷调查,数据分析的方式对我校学生的道德水平进行科学测评,抽取部分班级作为试验对象在一定时期内进行以课题为基础的综合实践活动,使最后的效果测评具有科学的参照依据;
2、成立专门的教师指导小组,小组定期集体备课。组内教师合理分工,扬长避短,每位教师都应做好工作记录,记载自己的教学设计思想、指导内容、课程进展情况和教学心得等,共同开发和完善与课程相关的各项整合工作;
3、充分运用我校优质的硬件设备,如数字化图书馆,已经建设完成的校园网第一、二期工程,多间多媒体电教室及电教平台,既运用各种信息技术,更运用各种教育教学手段和技术,使现代教育技术成为教学中的依据。
4、加强与社会上各种机构团体的联系和沟通,从而获得社会的广泛支持,充分开发校外教育资源,发展壮大校外指导教师队伍(比如家长、社会热心人士等),拓展综合实践活动的空间,真正实现“超空间”的概念。
二综合实践活动课程和德育教育
(一)综合实践活动课程内涵与存在的问题
开展研究过程更要循序渐进,首先解决德育内容的确定问题,在对综合实践活动的内涵和特征有所了解的基础上,具体解决以下几个问题的讨论:确定德育内容的依据是什么;根据我校的实际情况,德育内容是什么,包括哪些方面;综合实践活动是否必须跨学科,必须与生活相联系;在与其他学科内容的交叉与联系中,如何守住德育教育这一核心;如何处理与其他课程在课程目标,能力目标等方面的联系;用哪些方式开展综合实践活动。
针对上述原因的分析,我们进行了积极有益的尝试与探索,进一步增强了德育的实效性、针对性、方法性,取得了一定的成效。具体而言首先要从分析各种德育途径入手:
1.德育课教学
德育课是学校德育工作的主渠道,是各专业学生必修的基础课,是对学生进行思想政治教育、法制教育、品德教育以及心理健康教育等的主阵地。但课堂教学气氛相对沉闷,教师对学生的知识传授和行为引导占主体,这种教育思想和实际操作上的差异以及最终德育实效的差异让我们不得不审视这种德育课的课堂教学方式,心理学家切尔和布雷姆做过一项政治宣传试验验证了一个事实:“思想政治教育的目的越明显,就越容易引起人们叛反心理或对抗心理”,即使学生牢记了知识,却不能将它转化为自己的信念和行为。也就很难做到知行统一,真正成为有效的德育途径。
2.其他课程教学
在文化课教学中结合课程特点,充分发掘德育因素,有机地渗透德育内容,就是把我们所教的各个具体学科,如数学、物理、化学等,在进行这些具体学科教学中把德育渗透到学生的心中,关键在于找好德育与学科教学内容的契合点,且要注意适量,否则就会喧宾夺主,失去学科教育的意义;其次是自然,不露痕迹,否则矫揉造作,师厌生烦;注重于渗透而不是强灌,牵强附会,这也对教师及相关的课程处理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3.校园文化建设
校园文化建设,优化育人环境是许多学校认可的做法,建立和完善校园文化环境,营造校园德育氛围对促进学生良好品质的养成全面提高学生素质有着十分重要的作用。学校管理,师生精神状态,行为作风,生活方式,人际关系等既是德育工作的结果也是实现德育的途径。学生一天中又大部分时间都在校园中,他们时刻受到学校各种纪律制度的约束,师生的言行,校园的一草一木,对学生产生着潜移默化和环境制约的作用,这是因为校园环境在德育中同时具有潜在性,渗透性和感染性的特点。而学生的课外生活也是社会文化的一部分,学校通过自身的文化活动培养学生对社会文化的辨析能力,创造一个有利于学生成长的课外文化环境,达到环境育人的目的,但又相当一部分学校对于校园文化建设存在形式大于内容的现象,主要力量集中在硬件建设上,过于重视口号标语,过滥的编排布局,既缺乏整体协调,形式也呆板单一,投入物力大,教育效果少,处处是雕塑板报,建筑、墙壁,而软件方面的建设和德育的实效性则有待质疑。
(二)德育教育概述
1.德育的内涵
当今世界,风云变幻,政治、经济、文化等各社会领域的急剧变迁,引发出的一系列伦理道德问题,越来越引起人们的高度重视,因此,学校道德教育已经成为成为全人类共同关注的课题。
“德育”,是教育者培养受教育者品德的活动。因此,在我国广义的德育则包括道德教育、政治教育、思想教育,甚至还包括心理教育、法制教育等。狭义的德育指的是道德教育。19世纪德国的教育家赫尔巴特说过:“教育的唯一工作和全部工作可总结在这一概念之中—道德。道德普遍地被认为是人类的最高目的,因此也是教育的最高目的。”在不同历史时期、不同制度的国家里,无不把德育置于学校教育的重要地位上。
我国古代学校总是把德育作为教育的主要任务和内容。著名教育家陶行知先生在《中国教育改造》中谈学生自治问题时说,“近世所倡的自动主义有三部分:一是智育注重自学,二是体育注重自强,三是德育注重自治。”这里他明确使用了“德育”的概念,并把它看成整个教学不可分割的组成部分。之后叶圣陶先生就有了“人本德育论”的观点。所谓人本德育论,就是“以‘做人’为价值目的,以‘人生’为基础内容,以‘人本’为方法原则,强调主体德性发展、人的道德实践、整体生命培育和教育者的身教的德育理论。”这一理论揭示了德育的目标任务是“做人”,基本内容是“人生”,方法原则是“人本”,实施途径是“实践”,评价标准是主体“发展”,理想境界是“生命德育”。可见,德育教育自始至终都贯穿于整个教育体系。
2.德育内容
德育内容是用以形成人们品德的社会思想政治准则,法纪道德规范和宗教戒律的总和。它指的是用什么样的道德规范,政治思想和世界观去教育培养年轻一代的问题。在社会主义社会,德育内容是用以形成人们社会主义品德的社会主义思想政治准则和法纪道德规范的总和。在社会主义社会用以教育培养年轻一代的社会公德“五爱”国民公德、社会主义政治思想、科学世界观、人生观等就构成了学校的德育内容。
