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生在高校德育新体系构建中的重要性论文

时间:2022-09-15 11:22:00

导语:大学生在高校德育新体系构建中的重要性论文一文来源于网友上传,不代表本站观点,若需要原创文章可咨询客服老师,欢迎参考。

大学生在高校德育新体系构建中的重要性论文

关键词:德育教育大学生思想品德

一、传统德育中的学生角色:被动接受教育的客体

在传统德育中,学生角色仅仅是被动接受教育的客体。对此,有许多学者都作了相关总结和批判。比如,万美容在《论主体道德教育模式的基本特征》一文中指出:过去很长一段时间里,许多德育工作者忽视学生的主体性,他们或者把学生当作道德知识的接受器,或者把学生看作是可以驯服训练的小动物,由此形成了“说教式”和“管教式”两种僵化的德育模式。对于传统观念中的师生关系问题,有的学者将其形象地概括为:教师是“一日为师,终身为父”的“先生”,学生只是无知或少知的“后生”;教师天然高高在上,学生天生处于被支配、被控制的地位;教师是身居社会规范的“园丁”,学生是待修的“苗圃”。实际上,“思想政治教育过程中,教育者和受教育者都是具有一定文化性、价值倾向性、能动性、个性化的人,亦都是具有主体性的人。通过对现代西方思想政治理论的学习,我们知道,西方历来十分注重人的自主性、个性化,并在教育中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性,如上述的人格自律理论和人格完善理论中的各个学派的观点,都充分体现了这样的教育理念。”

总之,在传统德育中的学生角色仅仅是被动接受教育的客体。那么在新时期的高校全员德育新体系中,大学生的角色定位问题,亟需在对话理论和人本理念的基础上进行理论和实践的矫正与转换。

二、新时期德育中的学生定位:由客体转化为参与体系的主体

我们可以在各种思想学说中搜索到发挥大学生主体性作用的理论资源。如,人的主体性理论认为,人的主体性是指人在与自然、社会的相互作用中得到发展的自觉能动性。道德是关注着人的主体精神的自由自觉活动,道德行为的本质是主体性的。道德作用的发挥及其存在无不以人的主体性的发挥和人的自由自觉为前提。以马斯洛、罗杰斯为代表的人本主义教育思想则强调,教育的目的是培养“完整的人”,强调课程的“一体化”、“人本化”、“情感化”。建构主义理论主张,世界是客观存在的,但是对于世界的理解和意义赋予却是由每个人自己决定的,人是以自己的经验为基础来建构现实的。道德的形成同样如此,道德不是靠“教”会的,它使学生在与周围环境的相互作用中,在自己的道德生活实践中自我建构生成的。

与此同时,在德育的实践中,我们同样会发现固有模式的诸多不足和缺憾。“从实践考察中我们发现,对话性德育模式是针对当前学校德育中的弊端而提出的。受传统方式的影响,我们学校德育工作的弊端主要表现在三个方面:第一,德育内容脱离生活世界;第二,强调灌输说教的德育方法,忽视学生的主体性;第三,教育者与受教育者的隔离。对话性德育模式对‘对话’的关注,将有助于弥补传统教育中的缺失,它对于当前德育建设具有重要意义:其一,德育对话强调对话内容与生活世界的联系;其二,德育对话强调理解的重要性;其三,德育对话是人与人之间的对话,而非人与物之间的关系。德育对话是师生之间心理交流的过程,此过程包括一系列环节。为了保障德育对话‘通畅’,应注意以下问题:师生在对话中要平等地对待对方;师生双方有共同的话语和遵守一定的规则;师生对话的态度要真诚;教师要循序渐进,根据学生的道德发展水平提出适当的要求。”

