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求高校德育实效低的成因及解决途径
时间:2022-02-21 05:18:00
导语:探求高校德育实效低的成因及解决途径一文来源于网友上传,不代表本站观点,若需要原创文章可咨询客服老师,欢迎参考。
摘要:如何适应新形势的要求,切实扭转高校德育实效低的状况,是当前高校德育工作亟待解决的问题。
关键词:高校德育对策
在全国教育工作会议上,党和政府明确提出了实施素质教育就是要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推行以德育为核心、以培养学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为重点的教育模式,这就对高校德育工作提出了更新更高的要求。如何适应新的形势,切实扭转高校德育实效低的状况,是当前高校德育工作觅待解决的问题。本文就高校德育实效低的原因作了一些简要分析,并就相应对策提出一些意见。
一、高校德育实效低的原因
当前高校德育实效低的原因主要有以下几点:
1.理论教育与实际脱节。我们现行的思想品德课的教育与现实生活存在着很大的背离,表现在:我们讲社会主义先进性和优越性,讲社会主义道德行为,讲集体主义,助人为乐,而学生看到和听到的更多的却是西方国家生活比我们国家好,我们的人际关系中存在着勾心斗角、尔虞我诈的现象;为集体的少为个人的多,助人为乐得不到应有的回应等等。面对这样的许多新问题,高校德育理应做出回答。然而,由于德育内容陈旧、单薄,不足以解释当前复杂的社会现象,也不能解决学生的思想实际,于是德育就与现实生活和学生实际相脱离,成了“来自天外的声音”.既不能激发学生的情感使其认同,更难促其内化,从而导致部分学生在认识、情感和行为上发生倾斜并产生智德分离。因此,德育工作也就难以取得实效。
2.理论教育与训练脱节。目前高校德育工作普遍存在着理性教育和行为训练脱节。我们的德育往往就德育说德育,重视有言的说理和启迪,忽视无言的体验和感受;偏重学生认识的提高,忽视行为规范。使学生从书本和教师处获得的理性认识得不到生活中实践的支撑,学生们缺乏体验和感觉,缺乏相应的道德情感。这不仅仅降低了理性教育的效率,也使学生的认识出现了畸形,其德育就无法避免低效甚至无效的命运。
3.智育和德育脱节。德育本来该贯彻在德、智、体、美等教育实践的各个方面。但我们的教育工作者往往只把教学看作是完成智育的途径,摸视了在教学中知识的学习应寓于一定的思想观点,而形成一定的思想观点也不能脱离知识的学习活动这一相互关系。我们的教育者在德育为首的口号下,把德育从教学中抽离出来,并使之独立运行,甚至出现德育工作者与智育教学人员各自为战,互夺阵地,争抢时间的尴尬局面。这样一来整个教育就丧失了其内在的、根本的目的,使德育丧失了其发挥功能和作用的土壤和氛围,德育也就失去其应有的效能。
4.学校与社会脱节。学校教育与社会、家庭教育脱节,也是德育和德育管理难以获得实效的重要原因之一。
在我国,家庭、学校、社会的根本利益是一致的,但随着政治体制的改革,学校教育与家庭、社会教育长期保持的静态平衡被打破了。社会影响、家庭影响与学校影响异向、异质异步的矛盾突出出来。由于学校、家庭、社会对各自教育职责的理解不同、教育思想不同等原因,使教育导向步调分离,一方面是学校以社会主义原则和行为规范教育学生,另一方面是社会和家庭中种种错误思想、言论、行为对学生起着潜移默化的影响。学生在学校受到的教育常常受到家庭、社会上流传的截然不同的利益观、价值观的冲击,致使学校教育失败,甚至出现学生在校进一步,回到家庭退两步,到了社会退三步的现象。学校长期艰苦教育的成果,往往毁于社会和家庭错误影响的旦夕之间。
5.教育、管理活动的组织与实际效果的考查脱节。组织学生参加活动,其目的是提高学生的认识和形成良好的行为规范,因此要特别重视活动的实际效果。不重视效果的活动,必然会滋长教育的形式主义,而形式主义是教育和管理实效低下的重要根源。一些教育管理者花大量的精力去组织活动,而不追求活动的效果,在总结时,往往注重于活动的次数和过程的描述,而对通过活动学生的觉悟究竟有什么提高、行为有什么变化,则往往轻描淡写,含糊其辞。如果只重活动数量,而忽视活动质量和效果,必然会招致学生不满,教育和管理者的积极性也将因此受到挫伤。
二、增强高校德育实效的主要对策
影响高校德育实效性的原因很多,要彻底解决这个问题绝非一日之功,但也非高不可攀。下面就如何提高德育实效性提几点意见。
1.必须改进德育工作,使之贴近学生的生活、实践与实际需求,弥合发生的智德分离,增强德育的实效性。
首先,要调整教材以对应社会。(1)思想品德课本要以事实为依据,切戒空谈,不宜讲过多的大道理,要用现实生活中生动感人的正面事例进行正面教育,并以此针锋相对地批驳、抨击那些反面事例和现象。对社会消极现象不应回避,应大胆地将它们揭露出来,让师生们共同认识,并弄清它们的危害。教师也应随时加进一些抨击对象的反面教材。这样做不仅不会产生什么负作用,相反,会使学生觉得真实可信,正所谓有比较才有鉴别。(2)要顺应学生主要心理倾向。教材知识只有顺应学生心理倾向,才能契人学生的认识,引起他们的共鸣,唤起他们的兴趣,从而达到引导教育的目的。
