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职院校德育问题分析论文
时间:2022-02-08 03:24:00
导语:高职院校德育问题分析论文一文来源于网友上传,不代表本站观点,若需要原创文章可咨询客服老师,欢迎参考。
高职生道德社会化的内涵
所谓道德社会化,就是道德主体将特定社会所肯定的道德准则与道德规范加以内化,形成合乎社会要求的道德行为的过程。①社会总是希望将包括高职生在内的青年人培养成为符合其主导价值观,能实现其道德目标的一代公民,因此,道德社会化是高职生社会化的核心。高职生道德社会化就是高职生个体逐渐接受被现存的道德体系所肯定的道德信念与规范,形成特定的道德态度与道德行为的过程,包括以下三个层面的基本内涵:
在道德认知层面上,学习并构建道德理论框架。道德认知是道德主体对道德现象、道德理论的认识和理解,是个体道德心理的基础。高职生个体通过学习、思考与实践,可以了解特定社会的道德现象、道德体系、道德理论及其发展变化的规律,了解有关道德知识并提高认识能力和参与意识。
在道德心理层面上,体验道德情感,形成道德态度。道德情感是道德主体在道德生活中对道德体系、道德活动、道德事件及道德人物等所产生的内心体验与感受;道德态度是在道德主体认知与情感的基础上表现出来的相对稳定的综合性心理倾向,表现为从肯定到否定、从赞成到反对的连续状态,集中反映了道德个体对道德系统的心理状况,是道德社会化强弱的重要指标。在认识的基础上形成的道德观点、道德立场、道德理想、道德价值标准、道德心理等具有潜在隐性的特点,是极为重要的导向性因素,决定着高职生的价值取向与道德行为选择。
在道德实践层面上,培养和掌握参与道德生活实践的行为习惯。道德实践是公民通过多种合法方式参加道德生活并影响道德体系的构成、运行方式、运行规则与过程的行为,是基于道德认知、情感与态度之上的实际行为投入,积极有效的道德实践行为是道德社会化的最终目标之一。参与道德实践是高职生道德社会化的重要内容。通过道德社会化,高职生可以负道德角色承担者的责任,改造社会,改造自身,从而实现道德上知、情、意、行的有机统一。
高职生道德社会化的内涵是不可分割的有机整体,正确的道德认知是道德社会化的前提和基础,崇高的道德情感和坚定正确的道德态度是高职生道德社会化的核心,良好的道德实践行为是道德社会化的目标。三者构成了对高职生道德社会化的本质要求。
当代高职生道德社会化水平的高低,不仅关系到高职生的健康成长和我国高职教育改革的顺利进行,而且影响着我国道德文明的发展,决定着我国未来的道德走向与社会主义的前途。培养高职生具备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所要求的丰富的道德理论知识、积极健康的道德心理、正确的道德价值观、坚定的道德信仰和较强的道德行为能力是高职院校德育的目标。
高职院校德育存在的问题
德育内容缺乏时代性,不足以支撑学生的道德信念德育内容需要一定的稳定性,但在相对稳定的条件下必须能够及时更新,以与社会的整体发展相吻合。如今的时代是一个变革的时代,社会变化日新月异,社会变革必然带来道德生活的变化,提出新的道德问题,这就要求德育的内容不能一成不变,必须应对时代与现实的挑战,不断更新充实,始终贴近实际生活。目前的问题是德育内容稳定有余,更新不足,不能充分反映变化了的道德生活,某些教育内容由于陈旧而严重脱离实际,导致学生无法用在学校里学到的道德知识指导自己的道德实践。现代高职院校所培养的人才是社会未来的栋梁,高职生的道德素质如何,直接影响着未来社会的整体道德水平。由于高职院校德育偏重于理论说教和灌输,相对忽视了对活生生的社会道德现象与实践的把握,因此常常导致高职院校德育工作与社会规范脱节。而“如果一个社会在道德教学中偏重言辞,缺乏实践模范,或是教的是一套,社会上普遍行的又是另一套,那么这个社会就产生了道德危机”。②长此下去,高职生必然会对自己的道德知识产生怀疑,无法坚定自己的道德信念。
