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发内部动机论推动德育自主性
时间:2022-12-23 09:18:00
导语:开发内部动机论推动德育自主性一文来源于网友上传,不代表本站观点,若需要原创文章可咨询客服老师,欢迎参考。
组织学生学习先进榜样人物,培养学生的优良德性,在我国既是一种有悠久历史的成功的优良的传统教育,也是我国当代学校中经常使用、广泛开展的一种有效的德育活动。榜样教育以其直观生动的教育形式,对受教育者的德性行为发展起着“导向作用”,把客观的榜样人物所体现的德性品质转化为少年儿童自己主体的德性习惯,提高德性修养。
一、榜样教育
榜样教育是以先进的典型人物为榜样,宣传他们的先进思想和行为,使人们从他们的事迹中受到启迪和鼓舞的一种教育活动。榜样教育展示正面人物的事迹,使学生形象地感受榜样的高尚品德,从而在思想情感上产生模仿和学习榜样的愿望。榜样教育的心理机制有两种不同的理论,一种是心理动力理论,这种理论认为需要和动机是促进个体心理达成和行为实现的根本动力和诱因,需要是个体产生行为和活动的积极性源泉,动机促使个体朝向一定目标进行活动,对行为具有指向驱动和维持调节的作用,榜样教育利用受教育者追求美、欣赏美、评价美的心理需要,将外部审美刺激转变为个体的内部道德需要,使他们在审美活动中形成审美意识,道德品质获得发展,同时提高德性修养。另一种是社会学习理论与模仿,该理论认为人的行为是通过观察一强化一模仿等一系列活动获得的,受个体的认知、行为和环境因素的交互作用。但是,这种理论强调模仿是发自主体内心的,自愿主动的甚至是无意识的而非强制性的动机和行为,并伴随愉悦的情绪体验,教师要了解受教育者的需要。
在榜样教育的活动中我们经常会看到,学生表面上看似已经得到教育并学习了榜样行为,但是当我们了解他们的真正动机后,会发现他们看到的是榜样行为得到的奖励,学习榜样行为是为了得到奖励,只是简单的行为模仿,内在的德性动机没有得到激发,没有达到教育的目的。
二、动机
动机是激发和维持个体进行活动,并导致该活动朝向某一目标的心理倾向或动力,动机可以分为内在动机和外在动机,外在动机是指活动动机,是由外在因素引起的,追求活动之外的某种目标;内在动机是指活动动机,是出自于活动者本人并且活动本身就能使活动者的需要得到满足。人的各种活动,都是由一定的活动动机引起的,动机是一切活动的原动力,是力量的源泉。
激发个体的道德动机,要保护个体参与道德实践的兴趣,这对个体德性行为的发展具有重要意义。还要善于提升个体道德实践活动的成就动机。成就动机源于主体获得被认可、称赞的内在需要,让个体在实践活动中获得成功的体验,培养个体不断参与实践和探索的愿望。
三、外部动机与内部动机的关系
Deci等研究者通过实验研究发现外在刺激能降低已存在的内部动机,认为强的外部动机发生作用时,内部动机就会降低。内部动机降低的程度将是外部动机上升的程度。与此同时,实验室研究也发现,外部动机对内部动机具有促进效果。但是随后的研究者们又发现,内部动机与外部动机之间的负相关较弱,两者之间并不是互相排斥的,而是一种共存的关系,外部动机既可能削弱内部动机,也可能对内部动机产生促进作用,两者之间的关系的方向是由外部动机的类型决定的。
虽然外部动机对内部动机的影响作用还存在着争论,但是也获得了一些一致性的结论,即外部动机对内部动机的影响因条件的不同而不同,具体表现为:非必然的外在奖励(即活动达到一定的水平才能得到的奖励)较那些必然伴随的奖励(即只要活动就能获得的奖励)对内在动机更少地造成损害效果,更多地产生促进作用;未预料到的奖励较预料到的奖励对内在动机会产生更大的积极效果;无形的外在奖励(如口头的、社会的)较有形的奖励能产生更多的促进作用与更少的削弱作用;为个体提供明显的胜任与能力感的奖励对内在动机会产生更多积极的效果;被期待的有形的奖励会削弱高初始兴趣活动中被试的内在动机,而对很少或无兴趣活动中的内在动机不产生影响。
