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生德育教育策略论文
时间:2022-09-10 07:37:00
导语:大学生德育教育策略论文一文来源于网友上传,不代表本站观点,若需要原创文章可咨询客服老师,欢迎参考。
摘要: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是一场深刻的社会变革,同时也对人们的思想观念、道德观念产生了巨大的冲击,利益关系的复杂化造成人们价值选择的多样化。这些社会上的错误思潮给大学生的价值观、道德观的形成,带来了扭曲和消极影响。因此,大学生在观察社会和认识社会的过程中出现许多自身无法解释的矛盾和困惑。常常出现思想和行为的失衡。所以,找准大学生德育教育与成才的结合点,有的放失,针对性地强化道德教育迫在眉睫。
关键词:道德意识;道德与智力的统一;情感教育;传统美德;商潮;道德观。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是一场深刻的社会变革,同时也对人们的思想观念、道德观念产生了巨大的冲击,利益关系的复杂化造成人们价值选择的多样化。有的学生价值主体意识从社会本位转向个人本位,希望在竞争中表现自己的个性,满足自己的需求,把自我价值简单地等同于个人知识、智力等功能性素质,忽视或否认人格品质所具有的意义。享乐、实惠的价值观又影响了学生的道德观。商品交换的原则已经侵蚀道德领域。社会变革一方面为精神文明建设注入了新的活力和时代内容,为"四有"新人的培养和人的整体素质的提高起着积极的促进作用。同时由于市场经济鼓励竞争,重视个人利益,致使有的人错误的认为在市场经济条件下,价值判断的标准是自身利益,适应市场经济的文化精神是个人本位主义,这些社会上的错误思潮给大学生的价值观、道德观的形成,带来了扭曲和消极影响。人生价值的取向致使有的学生过多的强调功利,过分追求物质利益,产生唯利是图"拜金主义"的倾向和行为;有的过于重视个人价值,产生"个人至上"的思想,社会之高尚的人格和精神,又经常受到轻视以至亵读,更对年轻大学生是一种无形的影响。商潮中"拜金主义"的影响,扭曲了一些大学生的人生观和价值观。大量格调低下,甚至渲染荒淫无耻糜烂生活的出版物出现于书刊市场,使一些学生把目光转向了灰色低级的精神产品。同时学校缺乏良好而系统的有计划的道德教育,少数学生道德知识极其贫乏,道德认识非常浅薄,导致"道德结巴"也是重要原因。所以,找准大学生德育教育与成才的结合点,有的放失,针对性地强化道德教育迫在眉睫。
一、基本道德情感教育是德育教育的基础
人的心理发展是从低级到高级的发展过程,低级心理现象是高级心理现象的起点和基础,高级心理现象又制约着低级心理现象。教育只有遵循人的心理发展的规律和特点,才能取得良好的效果。因而在道德教育中注重基本道德情感的培养是十分有效的。但是由于种种原因,多年来我国教育界对人的心理现象特别是情感领域缺乏必要的研究,再加上有些德育工作者的素质不高,在德育教育中不注意学生心理发展特点,只重视人生观、世界观等高级情感的培养,使得德育工作只流于表面服从,未达到内部同化。因此,在大学生道德教育的内容上,应从培养人类最基本也是最重要的情感"爱"入手,将同情、仁慈、善良等作为道德情感的基本组成部分。所以道德教育的目的是要把人培养成为善良的、有正义感的、公正的、诚实的人。这种从"爱"入手的基本情感教育是积极的,易被大学接受,具有很强的适应性。
二、强调道德与智力的统一
美国是一个资本主义国家,但他们强调道德与智力统一的做法值得我们借鉴。他们的高校在道德教育中,非常强调将智慧与道德看作一个有机的整体,认为没有道德保证的智慧是无用的,甚至会对人类的生存与安全产生威胁。他们要求把青年培养训练成这样的人:比之取悦于他人,更看重批评和独立的思想;比之迎合他人和已有的结论,更看重个性和创造性;比之个人得失和仅在社会上青云直上,更看重用实际行动来表明自己关心社会,愿意承担责任和具有社会感受性。在智力与道德统一的问题上,罗斯福曾说:"有学问而无道德,如一恶汉;有道德而无学问,如一鄙夫。"《资治通鉴》中关于德才关系的论述是:"才德全尽谓之''''圣人'''',才德兼亡谓之''''愚人'''',德胜才谓之''''君子'''',才胜德谓之''''小人''''"。这些精辟的论述阐明了智力与道德的统一性、一致性、相依性。自古以来,国之乱臣,家之败子,才有余而德不足,以至于颠覆者多矣。在对大学生进行智力训练的同时,必须注重发展其道德,教育学生运用人的智力去为社会为他人服务,让大学生明白道德对成才的真正意义。只有这样,才能将其智力造就成社会道德和社会责任的工具,把大学生培养成既有较高道德水平,又有较高智力水平的人。
三、加强传统美德的辅助教育
