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校德育创新探究论文

时间:2022-02-08 06:32:00

导语:高校德育创新探究论文一文来源于网友上传,不代表本站观点,若需要原创文章可咨询客服老师,欢迎参考。

高校德育创新探究论文

一、面向现代化是21世纪高校德育创新的工作目标

现代化是传统社会向现代社会的转变过程,它涉及到人类生活所有方面的深刻变化。这种转变的根本动力产生于人类在科技革命推动下所获得的空前的知识增长。对于当代中国来说,走向现代化的过程就是一个通过经济发展、社会进步来谋求民族复兴和国家富强的过程,它是国家跨世纪发展战略的核心。

同志指出:“大学应该成为科教兴国的强大生力军。教育应与社会经济发展紧密结合,为现代化建设提供各类人才支持和知识贡献。这是面向21世纪教育改革和发展的方向。”[1]这一论述以更加明确的方式继承了邓小平的教育战略思想,即把“面向现代化”当作我国较长一段时期教育改革与发展的中心任务和工作目标。由此推演,一个必然得出的逻辑结论是:

现代化是当代中国最大的政治——教育(包括高校人才培养)必须服务于这一宏伟目标——高校德育作为人才培养的重要手段之一,自然也应服从和服务于现代化建设。因此,紧紧围绕这一中心任务,将学生的德育素质提升到适应和推动现代化建设的层面,将是21世纪高校德育的工作目标。

在21世纪高校德育创新中确立起面向现代化的目标,实际上就是确立为民族复兴和国家富强培养高素质创新人才的目标。这种思路的确立,要求高校德育实现以下几方面的基本转变:

第一,高校德育定位的转变。众所周知,长期以来德育工作的投入与产出往往呈现出较大的逆差,德育效果没有明显的改善和提高,究其原因,主要是德育工作自身定位不准,没有找到一个坚实的工作支撑点。要么是过分强调德育的“政治性”,把学生的政治方向和政治素质培养当做德育的全部内容;要么是忽视德育的“政治性”,用普遍的最低标准的基础文明素质来充当德育所要实现的目标,以弥补长期应试教育留下的空白。显而易见,这两种极端现象都体现不了高校德育应有的道德创新特色。《高等教育法》第四条明确规定:“高等教育必须使受教育者成为德、智、体等方面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事业的建设者和接班人。”高校德育应该服从和服务于这一根本目标,在德育定位上作出相应的调整,从宏观上讲,高校德育应该与其他谙育一起;自觉围绕培养社会主义事业的建设者和接班人这个大目标,发挥独特的作用,体现自身价值;从微观上讲,一方面高校德育作为诸育之一,不能游离于诸育之外,应与其他诸育相互联系、密切协调;另一方面,在知识创新的时代,德育作为诸育之首,应充分发挥其对人才成长的动力、方向和保证作用,主动承担起培养、激发学生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的任务。实现宏观和微观上的定位转变,是建立“面向现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来”的高校德育创新体系的前提。

第二,高校德育内涵的转变。长期以来由于定位不够明晰,高校德育的内涵缺乏一个相对稳定的体系。《中国普通高等学校德育大纲》对高校德育内涵已作出了明确的规定,以社会主义、集体主义和爱国主义为核心的十个方面的内容内涵相当丰富,符合现代化的基本特征和我国的实际。但长期以来,在德育实施过程中存在着片面发展、顾此失彼、各方面不平衡的现象,如心理健康教育、审美教育、劳动教育等,与其他部分相比,与实际生活中出现的问题相比力度还明显不够。随着全球化趋势的日益明显大量西方价值观念、意识形态涌入,高等教育必须坚持“永远把坚定正确的政治方向放在第一位”,高校德育的“政治内涵”不仅不能削弱,反而应该进一步加强。同时,科学技术的发展和知识经济时代来临,也对高校德育内涵提出了新的要求。因此,高校德育内涵应当从片面发展、顾此失彼和十个方面(德育大纲所规定的十个方面)失衡的状况,转变为以“政治内涵”为重点、以创新意识为核心、十个方面相对均衡发展的体系。在德育内涵中注入创新意识的新鲜血液、激发和培养学生创新意识是高校德育适应挑战的需要,也是高校德育创新机制自我更新和自我发展的动力。

