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校德育探讨论文

时间:2022-01-22 07:37:00

导语:高校德育探讨论文一文来源于网友上传,不代表本站观点,若需要原创文章可咨询客服老师,欢迎参考。

高校德育探讨论文

一、生活世界是一个道德的意义世界

人的生活和动物的生存是不同的。马克思曾明确指出:“动物是和它的生命活动直接同一的,它没有自己和自己生命活动之间的区别。它就是这种生命活动。人则把自己的生活本身变成自己的意志和意识的对象。”[1]人不仅需要生活在一个物理世界中,还需要生活在一个意义世界里。人通过自主的活动来构建自己,不断完善自我的内心生活,完善与外界的联系,完成作为“人”的意义。因而意义世界的建构对维持个体与社会的生命存在具有至关重要的价值。生活,究其根本就是追求人生意义的活动。一方面,意义内在于生活之中,是生活的有机构成。生活世界既是事实世界又是意义世界,是两者相互联结的世界。生活的意义负载于生活的事实中,离开了生活的事实和实际的生活过程,生活的意义就会成为虚妄,这样的“意义”也是无意义的。另一方面,任何生活事实都是被打上意义的烙印的,生活的事实总是在生活意义的展开中实现为事实的,人也总是按照他自己对生活意义的理解和设定来营造现实的生活活动与生活关系的。[2]

人的生活包括物质生活和精神生活两部分。人不仅需要活着,而且需要活得有意义。由此,产生了人类社会生活领域一系列的关系准则:政治的、经济的、文化的、道德的、法律的,等等,其中包括协调人与人的关系、人与社会的关系、人与自然的关系的规范,这可称之为道德准则。道德教育的终极目标就是使人们追求幸福生活。从一定意义上讲,人的精神生活比物质生活显得更为重要。因为“只有精神才是人的真正的本质”。[3]马克思认为,精神活动是最使人向往的一个活动领域,是人的全面发展的一个主要方面。缺乏人对精神价值的追求,人的全面发展便是畸形的、虚无的,是永远也达不到目标的海市蜃楼。可见,道德的价值与存在取决于生活,道德教育的存在自然也是为了人的生活,为了人的精神生活,为了提高人的生活质量。人类的价值关怀,不仅要体现于人的世俗世界,更要体现于人的意义世界。“在当今的学校中,人文学科的萎缩,德育、美育的被放逐,或者它们也变质为纯知识、纯技能学习的领地,这些都表明意义世界在教育阵地的塌陷,教育成为‘无意义’的教育。远离了意义世界的教育,也就从根本上远离了生活,因为人的生活是有意义的生活,没有意义的生活也就只能是动物式的存活了。”[4]大学生作为道德的存在,其最鲜明、最生动的意义就在于他们有属于自己的现实的道德生活,高校德育的根本任务在于帮助大学生完成对于人生意义的求索和生存质量的提升,高校德育只有致力于让大学生生活在一个意义世界里,使其圆满生长时,才能尽自己的职责于万一。

二、生活本身是德育的源泉

道德与生活原本是一体的,道德源于生活。过什么样的生活,就受什么样的教育。“如果一个孩子生活在批评之中,他就学会了谴责。如果一个孩子生活在敌意之中,他就学会了争斗。如果一个孩子生活在恐惧之中,他就学会了忧虑……如果一个孩子生活在鼓励之中,他就学会了自信。如果一个孩子生活在忍耐之中,他就学会了耐心。如果一个孩子生活在表扬之中,他就学会了感激。”[5]大学生无时无刻不在生活的浸染之中,大学生的德性的发展和他的生活一脉相承,过什么样的生活,就受什么样的德育,就会有什么样的德性。“道德同存在的事实性密切相关,而不是同脱离实际的理想、目的和责任相关。作为道德基础的事实,来源于人们相互之间的密切合作,来源于人们在愿望、信仰、满足和不满的生活中相互关联的活动结果。”[6]生活世界是创设充满情感和智慧的教学情境、激活学生自主建构学习的保证。所以,只有根植于生活世界,德育才能具有深厚的基础和强大的生命力。离开了生活,道德就成了空虚的原则和僵死的规范;离开生活谈德育,无异于“岸上教游泳”。

