羊群效应与德育工作策略研究论文
时间:2022-09-28 03:52:00
导语:羊群效应与德育工作策略研究论文一文来源于网友上传,不代表本站观点,若需要原创文章可咨询客服老师,欢迎参考。
摘要羊群效应本是经济学领城内的一个术语,但实际上除了经济领城,在人类其他的日常行为、道德生活中,羊群效应比比皆是。文章分析了羊群效应与人的道德习惯养成的关系,指出要规避人道德生活中的羊群行为,制约羊群效应。使德育工作更具实效性,须建立独立的民间信用监督机制,培养民众规则意识,建立制度信仰,克服道德习惯养成中的先天缺陷,并修正学校德育教学内容,培养现代公民意识。
关键词羊群效应;道德习惯;德育工作
羊群效应本是经济学领域内的一个术语,主要用来描绘人们在消费和投资行为中的盲动跟风现象。但实际上除了经济领域,在人类其他的日常行为、道德生活中,羊群效应比比皆是,而且表现不一。有积极的、健康的、向上的,也有消极的、不健康的、落后的。因此,在德育视野中引进“羊群效应”,可使德育工作者进一步掌握一定时期人们的思想动态,并能有意识地发挥羊群效应的积极因素,尽量控制和克服其消极作用,对促进社会风气的健康有序发展将起到良好的推动作用,也将使德育工作更有策略性和针对性,从而使德育工作的实效性得以更好地显现。
一、羊群效应与人的道德习惯养成
羊群行为,本指动物(牛、羊)聚集。成群移动、觅食的现象。后被引申到人类社会现象,用以表述人们当与大多数人在一起,与大多数人一样思考、感觉、行动,与大多数人保持一致的行为。这种个体受群体压力影响,在知觉、判断、信仰和行为上表现出与群体多数成员相一致的倾向,实则也就是一种从众行为和心理。有这样一则幽默故事生动描述了羊群行为的效应:一位石油大亨到天堂去参加会议,一进会议室发现已经座无虚席,没有地方落座,于是他灵机一动,喊了一声:“地狱里发现石油了!”这一喊不要紧,天堂里的石油大亨们纷纷向地狱跑去,很快,天堂里就只剩下那位后来的了。这时,这位大亨心想,大家都跑了过去,莫非地狱里真的发现石油了?于是,他也急匆匆地向地狱跑去。由此可见,羊群效应就是比喻人会在从众心理的引导下,使自己的行为具有盲从性。
早在20世纪50年代,美国社会心理学家所罗门·阿希就通过“判断线条长度”的经典实验,成功证明从众现象的存在。通过实验,阿希让人们认识到:有些人情愿追随群体的意见,即使这种意见与他们从自身感觉得来的信息相互抵触。群体压力导致了明显的趋同行为,哪怕是以前人们从未彼此见过的偶然群体。人们也据此认为,现实生活中普遍存在“羊群行为”,羊群行为扩大就会产生“羊群效应”。
人是群居动物,具有社会性,彼此间相互影响。为了群居生活能够顺利、和谐地持续下去,人与人之间逐渐建立起一定的调节机制和协调方式,最后形成道德习惯传承下去。而一种道德习惯的传承,需要一定的时间养成,不能一蹴而就。在这个过程中,由于年龄、阅历、认知水平、利益关系、社会地位、辨别信息的能力等方面的差异性,人在道德行为上也会如同羊群一样,产生盲目跟从行为。而这种盲目跟从行为的结果,可正面也可负面。比如:看到被车撞了的人需要救助,围观的人在认知上大部分都知道这种情况下应该帮忙,但由于没有人带头出来,则全体保持沉默,结果就是悲剧的发生。但如果群体中有一人出来相救了,那将有更多的人站出来,结果就不再是悲剧。而当此事件在社会上传播开来的时候,就会带来更为广阔的“羊群效应”,并将深刻影响人们道德习惯的养成。也就是见义勇为的事件多了,人在别人遇到困难的时候,就会自觉地伸出援手,不再犹豫;但如果冷漠旁观的事件多了,则人会选择袖手旁观。这种道德习惯的养成与人的思想品德高尚不高尚没有必然的联系。对于普通人而言,当事件发生时,他不会去认真思考对与错,而是去看大多数人的行为,然后自发从众。由此,羊群行为的发生也就不可避免。二、规避羊群行为,制约羊群效应,使德育工作更具实效性
