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德育教育问题及创新型对策分析
时间:2022-06-18 03:47:30
导语:初中德育教育问题及创新型对策分析一文来源于网友上传,不代表本站观点,若需要原创文章可咨询客服老师,欢迎参考。
摘要:随着社会的发展,青少年犯罪现象也日益增多。造成这个情况最主要的原因,就是青少年在初中阶段的德育教育缺少或者被忽视。初中阶段的德育教育如果能够有效进行,就能够培养学生树立积极、正确的思想意识,促使学生成为一个具有正确人生观、价值观和世界观的身心健康的人。因此,初中阶段的德育教育十分重要并且十分必要,学校教育工作者应当充分重视学生的德育教育。然而,在当前的初中教育教学中,德育教育仍然存在着诸多问题。基于此,本文将探讨初中德育教育所存在的问题,以及对创新型对策进行分析。
关键词:德育教育;问题;创新型对策;初中
初中阶段,是学生成长过程中最为重要的阶段。在这个阶段,学生所形成的思想、人格和品行等将关系着他们今后的人生发展情况。并且在这个阶段,学生比较容易受到外在因素的影响,而他们辨别是非的能力较差。因此,我们在这个阶段对学生进行德育教育,是最为合适的阶段,也是最为重要的阶段。教育工作者必须要按照素质教育的基本要求,按照立德树人的基本教育理念,加强初中学生的思想教育工作。另外,中学教育的核心目标之一是提高学生的道德素养,为社会培养具有良好道德品质的、合格的社会主义接班人。而当前受应试教育的影响颇大,教师和家长往往过于关注学生的成绩而忽视了对学生进行德育教育。这让许多思想不够成熟的学生,得不到正面的、积极的引导,从而做出一些有悖于道德要求的事情。因此,我们作为现代的教育工作者,要积极地对学生进行德育教育,要处理好德育教育和学习知识之间的关系,促使学生成长为身心健康的综合型人才。
一、初中德育教育存在的问题
(一)忽视了德育教育的重要性。当前,传统的应试教育对教师的影响还是比较深的,德育为先的教育思想还没有被完全落实。首先,部分教师仍然只注重学生成绩的提升,即只注重发展学生的智育。即使现在,国家提倡把素质教育作为教育的重点,但某些初中教师的教学目标,仍然是以让学生考入重点高中为教学目标,而对学生的德育要求较少。其次,某些学校的教育工作者虽然开始注重对学生进行道德教育,但是其教育教学方式却不够新颖。这导致教师在授课过程中不能有效地培养学生的德育理念。最后,在思想政治课程中,教师所进行的政治思想教育也只存在于表面,导致学生的德育教育不能有效开展。这些都是因为教育工作者严重忽视了德育教育的重要性。长此以往,教师的德育教育不能有效开展,使学生无法得到良好的德育教育。[1](二)德育教育的目标脱离实际。德育教育的目标,旨在培养学生成为积极的、向上的身心健康的人。然而,在当前的教育实践中,有些教师的教育目标严重脱离了生活实际,使教学内容显得十分陈旧和单薄。他们在教学过程中所引用的案例,往往是一些以前屡屡用过的十分老套的例子,对于具有新闻性和生活的真实案例却很少。这种教学内容与实际生活脱节,显现出那些教师的德育教育目标不符合实际生活。(三)教育方式显得太过于形式主义。在初中的德育教育过程中,首先,有些教师重视德育教育知识的输出,而忽视了对学生的实践教育和一些良好的德育初中德育教育存在的问题及创新型对策分析凌伯新(广东省广州市增城区新塘镇沙埔中学广东广州511338)习惯的培养,导致德育教育太过于形式化,缺乏感染力和吸引力。其次,有些教师的德育教育方式太过于古板和单一,不够灵活。这样就很容易让学生出现逆反心理,甚至可能会造成学生今后在思想和行为上出现严重不一致。这些情况的出现,都严重地阻碍了德育教育的有效开展。
二、初中德育教育的创新型对策