总之,现有的德育导向已由关注德育内容转向德育对象——大学生。

如果说市场经济是“一切围着市场转”,那么,以对话为基础的高校全员德育体系将以学生为圆点来画德育之圆,并且努力做到“一切为了学生,为了一切学生,为了学生的一切”,始终把学生置于高校全员德育新体系的主体地位上。要知道,在关于大学生角色定位这一问题上,新旧观不会断然决裂。大学生主体性地位的真正实现,需要遵循对话理念,在无限扩充的时空中展开自由对话。正如朱延华所指出的那样,“新的范式相对于旧的范式,它的进步在于,一是把大学生与高校德育工作者作为高校德育的共同主体,强调的是‘我们’、‘共同体’,实现‘主体性’向‘主体间性’的转型。二是德育的内容目标手段的选择更多的是通过德育工作者与大学生、大学生与大学生等德育内部不同或相同主体间的‘对话’而实现。”更何况,从主流意识形态的角度讲,大学生与先进文化水乳交融,密不可分。这表现为:

(一)从主流意识形态的角度讲,大学生是先进文化的重要传播者

“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是一个系统的科学理论,作为其重要内容之一,先进文化的建设在今天也日益被提到了社会发展规律的高度,正如十六大报告指出:“当今世界,文化与经济和政治相互交融,在综合国力竞争中的地位和作用越来越突出。文化的力量,深深熔铸在民族的生命力、创造力和凝聚力中。”这是对文化在当今世界的战略地位作用的高度概括。这说明:我们党从根本上认识到文化作为一种以民族性格为核心的观念形态和价值体系,在我国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经济的发展、文明的进步之中所能起到的重要作用。大力发展社会主义先进文化,既体现了社会存在与社会意识、社会发展基础与社会发展方向的辩证统一,也符合全球经济文化发展的大趋势,更能在代表广大人民群众根本利益的前提下,使中华民族在未来的发展中立于不败之地。而先进文化的传播者的定位更显重要。大学生是未来世界的栋梁,其与先进文化的密切关联和自身特有的优势,使得他们理所当然地成为先进文化的重要传播者。

大学生与先进文化关系密切。党的十六大报告指出:“发展先进文化,就是发展面向现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来的,民族的科学的大众的社会主义文化”。民族性表达了先进文化的中国风格与中国特色。中华民族几千年的文明历史,时代承传,特定的地域、特定的时代、特定的国情,毋庸置疑地形成了具有独特性的民族风格,由儒释道凝结的中国传统文化,潜移默化的影响和形塑着华夏儿女的习惯、风俗、价值观、审美观、人生观。科学性表达了先进文化的理性精神和科学内涵。科学是被实践证明了的真理,先进文化的科学性特征,就完全避免了感性的直观性和随意性,才能真正在历史和实践中经得起时代的考验。大众性则体现了深刻的人文精神的深邃内涵。当代大学生无论在文化背景上,还是在知识结构上,都与先进文化的民族性、科学性和大众性特征交织共存,关系密切。

首先,先进文化是当代大学生的重要文化背景。体现民族性的中国传统文化是中华民族在长期的历史发展过程中,由于特殊的自然环境、经济形式、政治结构、意识形态的作用而形成的文化积累。他不仅以程式化的经典文献、制度等形式存在着,而且广泛地以在长期历史过程中积淀而成的民族的思维模式、知识结构、价值观念、伦理规范、行为方式、审美情趣、风尚习俗等形式存在着。作为民族文化接收者的当代大学生,受到先进文化的影响和作用是挥之不去的文化之根。这表现为有意识地继承和无意识的渗透二者的交织。有意识地继承是指中国传统文化通过引起当代青年的主观意识活动而被其意识所掌握、接受,形成新的意识。这种影响是通过学习和研究中国传统文化的方式达到的,其特点在于有明确的目的性和倾向性。无意识的渗透是指中国传统文化通过一定的间接的、潜移默化的方式,对当代青年的行为方式、价值取向发生作用。生活在传统文化氛围中的当代青年,其思想意识无不受到传统文化的影响,其中绝大部分是间接的、不知不觉地接受传统文化的影响,影响的结果就使他们在学习、工作、生活之中无意识地遵循着一定的方式、习惯、行为模式,有的可以变为清晰的意识,更多的则不能。