生活的过程就是道德学习的过程。“生活在一起这个历程本身就有教育作用,它扩大且启发经验,刺激并丰富想象,使我们负责言论和思想的准确、逼真。”[7]生活是生命充实与展现的过程这里的充实与展现理所当然地包括道德的充实与展现。大学生正是在生活的过程中,习得作为德性历史积累的规范,即“拥有德性”。同时,大学生的“德性”又必须以“德行”加以确证,即通过生活过程展现自己的“德性”,亦即“德性之知”不同于“见闻之知”,是来源于真实的生活体验并通过生活过程加以确证的实践之知,是一种“亲知”。从本质上说,生活乃是教育的根基,一切教育只有在生活中并通过生活,才能培养出全面发展的人,也才能造就出自由的人。日本结构化方式道德教学论的倡导者金井肇博士更是明确地指出:道德关涉所有人,关涉所有人的生活,没有脱离人的现实生活的道德。因此,道德和道德教育不应该只求高尚而脱离生活现实,道德应该被作为人类生活的现实问题来予以对待;道德教育必须立足于人、立足于活生生的人的生活现实来思考人与价值的关系。事实上,作为道德教育内容项目的诸类价值均与真实的人的多侧面中某一个或某几个侧面相互关联。我们应该根据其关联的性质,明确其价值与学生心灵衔接的机制,并在此基础上探讨德育的应有状态。生动活泼的德育就会由此而产生。[8]

三、德育生活化的路径

德育不单纯是告知、传递、赠送,而是应设计促使受教育者产生某种感受、理解、体验的思想“碰撞”的教育活动,并让这些“碰撞”去产生它必然的效应。从设计的角度看,它是德育;从“碰撞”的角度看,它就是生活。我国高校可以借鉴外国好的经验,着力改变文本式的德育课程,建构生活化的德育课程体系,让德育课程“回归生活世界”,走向生命形态、具备生气活力,让生活成为一本活的、立体的教科书。

1.引领学习生活

教师应寓德育于学生的学习之中,设法把积极、主动、科学地学习的理念传递给学生,让学生体验到学习时的快乐和美好的精神享受,形成良好的学习品质,从而达到转“智”为“德”的目的。(1)引导学生适应性学习。随着近年来大学新生中独生子女比例的增大,一些学生来到大学后不适应环境,教师应积极采取应对措施,通过思想上的引导、生活上的督导、心理上的疏导、成才上的教导,帮助新生适应大学的学习环境。(2)引导学生健康性学习。应向学生介绍学习过程中的学习心理的基本知识和规律,培养学生学习的动机、兴趣、态度、意志、毅力等非智力因素。以解决学生的心理活动中的学习障碍问题,使教师的“教”通畅、活跃。(3)引导学生习惯性学习。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是取得良好学习效果的重要保证,它一旦形成,其学习行为就能按照自主化的程序进行;在现代群体学习的形式下,良好的学风是维系学生高效学习和保证学习计划顺利完成的重要因素之一,良好的学风能形成动态平衡、朝气蓬勃的“生态群落”。因此,高校德育应当引导学生在学习中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和学风。(4)引导学生科学性学习。科学性学习,是实现学习目的,取得学习成果的桥梁和手段。“怎样学习”比“学习什么”更为重要。因此,高校德育要特别注重学习方法的引导,如可通过组织学法指导座谈会、经验交流会等形式,引导学生掌握科学的学习方法,真正做到为学生授之以渔,而不是授之以鱼。促使学生从“苦学”变为“乐学”。

2.指导交往生活

“德育不可能到人们的头脑中直接作业,它是通过社会生活与交往这些外在形式在人们心田中潜移默化地进行耕耘的一种特殊活动。”[9]交往是德育的逻辑起点,是德育发生的重要前提,是德性发展的动力和内在因素,没有交往的德育无法实现促进人的发展的目的。当代大学生的交往生活存在一些问题。(1)功利性:只关心自己的需要和利益,强调自己的感受,不尊重他人的价值和人格。(2)封闭性:生活在自己的世界里,对外界的事物不适应或不感兴趣。(3)冲动性:对生活中发生小事常会以过激的行为去解决。(4)双重性:一方面,他们的自给自足能力还没有实现,迫切需要父母的帮助;另一方面,他们又想从父母的束缚之中走出来,成为“自由人”。