重视道德知识的传授与掌握,忽视道德情感的培养与道德实践在2005年对南京部分高职院校学生的思想道德状况的调查结果中显示,学生道德知识的掌握情况令人满意,但是言行分离的情况严重存在。如果只从道德认识水平来评价,有的高职生的道德水平是无可挑剔的,但如果联系道德行为进行评估,就会为二者之间的巨大反差而惊讶。高职生群体中大量出现的知行分离、言行不一的状况,反映出我们在德育上存在着较为严重的问题。道德被马克思称之为“实践精神”。实践是主观见之于客观的东西,主观见之于客观,就是把思想变成行动,就是具体去做。英国哲学家、教育家洛克指出,德性教育最重要的是要多做,反复地做,直到做好。杜威也有一句名言“从做中学”。德育必须强调学生的道德实践。一个人的德性只有在实践中、在行动中才能体现出来。也只有在实践中,学生才能更好地把握、理解道德规范,才能得到更深、更丰富的情感体验,从而逐步养成自觉的道德行为习惯。而现在的德育只注重精神传授,而忽视精神的实践。其实,精神的实践比精神传授要具体、复杂、琐碎得多。高职生道德认识与道德行为相分离的现象,就是在德育过程中重精神传授而不重精神实践的反映。只做了容易做的工作,而将复杂困难的工作抛弃了。
在方法上注重强制性的知识灌输,忽视学生道德社会化的主体性马克思曾经指出:“人是主体,客体是自然”,“人始终是主体。”人不是机械地接受道德原则与道德规范的被动客体,而是作为道德活动的创造者和体现者的积极主体。目前,高职院校德育尽管方法很多,但都具有明显的强制性,强制性的灌输忽视了教育对象的主体能动性,从而导致德育主体性缺失。这种教育实质上是一种相对封闭的、强制的教育,试图借助一切可能的教育手段,使学生无条件地接纳和认同既定的道德价值、道德规范与道德理想。其最大的问题在于忽视了学生的道德生活需要,忽视了对学生的引导,忽视了学生的主体地位和主体性的发挥。其所奉行的道德乃是一种“驯服式”的道德,这样的德育与充分发挥学生主体性的道德社会化是背道而驰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建立,为高职生提供了自主和创新的舞台,使他们有机会施展自己的才能,他们不再盲从既定的道德价值和道德规范,而是根据自己的价值观对各种道德现象做出评价,以自己的参与和创造建构时代的道德精神。从这个意义上说,突出德育的主体性本质,既是时代的要求,也是高职生道德社会化的内在需求。
更新德育观念,促进高职生道德社会化
更新高职院校的德育价值观由于受我国传统的、片面的社会本位主义的影响,在高职院校德育对高职生道德社会化作用的理解上存在着片面的唯社会价值观。这种片面的唯社会价值观将社会价值与个人价值人为地对立起来,片面强调社会价值,忽视甚至否定高职生个体的道德需要;在高职院校德育的道德社会化功能发挥上,只重视高职院校德育在促进社会道德发展方面的社会性功能,忽视甚至贬低了高职院校德育在促进高职生个体道德社会化发展方面的个体功能;在教育内容中,只讲高职生对国家和社会利益的服从,不讲在保证国家和社会利益的前提下,对高职生个人正当利益的兼顾。致使高职院校德育不能激发高职生在道德社会化过程中主观能动性的发挥,在相当程度上受到高职生的冷遇。当前,由于受西方个人本位主义的影响以及市场经济固有的自发性、盲目性、滞后性带来的负面效应的影响,社会上出现了唯个人价值观的思潮。一些人片面强调个人价值,忽视甚至贬低社会价值。在高职院校德育中,也出现了只讲满足个人需要、忽视社会需要的倾向,其结果也导致高职院校德育功能的削弱。其实,社会与个人的关系是辩证统一的,社会发展是个人发展的前提和基础,个人的全面发展是社会全面进步的必要条件。因此,必须克服片面的唯社会价值观,同时也要防止片面的唯个人价值观。要确立社会价值与个人价值内在统一的新价值观,促进社会价值与个人价值的协调发展,在满足社会道德发展要求的前提下,充分尊重和兼顾高职生个体道德社会化发展的内在需要,使高职生的道德社会化顺利进行。