其次,先进文化是当代大学生课堂中的重要内容之一。在大学生的知识结构中,民族文化的精华、科学文化的精神和大众文化的人文精神,都不同程度地占据大脑的一席之地。今天,我们必须将科学精神纳入先进文化的基本范畴,在适应全球化的形势下丰富和发展中华民族的先进文化。人类文明史告诉我们,凡是科学文化与人文精神能较好地结合并获得社会大众褒扬的时期或国家,就出现昌盛、繁荣,反之,则走向落后、衰败。因此,我们应将以辩证法和唯物观为核心的人文文化作为先进文化的主体和灵魂,将科学文化作为先进文化的基础和先导,将两种精神结合起来,在完成理论创新的同时,丰富和拓展社会主义先进文化。

再次,先进文化是当代大学生创新生发的基点。先进文化作为人们在长期社会实践中逐步形成的知识体系,价值观念、生存方式等的复合体,具有开放性、包容性、创新性和大众性的品格。这就愈加激发了大学生的创造性和积极性,从而使先进文化更具有时代的开创力。任何民族与时代的文化,都是实践的结果和历史的积淀,在这个过程中,一种文化要保持其先进性,必须发展成为一个开放的系统,这个系统必须能够广泛吸纳和借鉴外来文化,吸收其养分,使其与国情相结合,在移植中生长。必须具备世界眼光,瞄准它的最新思想、观念和知识成果。在面对西方强势文化的冲击时,能够运用中国胸怀审视它、融合它的精华,使中华民族的先进文化呈现出一种“高级有序结构”的进化过程。同时,先进文化必须具有创新性。创新是马克思主义先进性的内在要求和特有品质,同世界上任何先进的科学体系一样,先进文化必须要进行观念、形态、体制下的创新,只有这样,开放性和包容性才会成为可能。文化属于中华民族的每一个人,更是千千万万劳动人民创造的结果,因此,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必须具有广泛的群众基础,具备大众化的美感形式,充分代表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惟有这样,先进文化才能具有真正的发展动力。大学生是时代的骄子,有可能担负起这样的重任,而且正在继续创造着未来时代的先进文化。

(二)从主体能动性的角度讲,大学生具备传播先进文化的特定优势

首先,从自身条件上讲,大学生拥有年龄上的优势。步入高等学府的大学生,平均年龄在20~24之间,这一年龄段正是人生的黄金时期,大学生不仅精力充沛,建功立业的热情高涨,而且具有高度的责任感和历史使命感。这一生理和心理的特定优势,使大学生具备了客观的现实基础,又具备了创业报国的主观热情,这在一定意义上决定了大学生的社会定位。其次,从质量上讲,大学生拥有受教育程度上的优势。投身高等学府,栖居学术殿堂,堪称是青年队伍中的佼佼者。在大学校园中,在耳濡目染间,每一个有志青年都会感受到科技所带来的最大利益,他们不仅是知识的被动接收者,而且会在读研攻硕的求学中,身体力行,亲自参与到知识创新的活动中来,从而成为新知识的积极创造者。因为知识含金量高,大学生毋庸置疑地会拥有无人可比的科学精神。一方面他们爱科学,懂科学,钻研科学,本身就是先进文化的微观载体,具备传播先进文化的客观物质基础;另一方面他们具有较高的科研理论水平,这更有利于先进文化上升到理性高度加以认识。第三,从认识问题的能力上讲,大学生拥有思维敏捷的优势。表现为:思路开阔,敢于思考,而且善于思考。“敢于思考”,就会在理论的思考中,得出深入的思想硕果、提出建设性的意见和建议。与此同时,大学生敢于承担责任,不畏惧新潮新浪,不固守陈说旧窠,有志成为民族精神的践行模范。由此可见,大学生具备传播先进文化的与时俱进的品格,这种品格也将会在未来的先进文化的传播中,为先进文化注入新的内涵。第四,从具体的数量上讲,大学生拥有群体上的优势。宣传“三个代表”不能够只局限在“小众”的范围内,一定要推广出去,走进“大众”心灵,这就要求我们在传播“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过程中,不仅要有质量上(高知识含量的先进个体)的保证,还要有数量上(高素质的人群)的保障。大学生来自不同的社会阶层,身份的多样性,更易于多层面、多角度地体现广大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所以发挥大学生的数量优势,以期群策群力,发掘集体力量,使得先进文化的传播工作更有力度和更有深度。

