价值哲学德育体系探析
时间:2022-11-30 03:16:16
导语:价值哲学德育体系探析一文来源于网友上传,不代表本站观点,若需要原创文章可咨询客服老师,欢迎参考。
《大学》原为《礼记》中的一篇,相传为孔子弟子所作,乃是儒家德育的重要著作。《大学》于宋时被朱熹编入《四书章句集注》,而后正式与《论语》、《孟子》、《中庸》并称为“四书”。自宋之后,因其包含深刻儒家思想及所具备系统的德育体系,《大学》便被统治者列为官方教科书。回顾古代的教育,其中就包含有“小学”和“大学”。“大学”原意为“大人之学”,其中“大人”特指君子、大丈夫,所以“大学”也含有使年轻男子成为君子和大丈夫的意味。一直以来,《大学》中所包含的德育思想都对后世产生着深远的影响,那么我们从价值理论的维度对它的德育体系的价值问题进行探析,这对于当今德育建设的理论和实践都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一、《大学》中德育体系的价值目标
“德育”即道德教育,首当其冲的便是这个“德”,此“德”并非抽象的形而上的概念,而是一种化孕于万物之间、体察万物之根性的实践意义上的价值现象。而“育”则是一种具象化的以人为价值主体的完善化过程。德育正是“德”和“育”这两者的相互交融,既是价值主体与客体之间能动性的价值交互,也是以“现实的人和现实人的活动”为基本点的旧价值的不断革新和新价值的不断求索,我们先来探求《大学》德育体系的价值目标,主要包含三方面内容:“明明德”、“亲民”、“止于至善”。1、明明德“明德”即是光明之德性,明明德乃是显扬主体的美好德性。人出生之后先天携带着种子,其中就包括“明德”与“非明之德”的种子,种子随着人后天在不同环境的修行而不断成长。在这个过程中,光明的德性并非只成长而不衰减,它很容易被人的各种欲望杂念所遮蔽,老子说:“涤除玄览,能无疵乎?”,于是就须去蔽。朱熹在《四书章句集注》中也提出:“明,明之也。明德者,人之所得乎天,而虚灵不昧,以具众理而应民万事者也。但为气案所拘,人欲所蔽,则有时而昏,然其本礼之明,则有未尝息者。故学者当因其所发而遂明之,以复其初也。”[1]因此“明明德”正揭示了洗垢除尘以将人那光大的德性敞开彰显的价值目标。2、亲民“亲民”,根据郭店楚简,“亲民”作“新民”解,所谓“新民”,意为价值主体将明德推己及人,“明明德于天下”而德化万民。正如恩格斯说,“我们所面对着的整个自然界形成一个体系,即各种物体相互联系的总体”,“这些物体是互相联系的,这就是说它们是相互作用着的,并且正是这种相互作用构成了运动”。[2]唯物辩证法指出,事物、现象之间是普遍联系、互相作用的。因此,社会中普遍联系的人以己之“明德”驱动他人涤污除垢,而使人们精神面貌革故鼎新,“澡雪而精神”。“苟日新,日日新,又日新”[3]方是强调了人动态性的弃旧图新,肯定了革新的运动发展状态。因此“亲民”便揭示了要求价值主体与时俱进、弃旧图新的价值目标。3、止于至善“止于至善”指的是达到一种最美好完善的境界。《大学》中有这样一段话:“《诗云》:‘邦畿千里,惟民所止。’《诗云》:‘缗蛮黄鸟,止于丘隅。’子曰:‘于止,知其所止,可以人而不如鸟乎!’”[4]黄鸟知道它应栖息于山岗之上,人也有选择临近都城处为居住之所的目标追求,栖息地仅是人和鸟的物质生存目标,而人比动物高明之处在于人有精神目标追求,正如“有斐君子,终不可諠兮者,道圣德至善,民之不能忘也”。文质彬彬的君子止于有明德且精神崇高,这也就已到达美好完善的境界,这类人终会被人民群众所铭记于心,于此鲜明展现了“止于至善”的第三个终极价值目标。通过对《大学》德育体系的三个价值目标探析,我们能够看出,从“明明德”、“亲民”再到“止于至善”这恰是价值主体由内而外、循序渐进向前发展的过程,“三纲领”乃是价值创造到实现的一个相对完整的过程。至此主体的三个价值目标已然确立,那么具体的价值实现路径也理应顺势开辟。
