班主任德育工作探究6篇

时间:2022-11-18 08:19:47

导语:班主任德育工作探究6篇一文来源于网友上传,不代表本站观点,若需要原创文章可咨询客服老师,欢迎参考。

班主任德育工作探究6篇

第一篇:高中班主任德育工作的有效性

在高中阶段,德育工作是每位班主任不可推卸的重要职责,是班主任日常工作的重点。德育是学校素质教育中不可缺少的重要一环,它会对学生今后的工作生活产生深远的影响。班主任在学生高中时期开展德育工作,可培养学生健康积极的心态,使学生能够顺利的完成高中学业。

一、目前高中班主任德育工作中存在的问题

1.师生关系的失衡由于高中生都处于年轻气盛的青春期,在部分班级中,班主任和学生之间的关系不和谐表现得较为普遍。师生之间关系处于紧张的状态,不仅会影响学生对学业本身的兴趣,而且对班级的团结造成一定的影响。

2.班主任自身素养有待提高目前大多数班主任由任课教师兼任,任课教师平日就要兼顾备课、批改作业、课堂教学等基本工作,在较大的工作压力下,还要花更多的时间来准备德育工作的进行,难免会造成厚此薄彼、难以平衡的局面。

3.德育工作在高中教育中不受重视有不少高中班主任认为,高中生应以学业为主,并且已有能力去辨明是非,所以对日常的德育工作往往一笔带过。其实不然,学生学业固然重要,但德育工作对于今后学生的为人处世影响更加深远,同样不能忽视。4.德育教学方式过于单一目前的高中德育工作的开展,多数还停留于“书本+课堂”的方式。一味地灌输理论知识,完全不理会学生在这方面的兴趣点和接受能力。长此以往的德育方式,学生就因不感兴趣且看不到实际作用,而导致对其彻底失去兴趣。

二、高中班主任德育工作有效开展的对策

1.建立平等和谐的师生关系

在开展德育工作时,班主任的引导和学生的配合都非常重要,两者缺一不可,单方面的灌输不会起到任何作用。所以,在这期间需要班主任和学生处理好关系,只有让学生从内心感受到与班主任的关系既是师生,又是朋友,教师才能得到学生的信任,为将要开展的德育工作营造良好的氛围。教师要尊重和理解每一个学生。每个学生都是互有差异的个体,教师应懂得尊重每个学生,保护每个学生的个人隐私和习惯,教师需要做的不是抹去学生的个人创造力去达到统一规范,而是要给予每个学生实现自我的机会,教师只需在出现较大偏差的地方给予指导性意见并辅助其改正即可。教师面对学生要做到一视同仁,不可厚此薄彼。要做到对家庭困难、成绩较差的学生不忽视,对成绩较好的学生不宠爱。

2.提高班主任的自身素养德育工作的开展需要班主任做到以身作则。正因如此,提高班主任的自身教育素养已迫在眉睫。所以班主任需要对德育教学规律掌握充分,并且运用心理学、教育学对学生加以引导,帮学生解决生活或者学习上的问题。其次,班主任应经常组织一些社会实践活动,在实际的生活中开展德育工作,教导学生为人处世的基本准则。还可以通过定期举办主题班会、积极对学生进行家庭访问等一系列的方式,来达到德育工作开展的最终目标。

3.德育工作的开展要具体化反观目前的德育教学工作,大多数班主任仍然以书面传授、班会、说教等传统方式进行开展。学生的不感兴趣和教师的不重视,都造成了德育工作开展的收效甚微。基于这一现状,笔者认为,在教育之前,班主任应认真对待每节课的重点,围绕主题准备一系列的语言、细节和活动,保证每一次德育教育都生动形象,让学生乐于接受。当学生对德育教育有反感情绪时,班主任应耐心对每位学生讲解其重要性,多举实际案列,让学生在愉悦的氛围中受到良好的德育教育。德育工作开展的好坏,对学生的影响深远,所以班主任在德育工作上不可马虎行事,不然则会让学生走弯路,对自己也是一种极不负责任的态度。