更新高职院校的德育任务观由于受传统教育思想的影响,高职院校德育在高职生道德社会化过程中的任务被仅仅归结为“传道”,即向高职生灌输社会道德规范,而不重视培养高职生道德社会化的能力和个性,甚至存在着否定和抹杀高职生个性的倾向,高职生仅仅被视为社会道德规范的“接收器”。在高职院校德育中简单说教、强行灌输的现象大量存在,高职生往往被按照统一的规格培养成缺乏个性与创造力的“标准件”。随着改革开放与市场经济的发展,人的能力培养与个性发展问题日益突出,并成为高职院校德育的重要课题。一些人在强调高职生道德能力与个性培养的同时又走上了另一个极端,即否定灌输的必要性和重要性,不重视系统地向高职生灌输社会道德规范。事实上,社会道德规范的灌输与高职生道德能力与个性培养是有机统一的。首先,完整的道德素质结构是一个由社会内容、心理形式和能力三个维度有机结合而成的三维结构,培养高职生的道德能力是高职院校德育的题中应有之义。尤其是在现阶段,随着市场经济的发展和知识经济的兴起,大众传播媒介日益发达,各种道德信息纷至沓来,社会环境纷繁复杂,这就更需要着力培养高职生辨别是非的能力、自主选择的能力和自我修养的能力,以使高职生能够在纷繁复杂的环境中始终坚持坚定正确的道德方向。道德能力的培养离不开社会规范的灌输,高职生自觉地、创造性地实践社会道德规范的能力,总是以高职生对社会规范的全面认识与系统掌握为前提的。其次,人是共性与个性的统一,人的发展既是社会化的过程,也是个性化的过程。没有社会化,人就不能适应社会;而没有个性化,人也不可能成为一个独立自主的、富有创造性的、生气勃勃的个体。因此,必须克服片面的唯道德规范灌输的任务观,同时也要防止忽视甚至否定道德规范灌输的倾向,要确立灌输道德规范与培养高职生的道德能力与个性有机统一的新任务观。
更新高职院校的德育主体观在高职院校德育中长期存在着片面的“教育者单一主体观”,认为教育者是高职院校德育过程的主体,高职生是教师加工和塑造的对象,始终处于客体的地位,他们只能消极被动地接受教师的教育影响,教师不鼓励甚至不自觉地限制高职生道德社会化主动性、积极性和创造性的发挥。这种片面的主体观必然导致高职院校德育中的命令主义、强制压服和单向注入等倾向,严重挫伤和压抑了高职生在道德社会化过程中的主动性和积极性。随着市场经济的发展,人们的主体意识显著增强,在反思高职院校德育主体观的过程中,一些人又主张片面的“受教育者单一主体观”,片面强调高职生道德社会化过程中的自我教育和自我修养,忽视教育者对高职生道德社会化的教育和引导作用。笔者认为,在高职院校德育作用于高职生道德社会化的过程中,教育者是主体,发挥着主导作用。教育者主导与支配着高职生道德社会化的客体、媒介、环境等因素。高职生是客体,但是高职生在接受教育时不是被动的,而是主动的。高职生主动参与道德社会化的过程,在教育内容的接受上具有选择性,并反过来影响教育者主体的教育行为。而且,教育者组织实施教育的主体性与受教育者能动地接受教育和自我教育的主动性是辩证统一的。高职生主动性的发挥需要教育者的激发和引导;而教育者的教育也只有通过高职生的积极活动,尤其是通过高职生的自我教育,才能达到预期目标。因此,既要克服片面的“教育者单一主体观”,也要防止片面的“受教育者单一主体观”,要确立教育者的主体性与受教育者的主动性辩证统一的新主体观,在充分发挥教育者主体作用的同时,着力激发和引导高职生的主动性,调动其道德社会化的积极性,使其主动接受教育并开展自我教育,自觉地按照社会的要求培养自己良好的道德素质。
注释:
①周晓虹.现代社会心理学[M].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1997:152.
②韦政通.伦理思想的突破[M].合肥:安徽人民出版社,1988:192.
摘要:道德社会化是高职生社会化的核心,高职院校德育是促进高职生道德社会化的重要途径。然而,当前高职院校德育在促进高职生道德社会化的过程中存在不少问题,影响了高职生道德社会化的顺利进行。因此,应更新高职院校德育观念,更好地促进高职生道德社会化。
关键词:高职生;道德社会化;高职院校;德育
- 上一篇:德育中渗透意识分析论文
- 下一篇:中等职业学校课外德育分析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