德育内容具有历史性、民族性和共同性。所谓德育内容的历史性是指作为一定社会德育内容的品德规范总是当时社会经济政治关系状况的产物,总是同当时社会经济政治关系状况相适应的。在不同的社会历史条件下德育的性质、指导思想和目标要求不同,因而德育内容也不同。同时不同社会和民族之间,又有一些共同的社会道德规范存在,例如勿偷窃,尊老爱幼,维护社会公共秩序,讲究公共卫生等社会公德就是一些“共同道德”,它为不同社会和不同阶级的人们所共同遵守,因此德育内容中还存在一些人类共同的因素,它是有一定的社会共同性和历史继承性。
三综合实践活动总德育渗透的可行性分析
(一)寓德育于综合实践活动课程中,是新课程与传统课程的整合
新课程各学科课程标准把知识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人生价值观三者真正统一起来,从而使新的教育课程体系产生质的飞跃。提倡“具有健壮的体魄和良好的心理素质,养成健康的审美情趣和生活方式”,“具有社会责任感,努力为人民服务”,“具有一定的创新精神、实践能力、科学和人文素养以及环境意识”,用一种整体的观点来全面地把握学生的个性发展,并将其视为育人的根本目标和德育教育的重点,这使我国的教育课程体系和德育体系具有了鲜活的表现和新的起点,二者也获得了新的契合点。而综合实践活动课程是一门全新的课程,具有综合性、实践性和活动性的特点。从综合实践活动的课程特点来看,其以人为本的课程理念、开放生成的活动内容、师生互动的活动过程为德育的有机切入提供可能。从综合实践活动的课程范畴来看,《综合实践活动指导纲要》中关于活动的四大指定性领域(研究性学习、社区服务和社会实践、劳动与技术教育和信息技术教育)都可以成为德育活动的领域或手段。一些非指定性领域也是学校结合学生实际思想状况开展德育的新天地。
(二)新时期德育工作的需求与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的特点有着许多吻合之处
在综合实践活动中进行德育渗透,是将德育这一传统课程与新课程相整合的大胆尝试,更是推进新课程实施进程的重要手段。在综合实践活动中进行德育渗透,可以通过学生的全程参与来凸显德育的自主性,依靠活动内容的滚动生成提高德育内容的开放性,挖掘学生与自然、社会和自我的各类资源,增强德育内容的真实性和生动性。由此,学校德育定会焕发出它应有的魅力。
三综合实践活动总德育渗透的基本途径
在综合实践活动课中渗透德育养成教育的途径有:营造环境育人、分层教育育人、亲身体验育人、家校合力育人、社区实践育人、学科教学育人等。
(一)综合实践活动中渗透德育的理论依据
在进行以综合实践活动进行德育渗透的过程中,首先必须遵循四大理论依据,即“双本位”理论,生活德育理论,活动理论,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理论,理论的指导能更好地促进实践工作的顺利开展。
1.“双主体”理念
教师与学生都是德育的主体,教师是“导”即“教”的活动的实施主体,其主体性体现在根据教育要求和学生身心发展特点,对德育环境、德育内容和德育方法进行选择、加工和设计,对学生的主体性进行引导和培养;学生是学习活动的主体,更是教育活动的主体。其主体性体现在在教师指导下,积极主动地参与德育活动、逐步做到自订成长目标,自析成长环境,自寻成长动力,自开成长渠道,自择成长方法和自评成长效果,最终将社会认识、情感、行为内化为个体认识、情感、行为。“外因通过内因而起作用。”前苏联心理学家列昂捷夫深入探讨了对象实践在人的意识心理以及个性形成中的作用。他认为,人通过实践与周围环境发生联系,不断接受社会环境的影响,积累经验,实现由“自然人”到“社会”人的转变。他的研究启示我们为促进学生个性方面的和谐发展,应创造条件与优化环境,给学生以更多的自主发展、自主实践的时间和空间,给予自主选择、自主评价、自我判断的机会,以培养人文精神,实现人的健康发展。
心理学研究也证明:兴趣在学习中是最活跃的因素,是带有情绪色彩的认识倾向。兴趣和爱好是形成智力或思维能力的契机。兴趣和爱好犹如催化剂,它不断地促进青少年去实践、探索去对某个问题进行思索。实践在不断开辟着他们智力发展的道路,探索在不断深化着他们对问题的认识,思考则不断发展着他们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因此,无论哪种教学都依赖于学生的积极参与和主动实践,所以我们的研究也必须从老师的导和学生的学入手。总之,人的发展是根本的,是主体性的发展,人在实践中形成着主体,在实践中表现着主体,又在主体实践中提升、完善着主体。
2.生活德育的理念
我们认为道德始终存在于人的整体生活之中,没有脱离生活的道德。人们是为了生活而培养个体品德,改善、提升社会道德的,并不是为了道德而道德。同样,个体品德和社会道德的提高与发展也只有通过人们自己的生活这一媒介。脱离生活的道德和品德必将导致道德和品德的抽象化、客体化,脱离了生活去培养人的品德也必将使这种培养因为失去了生活的依托而流于虚空、无效。因此,在学校德育中,要把教育的材料、教育的方法、教育的工具、教育的环境,从学校的小范围扩大到社会的大范围。“道德根本上是实践的”,道德的实践本质决定了道德教育具有强烈的实践性特征。新课程下的综合实践活动是一门“没有围墙”的学科。它是面向学生生活领域的一门课程,其课程内容来源于学生生活,来源于学生在生活中发现的问题,因此,围绕问题组织学生开展综合实践活动,其意义在于它比其它课程更注重德育教育的价值。
3.活动理论