其次,在德育方法上要遵循实事求是的原则,增强教育的针对性。尊重学生成长和认知规律,克服形式主义和表面上的轰轰烈烈,把德育工作做到人情入理人微。要从小事做起,从基础做起。德育工作经常遇到的都是琐碎的小事,接触的都是普通学生,善于做好小事是德育工作的基本要求。只有解决好最基本的道德行为习惯,才能去处理大事;只有使德育工作贴近了生活,才能被学生接受。德育要从学生身边事情开始,从学生最需要的东西开始,从学生感兴趣的事出发,解决学生们经常遇到的具体问题。德育要把外在的行为规范要求、文明习惯的养成作为德育教育的切人点,并在行动上给予反复训练,进而使之感受理解德育教育的目的意义,从而产生思想认识上的飞跃,最终使德育要求变成学生的自觉行动并内化为行为习惯,从而达到更高的德育目标。
2.拓展德育活动渠道,创设多样化的德育方法,是提高德育实效性的有效途径。
现代德育宗旨,根本上是要使学生形成主体意识和自觉主动精神,而传统的德育往往凭借“我讲你听”、“我说你服”的生硬的方法实施强制性的灌输,极大妨碍学生自觉自愿精神的形成,所以德育方法要突破以往课堂坐而论道的局限,扩大德育的空间和影响。一是利用各种媒体与现代传播工具,对学生进行德育,提高德育的覆盖面、渗透力;二是有针对性地开展丰富多彩、学生喜闻乐见的健康向上的文娱活动、知识竞赛、社会活动等,使德育活动更具有吸引力,达到让学生自我参与,自我娱乐,自我教育的目的;三是通过校风建设和校园建设,发挥无形教育的熏陶作用。在具体的德育方法改革上,针对过去空洞枯燥的说教,变“刻意”教育为“无为”教育,多采用“陶冶”、“示范”、“暗示”等方法,把“角色扮演”、“倾听”、“体验”等方法运用到德育中来,让理性教育与学生实践相结合,突出学生的自主教育,重视学生的自我思考,自我判断,自我体验。这样的德育就会被学生接受和喜欢,德育实效性也就会提高。
3.改进和加强课堂教学,实现窝德于教,是增强德育实效性的重要一环。
课堂教学是进行思想品德教育的主阵地。“千教万教,教人求真,千学万学,学做真人。”各科教学都要渗透德育,必须寓德育于教学中,努力挖掘教材中的德育因素,在教学渗透中要坚持“有意、有序、有机”原则,即在教学中,根据学生实际有意地实行德育目标控制,对教材中的德育内容进行系列组合,循序渐进,同时选择好教学与德育的最佳结合点,克服勉强性和生硬性,让构成教学活动的全部要素都成为德育管理的重要资源而充分发挥效应,大大增强德育工作的实效性。
4.树立大德育观念,逐步构成多层次、多梁道的合力网络是提高德育实效的重要保证。
学生所生活的环境,所接触的事物,都对他们产生好的或坏的影响,他们的成长是学校、家庭、社会综合效应的结果。学校、家庭、社会的某一方面的薄弱或失当,德育出现了空白地带,都将导致学生在一定空间、时间范围内的放任自流,为那些不健康思想的渗人提供机会。无数事实说明,对学生的教育,只有在学校、家庭、社会取得一致、协调配合的情况下,才能取得良好的效果。所以,我们只有构建和完善“以学生自我教育为主体,以学校德育工作为主导,以家庭教育为基础,以社区教育为依托”的四位一体的同步联手的德育合力网络,才能提高德育整体效益,从全局上根本改变德育薄弱现状。
5.强调自我意识管理,培养自律能力。
自我意识管理,是建立在学生自我意识基础上的一种管理。所谓自我管理,即人们通过对自己思想、情感和行为的剖析而形成的自己与客观环境关系的认识,也就是站到客观立场上认识自己。自我意识的发展,是学生教育和管理自己的最有利条件,为了增强管理的实效,应该特别强调学生的自我意识管理。应当引导学生观察、认识、调节自己的思想感情,规范自己的行为。只有为学生接受的教育和管理,才是有实效的管理。而学生自我意识管理,正是学生全身心投人的可接受的管理,因此,它能大大提高教育管理的有效性。
6.应和中华民族传统美德教育结合。
中华民族是一个具有优良传统的民族。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是千百年来我们的先辈反复教育和严格管理的结晶。今天的教育,不能脱离悠久的民族优良传统,离开了中华民族的优良传统,不仅会降低教育和管理的实效,从长远说,也会使我们的民族失去精神支柱,这是十分危险的。
在教育内容方面,“艰苦奋斗,勤俭持家”,“先人后己,团结互助”,“严于律己,宽以待人”,“民知敬学,尊师重教”,“天下兴亡,匹夫有责”,“先天下之优而优,后天下之乐而乐”,“有志者,事竟成”,等等,这些都是我们民族的优秀传统美德,通过教育要使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发扬光大。
- 上一篇:探索当代高校德育管理的新趋势
- 下一篇:剖析大学生人格问题及培养路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