4.教育方式应更具创新性教育讲究因人而异,因材施教。班主任应从不同学生的兴趣入手,结合班级的实际情况,创新德育教育的方式。例如,班主任可利用多媒体、表演等方式,使现实生活场景和德育教学理论相融合,是课堂气氛更加活跃,也为教师更好地言传身教打下坚实的基础。在开展德育工作的过程中,还可加入一些小的奖罚制度,对积极发言、与同学之间交流的学生予以奖励,对没有积极发言和互动的学生实施小小的惩罚,这样一来,既能活跃课堂气氛,又能增加师生之间的良好沟通。一切可以调动学生学习积极性的方式,都可以将其具体化进行实施,让德育教育在这种快乐的氛围中进行开展。高中生的德育教育是素质教育中的重要一环,班主任作为德育作的实施者,更应顺应时展潮流,了解当代学生的心理状况,在德育教育的工作方面要不断进步创新,为学生营造和谐的班级环境,教会学生基本道德行为准则,为社会大众所接受,为学生未来的学习和生活打下坚实的基础。

作者:赵艳玲 单位:江苏靖江高级中学

第二篇:班主任德育要时机把握

摘要:德育作为学生基本素养的重要组成部分,应构建学生正确的人生价值取向。班主任是从事德育的中坚力量。提高德育的质量,最为关键的就是要抓住教育的时机。从学生在学校、家庭、社会三个不同环境中德育时机的把握,实现班主任德育有效性的提升。

关键词:班主任;德育;学校;家庭;社会

德育的主要力量就是一个班级的班主任。班主任是与学生相处时间最长的学校管理者,长期与学生学习、生活在一起,可以有更多的时间让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由于现代学生大多都是独生子女,他们接受一个事物,需要抓住时机,进行正面的引导,学生对相应的思想理念接受程度才能更高。因此,需要在不同的环境中抓住时机进行德育。

一、抓住日常学校生活的时机

德育主要是针对学生的思想开展人生理念、价值取向的教育,这些教学需要有着潜移默化的感悟,才能达到更好的教育效果。每一个学生除了睡觉八小时之外,在学校的时间是最长的,因此,开展德育就需要不断抓住日常学校生活的时间段,班主任开展有针对性的教育。在学校里,学生每天都需要面对一个问题———“排队”,课间上下楼做操需要排队、上厕所需要排队、在食堂打饭需要排队……这里的例子很多,这一过程中,班主任基本上都是伴随学生左右,对他们的一言一行都看在眼里。对于一些不讲公共次序的学生,班主任需要进行有针对性的说教,当发现一些学生没有排队的时候,班主任要注重方式方法,事后,再与该学生进行交流,在没有别人的情况下,指出学生的这种行为,这样一来,学生的自尊心就被有效保护起来。班主任也可以不利用班会课的时间,播放一些不讲公共次序的行为,让学生在课堂上进行讨论,这些学生都是具有独立思维能力的,他们在学习和讨论的过程中,将逐渐反思自己在学校生活中的一些行为,这样进一步强化学生对相应社会道德的理念。

二、把握家庭生活的时机

家庭是一个孩子成长的起点,更是一个学生人生观、价值观形成的初始阶段,其父母、家人的人生价值取向对一个孩子的影响是深远的。然而一些家长并没有注重自己的言行对学生的影响,在家里经常吵架,向孩子灌入一些不正当的竞争理念等,这些都将严重影响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价值理念。班主任要想实现对学生人生价值理念的正面构建,就需要抓住家庭生活这一教育时机。具体的措施是,首先,班主任结合家长会,与学生家长进行正面宣传,传播正确的教育理念,对一些不良的教育方法进行有效的剖析。学生家长主要是因为教育方法没有掌握,对学生的不良影响都不是故意为之,因此,只要班主任通过家长会的形式,将正确的教育方法和手段教授给学生。学生在家庭生活中将受到更好的教育和影响。其次,班主任应结合家访,有针对性地解决某些学生的家庭教育问题。因为一些家长由于工作忙等原因疏于对学生的教育和管理,这样就需要班主任有针对性地开展家访,与学生家长进行交流,强化他们对学生的德育,因为一个人的教育需要从家庭开始,再到学校,这样才能达到更好的教育效果。最后,班主任应布置一系列与家长互动的教育。班主任在一些关键的时间节点(例如母亲节、父亲节等)可以布置学生回家给自己的父母洗一次脚、捶一次肩,这样与家长之间的互动可以实现学生尊重自己父母的教育,这种道德教育是学生急需的一种教育思想。