活动是指主体与客观世界相互作用的过程,是人有目的地影响客体,以满足自身需要的过程。活动是实现发展的必由之路,学生主体活动是学生认知、情感、行为发展的基础。从德育活动来说,一方面,通过德育活动将社会道德规范内化为学生的道德认识、道德情感;另一方面,通过德育活动让学生将已有的道德认识外显为道德行为,两种过程不断交替,从而形成学生良好的道德品质。基于这一理论,学校和教师在组织德育活动时,要与学生的生活紧密联系,重视学生的主体参与,以及活动中的互动合作与内心体验,促进学生道德情感的形成。
4.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理论
新课程改革具有明确的德育意识。如《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第一部分“课程改革的目标”中明确提出“新课程的培养目标应体现时代要求,要使学生具有爱国主义、集体主义精神,热爱社会主义,继承和发扬中华民族的优秀传统;具有社会主义民主法制意识,遵守国家和社会公德;逐步形成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具有社会责任感,努力为人民服务;具有初步的创新精神、实践能力、科学和人文素养以及环境意识;具有适应终身学习的基础知识、基本技能和方法;具有健壮的体魄和良好的心理素质,养成健康的审美情趣和生活方式,成为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一代新人。”
另外鼓励倡导校本课程的开发和实施,是新课程改革的一大亮点。在《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第三部分中明确指出“制定课程标准要依据各门课程的特点,结合具体内容,加强德育工作的针对性、实效性和主动性,对学生进行爱国主义、集体主义和社会主义教育,加强中华民族优良传统、革命传统教育和国防教育,加强思想品质和道德教育,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要倡导科学精神、科学态度和科学方法,引导学生创新与实践。”这就决定包括校本课程在内的每门学科的课程标准中,课程目标都应是根据知识和能力、过程和方法、情感态度和价值观三个维度来设计。
(二)综合实践活动中渗透德育的途径
1、立足学生实际,确定一个理念:“对学生的终生幸福负责,为学生的可持续发展奠基”的发展理念
德育的根本目标应当是让学生找到生活的幸福和快乐,学校应当为学生的发展和幸福奠基,为教师的事业和人生添彩。基于这样的认识,我们摈弃了以往的对学生的认识:听不听话,能不能得高分,从学生的发展考虑,积极引导学生从思想上成熟起来,有追求不盲从,有理想不脱离实际,在思想上上进,生活中自律,倡导做一个守信平凡的人,在平凡的生活中追求不平凡的价值。常言说“思想的高度决定行动的高度”,有了理念的转变,老师的心态就会变得平和,一定程度上避免了急功近利。
2、切合时代要求,抓住两个突破口:课改和自主管理
新课程改革以“自主、合作、探究”为基本理念,以“尊重学生、与人为本”为核心思想,为我们探究新时期德育改革提供了强大的理论和实践基础,引导我们形成科学的学生观、教师观。恰如叶澜教授所言:把课堂还给学生,让课堂充满生命力;把班级还给学生,让班级充满成长气息;把创造还给教师,让教育充满智慧挑战;把精神发展主动权还给师生,让学校充满勃勃生机。在具体的管理方式上,积极探究自主管理模式。现代管理的“人本”思想和教育学认为:人是管理活动的主体,一切管理均应以调动人的积极性为根本;学生在学校教育中是学习活动的主体,又是自我教育、自我管理的主体。著名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说:“只有能够激发学生去进行自我教育,才是真正的教育。”因此在学生管理中,我们积极而有效地开展学生的自治、自立活动,落实学生的管理主体地位,引导学生自主参与民主管理和自我管理,在参与中,实现自我教育、自我管理、自主发展。让学生在“自己说服自己,自己感受自己,自己战胜自己”的体验中,从他律走向自律,从自律走向自觉、自为,进而走向成功,走向成熟。
3、研究工作实际,做好三个结合
学生常规管理与德育理论研究结合,德育内容与方法创新结合,教师队伍建设与家庭教育结合。在抓好学生日常管理的同时,更应该改变德育因缺乏统一的理论指导而导致的学生思想、学习与行为习惯管理相互脱节,过分研究单个事、点的解决和学生被动接受管理的状态,从而使德育研究走入规范化、科学化。让学生知道该怎么干”的总体思路,探究在自主管理思想指导下的班级管理模式,学生组织在学校管理中的作用,学生和教师评价体系等,使德育工作有规律可循。
德育内容上,分阶段分年级实施“三自”、“三成”教育,培养学生具有良好习惯和责任心。高一通过入学教育,对学生进行“自律”、“成人”教育,培养学生的生活、学习习惯;高二,对学生进行“自觉”、“成才”教育,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和思维习惯;高三进行“自为”、“成功”教育,培养学生的责任心。以丰富而灵活的举措,让德育可亲可近,学生对自己可圈可点。
教师队伍建设上,在加强常规课堂教学的同时,确立各学科的德育渗透点,在各学科教学中,努力渗透德育理念,充分发挥课堂的德育主渠道作用,实现人人都是德育工作者的目标。改变过去教师带着知识走向学生为陪着学生走向知识,变过去把教科书作为学生的世界为把世界成为学生的教科书。以“爱是教育的全部艺术,美是教育的最高境界”为教师评价的终极目标,建立“尊重学生”、“相信学生”、“赏识学生”、“宽容学生”、“期待学生”等层级目标,组织自评、互评、学生和家长评,将“爱”和“美”的教育落实在教育教学的每一个环节。