羊群效应虽然有其发生的必然性,但只要我们找准方法,扬羊群效应之长,避其之短,则我们的道德建设工作将更具有实效性。
1建立独立的民间信用监督机制,规范社会精英群体,如高官、企业高管、知名学者、娱乐名人等的道德行为。人作为会思考的动物。有精神层面的道德追求,有崇高的情感体验和英雄膜拜的心理需求。在一个群体中,往往那些才智出众、勇敢聪敏的人会成为领导和管理的精英阶层。而他们也当然成为普通人崇拜和模仿的对象。对于整个社会而言,这些社会精英无疑就是社会风气的领头羊和风向标。人们对这一群体的道德期待要高过一般人,而这一群体的道德行为也是羊群效应最直接的带动者和推动者。
所以,随着社会的发展,中国是“将进入一个统治者以身作则为中产阶级树立道德威严的‘维多利亚时代’,还是退回往昔‘存天理、灭私欲’的卫道士时代”,这与整个社会精英群体的示范带头行为有直接的关系。而建立独立的民间信用监督机制,采取商业化运作手段,每半年或一年对这些精英阶层人士,进行信用评级,然后公布于众,让品德高尚的社会精英人士收获相应的信用效益。反之。让违反道德行为的人付出相应的信用成本。从而规避精英阶层带来的羊群行为的负面影响。这种做法,在现有体制下,一方面可在法律处罚所无能为力的道德领域方面给予一定制约;另一方面相对独立,可避免流于形式,进入“左手监督右手”的怪圈,使监督流产。
2培养民众规则意识,建立制度信仰。克服道德习惯养成中的先天缺陷。我国是一个历史悠久的国家,有灿烂的传统文化。但在这些灿烂文化的传承中,也有阴暗的道德习惯被传承下来,如送礼文化、官场潜规则文化等。在国人的潜意识里,法律和规则的概念远不及人情世故。这一心理和道德传统,使权大于法、情大于法的事情屡禁不止。在很多时候,规则和法律都成了摆设,只有熟人社会的“关系”成了靠得住的法典。这种习惯通过羊群行为日益传承和扩大,从而使人们对规则的建立和法律意识的培养越来越漠视,这也将严重阻碍社会的进步与发展。所以,我们如今德育工作的关键在于培养民众的规则意识。当规则在人们心目中的地位超越人情和关系时,在羊群效应的带动下,则社会整体的法制观念就会得到强化,如此,社会也自然容易风清气正。
3修正学校德育教学内容,培养现代公民意识。面对日益滑坡的社会风气带来的羊群效应,该如何进行疏导和防范?学校德育教学也是关键所在。“在国家权力介入日常性伦理生活之际,应确保其不破坏社会自治的空间和公民的主体性,在公法的框架中给‘私德’以恰当定位。”而不是继续一种泛化的公德教育,使德育教学沦入“假大空”的误区,让受教育者在厌倦中敷衍,使道德教育丧失应有的道德教化作用,以致于人们在道德的习惯养成上偏离轨道,越走越远。
学校应该引领受教育者建立现代公民意识,这是人的现代化建设的应有之义,也是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基础。而现代公民意识的建立和传承。也是一个长期的工程,需要学校教育、家庭教育和社会教育的相互结合。其中,学校教育尤为重要。所以,必须尽快修正学校德育教学内容,在大中小学开设不同层次的公民知识课程,并编撰相关的教科书,培训相关的师资力量。
- 上一篇:计划生育局深入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总结
- 下一篇:计生委科学发展观活动工作总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