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论大学德育的建构与实现

时间:2022-12-10 03:47:38

导语:试论大学德育的建构与实现一文来源于网友上传,不代表本站观点,若需要原创文章可咨询客服老师,欢迎参考。

试论大学德育的建构与实现

一、大学德育目标建构的依据

从纵向看,德育目标的构建是一个动态发展与创新的过程,不同时期德育目标的设计有其理论依据和现实考量。有学者认为高校德育目标建构的基本依据主要包含有:社会发展对人才素质的需要、高校学生的人格特征、改革开放以及市场经济对高校德育的要求以及经济全球化与中国高校德育的关系四个方面[1],以此为基础建构一个综合意识形态、文化、个体与社会、心理等因素的促进道德认知、道德情感、道德意志和道德实践相统一的德育目标体系。不过德育目标的建构也和政治、社会、经济、文化背景紧密相连,表现出一定的稳定性。长期以来,我国大学德育目标建构的特色之一就是特别强调学生的政治思想和方向,特别能准确把握党的思想路线、政策方针,拥护社会主义和中国共产党的领导,同时要求学生树立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能自觉用马克思主义立场、观点和方法去认识问题、改造客观和主观世界。此外,大学德育目标对学生道德观、价值观的教育方面有明确规定,随着以人为本教育思想的深入,学生心理健康教育也成为德育目标的主要内容。大学德育目标建构的意义和出发点是指导德育实践,目标的实现途径主要是通过德育实践,因此,建构大学德育目标绝对不能脱离现实。德育目标建构的基本依据首先是德育的可教性。从中国古代圣贤孟子的“四端说”坚持性善论,荀子用“化性起伪”支持性恶论,到西方古希腊智者苏格拉底的“美德即知识”,中西方哲学家对人性的认识各异,但是他们普遍认为德育是可教的,作为德育对象的人具有主观能动性,德育的可教性要求德育目标的设计要注重学生的思想特点,人格特征,重视学生主体性的发挥。德育的可教性为德育目标的设计提供了依据。第二是德育的可操作性。知情意行相结合是德育目标实现的路径,德育目标设计要从“知”出发,以“行”为目的,这要求学校在传授德育理论知识的同时充分了解学生,重视学生道德情感的培养,以道德行为的养成为核心。德育的可操作性要求学生将个体的发展与社会的进步相统一。德育目标的设计要适应经济全球化背景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发展对人才道德素养的要求[2],要适应中国传统文化和时代精神对新时期人才的需求,要坚持知行一致。第三是坚持德育的社会性,这要求德育目标的设计不能局限于学校道德教育,而要坚持学校、家庭和社会德育的统一。德育目标的设计从马克思关于人的全面发展学说出发,不能局限于道德教育,而要从政治、思想、道德、法制等方面全方位培养适应社会发展的人才。德育的社会性要求德育目标的设计要综合德育的社会环境和学生的发展特点。德育的可教性决定了德育目标设计要关注德育对象的心理特点;德育的可操作性决定了德育目标设计要以道德认知为基础,道德实践为准绳,充分实现个人发展与社会需要的和谐统一;德育的社会性,要求德育目标的设计要从人的全面发展出发,重视德育环境的营造和德育内容的深化、扩展。

二、当前我国德育目标实现的困境

德育目标建构只是德育实践的起点和方向,最终是否能够实现,还取决于具体教育实践活动。在过去相当长一段时间内,德育仅仅是作为一种知识灌输教育呈现的,德育目标是否实现,评价方式也是一种认知评价,其效果自然大打折扣。在经济全球化、信息网络化、价值多元化的今天,传统的德育理念、内容、范式面临着严峻的现实挑战,90后逐渐走进大学,更使得高校德育的有效性问题倍受社会关注。德育工作较高的预期、过多的投入与实际收益的反差,让我们不得不面对现实而重新审视德育实践,认识现实中德育所存在的误区,重新思考在新的社会发展背景下德育价值功能通过何种途径有效实现的问题。一方面,当前大学生德育目标的内涵定位并非是基于学生主体的特点考虑的。在马克思看来人的本质在于他的社会性,但长期以来,大学生德育价值较多地体现了学校教育和家庭教育的价值标准和理念,传授方法上强制性灌输仍占据主导地位,在很大程度上缺乏社会生活的依托和根基,德育主题界定、德育实践载体选择、德育标准确立等诸多方面都亟待改进,强调德育回归社会生活,在实践中提升德育工作的有效性成为新一轮德育工作改革需要思考的问题。另一方面,虽然学生参与在德育目标实现中的地位已经被广泛关注,但在德育实践中强调学生参与仍存在不少阻力。我们认为,通过大学生参与学校管理接受教育和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和人生观,创新的态度值得肯定。德育是一个学习者自我概括、内化和深化吸收的能动过程。通过德育中的学生参与,可以搭建德育实践平台、改善德育引导方式,树立学生责任意识、增加德育价值建构载体及完善价值建构方向。但在现实的实践操作中,学生参与意识缺乏,参与积极性并不高;德育实践参与范围狭窄、层次较低、途径形式化;德育实践参与的效用不高、作用十分有限。此外,当前我们对德育目标实现程度的评价标准模糊、一些学校忽视学生德育工作的开展、信息化社会使得开展学生德育实践难度增加、学生权利意识觉醒和自我个性表达意愿强烈等诸多问题也是目标实现的重要阻碍因素。