三、抓住社会实践的时机

学生最主要的时间主要集中在学校和家庭,然而还有一段时间需要班主任把握住,那就是社会实践的环节。虽然这一时间段很短,但是对学生的影响也是十分深刻的,因为社会上有很多不良的思想和问题,直接作用在学生身上。例如,学生在上下学的路上,遇到人们围观一个摔倒的老人,没有人扶的现象,他们将受到怎样的教育,他们对人与人之间的关系的理解将变得更加冷漠。再如,一些学生使用智能手机上网,这对学生的影响更大,因为网络上灰色的、黄色的信息很多,需要对学生进行有效的屏蔽。这些都是社会实践对学生的影响。班主任需要从以下几个方面采取相应的措施:首先,班主任应结合学校活动,组织学生开展正面的社会实践活动,进入养老院,为老人做一件自己力所能及的事情;进入军营,感受军人铁一般的纪律;走进高校,感受大学的学习氛围……这些社会实践可以正面构建学生对社会问题的有效认识,传播正能量。其次,有针对性地分析社会热点问题。社会问题对学生的影响,班主任不能使用堵的方法,因为这是现代社会发展到一定程度之后必然会产生一个深层次矛盾。这就像大禹治水一样,需要进一步疏导,分析其中的问题,使学生更好地理解这些问题背后的东西。最后,借助网络,延伸对学生的德育。信息化技术的发展日新月异,学生使用网络获取信息的机会和时间更多,班主任也需要抓住这一平台,开展德育。班主任开展的德育对学生十分重要,因为学生阶段是他们人生观、价值观树立的关键时期,班主任需要抓住学校管理的有利时机,需要结合家庭教育的重要环节,更加需要实现与社会实践的有效结合,才能更好地收到德育教学效果。

作者:蒋春可 单位:浙江省诸暨三都中学

参考文献:

[1]王为民.民族地区中小学生中华美德教育实效性实验研究总报告[A].中华民族传统美德教育研究成果选集,2011(1):171-172.

[2]付硕.让关爱之风吹拂青春之花:浅析如何做一名“走近学生”的班主任[J].新作文:教育教学研究,2011(12):159-160.

第三篇:高中班主任德育工作思考

德育过程作为一个动态系统来考察,是一个发展变化的过程,是教育者用社会所要求的品德规范影响受教育者,启发他们自觉接受教育,形成教育者所期望的思想品德过程。德育过程即心育,德育就是在孩子的心灵种下真、善、美的种子。经过多年班主任工作实践,笔者总结出一点德育工作经验和体会。

一、班主任德育工作有难处

班主任工作十分辛苦,有许多困难。学生的思想工作难做,学生厌学情绪严重,班主任对违反纪律的学生教育和处理困难等。面对困难班主任不能临阵脱逃,不能视而不见,充耳不闻,置之不理。只有寻找办法和对策积极应对,巧妙解决这些困难。

二、做好班主任德育工作的基本策略———厚爱

成为一名优秀的班主任最重要的条件是什么?是优美的语言、广博的知识,还是丰富的教学经验?是爱,是教师对教育事业的爱,教师对学生的爱!只有具备爱,才能做好德育工作,当好班主任。正如冯骥才老师所说“教育的灵魂是爱!”