4、走进生活,关注管理中的四个细节
生活中教育细节,学生日常行为细节,管理细节,课堂细节。德育决不等同于政治、理论和空洞说教,事实上生活处处皆德育。一方面是学校在对德育工作进行宏观指导或调整时,要研究生活中的蕴藏丰富德育内容的细节。将严格、规范管理与人文关爱有机结合起来,使教育“春风化雨”。
5.实践性、探究性——深化道德认识丰富道德体验
综合实践活动的重要特征是活动中与学生相伴“亲历实践”和“深度探究”。实践性就是将自己在学习中所获得的道德认知外化为道德实践,并通过实践深化道德认识,丰富道德体验,使道德品质内化于心,形成稳定的个性特征。
探究性孕育在实践性之中,它着重是指学生围绕自己所关注的有关道德问题,收集资料,调查研究,独立思考最终解决该问题的过程。探究性主要解决的是较深层的道德认知问题,而实践性侧重于道德践行,达到知行合一。如在一场题为“对家乡贫困人口子女教育问题的调查”的实践活动中,学生之所以提出该问题说明他(或她)首先已形成了对家乡的爱、社会的责任等道德认知。然而这场活动的真正意义远不止如此,其主旨更在于将这种认知转化为道德动机和道德行为。因为在调查研究过程中,学生通过调查、访谈等理智活动,不仅进一步了解贫困对教育的制约以及教育对改变贫困的意义,提高自身道德认知能力;同时由于学生在活动中接触到了真正社会实际生活,它改变了认知体验,使得这种道德体验更加丰富、深刻。这也是纯粹宣讲式道德知识教育无法获得。
五案例分析
(一)案例介绍
将校本课程的开发实施与实施德育工作相结合也就是一个内在的必然要求,并能很好地充分体现在新课程改革中实施德育工作的主动性。综合实践活动是新课程理念的增长点,强调学生通过实践,增强探索和创新意识,增进学校与社会的密切联系,培养学生的社会责任感。而综合实践活动课程中的研究性学习、社区服务与社会实践更是德育工作新的切入点、大有作为的阵地和创新发展的广阔空间。以综合实践活动为载体,可以使德育工作找到有利的落脚点,真正发挥课程服务于育人目标的作用,从而深化了德育的针对性和实效性。因此我们在充分分析了青少年德育现状与高中教育的现状,比较各种德育途径的优劣,取长补短,以充分的理论依据,以本校的高一、高二学生作为研究对象,针对如何有效地开展综合实践活动;如何使用和建设综合实践活动校本教材;如何在综合实践活动中进行德育渗透,提升学生的道德修养水平三大问题展开了课题研究。
我校的具体情况是,近年来我校抓住“以励志教育为突破口,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办学理念,对德育工作进行了多方面的大胆尝试,在探索过程中发现综合实践活动因其自身具有综合性、实践性、开放性、生成性、自主性的特点,在很大程度上为学生创设了一个理想的学习状态,既有利于学生的心理健康,且能真正做到以学生为主体,与现实生活客观结合,其开展确实有利于学生的发展,对德育工作起到良好的促进作用。另一方面,我校已结合各学科开展综合实践课程,并在各评奖活动中获得较好的成绩,具备一定的实践经验,而以综合实践活动的方式进行德育渗透是一项重要的范围性试验,其前景是乐观并具有现实意义的。在实验过程中所积累的经验及资料,对一线教育工作具有较强的参考价值,既可作为本校的教育资源也可为其他教育单位提供相应的交流平台,共同探索互相学习。因而我们从实效性,可操作性,可持续性三大原则支持下,最终确定了四方面的德育内容,现归类如下:
一、情感教育
1.培养爱祖国,爱家乡的情感。爱国主义从来就是一种巨大的精神力量。《管子•牧民》"以家为家,以乡为乡,以国为国,以天下为天下"就提出了这个观点。从宏观的角度看,爱国主义、集体主义是维系中华民族生存,推动中国社会发展的精神动力。爱国主义是人们在社会长期发展进程中逐步积累形成的一种对祖国的深厚情感,是推动国家、民族发展的强大精神力量。中华民族具有五千年文明史,形成了悠久的爱国主义传统,表现为维护民族团结和祖国统一的民族自尊心和自豪感,体现为赤忱爱国、开拓进取的崇高品格。中华民族经历坎坷曲折仍能傲然屹立世界民族之林,靠的就是这种强大的爱国主义精神。在使民族素质提高的方法中,爱国教育是重中之重,没有爱国教育,素质就不会逐步的提高。“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这是共产党人对人民的承诺,对人民进行爱国教育也是施政者的职责,只有进行爱国教育,才能提高民族素质,才能使民族、政府产生凝聚力。从个人的角度看,爱国主义,一般地说,是指人们对自己的祖国的深厚感情或热爱的态度。这种态度通过人们对自己祖国的正确认识、爱恋情感和行为方式综合地表现出来,人们对自己祖国的这种崇高意识和深厚感情是跟自己生存和发展的根本利益息息相关的。人们切身感受到祖国的存在和发展,是所有个人生存和发展的基础;祖国的前途和命运同个人的前途和命运血肉相连。千百年的历史说明,个人的安危与民族、国家的盛衰是紧密联系在一起的,“国破家亡”已成为人们公认的真理。因此让广大学生了解国家队历史,激发学生的爱国热情,体味到责任感和归属感,继承前人的遗志,发奋读书,将来成为祖国的栋梁,其意义是极其深远的。
2.培养爱亲人,重友谊的情感。孝敬父母是中国社会伦理道德的基础,是中华民族传统美德的核心内容,是一切道德的根本。正如孔子所说:“夫孝,道之本也,教之所由生也。”一切教化都应从“孝”开始,孝是人成材的思想基础。人,孝敬父母了,才能尽忠好义,为国为民。一个人,从小就养成在家孝敬父母,在校尊敬师长,在社会上尊老爱幼的品质,是能够成才成器的前提。开展孝敬父母教育对现代人才的培养起着巨大的推动和促进作用。学生在家孝敬父母,在校尊师重道,在社会上尊老爱幼,民族素质提高,社会安定和谐,大兴孝敬之风,对改变社会公德现状,对精神文明建设有着重大现实意义。