(一)树立榜样,发挥人格示范作用。在初中开展德育教育的过程中,首先,教师要发挥自身的示范作用,以身作则,为学生树立榜样,潜移默化地影响学生的思想和行为。对此,教师要有强烈的敬业精神,牢记自身的社会责任,热爱自己所从事的教育事业,积极努力地钻研自己的专业,时刻牢记自己作为一个教育工作者所要承担的责任,要做到言行一致,尽量成为学生的表率。[2]其次,教师要抛弃以往的传统教学思想,创新教学方式,在信息时代要有敏锐的洞察力和观察力,能够捕捉到新的、有效的价值信息作为培养学生的指向。最后,教师还需要有一颗平常心和包容心,在面对学生的一言一行、一举一动时,要有耐心;在学生犯错误时,要耐心地对学生进行指导,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和信心,并要以不求回报的思想来培养学生的社会责任感,提高学生的道德素养。(二)结合常规,从细节处做好德育教育工作。中学德育教育的重点是要对学生进行生活常规教育,在细节上体现教育效果。因此,教师可以从生活实际出发,结合学生的生活常规,从细节处做好德育教育工作。在实际的教育过程中,首先,教师要以中学生守则为出发点,将中学生守则作为基本要求,然后依据班级的情况再细化具体的做法,并落在实处,以此来体现德育教育的实效性。其次,教师在注重传授学生知识的同时,要贴近学生的生活,重视对学生进行思想道德教育,重视对学生的日常行为进行引导。对此,教师可以依据《中学生行为守则》作为指导标准,制定班级的一日规范,如课堂规范、自习规范、练习规范、课余时间规范等,来约束和规范学生的行为,促进学生良好行为和道德品质的形成。(三)加强实践,注重学生的身心体验过程。有些教师在德育教育过程中,往往容易忽视学生的实践教育。因此,教师要以实践为切入点,加强实践,重视学生的身心体验过程。教师要将课堂教育和实践活动有机地结合起来,广泛开展各种各样的、有利于学生德育教育的活动,让学生在活动过程中体会真诚、善良、诚信等品质的重要性,以此培养学生良好的行为规范。这些活动的开展,可以让学生在活动过程中体会到相互帮助、相互尊重、相互体谅的良好的校园氛围,以此来培养学生和谐相处的意识,让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和世界观。[3]除此之外,这些活动的开展,还可以让学生意识到一些不良行为所带来的后果,让学生吸取其中的教训,从而进一步完善自身的道德素养,有效地促进学生成长为一个德才兼备的优秀人才。(四)加强学生的心理健康教育,注重学生的个性发展。在初中德育教育中,教师要加强学生的心理健康教育,和注重学生的个性发展。初中阶段是学生发展的重要阶段,也是学生个性形成的重要阶段。在这个阶段中,首先,教师要重视学生的个性发展,并且尊重学生的个性发展,以此来促进学生健康成长。其次,教师要重视学生的心理教育。在初中阶段,学生的内心较为敏感,容易情绪化,而且思想脆弱,一有不顺就容易感受到挫折和打击。初中学生没有很强的排解负面情绪的能力,导致一些负面情绪可能一直留在心里。这不利于学生的成长。因此,教师要时刻关注学生的心理变化,经常与学生进行谈心,随时了解学生的内心所想,及时帮助学生解决心理问题,以此来促使学生身心健康发展,从而促进德育教育的顺利进行。
三、总结
综上所述,在初中的德育教育中,教师要充分尊重学生的个体差异,尊重学生内心的想法和感受,并创新教学模式和教育方法,来提高学生的道德素养,让学生成长为身心健康、积极向上的有用之才。教师在今后的教育工作中,也要积极地依据德育教育的效果进行反思和总结,不断地提升学生的道德素养,从而让学生能够获得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
参考文献:
[1]贺艺.初中班主任德育工作实效性的强化策略[J].黑龙江科技信息.2013(11):320-321.
[2]刘玉红.强化初中班主任德育工作实效性的措施[J].成才之路.2012(25):25-26.
[3]金艳茜.提高初中班主任德育工作实效性的对策[J].读与写(教育教学刊).2013(09):177-178.
作者:凌伯新 单位:广东省广州市增城区新塘镇沙埔中学
- 上一篇:初中德育教育的重要性及意义
- 下一篇:初中数学渗透德育教育策略分析
精品范文
6初中班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