高校在德育过程中,应注重通过学生人际交往活动培养其道德信念。高校应抓好两方面的工作。(1)专家授技。高校德育工作专家应教给学生交往的技巧。一是交往的选择性。“道不同,不相为谋”,同学之间在交朋友之前,应进行甄别,有所选择。二是交往的原则性。同学之间的交往应“和而不同”、“群而不党”,贵在团结和睦,但不应盲目附和,对原则性的问题,应始终坚持自己的立场和原则。三是交往的吸引性。人际吸引的因素有多种,但最重要的是要有吸引人的才能。每位学生都应努力提升能使别人欣赏自己的才干,从而产生人际交往的吸引力。(2)部门力抓。高校共青团、学生会应经常组织开展学生集体活动,让学生在活动中学习有关人际交往的基本知识,培养和锻炼交往能力,同时也潜移默化地影响周围同学的生活习惯和行为习惯,逐渐克服不良习气。针对大学生存在交往困惑或障碍的问题,高校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部门应进行人际交往团体辅导或小组辅导,也可以引导学生采用角色扮演法,在编好的心理剧中扮演角色,或在生活中“扮演”与原来性格不同的角色。上述措施,能促使大学生勇于和善于建立平等友爱、互帮互助、开放宽容、诚实守信的良好人际关系,为自身的健康成长和社会的稳定发展做好人际储备。

3.重建新的日常生活文化

日常生活是人类生存和发展的基础,社会的经济变革、文化转变无不与之相联系,每个人的成长都是建立在对日常生活的感受之上的,只有在日常生活中形成良好的行为习惯,才能在纷繁复杂的社会生活中进行正确的选择。(1)从超越的角度去构建。要超越消费主义制造的各种精神幻象,超越媒体对日常生活的引导与操纵,始终以批判和建构双向互补的姿态介入,并以大学生特有的情怀重构生活观,引导大学生克服将日常生活作为一种单纯满足感官享受、消遣娱乐以及纯感性化或欲望化面对人生世界的消极心理。要发挥德育对社会生活的简化、净化和平衡作用,引导学生在对日常生活认真细致地体验和观察的基础上,融入自己对生活的深厚感情,并深深扎根于这片创造新生活来源的广袤土壤,汲取各类营养,让日常生活中的真、善、美成为学生生命中最重要的元素,让学生从那些每天都见、每天都经历的事件和日常生活场景中提炼出高于世俗生活的精神。(2)从艺术的角度去构建。要教育学生将艺术的精神灌注到日常生活中去,把自己的日常生活当作艺术品一样去创造,使日常生活情趣化、个性化、纯净化、理想化,并在此过程中塑造完美的自我,成就理想的人生。通过培养学生高雅的情趣,使其超越物欲,忘记一己之得失,将自己的人生理想寄托于对周围事物美的发现和创造中,使人性得到健康和谐的发展,从而达到精神的愉悦;引导学生在日常生活中恢复和保持个体性格的多样性,从而保持人格的完整;引导学生能够用冷静的头脑和敏锐的目光审视社会生活环境,特别要对令人目眩的生活时尚做出自己的思考和明辨,取其精华,去其糟粕;引导学生把日常生活本身当作改造的对象,不断将生命活力灌注到生活中去,使它理想化、美化,实现“日常生活非日常化”的飞跃。