1.厚爱于生活中———善解学生了解学生是班主任做好班级工作的前提。因此,班主任在工作中要能深入到学生中去,以挚爱至诚的心做学生的德育工作,要想学生之所想、急学生之所急,要将心比心,以心换心。

2.厚爱于教学中———善待后进生每个班级都存在学习困难的学生,班主任往往把“优秀生”看成掌中之宝,而对待“低差生”、“后进生”的教育缺乏耐心甚至直接放弃,这是不可取的。班主任帮助后进生不能急于求成,对成绩暂时落后的学生,我们不能过早的下结论。3.厚爱于批评中———善诱犯错生班主任实施批评中一定要出言谨慎,要把“恨”铁不成钢转化为“爱”铁能成钢。批评中贯穿“爱”,要准确把握学生的心理,在批评教育同时也肯定他们的优点,不要挫伤他们的自尊心。教育引导时重视体现“情”字,“晓之以礼、动之以情、导之以行、持之以恒、明之以纪”的科学方法,保护好学生的信心,使学生得到最真切的教育。4.厚爱于疏导中———善导焦躁生高三学生由于多种原因的影响,如高考压力、家庭、不合理的限制或谴责、自我挫折或失败等,都可能造成焦躁情绪的纷扰,影响其身心健康。班主任的日常工作中,除了关注学生学习外,更多的要以伟大的师爱关注学生的心灵健康。这些焦躁情绪若不及时加以疏导,可能演变为情绪障碍,进而可能引起未来不可估摸的严重后果,比如袭击他人、犯罪等。对于焦躁生我们可以采取积极的心理暗示,利用个别谈话,开好心理辅导课等方法。5.厚爱于行为中———善“身教”论语有云:“其身正,不令则行;其身不正,虽令不从。”班主任需时刻注意自身对学生的影响,时时做好垂范作用,处处做到以身作则。

三、做好班主任德育工作的具体策略———薄发

1.起始于厚爱,薄发于亲近学生《学记》云:“亲其师而信其道。”对喜欢篮球的同学,教师不妨参与其中,然后借机培养学生的团队意识;对崇拜马云的同学,可借势培养他正确的财富观。其次,教育者要把学生看作有血、有肉、有情感的生命个体,而不是被动接受的“容器”;要鼓励学生敢于质疑,善于思考;张扬学生的生命个性。

2.起始于厚爱,薄发于班级建设中实行班干部轮换制度、实行值周班长制度、实行班级活动主持人制度、实行见习班主任制度等等。这些都能充分调动学生积极性,从而改变德育工作之学生思想松懈、不积极现象。班主任引导班干部开好班干部会,引领学会自我管理。组织个性化班会,班会每周一次,主题班会每月召开1-2次为宜。充分利用各种机会开展人文化文明活动。

3.起始于厚爱,薄发于为学生做几件有意义的事(1)建阅读一角。高三的学习是紧张的,同时也是枯燥的,为了丰富学生的课余生活,缓解压力,班级可以订阅部分杂志、报刊,如《环球时报》、《21世纪学生英文报》、《青年文摘》、《作文评点报》、《读者》等。(2)励志视频片断。为鼓舞学生士气,可以播放视频《勇敢的心》片断、《阿甘正传》片断、《六月高考记录片》等视频。(3)设立心灵驿站。教室的后面的黑板是同学们的许愿的地方,主题是《我行,我能行》。有便利贴,有的干脆就写粉笔字,虽然写得有点过,但很好的缓解了大家的心理压力。(4)学生提供良好的学习环境。四、结语德育就是在孩子的心灵种下真、善、美的种子,做一名成功的德育工作者首先自己心灵要美,要有对学生有着厚厚的爱!只有厚爱学生的班主任,才会在学生中有很高的威望,才会博得学生的信任和爱戴,就会磁铁一样,把学生牢牢吸引住。作为班主任要时刻牢记厚“爱”学生,薄发于心育,做学生拥戴的好老师。

作者:高连群 单位:浙江省温州市瓯海区三溪中学

参考文献:

[1]冯骥才.《教育的灵魂》.天津大学出版社.2008年3月+

[2]谢世腰、王力.《课堂管理与班级管理》.陕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6年

第四篇:高中班主任德育能力提升策略

一、高中班主任德育能力提升的时代要求

高中生的心理介于成熟和半成熟之间,正是世界观、人生观以及价值观逐渐成型的阶段,高中班主任的管理机制和教育模式对于学生的影响非常巨大,往往决定了学生对于社会的基础看法。因此,教师不仅要提升自身的专业素养和职业操守,也要优化德育能力,提高和学生互动交流的效率,确保能对学生的品德产生良性助力作用。曾指出,德育对于学生的成长阶段有非常重要的作用,不仅是对个人也是对社会,是指导性的基础,无论是做人还是做事,都要建立崇德修身的理念。因此,教师要在尊重学生理解学生的基础上,建立有效的学习机制和班级管理机制,从而真正提高学生的社会适应力,实践育人的教学目的。