中华民族传统美德,是中华民族世代相传,又与社会主义道德相融汇,具有中国特色的美好道德,是中华民族道德品质、优良民族精神、崇高民族气节、民族情感和民族礼仪的总和。当代青年学生对传统美德知之甚少,有必要对他们进行这方面的教育。如:尊道贵德。孔子说:"志于道,据于德,依于仁,游于艺"(《论论·述而》),要求人们立志于道,据守于德,倚依于仁,游憩于礼乐射御书数六艺之中,陶冶与塑造完美的人格。尊道贵德的基本精神,就是强调人兽之分,突出人格尊严,以德性作为人兽区别之根本。先修其身。"自天子以至于庶人,壹是皆以修身为本"(《礼记·在学》)。从天子一直到普通的民众,一心所要行的,都是把修身看作根本。言而有信。这种道德观把处理人际关系的一般准则运用到朋友关系上,运用到为人处事上就是具体的"信"。忠贞报国。在中国道德中,爱国历来被看作是一种"大节"。"见义勇为"、"当仁不让"、"舍身成仁"的崇尚气节,讲求情操、正义感和是非心,形成了我们民族的浩然正气。天下为公。中国人历来把"廓然大公"、"天下为公"、"克己奉公"作为价值理想,中国传统文化的大同境界的基本精神,就是一个"公"字。以义统利。义利关系一是物质生活追求与道德精神追求的关系,二是个人私利与社会公利的关系。孔子说"见利思义"、"见德思义"。孟子说行先义后利,反对后义而先利。以道义为人的根本特点和价值取向,是中华民族道德精神的精髓,它升华为"生以载义","义以立生"的人生观,往往具体化为"富贵不能淫,威武不能屈"的道德追求。学者为己。孔子说:"古之学者为己,今之学者为人"。提倡为己之学。所谓"为己"不是为己谋私利,而是反映为完善自己,实现自己人生的价值,完善、保持自己独立人格。推己及人。这是处理人我关系的基本准则。中国传统美德的内容丰富,涉及面宽,可取适用的部分对大学生进行教育,培养大学生成为具有民族精神的人,达到一种真善美统一的人格境界。公务员之家
四、注重商潮下道德意识的教育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要求人们具备独立自主意识、竞争意识,具有效益、利益和道德等现代观念。规范化的市场经济是以社会均等、公平竞争为条件的,以健全法制为保障,以完善的道德为依托的,它需要每个人严格遵守规则和秩序,用自己的聪明才智去创造财富,不能通过尔虞我诈,巧取豪夺等不正当手段牟取暴利,以达到聚敛财富的目的,更不允许极端的自私自利,因为这些行为损害信誉,最终会导致竞争的失败。结合市场经济的道德要求,要引导大学生坚持社会主义道德标准,并融化于思想行为之中:一是培养大学生正确的竞争意识。要使大学生树立为集体事业的发展和祖国的强大而竞争的意识,而不是单纯的为谋取个人或小团体的狭隘私利而竞争;在竞争手段上,是在平等条件下,进行遵纪守法、文明守信的竞争,而不是以假冒真、以劣充优、损害国家、集体、他人利益欺骗性违法的竞争。与此同时,要教育大学生认识到科学技术意识、艰苦奋斗意识和风险意识在竞争中的重要性,使他们懂得市场竞争是先进科学技术、先进经营管理、先进市场信息的竞争,那种靠投机取巧、以假充真的骗人手法在竞争中注定是要失败的。因此,大学生在校学习期间,要把全部的时间和精力用在认真读书上,学好科学文化知识,掌握参与竞争的过硬本领。二是培养大学生正确的效益意识。要教育大学生认识到经济效益虽然一般是以获取利润为尺度,但效益不等于金钱。三是培养大学生的法律意识。目前大学生民主意识较为超前,但法律意识较为滞后,表现为把法律看得较为淡薄,法律知识乏,尤其是围绕市场经济的有关法规知之甚少。因此,高校应采取有效措施,增补法律知识,除了进行理论知识的学习外,还应组织学生了解社会,并开展对有关案例的讨论、分析,以提高分辨是非的能力,增强法律观念。
五、树立共产主义道德观
以上所论述的道德教育,是最基本的道德教育,我们要在基本道德教育的同时,引升到高层次的爱国主义、人生观、世界观的教育,最终是要帮助学生树立共产主义道德观。邓小平同志多次强调要把青年培养成为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四有"新人。树立"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大公无私"、"毫不利已、专门利人"的思想和行为。提倡的社会主义道德,诸如爱祖国、爱人民、爱劳动、爱科学、爱护公共财物,还有尊重人、关心人、爱护人、帮助人、遵守公共秩序、讲究礼节礼貌的社会公德等。加强爱国主义教育,强调整体精神,以群体利益为重,以国家民族利益为重。作为社会文明、社会道德水准象征的大学生就应该以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这个最大的集体利益为重。一个爱国的青年学生应自觉地把个人的前途和国家的命运联系起来,当个人利益和国家利益发生矛盾的时候,应服从国家利益,要自觉地用爱国主义这条道德规范来规范自己的思想和行为,做到"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之乐而乐",以振兴中华为己任。
大学生道德教育迫在眉睫。找准德育教育与大学生成才的接合点,适时针对性地加强大学生德育教育是大学生成才的关键。
参考文献:
《以学生为本集中目标育人才》,张博。《辽宁高职学报》。
《关于职业院校德育教学的思考》,王凌。《辽宁高职学报》。
- 上一篇:风险投资业的产业集群机理研究论文
- 下一篇:中等职业教育与德育教育的关系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