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思想政治教育适时优化探究论文
时间:2022-11-23 02:00:00
导语:大学思想政治教育适时优化探究论文一文来源于网友上传,不代表本站观点,若需要原创文章可咨询客服老师,欢迎参考。
【摘要】近年来,我国高校德育工作成效明显,但经济全球化和全方位的社会变革导致社会道德选择的困惑日益增多,这对高校德育工作者提出了新要求。新情况和新问题要求高校应适时优化思想政治教育人力资源,提高思想政治教育的实效性。
【关键词】思想政治教育人力资源
高校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是一项系统工程,要提高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质量需要合理利用和优化思想政治教育资源。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资源包括物质资源(图书馆、教室、操场、体育馆、远程教学等)、人力资源(教育者和受教育者)、环境资源(政府、社会、家庭、学校等)。各种资源中,人力资源是最宝贵的。适时地对思想政治教育人力资源进行开发利用,发挥资源的最大效益,是提高高校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质量的关键。
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人力资源主要包括思想政治课教师、辅导员、学生。从实践方面看,教育者是教育活动的设计者、组织者、主导者,直接影响着思想政治教育的其他要素,因此对思想政治教育人力资源的优化是首要任务。
一、提高思想政治教育课教师素质
思想政治教育课堂教学是高校开展思想政治教育的主阵地,课堂教学效果的好坏关键在教师。思想政治教育课教师作为教育的主体,直接影响着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效果。因此,加强队伍建设,应从提高思想政治教育课教师素质入手,优化思想政治教育课教师资源。从近几年的实践来看,以下几方面的工作仍需加强:
(一)科研和教学实际、社会实践相结合,提高思想政治教育课教师的科研水平和教学素质。
在教学和科研的关系上,以科研带动教学,以科研促进教学已成为普遍共识。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课教师在教学过程中,也都树立了科研意识和加大了科研力度,不断推出新的科研成果,并且应用到课堂教学中,极大地改进教学环境,提高教学水平。
但是在目前的科研中,同样存在着科研课题和教学内容、社会实践相脱节的情况,有些科研课题往往片面追求学术的高深,注重引经据典和概念思辨,却远离了教学实践,远离大学生关注的热点难点问题,不能很好地促进教学工作。因此,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课教师的科研一定要和社会实践、学生关注的实际问题相结合,才能适应教学现实的需要。
此外,高校辅导员在生活中贴近学生,在课堂外的思想政治教育中起重要作用。思想政治教育课教师的科研课题可以适当吸收辅导员共同参与,在实践中发现、寻找问题,并拿到教育的实践中去进行检验。这样既能够促进高校辅导员对学生进行思想政治教育方式方法的创新,也能够提高思想政治教育课教师的教学素质,使课堂教学内容贴近生活、贴近学生,更易于被理解和接受。
(二)从马克思主义理论整体性出发,提高思想政治教育课教师的知识结构和专业素质。
近年来,随着新的教改方案实施,高校教师队伍的专业素质受到挑战。以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课程为例,“哲学、政治经济学和科学社会主义并不是马克思思想的三个不同的构成部分,而是作为整体的马克思思想的三个构成因素”。但哲学与经济学分属于不同的研究方向,由于思想政治教育课教师受各自专业研究方向的限制,造成哲学与经济学人为分解,出现了思想政治教育课教师原有的专业知识结构与现有的教材体系、教学体系之间严重不对等的矛盾,如何尽快提高教师的专业素质就成为一个紧迫的问题。在教学实际中,存在着哲学出身的教师对政治经济学教学内容掌握不精准,而经济学出身的教师在讲授哲学教学内容时又难以展开的尴尬局面,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教学效果。
应该说,各级主管部门为提高教师的专业水平,举办了各种形式的课程进修、业务培训,在一定程度上缓解了上述矛盾。但是专业知识的提高和转化为专业素质却非一日之功。完善访问学者、客座教授机制,为教师提供形式多样的培训、进修,特别是从马克思主义理论整体性出发,提高思想政治教育课教师的知识结构和专业素质。只有不断丰富和完善其专业知识体系,并提供交流和互相学习的机会,促进思想政治教育课的教学改革,才能从根本上不断提高思想政治教育课的教学质量,增强思想政治教育课的吸引力。
(三)注重言传身教,加强思想政治教育课教师的职业道德和政治素质。