二、高中班主任德育教育方式和影响因素

(一)高中班主任德育教育方式

德育教育方式是建立在长期的行知教育框架结构之上的,教育方式的选取,不仅要综合学生的发展经历,也要对教育过程的流动性进行控制,确保家庭教育、学校教育以及社会教育的三位一体。而具体的教育方式需要教师提升其可变性和应用性,而教育方式的建立过程中,需要教师提升自身的观察能力、表达能力以及思维能力,并且优化调节人际协调沟通能力。教师主要借助的德育教育方式包括班会、班级团体活动、学生面对面沟通等。教师只有在教学过程中转变德育理念,有效地总结自身德育经验,才能在自主实践中提升自身的德育水平,确保教学框架符合学生的基本需求,在转变德育教育方式的同时,提高德育教育水平。

(二)高中班主任德育教育影响因素

在分析高中班主任德育教育影响因素的过程中,首先,就是德育知识,是教师进行德育教育的专业基础;其次,就是德育观念,教师只有建立正确的德育理念,才能指导德育教学行为的常态化。另外,德育经验对于高中班主任的德育教育也有非常大的影响,教师要在教育过程中积极地总结经验,才能提升自身对于学生问题的敏感度。

三、高中班主任德育能力提升路径

(一)借助班级管理提升高中班主任德育教育能力

班级管理是最直观化的德育能力运行路径,教师在班级管理过程中,要综合运用民主管理、自我管理以及常规管理措施,并且适时地添加平行管理方针,保证制度管理的时效性,要确保严格监督严格执行的同时,提升细节管理和实效性,真正从说教灌输的方式转变为理性沟通和自主教育。要想借助班级管理提升德育教育能力,一方面,教师要建立完整健全的制度化管理,保证学生按照规范化的制度标准约束自身行为,并且要保证行为准则是通过教师和学生进行平等沟通后建立起来的。在制定班级规范制度的过程中,教师要结合班级的实际情况灵活运用管控措施,在调动学生主动性和创造性的同时,提高学生组织管理能力。在班级制度中要确保职责明确、赏罚分明。另一方面,教师要有效提升学生的思想教育效果,班主任要对班级情况有比较细致的了解,平等对待每一个学生,针对不同学生的差异性特点给予针对性指导,选取贴近生活实际内容的德育活动,并且利用班会鼓励学生抒发情感和意见,借助主题班会的形式调整学习心态。例如,针对人际交往问题,开设主题为“伙伴”的班会,引导学生建立友好交往的关系,确保班级能营造出温暖和谐的学习和生活环境。

(二)借助师生互动,沟通提升高中班主任德育教育能力

对于班主任来说,只有提高和学生交流沟通的能力,才能真正提升德育教育能力,因此,班主任要积极提高自身对于德育的认知,强化师生的平等沟通。第一,建立平等对话。在传统的德育框架内,教师运行德育机制时,只将学生看作是接受对话的个体,缺少了平等互动,也就导致德育效果并不理想。也就是说,班主任只有优化认知和理解学生的主体地位,建立平等的沟通模式,才能从学生的角度出发考量问题,在和学生建立平等关系的同时提高交流的实效性。教师要积极和学生沟通,在针对学生提出建议的过程中要清晰的认知学生的差异性,确保“对症下药”。第二,建立赏识教育。班主任要给予学生充分的尊重和信任,确保学生实现优化型的个性发展模式,而不是将学生训练成统一框架下的“无差别学生”,教师要深度挖掘每个学生的闪光点,鼓励学生在自身目标定位和追求之间建立有效的桥梁。教师要用欣赏的眼观关注每个学生,用真诚和和鼓励提高学生对于教师的信任,并且建立完整的价值观。在体验中提高学生的德育效果,确保教师和学生之间形成最优化的良性互动。另外,教师也要有效协调学生和家长之间的关系,建立优化的家校互动体系,确保家长的德育意识有所提高,并且能和教师建立统一的长效管控机制,通过家长反馈的思想动态和行为表现,建立进一步的德育教学规划,助力高中生的健康发展。