4.在生活化情景中渗透德育

“一个完整的德育过程,应该是体验者的认知活动、体验活动与践行活动的结合”,“人对道德价值的学习以情感——体验型为重要的学习方式”。[10]高校德育区别于其他社会意识形态的根本特征就在于它的实践性。因为道德是以实践精神的方式来把握世界的,具有意识与行为、理论与实践相统一的特点。所以,高校德育也就有了它自身的特点和规律,即强调潜移默化、个体觉悟和生活践履,强调情感体验和知行统一。评价一个人道德品质好坏的客观标准,衡量道德教育成败的根本尺度,就在于道德实践。只有“知行合一”,注重道德实践,紧密结合学生的生活、学习的现实境况,在生活化情境中教育影响他们,道德教育才能成功。因此,高校德育必须把理论讲授与生活实践活动结合起来,注重在生活实践情景中,引导学生面对生活世界的种种现实问题,综合运用所学的道德理论知识,主动去探索、发现、体验、交往、亲历亲为,获得解决问题的真实经验,促使他们实现从理解规范到践履规范的转变,最终帮助大学生达到对自己合理的内在控制。

5.在充满生活气息的校园文化中渗透德育

作为一种特殊的意识形态和群体意识,充满生活气息的校园文化通过特定的人文环境的熏陶、渗透和升华,将其长期培育和积淀的传统作风和学术气息等转化为环境中人们共同的观念追求、价值标准、行为规范,从而不断作用于校园文化主体,实现育人的目标。充满生活气息的校园文化活动的类型和形式主要有:感受体验活动、游戏娱乐活动、行为操练活动、模拟操作活动、表演竞赛活动、信息交流活动、竞赛参与活动、自我展示活动、选择辨析活动、讲演辩论活动、运筹对策活动等等。高校要通过组织多元化的活动,让学生在“活动”中学习,在“主动”中发展,在“合作”中增知,在“探究”中创新,使德育焕发出生机勃勃的活力。

高校应设法使校园文化的教育作用自然化和情境化。这要求教育信息的输出应融于一切动态和静态的“看似无意实为有心”的校园文化之中,尽可能以自然的方式,从物质环境到精神环境体现教育的内涵,减少刻意的人为的痕迹,注重创设情景和氛围,以促使个体产生内在的需要和情感上的共鸣。让学生自己亲自感受到从事这项任务的必要性,达到深有感触,不愤不启,不悱不发的境界,自己主动地、积极地去完成。这样,就能促进德育与校园文化建设的和谐相长。

6.在社区生活中渗透德育

随着社会的多元文化与价值的冲击,高校德育所面临的一个重要任务就是:正确选择和吸收与之相适应的认知行为模式、道德标准、文化和价值取向,本着参与、交流、服务的原则,给学生更多的生活维度、更多的德性发生的语境。开放的校园是时代的呼唤,是德育回归生活的必然。开放的校园应充分体现社区性,应拆除隔离德育与生活社区的围墙,以高校为核心向周边社区辐射,以其人文与科学的优势向生活社区蔓延、向社会蔓延,将社区纳入学校的视野,拓展学生生活空间,开阔高校德育新视角。面对生活,学生理应去思考和感悟,去探求自己究竟能给别人带来什么,给社会添加什么有价值的内容;面对生活,学生理应去运用所学知识透视人生百态,领悟生活之美。社区与校园的良性互动,将使高校德育落在生活的真义中,这也是高校人本性德育的应有之义。

参考文献:

[1]马克思.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M].北京:人民出版社,1979.50.

[2][4]鲁洁.行走在意义世界中[J].课程·教材·教法,2006,(10).

[3]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3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2.319.

[5]戈登·德莱顿,珍尼特·沃斯.学习的革命[M].上海:上海三联书店,1998.76.

[6]杜威.新旧个人主义——杜威文选[M].上海:上海社会科学出版社,1997.105.

[7]杜威.民主主义与教育[M].台湾:五南图书出版公司,1992.54.

[8]金井肇.道德教学的基本结构理论[M].东京:明治图书出版社,1996.12—13.

[9]赵保红.让大学生的日常生活成为艺术品[J].山西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5,(3).

[10]鲁洁,王逢贤.德育新论[M].南京:江苏教育出版社,2000.93—94.

[摘要]高校德育的根本任务在于帮助大学生完成其对人生意义的求索和生存质量的提升。构建与学生的生活紧密结合的、生活化的德育格局是高校人本性德育的真谛。大学生生活在一个意义世界里,生活本身就是德育的源泉。故丰富生活化德育内容、完善生活化德育手段是高校德育生活化的基本路径。

[关键词]德育;高等学校;生活化;人本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