推而广之而开展感恩教育,目的是让学生经常站在别人的角度,设身处地去想别人之所想,哀别人之所哀,急他人之所急,乐他人之所乐,积极学会体验他人的内心世界和内心的情感,只有这样才能使我们培养的学生能感人所感,知他人之情,能体谅他人,原谅他人,同情他人,帮助他人,爱护他人,从而形成学生的道德感。这样,教育就不会停留在靠纪律制度来强迫维持,而是从学生的心里流淌出来,使学生的行为规范上升到心灵的自觉要求和对生活的热爱。因此,我们在培养学生自信、自立、自主、百折不挠品格的同时,对他们开展感恩社会、感恩父母、感恩老师等感恩教育,对树立正确的人格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
中国的感恩教育源远流长,有着十分悠久的历史。自古以来就有“滴水之恩当涌泉相报”、“谁言寸草心,报得三春晖”的古训。学会感恩、知恩图报是中华民族的优秀传统,值得我们不断继承和发扬。接受教育的未成年人不仅应该孝敬父母,尊敬师长,而且对于曾经帮助过自己的人,都应该发自内心地感恩戴德。感恩是社会上每个人都应该有的基本道德准则,是一切良好非智力因素的精神底色,感恩是做人的起码的支点。所以从感恩教育入手,使学生感悟到:父母养育了我们,我们应该感谢父母;老师教给了我们知识,提高了我们的能力,我们应该感谢老师;他人关心帮助了我们,我们应该感谢他人。从而让他们树立起责任意识,以积极的心态完成学业,面对人生。
3.培养热爱生命,热爱生活的情感。就生命教育而言,热爱生命、珍惜生命、尊重生命、敬畏生命当是其核心理念。自从法国哲学家阿尔伯特•施怀哲提出敬畏生命之伦理学以来,人类对生命的认识便达到了一个崭新的高度。放眼我们生活的时代,虽然科技发展,经济繁荣,物质生活日益丰富,但是,因恐怖主义分子以牺牲无辜平民的生命作为达到目的的手段而导致的恶性事件时有发生;由于拜金主义盛行,在金钱至上价值观的驱使下,视生命如草芥,歹徒以草菅人命的残忍手段抢夺他人财物,无良商贩不顾他人死活以造假药、制假酒、生产假食劣品的手段谋取私利的现象随处可见;玩忽职守者职业道德沦丧,视生命如儿戏,重大安全事故频频发生;生存压力加大,生活节奏加快,厌生弃世的人越来越多,自杀比率不断上升。凡此种种,无论是轻视他人生命,还是放弃自己的生命,其本质都与敬畏生命的伦理观念背道而驰。这些现象的存在和增加,恰恰映射出生命教育的现实意义和紧迫性。生命教育引导我们敬畏生命,尊重生命。生命教育引导我们珍惜生命,热爱生命。热爱生命教育的目的,帮助学生正确认识自己,充分发挥自己的特长和潜力。认识热爱生命与热爱生活的关系,认识到珍惜每一天,就是要让生活的每一天都有价值,都有收获,就是做好每一件事,做好当前应该做的事。
二、美德教育
开展美德教育,其中包括勤俭节约和艰苦奋斗精神教育,助人为乐和严己宽人教育,道德情操和人生修养教育。人的行为是社会行为,必然对社会产生影响.如果一个人的行为方式,行为结果对社会大多数人有利有益,这种行为就是道德的.人的心灵美实质上就是道德美.如勤俭节约,艰苦奋斗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日渐提高,许多人对勤俭节约,艰苦奋斗这一优良传统已逐渐淡忘.对于今天的独生子女来说如何养成勤俭节约,艰苦奋斗这一优良作风显得尤为重要.不懂得节约,不懂得奋斗的人,将是一个平平庸庸,胸无大志的人.在此过程中既让学生了解生活的艰难,现在幸福的生活来之不易.更要倡导忧患意识,批判了贪图安逸的人生态度;明白节俭的重要性,认识"要富日子穷过"的原则.
其次关心他人,助人为乐,历来是我们国家的优良传统.培养青少年关心他人,助人为乐的思想,对于帮助学生在人际交往中建立和谐的人际关系,互谅,互敬,互让,互爱的待人接物原则,有助于在他们日后的人生经历中凭借着这些优秀的品格走得踏实而从容。
事实上,历史上的道德伦理对学生社会主义道德情操的形成也起着不可忽视的作用.中国几千年的历史为我们留下了宝贵的遗产.孟子的"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范仲淹的"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文天祥的"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等,这些脍炙人口的名句对中学生道德品质的积极影响是显而易见的.当然,培养社会主义道德情操更要发扬我们无产阶级革命先烈,前辈和英雄人物的革命传统和崇高品质,外国的名人名言中体现高尚的道德情操.无论是英雄人物的思想言行,还是哲人先贤的至理名言,都会对学生施以良好的影响,产生潜移默化的影响,因此引导学生剖析英雄伟人们的崇高思想和英雄业绩,能使学生的心中树立爱的丰碑,培养学生高尚的情操
三、人生观教育
德育中要重视学生个性心理品质的发展.由于中学生正处于世界观,人生观,审美观的形成中,我们的教育不是要把人培养成唯命是从的温顺良民,也不是培养自私自利,唯利是图的小写的人,更不是要把人培养成只知竞争不知合作的孤军奋战者,而是应该帮助学生正确认识人生,树立科学的人生观价值观,使我们的学生成为自尊自爱、善待他人;热爱社会,超越自我;勇于竞争,善于合作;积极进取、服务社会的好公民,成为一个大写的人。这种个性心理品质的发展目标,应该包括诸如热爱生活,热爱人民,具有强烈事业心,富有社会责任感,正义感,集体荣誉感,民族自豪感等品质在内的情感目标构建;包括积极进取,勇于探索,自尊自强,谦虚谨慎等品质在内的性格发展目标构建;包括吃苦耐劳,顽强勇敢,知难而进等品质在内的意志目标构建.