三、在高校德育工作中彰显大学生主体性的基本策略

“对话性道德教育模式旨在凸现人的主体性、价值性,强调个体的理性自觉,强调个体德性的自主生成,该模式强调的基本原则是平等原则、差异原则、个体原则及开放原则。应该说,对话性德育模式渗透在日常生活的方方面面,渗透在整体教育情境之中。但是,在对话性德育模式的践行中,有一些基本策略:第一,营造自由的交往情景;第二,鼓励学生的自我表达;第三,培养学生质询意识;第四,建构开放的话语模式。”我认为,在构建高校德育新体系的大前提下,大学生主体性的彰显应遵循事物的客观发展规律,从学校、教师、学生几个方面多管齐下,为学生参与高校全员德育新体系之中,提供具有可操作性的实施办法和应用策略。具体如下:公务员之家

(一)学校提供参与高校全员德育新体系的政策支持和制度保障

学校提供参与高校全员德育新体系的政策支持和制度保障,首先要改革高校德育工作在管理上的保守性。随着整个教育体系向着开放化方向的发展,这种保守的德育管理方式将很难适应新的形势。因为,大学生是开放的个体,其多样的特质要求高校推出适应他们个性和接受能力的德育政策和制度。正如万美容在《论主体道德教育模式的基本特征》一文中所言,“主体德育模式以培养和优化学生道德接受机制为核心”。学生要参与到高校全员德育新体系的构建中,源于固有思维的影响,不可能瞬间将“受教育者”转变为“教育者”。若使得学生真正参与到整个的德育体系中,离不开来自学校的制度保障和政策支持。

几所高校“学生应聘校长助理,用行动改善高校德育教育”,即是很好的尝试。具体而言,据《南方网讯》报道,学生助理这个行当因何而设?上海师范大学校长俞立中道出原委:“我去学生食堂用餐,能认出我、并同我聊上几句的学生太少了。拉近和学生的距离,需要一座桥梁。”校长想聘学生当助理!消息一出,引来二三百人报名,可谓“自荐短信一条条”。更出人意料的是,绝大多数报名者既不是学生干部,也非学习尖子,但这些普通学子却同样思维活跃,怀有一颗参与校园管理的热心。正如构建主义理论所强调的那样,品德的学习不是道德知识的简单转移和传递,而是在活动中主动建构自己德行的过程,理应将道德规范同大学生学习的日常生活紧密联系起来。所以,高校可以在制定相关政策的同时,增补大学生参与学校决策的制度和办法。尤其是那些事关学生切身利益的大事,都可以通过“班委会”、“学委会”、“学代会”、“学生团代会”、“学生党代会”、各种专题座谈会、讨论会等多种形式予以征求意见,给大学生表达意愿和想法的机会,给广大学生提供可以表达思想和提出意见和建议的机会,以强化高校全员德育新体系的新内涵,以凸现学生的主体性地位,丰富高校全员德育新体系的实践,取得德育工作的实效。正如中共中央通过一系列文件来强化思想政治工作一样,学校也可以通过制定一些列学生参与德育新体系的相关文件和办法,为大学生参与高校全员德育新体系提供政策支持和制度保障。因为,搞好高校的全员德育工作必须是所有教育者和受教育者的双向沟通,强调角色的互动性,真诚地邀请以往的被管理者参与管理,共同拟定管理决策、实施管理计划、构筑管理理念。由此提出了参与式的教育管理模式,在主、客体双方参与的条件下,真正做到以学生为本。