第三,高校德育方法的转变。在传统德育中,往往把德育当作对学生个人行为的约束,把德育方法当作管理手段,把学生纯粹作为德育的客体,无视学生的德育主体作用。传统德育的运作机制、评估体系、教育内容往往是一种由主体到客体的单向关系,忽视了学生的个性、需要、选择、独立性和主体意识。反映在德育实施上表现为单一的政治说教、课堂灌输等方式。实际上,德育的出发点不是禁锢人,而是创造条件发展人,德育不应只是采取约束人、束缚人的方法来谋求一时一地的效果,德育“不是造就传统的机械模仿者,而是培养传统道德的批判者,未来文明的创造者”。因此,高校德育方法的转变主要是,在德育实施中,把德育工作者与学生之间的单向关系,转变为互为主客体的互动关系,从说教灌输转变为潜移默化,从纯粹的管理手段转变为管理与师表示范作用并存等等。同时高校德育还要大胆运用诸多现论成果运用先进科技手段来丰富和发展德育方法。面对新的形势,高校德育必须要适应社会发展趋势,确立培养高素质创新人才这一目标,加快工作方法转变,激发学生的内在热情、道德潜力和自觉成才意识;

二、面向世界是21世纪高校德育创新的工作视野

“面向世界”是“面向现代化”在空间上的拓展。当今世界全球一体化的趋势日益明显,60年代加拿大学者麦克卢汉设想的“地球村”正以惊人的速度变成现实。“当今高等教育不再是一个孤立的系统,发展越来越取决于外部环境对它提出的需求和为它提供的支持。”[3]高校正以空前的广度与深度和整个世界发生碰撞、交流。

传统德育的特征是封闭、单向、被动。高校以纯洁的“象牙塔”自居,德育工作长期重内(内涵、校内)轻外(外延、校外),囿于校园一隅。从面向世界的角度来说,高校德育面临的最典型的挑战是德育工作者的视野跟不上学生的视野和需求变化。近年来,学生们开始频繁地走出校园,广泛地涉足社会,利用先进科技手段大量获取知识和信息,密切地关注世界。特别是随着互联网的应用与普及,越来越多的学生要面对着一个空前开放而广阔的信息世界,学生如何在这种多元信息轰炸的复杂环境中把持自身,应引起德育工作者的高度关注。21世纪高校德育已经无法再回避面向世界的问题,解决这一问题的核心是德育工作者应尽快拓展视野,把握时代变革的特点和趋势,建立一个相对开放的德育体系。

第一,德育工作视野:关注校园与关注世界。21世纪高校的人才培养是基于世界各国国力竞争和人力资源重新配置的宏大背景,应当说,德育如果脱离了这一背景,其努力也就迷失了方向,失去了存在的价值。关注校园是高校德育的基础,而关注世界是因为校园已和世界不可分割,是为了关注世界发展对校园以及校园中人的影响。世界的变迁与发展将使处于心智发育不同阶段的学生可能遭遇各不相同的境况。因此,高校德育不应该以不变应万变,而是应该积极迎接挑战,尽可能反映时代变革的特点与趋势。

第二,德育工作队伍:经验积累与素质更新。前面提到,德育工作遇到的挑战在很大程度上与德育队伍的素质有关,知识结构相对比较陈旧、知识面不够宽、对高新技术利用较少、重经验轻创新、过分忙于事务工作等,不同程度地存在于德育队伍中。一支不适应跨世纪发展需要、缺乏相应素质准备的队伍根本无法承担新世纪的德育工作。所以,在面向世界的过程中,德育队伍的素质更新显得尤为重要。由于知识更新的速度越来越快,终身学习的观念不仅要传递给学生,德育工作者更要身体力行;学生在某些方面(比如新学科、新技术)形成了明显的超越德育工作者的优势,德育工作者应当放下高高在上的架子,使学习成为互动的过程,一方面充分发挥德育的主体作用,另一方面要虚心向年轻人学习,善于吸收世界上一切先进德育成果和经验,不断提高自身的素质。