四、阅读教育
每个民族的文化传承相当大一部分必须靠阅读来完成,民族的精神、文化、智慧很多时候是在阅读中熏陶、浸染中习得的。所以在童年——一个人记忆、学习的黄金时期,让孩子们诵背一定数量的经典,阅读一定数量的名著,接触一些当代的优秀的作品,从而贮存一定的语言和思想资源对一个人的终身发展有着特别重要的意义。阅读能力是一个人的基本素质,同时阅读教育还是民族文化、优秀文化传承的重要手段。阅读是一项长期的、日积月累的、潜移默化的精神活动。阅读影响着一个人素质中最基本、最核心的部分——价值观、审美观、道德观和人生观。阅读既是一个人了解世界和思考世界的过程,又是一个人心灵自我观照的过程,即通过阅读来反省自我、提升自我,从而养成内省和深思的习惯,因而它对于人的成长至关重要。
根据以上确定的德育内容,我们确定了与之配套的相关的综合实践活动,设计出相应的校本教材,以下为校本教材的目录:
一、情感教育
(一)爱国、爱家乡
1、了解顺德自然环境和民间风物,制定学校春游建议方案;
2、了解并学做一个家乡特色菜或点心、小吃;
(二)爱学校、爱集体
1、美化寝室(教室),设计寝室(教室)雅号、室徽;
2、学校历史回顾;
3、自行策划学校体艺节活动;
(三)爱家、爱亲人
1、学会一项生活基本技能;
2、整理家庭相册
(四)爱师长、朋友
1、在教师节及朋友生日前,设计具有尊师爱友之情,有简单方便的祝贺方式,并写好(教师节活动、生日会活动)倡议书;
(五)爱生活
1、社区文娱生活调查;
2、居民生活方式历史变迁;
二、美德教育
(一)感恩
1、家乡革命斗争史调查;
2、本地经济发展调查报告;
3、家族变迁史调查;
(二)责任
1、岗位体验;
2、采访自己的父母,介绍其家教经验及相关故事;
3、关心身边小事,发现社区中的管理问题并提出相应的解决方案;
4、“我播种,我培育,我收获”
(三)人生修养
1、收集名人美德故事100个并结集
三、人生观教育
(一)自我意识
1、“认识自我”研究报告
2、设计一份自我保护的问答题,包括人身安全、心理健康、法律意识等;
3、“良好的生活习惯”调查;
(二)竞争意识
1、撰写个人专业化发展三年规划;
(三)美学观
1、自编自导自演一部名著改编的舞台剧;
2、设计一份岭南艺术欣赏资料(课件、图文集、网页等)
四、阅读教育
1、个人推荐书目清单及推荐标签;
2、教师推荐书目及学生读后感;
3、制定班级鼓励阅读机制;
而为更好地提高活动收效,我们坚持综合实践活动的六大原则,即自主性、可行性、开放性、实践性、综合性、生成性。一、学生自行确定主题、设计方案,体现课程自主性特征,尊重学生对主题内容的自由选择,鼓励和引导学生从自己的学习生活和熟悉的社会生活中去选择主题、设计方案。综合实践活动只有发挥其自主性特征,才能更好地体现学生的主体地位,激发学生的参与兴趣。学生只有在对自己研究的主题感兴趣的基础上才能在活动过程中保持浓厚的兴趣。所以,在确定主题方面,我充分发挥学生的自主性,让他们自行讨论、酝酿,最后集体敲定。为了让学生有充分的发挥,我们给他们提供的只是《资源包•学习材料》的内容,再在此基础上综合生活实际提出点子。主题有了,我指导学生自主设计整个活动方案,他们根据自己喜欢的主题(名称),自觉组合,自选组长自行策划整个活动计划。在老师的指导下,各组学生通过讨论确定“目的意义”、“活动形式”“活动步骤”等环节,撰写好方案。二、引导学生考虑主题内容的操作性,体现课程可行性特征,要保障综合实践活动能正常顺利进行,必须考虑主题内容的操作性。如资源的可利用性:一是物质资源如学校的设施、设备、经费支撑、时间保障等条件是否具备。二是人力资源,如老师、社会的指导力量,学生的知识能力基础等。忽视主题内容开发的可行性,预示着开设和意义随之丧失。三、活动的设计及开展体现课程的开放性特征。社会系统是开放的,学生生活也是开放的,各学科之间的联系还是开放的。为了做到课程内容的开放性在课程内容的选择和设计上,要注重联系社会、自然、学生的生活实际,注意它们之间本身的开放性。课程内容的开放性还表现为学生活动的主题在内容上是广域的,可以从学生现实生活中的一切事件、现象情境中寻找还可以上网、观看音像资料,以及和同学、老师探讨等。其活动内容面向学生的整个生活世界。四、活动中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体现课程实践性特征。学生设计好方案,如果不付诸实施,不在实践中培养各种能力和创新精神,综合实践活动课也就失去了意义。当然,万事开头难,学生因缺乏实践经验和一定的适应能力,往往一行动便有畏难情绪和懒惰思想,欠缺耐心、恒心,这时便需要老师加油鼓励,给予指导,帮其树立信心,克服各种困难。逐渐地,学生积累了一定的经验,体会到实践的乐趣,活动便能收到预期效果。五、活动中提高学生的综合素养,体现课程的综合性特征。加强课程内容的综合性,是当代课程改革的主要特征,实践活动一般都具有跨学科性、综合性,从而提高学生综合运用相关学科知识,多角度思考现实问题,多角度提出解决问题的能力。六、引导学生不断发现新的课程资源,体现课程的生成性特征。引导学生在综合实践活动中不断发现新的内容和不断产生新的兴趣,并能作深入的探究,进而体现该课程的生成性特征。
(二)案例分析
经过了一年多的实际研究,也取得了一定的成果,以下将具体分析相关的成果:
1.在认识成果方面
①德育工作观念的转变。研究认为:面对新的形势,学校德育工作要进一步转变观念,增强培养学生健康人格的自觉性。学校德育工作要树立教育为提高国民素质、为社会主义现代化服务的目标观;树立提高学生综合素质、充分发展个性特长的质量观;树立只要符合社会和生产需要,能取得社会、生产、生活上的成功和成就的人就是人才的人才观;树立以人为本,尊重学生人格、个性、尊严、特征的学生观。
②对德育工作中改革、创新的认识。研究认为:在学校德育工作中,应切实改革计划经济条件下形成的一些弊端,如对德育目标、对学生教育的“高大全”和”理想化”、“一刀切”的要求和作法等。要从教育观念到教育内容、教育方法途径、评价体系等方面进行改革创新,必须把外部灌输和开发人的自觉性结合起来,采取启发式教育方法,强化学生在教育中的主体地位和社会化进程。