Henderlong&Lepper(2002)认为奖励对内在动机的作用非常复杂,受多种因素的影响,情况不同奖励对内在动机也将产生不同的影响:可以促进内在动机也可能会损害内在动机。他们用5个概念来解释表扬如何在不同的情况下对内在动机产生不同的影响,这5个概念变量分别是真诚性、归因方式、自主性、自我效能感、成就标准。
四、对德育的启示
(一)树立典型榜样,给予学生真诚的奖励
研究发现,非必然的外在奖励较那些必然伴随的奖励对内在动机产生更多的促进作用,但是在今天的小学日常的教育活动中,人们通常会看到这样的情况,在教室后面的表扬栏里每个学生的名字后面都贴满了小红星,而当我们真正了解了这些小红星的来历之后,发现老师是想让每位学生都有平等的接受奖励的机会,但这种表扬带来的直接后果就是学生每做完一件小小的本该做的事情都会主动找老师报告。老师的目的是好的,但是事情的结果已经违反了德性培养的初衷。德性教育就是要激发受教育者的内在动机,促进他们德性行为的发展。这种奖励只是激发了学生的外部动机,使他们只看到了奖励,行为的目的是为了得到奖励,一旦失去奖励,学生的这种行为就难以再重复。这种行为在不同的社会情境下的一致性也较低,脱离了学校环境,类似的情境不能激发学生的积极德性行为。
给学生真诚的奖励,需要对学生不同的行为给予不同的评价,让学生觉得奖励是自己应得的,与自己的表现是一致的,避免不真诚的奖励给学生带来的难堪。德性行为的培养应注意树立典型的榜样,与学生共同分析榜样行为的内部动机,真诚地给学生的积极行为以恰如其分的奖励,促进学生德性行为的健康发展。奖励对内在动机的影响受多种因素的制约,不会无条件地产生积极作用或消极的作用,教师对学生的积极德性行为的奖励要做到心中有数,对学生的积极的德性行为不能熟视无睹,但也不能千篇一律地给予同一种形式的奖励,不能给予与学生的实际行动不相符合,远远超过学生行为实际价值的奖励。
(二)提高受教育者的自主感,促进德性行为的发展
Deci和Ryan(1985)认为,人具有一种天然的倾向,即希望自己从事的活动是出于自己的意志。人们自主选择从事的活动比出于外在目的而从事的活动具有更强的激励效果,更有乐趣,内在动机更强。他们于20世纪80年代提出自我决定论,丰富了动机理论,他们认为人们具有一种基本的内在的自我决定的倾向性,这种倾向性引导人们从事感兴趣的、有益于能力发展的活动,从而实现与社会环境的灵活适应。自我决定论关注人类行为在多大程度上是自愿或自我决定的,强调自我在动机过程中的能动作用,重视个体的主动性与社会情境之间的辩证关系。教师在德性教育中应尽量使榜样性的行为对个体产生的是一种信息性的作用,而不是压力,从而使学生获得自主感,认为是自己决定自己的行为,激发他们的内部动机。个体作为独立的生命体,有自己独特的道德情感和意志,有自己独特的道德需要和道德要求。如今榜样教育存在的一个问题就是榜样学习活动的短暂性。榜样树立之后学习活动铺天盖地而来,但是活动过后连学习者都不知道学习榜样的什么品质,正如雷锋三月里轰轰烈烈而来,四月里又悄无声息地离去。究其原因,个体或群体的这些活动是被迫参加的,并非自觉自愿。因此,德育活动要调动道德主体的积极性和内在的精神力量,使他们主动地努力主动地追求,通过提高学生在道德情境中的自主感,激发他们的内在动机,使他们的德性品质得到发展。这种在德育活动中对学生自主感的培养也可促进外在动机向内在动机的转化。德育活动能否达到根本目的,关键在于把学生的道德需要放在第一位,使学生自觉自愿、积极主动地参加德育活动。