二、《大学》中德育体系的价值实现路径
《大学》德育体系以“八条目”作为价值实现路径,《大学》中“八条目”从微观到宏观可作以下概括:格物、致知、诚意、正心、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亦可再加以凝结为内修之路和外治之径两大方面,其中格物、致知、诚意、正心、修身为内修之路,齐家、治国、平天下为外治之径。1、内修之路第一步,“格物致知”。孔子曰:“君子求诸已,小人求诸人。”[5]价值主体的内修之路主要依靠个人自觉地一步一阶的践行。在《大学》一书中“格物”、“致知”并未作出相应释义,根据历朝不同时期相关学者的阐释,不难发现,“格物”含有对世间万物进行研究之意,“致知”则正是主体研究自然事物而得到的客观认识。朱熹曾在《四书章句集注》内作出如下解释:“物格者,物理之极处无不到也。知至者,吾心之所知无不尽也。”“至,推极也。知,犹识也。推极吾之知识,欲其所知无不尽也。格,至也。物,犹事也。穷至事物之理,欲其极处无不到也。”显然,朱子所说的“格物致知”就是,人要对外界事物的钻研探究达到一个很高深的层次,甚至是穷尽其事物之道理。第二步,“诚意正心”。在迈出内修之路的第一步后,《大学》便接着提出“诚意”、“正心”的行为路径。在“正心”方面,《大学》中有比较详细地阐释:“所谓修身在正其心者,身有所忿懥,则不得其正;有所恐惧,则不得其正;有所好乐,则不得其正;有所忧患,则不得其正。心不在焉,视而不见,听而不闻,食而不知其味;此谓修身在正其心”。[6]《大学》此处强调,愤怒、恐惧和忧虑等不“中正”的情绪易蒙蔽人的认识功能和思维功能,使其无法分辨真假,判断正误。所以“正心”即是抵制不良情绪的干扰,扫除外界环境对理性思考的蒙蔽,让“心”能够发挥对事物的辨别、认知功能,也就是要能够做到聚精会神、专心致志。就“诚意”而言,《大学》提出:“所谓诚其意者:毋自欺也,如恶恶臭,如好好色,此之谓自谦。故君子必慎其独也。”主体首先存有对社会道德伦理的透彻领悟,方可于个人心中竖立端正的“修己”之诚意。“富润屋,德润身,心广体胖,故君子必诚其意。”[7]“诚意”就是意念发乎自然精诚,不欺我,也不欺他,达到文质彬彬境界,内外如一。在已迈出格物致知的步伐后,主体对事物发展之道理已有深刻认识,还知晓个人处社会之中所要践行的内容,如若主体有追寻理想境界的决心,那么就必须先要设定追求的目标与理想,而后就要在日常之中自觉严格地恪守对己的承诺。“诚意”还应讲究“慎独”法,此法所要阐明的是主体在处于无人监督的环境下,要反思自我而不任性妄为,更要保持对内心道德的外化践行。通过“格物致知”到“诚意正心”阶段性跨越,主体由认知判断正向的价值理念,到设定正向价值目标,而后主体自觉自省地进行实践历练,中正地居于天地之间。内修求于己的发展之路以抵达修身目的,但是这并未抵达终点线,紧接着将继续启程由近向远地跋涉。2、外治之径齐家、治国、平天下都是修身的应用实践,是从内到外的转向。《大学》中指出:“所谓治国必先齐其家者,其家不可教,而能教人者无之,故君子不出家而成教于国,孝者所以事君也;弟者所以事长也,慈者所以使众也。”《大学》着重提出“齐家”是“治国、平天下”的基础,表明了治理家庭的关键性。在家庭内部所遵循的“孝”、“弟”和“慈”乃是家庭内部的重要关系准则。在一个家庭的内部,子女理应做到孝顺父母,兄弟姐妹间理应要做到互相关爱、和睦相处;做长辈的要慈爱自己的晚辈。一个家庭只有调和好内部的关系,才可以成其为敦睦团结的家庭。