③对德育功能与德育内容关系的认识。通过研究,从理论和实践两个方面系统地认识和掌握德育的功能作用,即德育具有导向功能、转化功能、发展功能、塑造功能。从这四种功能及相互关系出发,正确研究和规定学校德育工作的基本内容和要求,克服过去德育工作中大而全、多而杂的填鸭式的教育方法和指导思想,使教育工作和学生思想品德教育遵循人的思想道德形成与发展现律,正确处理好诸种教育因素对学生品德形成的相互关系,以深刻影响学生世界观、人生、价值观的形成。
2.在实践成果方面
①健全了学生的人格素养。随着学校德育科研的深入,德育水平的提高,德育工作的实效日益显现,学生的思想道德品质得到提高,行为习惯得以改进,人格素养日益健全。学生中好人好事层出不穷,优化了班集体建设。在课题实施过程中,活动班级加强了班级管理,积极探索民主管理模式,推进学生的自主管理,改善了班风学风。
②创设了德育综合实践活动基本模式。
(1)课题活动开展模式的构建。通过研究活动的开展,我们确立了“以健全学生人格为目标,以情感培养为核心,以实践体验为途径,以学生主体性活动为载体,着眼于学生心灵改造和品格建塑”的德育模式。逐步探索出一条适合学校实践,具有较强操作性的综合实践活动开展模式。
(2)根据综合性学习素材收集的不同途径,探索了不同形式的活动专题。综合性学习资源开发与利用是全面实现课程目标的重要保障,也是改变传统德育方式的重要前提,更是促进学生全面发展的重要基础。综合性学习素材从何而来?我们非常重视对综合性学习素材收集途径的研究,根据素材途径的不同主要确定四种形式的活动专主题:
一是“课堂拓展式”。以教材为依托,充分利用好课堂这块阵地,把生活中丰富的学习资料与教材相结合,对课堂教学进行拓展延伸,确立综合性学习的主题。如通过“小灵通.大视野”综合实践活动进行人生观教育模块中的理想前途教育和竞争意识教育。二是“生活拓展式”。引导观察生活,充分利用校内、校外的综合实践活动课程资源如:“我的第一桶金”综合实践活动的开展,以同学到社会中进行岗位体验,引发学生对社会的关注并产生对责任感的重新认识。三是“学科联系式”。即打破僵化的学科框架,淡化学科体系,从学科综合中确定主题。如:利用“信息技术与综合性学习的结合”,学生开展了电子网页制作,在学校综合学习专题网页上可以看到学生精彩纷呈的作品。四是“综合实践式”。以一个问题为中心,联系课内外、校内外,进行较长时间的研究,形成系列主题,例如“北滘文化之旅——简岸行”
③运用和归纳了综合实践活动的诸多学习方式及成果展示方式。即通过社会调查,提高学生的思维能力、听说能力、表达能力,还能够有效地培养学生的科学精神及实践能力。通过人物访谈,学生与人沟通的话语能力、学会礼貌倾听的能力、分辨大事小事的能力、即兴快速思考的能力、快速记笔记的能力及对人的认识能力,都能够得到明显提高。通过影视欣赏,加深学生的印象,提高学生的鉴赏水平。通过资料查阅,培养学生的分类意识,进行素材整理的意识,对材料与主题的关系分量进行掂量的能力,以及客观科学的治学态度。通过感悟体验,指导学生进行换位思考和换位体验,提升学生的情感态度价值观等五种综合实践活动学习方式。采用多种方式来展示综合实践活动的成果,能让学生的道德修养得到生动活泼而又丰富多样的发展与提升。主要有“报告陈述”、“作品呈现”、“模仿表演”、“展览讲解”、“演讲辩论”等。
④总结了综合实践活动的基本策略。即研究开发课程的综合性学习的活动资源和学生的活动潜能;设,即创设适当的活动,引导学生自觉参与综合实践活动。使活动成为拉动学习的杠杆,活动为学生提供广阔的研究天地,活动带领学生将学习推向成功;激,即激发学生满怀兴趣投入到活动中去;放,即放手放量。首先是放开教师的手,让学生全身心投入活动中后,教师应立即放手把学生置于“前台”,自己退到“后台”,当好欣赏者、激励者;扶,即导托扶持。在活动过程中教师要及时启发引导,使活动紧凑有效;迁,即迁移运用。综合性学习的“迁”必须找准课内与课外活动资源的联系,确定活动的价值取向与方式方位。
⑤创建了“以综合实践活动的方式开展班级德育工作方法研究”课题网站。课题网站分为开题报告、阶段报告、结题报告、通知、理论学习、研究动态、研究成果等版块。共上传文件一百多个,及时展现了课题研究的进展情况。
⑥构建了以学生为主体的语文综合实践活动教学评价与学业评价机制。综合实践活动的评价必须进入到教学层面和学业评价领域,这是进一步推进综合性学习向纵深发展的必然。
3.在学生层面取得的效果包括
学生参与活动具有主动性本课题实施为学生构建了开放式学习环境,给学生提供了多渠道获取知识并将所学知识综合应用于实践的机会,使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培养真正落到了实处。要实现学生在教学过程中的主体作用,必须让他们从事主动经历和探索发现的活动。学生始终以主动的探索者和问题的解决者角色出现。学生的自我意识得到加强,发展主动学习的态度。教师和家长督促、检查、奖罚的方法,往往容易使学生感到外力胁迫而产生勉强学习的态度,从而不能主动地参与教学过程。综合性学习是建立在学生的自我意识、主动探索的基础之上的,学生认识活动的强度和力度要比单纯接受知识大得多。例如“让花木兰走进生活”活动中,让学生首先了解有关花木兰的相关资料,感受这一传统文学形象的魅力,激发艺术想象力、创造力;学习利用图书馆和互联网获取资料的方法;在舞台剧创作、排练、演出中培养合作、探究的能力;培养学生的组织能力、各科知识的综合能力及解决问题的能力。通过活动,学生收集、调查、整理、探究,在实践中学习,充分调动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培养了学生的独立性和自主性,促进了学生在教师的指导下主动地、有个性地发展。