在经济全球化大背景下,随着我国改革开放的不断深化,西方的价值观与教育理念对我国的影响日甚。在此影响下,现代的大学生更趋务实,更强调自我意识和自我价值的实现,历史使命感和政治观念相对淡化,这种情况也在部分教师身上有所体现。身教重于言教,尤其是思想政治教育课教师,其言行若不和教学内容相一致,将对教学效果产生严重的负面影响。思想政治教育课教师应注意为人师表,视教育为神圣的职业,敬业乐业。在教学过程中,应对学生充满关爱,善于以平等的方式与学生交流,公平地对待每一位学生,治学严谨,关注现实、乐观向上,具有高度的历史责任感,有较高的职业道德和政治素质。大学生从教师的教学和日常言行中感悟到这些为人处世的道理,不仅可以提高教学效果,也将会对学生的一生产生积极的影响。因此,注重言传身教,加强思想政治教育课教师的职业道德和政治素质是十分必要的。
二、加强高校辅导员队伍建设
高校辅导员队伍是高校思想政治队伍的重要组成部分,其工作性质决定了其对大学生日常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性。搞好高校辅导员队伍建设,也是开发利用和优化思想政治教育人力资源的重要内容。
(一)增加辅导员数量,以保证日常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正常进行和效果。
我国高校实行扩招政策以来,高校招生规模不断扩大,在校大学生人数不断增加,大学生素质层次参差不齐,没有一定数量的辅导员队伍作保证就难以保证大学生的日常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正常进行和取得预期效果。按照教育部的规定,每200名学生应配备一名专职政治辅导员,但目前绝大多数高校都没有达到这个比例,有的学校仅为1∶500,甚至更少。辅导员更多的忙于事务性工作,没有时间和精力对学生进行细致深入的就业指导、心理辅导等思想政治教育方面的工作。辅导员配备不足,人手紧张,严重影响了工作的开展。认真落实教育部文件精神,首先就应尽可能地保证一定数量的辅导员队伍。
(二)引导辅导员队伍建设走向专业化、职业化和专家化,提高辅导员的职业素质。
社会和学校对高校辅导员的定位不清。作为新兴职业,辅导员还没有受到社会应有的关注,社会上很多人将辅导员理解为“管理员”而非“教师”,辅导员的归属感比较低。高校对辅导员的重视程度不够,导致辅导员对自己职业的前景产生焦虑。报酬上,同样学历,同样工作时间和工作量,辅导员的收入远低于专任教师,导致高校辅导员的离职倾向比较严重。
高校辅导员年纪轻,学历和专业技术职务偏低,工作经验少。有调查显示,82.8%的人认为辅导员队伍需要建立职业准入制度及资格认证制度,这是辅导员队伍专业化的标准之一。另据教育部统计,截至2006年,全国高校共有本专科生专职辅导员69198人,研究生专职辅导员2721人,本专科兼职辅导员36819人,研究生兼职辅导员3682人。从年龄分布来看,21~33岁的占65%,31~40岁的占21%;从行政职级来看,副科级以下占83.2%;从专业技术职务来看,初级及以下占68%;从事辅导员工作时间看,4年以下占68%。以上种种,严重影响了辅导员工作的正常进行。
制定辅导员职业准入制度和资格认证制度,按照不同的专业界限进入不同的职能岗位,建立思想政治教育、心理咨询、职业生涯辅导、法律服务、学生管理等方面的大学辅导员专门队伍,可改变高校辅导员身兼数职界限不清的状况.同时,从思想政治教育学科建设的角度,把辅导员的工作形成若干个学术研究方向,并引导辅导员广泛参与,也可以提升自身的专业素养和队伍的专业化水平。只有这样,才能提高辅导员对职业的认同感和责任感,使其认清工作职责,不断进行日常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创新,运用适当的方式,将思想政治教育内容隐含在学生的日常管理工作中,让学生在不知不觉中接受教育。只有这样,辅导员才能自觉地担当起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重任。公务员之家
总之,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建设应紧跟时代,更新和拓宽教育内容,探索符合时代要求的新思路、新方法、新机制;特别要进行思想政治教育人力资源的合理利用和开发,不断加强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课教师队伍建设和高校辅导员队伍建设,以求高校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能收到良好的效果。
【参考文献】
[1]隽鸿飞。马克思主义理论整体性研究及其问题[J]。马克思主义与现实,2008(6)。
[2]教育部。关于加强高等学校辅导员、班主任队伍的意见[Z]。
[3]徐霞。高校辅导员工作满意度及其与离职倾向的关系研究———以上海高校为例[D]。北京:中国人民大学,2008.
[4]中共福建省委教育工委,福建省教育厅。福建省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状况调研报告汇编[Z]。
- 上一篇:旅游业制作网站的功能分析论文
- 下一篇:新经济时代历史文化古都旅游思考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