“孝”、“弟”和“慈”原则也同样对国家内部的君与臣、臣与民间的关系适用。一方面,“孝”与“事君”,“弟”与“事长”,“慈”与“使众”彼此紧密地联系,另一方面,则又巧妙地把家庭内部的伦理道德同整个社会秩序的和谐发展联结起来,共同构建成命运共同体,“力图做到‘一家仁,一国兴仁,一家让,一国兴让’”。[8]《大学》德育体系把“齐家、治国、平天下”当作价值实现路径的外治步骤。《大学》说道:“所谓治国必先齐其家者,其家不可教,而能教人者,无之”。“宜其家人,而后可以教国人”。“宜兄宜弟,而后可以教国人”。“其为父子兄弟足法之也,此谓治国在齐其家”。
三、《大学》中德育体系的价值评价
《大学》包含的德育体系具有社会价值,是为当时的社会服务,反映了当时社会的需求。另外,其中的德育体系又具有个体价值,是为培育个体高尚的品德,反映了当时人的个性需要。这两方面的价值相互联结、互相贯通,是社会至善同个体至善的辩证统一。《大学》相传为孔子的弟子所作,其中德育体系反映了当时时代的需要。春秋战国时代,诸侯间征战不休,礼崩而乐坏,社会秩序严重混乱。孔子的弟子继承孔子遗志,想要恢复礼乐制度使社会公共秩序重归于有序。正如“马克思所说的现实的个人,并不是某一个现实的个人,而是构成社会主体的无数的个人”,[9]春秋战国时的社会是由众多的现实个人、家庭和诸侯国组成,个人自古以来就是社会的基本单元,无论是家庭的稳定,还是国家的安定,都离不开每个人自身的道德修养。若社会中的每个人都有着良好的道德修养,量的积累将会产生质的飞跃,试想每个家庭成员都有很好的道德修养,家庭内部长幼有序,晚辈尊重、孝敬长者,兄与弟之间互相关爱。同理,一个国家内部的家庭与家庭之间,人与人之间,也是相亲相爱、和睦相处的。这样每个修己的个体都遵守道德规范,每个人都自觉按照道德要求来为人处事,人与人之间和谐,家庭与家庭之间和谐,最终整个社会自然而然地也走向安定与和谐。所以,《大学》正是想通过“修己安人”,由个人出发,贯穿家庭而联结社会,通过“道之以德,齐之以礼”,促成天下和谐太平的美好局面。
综上所述,我们用辩证唯物主义联系、全面的观点来探寻《大学》中德育体系的价值,秉持着其德育体系的“社会价值”与“个体价值”并重的立场。首先,既应该肯定《大学》德育体系为维护特定时代的秩序稳定与谋求天下安定的社会价值;同时又应该高度重视其德育体系在发展、完善个人上的个体价值,它的目的旨在于使每个个体都“明德”、“日新”再达“至善”之境界。《大学》德育体系的“社会价值”与“个体价值”是辩证统一的,个体至善同社会至善更是相互联系、紧密结合。
作者:王建涛 王浩 单位:中共四川省委党校研究生部
【参考文献】
[1][3][4]朱熹.新编诸子集成:四书章句集注[M].北京:中华书局,2007.3.5.5.
[2]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3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72.492.
[5]冯达文,郭齐勇.新编中国哲学史(上册)[M].北京:人民出版社,2015.37.
[6][7]王国轩.大学•中庸[M].北京:中华书局,2016.39.35.
[8]李双双.《大学》的教育思想及其现代意义探析[D].武汉:武汉理工大学.2006.10.
[9]马俊峰.马克思主义价值理论研究[M].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12.37.
- 上一篇:浅谈德育课程资源开发利用
- 下一篇:中职德育管理实效性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