学生的学习空间更开放。我们的综合实践活动开拓了学生德育教育的广度和深度,学生在活动中广泛地涉猎自己所喜爱的领域。一方面既能注重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学习个性,更加能考虑学生的学习需求,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学生孜孜以求,加深了知识的深度。综合实践活动加强了学科与学科之间的联系,学习与生活的关系,既把不同学科的相关知识融会贯通,拓宽德育教育的内容、形式和渠道,使他们在广阔的空间里接受德育教育,拓宽视野,丰富知识,砥砺能力,提升德育层次。
学生的德育层次得到提升。综合实践活动扎根于学生的生活实践,给予学生参与的机会,了解了学生的生活,帮助他们正确对待生活。让他们经历过程,体悟感受,包括物质生活、精神生活、课余生活、家庭生活、社区生活中享受到的喜悦或可能遇到的困难和烦恼,使德育贴近学生,贴近生活。在活动的过程中,教师以学生生活为基础,以活动为平台,在活动中生成道德体验与感悟,使抽象德性规范与价值内化为学生的真实的道德情感、道德体验、道德认知。综合实践活动的生成性又要求我们重视德育目标的连续性。在活动结束结题时,要注意总结,画龙点睛,并关注活动过程中生成的新问题,注意延升,一是引导学生将其延伸到课外,延伸到家庭、社区、社会当中去,转化成具体的生活实践,二是生成新的问题,形成新的连续的德育目标,开展新的系列活动。
一方面,学生通过对一系列活动的体验和适应,感受劳动和生活的艰辛与伟大,增强了珍惜生命和热爱生活的思想感情,磨砺了吃苦耐劳的精神,锤炼了坚韧的品性和坚强的意志,增强了创业意识、竞争意识等,从而产生“千里之行,始于足下”的学习欲望,改变“压力──反应”式的驱动下的学习套路,形成主动应变和进取的良性机制和健康抗挫的良好心态。另一方面,学生通过人、事、物的接触,体验劳动的价值与社会的意义,逐步形成尊重劳动、尊重他人、尊重社会,将自己融入社会、奉献社会的良好品德;通过了解社会的现实,激发忧患意识,增强社会的责任感,时代的使命感并把美好的愿望与情感化为高尚的行为。既培养基础道德,又优化性格品质。
4.教师层面上
教师角色得以转变。在综合实践活动中,学生从事的是主动性活动,那么教师的主导作用如何体现呢?综合实践活动的活动性要求我们重视德育活动的过程性。一般经历这样几个阶段:选题、制定方案、选择指导老师、分组活动、交流和结题等几个环节。在活动开始时,教师可以采取各种方法手段唤起、激活、调动学生的生活回忆或体验。教师既可以直接陈述与生活相关具有普遍性和思考价值的生活事件,让学生思考,陈述他们的看法,也可以让学生直接倾述个人的生活经历和生活体验。具体操作中教师进行了适当的引导。在活动中,学生脑子所想的、眼睛所看的、耳朵所听的、嘴巴所说的,并不一定符合德性的要求,教师注意纠正学生活动中的不足,适时引导其到正确轨道上来。其次,教师与学生平等地互动。通过互动,师生、学生之间分享彼此的思考、经验与知识,交流各自的情感、体验和观念,教师在互动中捕捉了信息,并加以引发、利用和整合,以促成学生良好德性的养成。另外,教师尊重、鼓励乃至欣赏学生。尊重学生的个体差异、思考和解答问题的方式,关注、鼓励和欣赏学生的创意和表现,让学生感到愉快、自信,有尊严。
教师的科研能力得到提高。课题研究是提升教师素质的重要载体。在课题研究过程中,教师的教育教学理念不但得到更新,而且逐渐将新理念内化为个人自觉的教学行为。先进的教育理念能真正被教师内化并转化为教师的教育行为,必须在教育教学的实践中才能得以实现,因为先进的教育理念植根于教育教学实践。通过课题研究的探索,我们发现:以课题研究为载体,是教师培训和引领教师专业成长的高效模式。在这个模式中,最为关键的一点是有教师的参与过程,有教师教学行为的跟进,能有效弥补目前大规模教师培训中的种种不足。其次,老师们在“研究”中学会了“研究”,掌握了课题研究的基本理论与基本方法,教研意识和科研能力都有明显提升。3、教师的校本教研意识显著增强。实践—反思—总结—实践,这是教师成长的阶梯。课题研究工作创设了良好的研究氛围,充分发挥教师的科研主体性,教师们对研究中的问题、难题的思考,是教师成长的重要过程。现研究老师正着手编写《德育综合实践活动校本教材》。
五总结
虽然通过综合实践活动,丰富了同学们的学习生活,解决了与学习和生活相关的问题,同时同学们已初步具有利用图书馆、网络等信息渠道获取资料的能力,也会写简单的探究方案和简单的研究报告,德育层次也有了一定的提升。但在实际的研究过程中也凸显了很多突出的问题,需要进一步完善,例如:在实验教学中虽然改变了传统的教学模式,但仍存在担心影响教学质量和升学业绩的惯性思维,因此应进一步探讨如何在应试教育为主导的背景下实现德育教育与智育教育的双赢、共赢。从教学实验的情况看,学生课堂参与状态好,参与面广,但有的课堂学生达成状态尚须提高,如何营造学生、课程、教师共鸣的最佳活动境界,也是需要值得进一步探究的问题。实施综合实践活动,既营造主体思维“跳起来摘到果实”的氛围,又较好的控制好活动局面,使活动“活”而不乱,是综合实践活动中应把握好的关键之一。另外综合实践活动经常需要查找资料,但由于受到学生的课余时间较少,找不到恰当的书籍,无法上网等客观条件的限制,有时指导查资料成纸上谈兵。老师、家长提供的材料太多也制约了学生的主动性,因此存在着很多矛盾。以上种种问题实际上也会在很大的程度上制约着我们德育工作与综合实践活动的完美结合,急需寻求更好的解决方法。
综上所述,素质教育的根本目标是促进学生思想品德素质,科学文化素质,身体心理素质全面发展,对学生进行爱国主义、艰苦奋斗、行为养成等美德教育.学校应充分发挥教师和学生的主体作用,通过综合实践活动,使学生最终实现自我锻炼、自我教育、自我陶冶、自我强化和自我调节,以期达到“随心所欲不逾矩”“慎独”等道德学家描绘和追求的最佳德育境界,增强学生情感体验,培养学生健全人格,全面提升道德素养。
- 上一篇:广电局党委科学发展观检查剖析材料
- 下一篇:扶贫工作者科学发展观自查剖析材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