三、德育目标实现的路径反思

德育目标的实现更多需要德育实践来完成,“作为相对封闭的文化和教育机构的传统大学具有很大的独立性,其校园文化与社会文化的贯通和互动还不明显,甚至校园文化与社会文化还处于隔膜的状态,这种状态导致了大学德育与社会规范的差异,也就导致了以学校德育为基础的价值系统与以市民社会为基础的价值系统之间的差异,这也就自然造成了学校人与社会人的隔膜和裂变”,“当代大学与社会的全新关系所构成的大学外部德育环境,向人们提出了当代大学德育及其目标定位进行内在省思的要求”[3]。大学生参与学校管理能使学生成为道德实践的主体,可以在一定程度上避免传统教学中的纯理论式教育的弊端,让学生在参与学校管理的过程中感悟生活、提高思想道德的认识水平,进一步提升对待事物的认知力和判断力。虽然当前我国大学生参与学校管理的价值取向主要是基于提高管理效率和实现民主管理两个方面,但是学校不同于企业和政府部门,学校是以教书育人为使命的,如果仅仅坚持以提高管理效率和实现民主管理作为大学参与学校管理的价值取向显然是有失偏颇的。学校作为培养人的专门机构,其一切活动都应当以促进学生发展为最根本的出发点和落脚点。大学生参与学校管理更要有利于学生在参与管理中了解学校、了解社会,提高学生的聪明才智、思想品德等[4]。因此在大学生参与学校管理的价值取向问题上应当更加突出促进学生的发展。基于此,德育目标的实现路径搭建应该考虑以下几个方面。首先是重视网络平台在学生参与管理,实现德育目标中的作用。现在部分高校已经运用现代信息网络技术及辅助设施建立了广泛和实时的电子沟通机制,例如网络BBS、学校微博、微信等,搭建学生参与学校民主管理的新途径,此外高校长期以来开展的学生网上评教系统、书记(校长)信箱以及相关网站的建立都为学生参与学校管理,反映自身诉求提供了良好的平台。电子沟通机制是网上参与的一种重要方式,这种参与机制的优点在于学生参与的范围更宽、更便捷,从而增加学生参与的广度和深度,以学生网上评教系统为例,学生可以对每一门课教师的教学态度、教学的组织能力、教学方法、教学手段、课堂管理等方面做出自己的判断和评价。这不仅为学校进一步改进教学质量反馈信息,而且能激发学生的主动性和热情,在评价过程中进一步思考问题。因此,在信息化时代到来的今天,忽视网络沟通平台建设的德育实践活动几乎是不可能达到预期效果的。第二是要进一步推动高校德育工作改革。90后学生的思想状态随着时代的演进和教育环境的变化已经发生了较大的改变,传统德育方式的实效性越来越受到广泛质疑,特别是党的十八大站在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高度,提出了“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的国家发展愿景,“自由、平等、公正、法治”的社会价值导向,“爱国、敬业、诚信、友善”的个人道德准则,对我们高校在学生中完成积极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教育任务提出了新命题。但德育工作如何切合实际需要既有对以往德育经验的继承,亦有针对新形势的灵活转变,难度并不小,高校传统德育意识和思想政治工作方式的改进和转变需要学校各方的紧密配合,特别是站在学生参与视角搭建适合学生个性发展的德育实践平台,重视学生自主选择性学习的德育教育模式的构建更需要从制度、理念等方面入手,更注重学生主体的参与实践。第三是改进大学生参与高校管理的方式和途径。目前,在我国高校管理中,大学生参与管理的形式主要9类:一是通过学生会组织参与学校管理。这是学生参与学校管理最为普遍的一种形式。二是以学生社团为中介参与学校管理。三是通过学生申诉处理委员会干预学校的管理决定。四是学生出任学校管理委员会(或校务委员会)代表的制度。五是学生出任校长助理制度。六是通过建立校长接待IEI拓宽学生对学校管理的参与。七是成立大学生居民委员会等学生自我管理机构参与学校管理。八是利用电子通讯工具进行管理沟通工作。一些学校通过开通“校长热线”、“校长在线”、电子邮箱以及电子期刊等形式,定期和学生进行交流。九是通过选聘优秀高年级学生、学生党员和优秀学生干部协助学校与学生事务部门做好管理和服务工作,行使学生民主管理、民主监督的职能[5]。大学生参与学校管理是德育目标实现十分有效的实践途径,但无论是学生自治组织、学生参与相关部门的监督、管理和评价工作、还是日常的教学评价等学生参与方式,也必须基于学生发展立场,配合高校德育工作改进同时进行。结合当前社会实际,我们建议采取以下两种途径作为重要补充,一方面是发挥网络平台在学生参与管理方面的作用。另一方面是重视学生团体、学生自治组织在学校管理中的作用,例如学生会是学校中设置的最为基本、最为普遍的学生组织和学生参与学校管理的重要机构。不仅是学生会,根据相关法律,高校学生参与管理应该健全制度,同时大学生社团也在高校中普遍存在,广大学生可以通过学生会和学生社团实现参与学校管理的权利,同时也有效地进行自我管理。

本文作者:邹晓青工作单位:贵州师范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