(二)教师提供满足大学生不同个体需求的授课方法和德育内容

在诸多的德育理论探讨中,很多学者都将教师的教学内容和形式列入德育的应有之义中。在主体性诉求中也不例外。如果从深刻理解主体德育模式角度来审视的话,那么主体德育模式应以师生互动为基础,应力求发挥师生关系的平等性和目的性作用。主体德育模式以培养学生的道德能力为目的。如果从遵循德育过程的基本规律角度审视的话,教师主体代表社会有目的有计划地实施教学,是社会主义的政治思想意识和社会生活规范内化为学生主体的思想道德信念,并且又同时促进其外化为学生主体的品德言行,从而使之形成科学的世界观和人生观。而且,主体德育的实现形式是多种多样的,主要表现为心理健康教育、创业教育和“三自”(自律、自立、自强)教育。他们都是从通过满足学生主体的个体德育需求出发,安排德育内容,采用相应的形式,从而实现其德育目标。

实际上,每一名德育教育工作者都应将德育工作作为一项艺术活动,积极掌握其间的规律,努力摒除呆板的、落后的、守旧的教学方式方法,用自己的激情和特有的生活感悟来带动学生的求知热情和道德自律能力。用人本主义情怀来贴近学生的心灵,把传统的“注入式”、“填鸭式”教学引向更加科学实际的“启发式”、“对话式”、“情境式”、“讨论式”的教学境界,从而推动对话理念在师生互动中的尽快实现。

(三)学生提供源于个人智慧和发展潜能的交流话语和主体意识

的确,“社会的发展将会越来越重视人的主体性和个性,同时,社会的发展也促进学生主体意识的不断增强。在这种社会发展背景下,德育研究也将愈来愈关注学生个体的主体性,并以主体性德育思想指导德育工作——尊重学生的主体地位,努力唤醒学生的主体意识,培养发展学生的主体能力,发挥学生的主体积极性。当然,尊重学生的主体性,也就要关注学生主体的存在,走进学生的生活。因而,德育研究回归人,回归生活世界,将成为其发展主题。”

从“教”的方面来讲,教师是主体,学生是客体;从“学”的方面来讲,学生是主体,知识或技术是客体。高校全员德育新体系工作要与时俱进,就必须要充分发挥大学生的主体意识和主体能力的积极作用。

而主体意识的核心是人的生存意义与自身价值认同的自我赋予性和确证性;主体能力是指个体的认识和改造客观世界,适应社会生活和自我发展的能力,它包括学习能力、认知能力、社交能力、审美能力、劳动能力、自我发展和创造的能力等。这就要求我们,一方面通过开展一些以发展大学生主体性为目标的校园文化活动,培养和增强大学生的主体意识,使大学生能够积极参与到对话交流活动中来,实现大学生的自我教育、自我管理、自我服务;另一方面,通过多种形式使得大学生的聪明智慧得以发挥,才华能力得以施展,并成为学校德育中可操作性的实践资源。要贯彻这一对话理念,教师与学生角色的准确定位问题就显得至关重要。首先,在德育过程中,教师不仅要善于激发每一个学生的主观能动性,使学生从被动的受教育者成为主动的学习者和自我教育者,而且要把这种人本思想体现在对学生日常生活和学习的关心、帮助、尊重和激励上,成为学生的良师益友,准确把握学生的思想脉搏,积极引导学生道德的发展方向。其次,教师要注意发挥学生自身的主体意识,让学生在德育教学活动中成为主角,这不但会满足学生自我实现的心理需要,还会增强学生的价值感和成就感,从而大大提高高校德育工作的实际影响力。

【参考文献】

[1]万美容.论主体道德教育模式的基本特征[J].党建,2001,(10).

[2]贺彦凤.现代西方思想政治教育理论探讨及其借鉴[J].思想政治教育,2005,(2).

[3]宋艳.德育生活化模式之建构[J].思想政治教育,2005,(7).

[4]季爱民.我国德育模式研究的现状与趋势[J].思想政治教育,2006,(4).

[5]朱延华.论高校德育领域的范式转型[J].思想政治教育,2006,(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