思品课教学管理论文

时间:2022-05-18 04:56:00

导语:思品课教学管理论文一文来源于网友上传,不代表本站观点,若需要原创文章可咨询客服老师,欢迎参考。

思品课教学管理论文

通过几年的教学实践,我体会到:教学要得法,应从以下几个方面探讨和研究。

一、善于学习为了满足学生的求知欲望,更好地完成教学工作,我很注重自身文化素质和业务素质的提高。我先后自费进修了中文专科、本科学业;学习了教育学、心理学;阅读了大量的教育教学杂志;自费订阅德育报纸杂志,并且积累了厚厚的教学一得、教学回顾等。我不仅学量指导教育教学的理论、学纲、钻研教材,使之成为自己教学尺度的准绳,对于那些积极反映社会动态日常小事我也留心收集,这对于密切联系生活实际的思品课,往往具有画龙点睛的作用。这些,为我努力成为合格的德育教师奠定了坚实的理论基础。

二、善于提问

提问,是课堂教学过程中必不可少的教学手段。通过教师提问和学生的回答,使学生化难为易,真正理解教育观点,使之变被动为主动地获得知识。提问应先易后难,设计巧妙,在循序渐进中使学生对学习的投入不断强化,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不断激发,学习动机也得以维持。

提出问题还应使学生产生悬念和求知欲望,从已知到未知,由具体感知到抽象分析,从已有的知识出发,从自己较熟悉的事例入手,去主动弄清问题,明确道理,才能增强学习效果。

如讲《事物是发展变化的》时,从四季的更迭,日、月的升降圆缺,体会事物在发展变化。在学生已有初步认识的基础上,我补充了一位哲学家的名言:人的脚不能两次踏进同一条河流。我请同学们判断正误。学生刚开始不加思索:“不对!”我鼓励性地引导:“为什么?”学生充满自信地解释,渐渐地露出了破绽,终于不能自圆其说,这时许多同学经过审慎思考认为:“对!”我追问:“为什么?”“这说明什么?”通过讨论辨析,事物是发展变化的唯物主义观点得以确认和深化。

三、善于取材

要想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使学生在课堂上多开动脑筋,教师必须积极提供可供思维的感性材料,广泛应用各方面知识充实内容,借以明确道理,提高教学的思想性。善于取材,注意材料的典型性和趣味性,直接关系一堂课的气氛和质量。所以,取材应从以下几个方面着眼:

(一)集中反映某一社会现象,具有丰富内涵的;

(二)与教材内容密切相关的,有助于对教材理解的;

(三)是学生普遍关注又迫切希望了解的;

(四)具有典型思想,便于进行思想教育的。如《诚实的晏殊》一课补充的史实:晏殊以诚实荣任太子师。深刻说明了诚实待人能够赢得别人的信任和尊重的教学要点。司马迁诚实著《史记》不仅留下千古美谈,而且化作辉煌的成就。学生听后,强烈向往做一个诚实的人。

这些材料,只要留心积累,认真思考,就能更好地激发学生正确的学习动机。

四、善于分析

教师发挥示范作用,钻研教材,弄懂概念和原理,善于对实际材料对比分析,通过科学综合,揭示事物本质,才能引导学生思维活动,从而培养学生分析和说明问题的能力。

如讲《看待事物要全面》时,我讲述刺杀尖兵在三胜一负取胜后,奔向对方,表示向对方学习。我问:“刺杀尖兵要向对方学习什么?”学生答:“学习人家败中有胜。”我追问:“刺杀尖兵这样做,因为他看到了什么?”学生答:“他虽然赢得了冠军,但也看到了自己局部的失利。”我立即总结道:“对,这就是全面看问题,既看整体,又看局部。刺杀尖兵一定会百尺竿头更进一步的。”这样既体现了教学重点,又揭示了全面看问题的意义。在这里,我的分析、综合,起到了穿针引线的作用,把学生的思维引入到揭露、分析并解决矛盾中去,体现了逻辑体系,严格遵循并贯彻了系统性、连续性的原则,符合学生的认识规律,启发学生的积极思维,使学生能够更好地领会。

五、善于总结

总结,意味着一节课的结束。如何把强化的知识、激发的情感化作行为实践,为他们的行为实践明确方向,从而使知、行统一有重要意义。总结的内容,宜具体而切合实际、有针对性。

如讲《辨别是非》时,当学生谈了大量的有关事实后,深深认识到明辨是非的益处,不辨是非的危害,学生谈得广泛、深刻,所以,我便只以两句话结束全课:“希望同学们遇事勤动脑,辨是非。这样,才能成为一个让父母放心的孩子,将来对社会有用的人。”言简意赅,朴素实在,扣住了学生的思想脉搏。

对于学生生活实际难以遇见、很少体会的思想内容,则应在总结中说透,成为龙睛,并提出明确的行为要求。

如讲《什么是真正的勇敢》时,针对学生“犯了错误敢于承认”是真正的勇敢存在模糊的认识的现象,我是这样总结的:“在危险情况和困难时刻,敢于挺身而出是真正的勇敢,因为他在瞬间战胜了自己的胆怯和惊慌。人最难战胜的是自己。同样,敢于承认自己错误的人,更是勇敢者,也许我们终身也不会遇见舍身救人的事情,但勇敢的品格同样会与我们结伴终生。那就是面对现实,正视自己,战胜自我。”这样层层入理,透彻明晰,一个距离好远的行为要求,就这样回到学生的身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