(三)帮助受教育者对榜样性的行为进行合理归因
归因不一定是真正的原因,只是主观上认为的成功或失败的原因,不同的归因倾向对人的期望、情感、动机等将产生重要的影响。正确地运用归因方式是对学生进行教育的重要手段,在德育工作中归因直接影响德育效果,进行合理的归因显得尤为重要。教师不但要自己对学生的行为进行合理归因以总结德育工作的经验教训,更重要的是要引导学生进行合理的归因,帮助他们形成积极的道德情感,强化他们的道德意志,促进良好道德行为的产生。归因理论认为,一个人要想把在某种场合表现出的行为持续下去,需要把助人的观念内化,这是一种自我归因。把成功归因为外部的原因,如运气好或工作难度的降低,一般不会从根本上使个体对事件或活动本身产生兴趣,只是对成功所带来的结果有所好感,只激发了外部动机;当把成功归因为内部的原因,人们常会体验到成就感、胜任感,内部动机就会得到激发。如果把失败归为内部的原因,个体的内部动机可能会受到影响,积极性会受到挫伤;而如果将失败归为外部的原因,则个体的内部动机不会受到损伤。在道德教育中教师一方面要对榜样的行为进行合理的归因,另一方面也要对学生的行为与榜样行为之间存在的差距进行合理的归因,树立学生的自信心,带动他们的积极性。一般来说,将榜样行为进行内归因,将学生的不足进行外归因,会产生积极的效果,有利于激发他们的内部动机。
(四)提高受教育者的胜任感
自我效能感是个体对完成特定任务所具有的行为能力的自信程度。自我效能感影响人们动机性努力的程度。当个体觉得自己在某项活动上有较高的效能感时就会付出更多的努力;觉得自己在某项工作上的效能感较低时,付出的努力将会减少。信息性的事件促进个体内在的因果知觉与胜任感,由此提高个体内部动机水平,当个体将自己的行为结果评价为成功地与环境发生交互作用时,将促进胜任感的产生。教育者要帮助受教育者分析榜样行为的价值,即这种行为为什么会得到表扬,使他们感觉到这些榜样其实离他们很近,与他们是有关系的,他们有能力做出与榜样类似的先进行为,从而获得胜任感;使他们意识到社会需要这样的行为,这种行为会受到周围人及全社会的尊重。德育中存在的一个问题就是树立的榜样形象过于完美或经人为拔高而使受教育者对榜样产生怀疑,而过于完美的形象会使学生对自己的能力产生怀疑,胜任感降低、消失,与榜样行为之间产生距离感,对道德行为的内在动机产生消极影响。德育应有益于提高人类的精神境界、有益于社会的进步,应当给人精神的鼓舞,但德育并不要求我们把榜样树立得至善至美。榜样被优点包围而毫无瑕疵会给受教育者虚幻的感觉,这样的德育违背了教育的客观规律。
真正的德育,是让受教育者全面认识榜样,看到榜样的内心世界,看到榜样的伟大,也看到榜样的渺小,看到榜样的内心活动也有双向性,看到悲、喜、美、丑在榜样身上的斗争,榜样的行为正是在这种争斗中显得更伟大。榜样教育的真实性会拉近受教育者与榜样之间的距离,使受教育者觉得榜样和自己一样,也有内心的冲突,使他们能预见到自己的成功,促进胜任感的产生,提高他们的内部动机。
德性需要是人的一种高级的精神需要,德性教育就是要通过各种活动激发受教育者的这种需要,榜样教育不失为满足这种需要的一种有效的道德教育形式。在榜样育人的德育活动中,我们应善于把握各种细节,激发受教育者的内部动机,促进他们德性行为的发展。
- 上一篇:酒店人员任职工作汇报
- 下一篇:食药监构建服务型机关工作汇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