三、面向未来是21世纪高校德育创新的工作观念

“面向未来”是“面向现代化”在时间上的拓展。现代化是一个较长的动态过程,与之伴随的人才培养和德育工作也应有长远的规划,树立起立足未来,面向未来的工作观念。

第一,遵循人才成长的内在规律,注重高校德育的“长效性”。传统德育因其工作目标不够明晰和工作视野相对狭隘,往往注重的是德育短期效果和表面成绩,这种短期行为违背了德育的本来宗旨,忽视了人才成长的内在规律和长期效应。青少年一代的思想道德水平和科学文化素质如何,直接关系到我国现代化建设的成败和国家民族的前途命运。为培养现代化建设的高素质人才服务的高校德育,一定要用长远的眼光、立足于现代化建设的需要,建立高校德育的创新机制。

德育“长效性”的另一层面就是要确立让学生终身受益的观念,激发学生对高尚道德情操的需要和追求。在人的心理结构中,“需要”是人的行为的直接动力。没有学生对道德的需要就不会有自觉、主动的道德实践,忽视学生道德需要的德育实际上是“没有学生的德育”。换言之,德育持续发展的动力只能来自于学生本人。因此,德育工作者应该努力使德育的过程成为尊重和激发学生主体性创造力的过程。这就要求创新后的德育体系能够深入了解学生错综复杂的心理,尽可能满足其合理的需要,丰富和发展他们的健康需要,疏导和转化他们的不合理需要;在此基础上,传授社会道德规范,引导德育实践,逐步形成个体对社会道德的认同和需要,使提升素质的需要成为学生本人强烈而内在的自觉要求,从而实现德育从外化到内化的飞跃。

第二,适应未来社会发展的要求,强调高校德育的“前瞻性”。“前瞻性”更多地是对德育主体自身素质的要求。“当今世界,科学技术突飞猛进,知识经济已见端倪,国力竞争日趋激烈。”以知识经济为主导的时代正朝我们走来,信息和知识的更新成为社会发展动力的关键,创新能力成为高素质人才的重要标志。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建立和完善;价值取向的多元化发展趋势,这些都对高校德育工作者提出了新的要求。高校德育工作者一定要充分地估计到高校德育工作将要面临的各种各样问题,充分做好思想准备,不断提高自身素质,提高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的能力,以适应和满足未来社会发展和国际竞争对高校德育的要求。

第三,认识高等教育的特殊地位,突出高校德育的“战略性”。邓小平关于“教育要面向现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来”的论述,作为新时期我国教育改革与发展的战略指导思想,与他一贯强调的要把教育摆在优先发展的战略地位的思想是一脉相承的。1975年,邓小平在听取中国科学院负责同志汇报时,尖锐地指出:“我们有个危机,可能发生在教育部门,把整个现代化水平拖住了。”[4](P34)他曾反复地强调:“发展战略第一位就是发展教育和科学技术。”发展教育的根本目的是培养高质量的人才,就是要培养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现代化建设人才。我们要确立21世纪高校德育的创新目标,就是要充分认识高等教育在现代化建设中的特殊地位,这样才能深刻认识高校德育在面向未来中的“战略性”作用。

高等教育培养的人才,思想道德和科学文化素质如何,直接关系到能否坚持党的基本路线一百年不动摇,关系到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成败。这就要求各级领导干部要站在历史的高度,用战略的眼光来认识新时期高校德育工作的重要性,以“三个面向”为指导,建立适应新形势的高校德育创新机制,进一步发挥德育在人才培养中的特殊作用。

从现在到21世纪中叶,是实现我国现代化建设“三步走”战略目标的关键时期,日趋激烈的国际竞争和改革开放现代化建设的新形势,对高校人才培养提出了更新更高的要求。高校德育只有以邓小平教育理论为指导,逐步建立起适应时展潮流的创新机制,才能使21世纪的高校德育实现工作目标、工作视野和工作观念的全面创新。高校的德育工作只有真正面向现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来,才能摆脱困境,开辟新路。

参考文献:

[1]。在庆祝北京大学建校100周年大会上的讲话[R].人民日报,1998-5-5.

[2]邓小平文选:第三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3.

[3]李岚清。在世界大学校长论坛开幕式上的讲话[R].人民日报,1998-5-3.

[4]邓小平文选:第三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3.

摘要:以知识创新为重要特征的21世纪,对人才素质提出了更新更高的要求。高校德育也应跟上时代的步伐,克服传统模式的弊端,走出一条21世纪高校德育创新之路。高校德育只有以邓小平教育理论为指导,从邓小平“三个面向”的战略指导思想中吸取精华,实现工作目标、工作视野和工作观念的全面转变,才能建立起适应时展潮流的创新机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