(三)借助合理化教学评价高中班主任德育教育能力

随着素质教育的不断深入,教学评价越来越受到教师的重视,教师在课程结束后不仅要对自身教学行为和教学模式进行反思,也要对学生的学习情况建立有效的评价,正是基于此,教师要在德育教育过程中有效的利用教学评价。不仅要发挥评价的指导教育作用,也要借助评价的诊断分析促进评价的激励作用。第一,教师要秉持公正评价的理念,不仅关注学业水平,也要有效提升对学生品德发展和身心健康的关注,客观的评价学生的学习动态,从而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教师的评价对于学生来说非常重要,往往会影响学生的发展,因此,教师在给予评价的过程中要多利用一些正面鼓励的词汇,减少学生的消极反应和对德育的抵触。第二,教师要秉持发展性评价的理念,真正从学生的发展需求出发,帮助学生更好的认知自我,建立自信的同时提高学生的自我发展理念,不仅要深度挖掘学生的潜能,也要巧妙的选择评价切入点,从不同角度解构学生,以发展的眼光鼓励学生实现自我提高。第三,教师要秉持平等性原则,鼓励学生进行自我评价,在自我评价中,教师往往能了解到学生的心声,真正实现学生思想意识的独立自主,确保学生能对自己的学习态度以及学习体验有良性的认知,在实践中唤醒学生的主体意识,从而确保学生在自我反思的过程中得到提升。教师只要辅助学生更好的了解自身特点,才能和学生建立有效的沟通关系,确保指导的实效性。另外,通过学生的自我评价,也能保证学生进行自我教育和自我管理。

四、结束语

总而言之,在高中班主任进行德育教育的过程中,教师不仅要提升自身的德育教育理念重视程度,也要优化教育措施和路径,针对学生的实际情况建立个性化的教育模式,有效地推进德育教育的教学进程。

作者:邱宝全 单位:甘肃省庆阳市正宁县正宇一中

参考文献:

[1]张燕.润物无声用爱心播种希望———浅谈初中班主任德育教育工作[J].新课程,2013,(06):184.

[2]苏志强.新形势下提高中职班主任德育工作效率的措施研究[J].读与写,2015,(02):254-256.

[3]芮永红.走进学生心灵打开学生心结———初中班主任德育工作方法探析[J].才智,2013,(26):105.

第五篇:主体意识与班主任德育工作探讨

一、把树立主体意识贯穿于班主任工作之中

主体性是人的本质特征之一,一个人只有作为主体,独立支配自己的意识和活动,才是一个独立的人。帮助和教育班级学生树立起主体意识,是当前创新教育的核心内容和根本前提。所谓主体意识,认知发展心理学理论研究表明:是指作为教育活动主体的学生对自身主体地位角色、自我调控能力和自我存在价值的一种自觉意识,是学生主体自觉性、独立性和创造性在其主观意识中的反映。作为道德教育的目标,要培养学生的道德主体性,培养作为主体的学生。以学生为主体的道德教育活动就是培养具有丰富的心灵,能够自主思考、主动行动的学生的道德教育。我们常常会遇到一些学生由于受到来自家庭的原因或学生自身的个性或成绩较差得不到老师和同学的赏识等,所带来的负面影响,不少学生表现为心理封闭、不善言语、不愿同他人交往和沟通、积极性和主动性都不是很显性的表现,他们往往处于一种被动接受式的参与教育活动中。教育活动又都是围着老师转,围着课标、计划转,围着考试转,缺乏对学生主体精神的重视,忽视对学生主体意识的培养。那么针对学生的实际情况,要帮助学生树立起主体意识,使他们明确自己在学校教育中主体的角色定位,从而主动地参与或参加学校和班级一切教育活动的设计、论证、实施与管理、监督、反馈;就是要帮助他们增强自我调控能力,学会自尊、自信、自强、自主、自爱,不论在思想上、情绪上还是言论上、行为上都有较强的自我调节与自我控制能力;就是要帮助他们自觉认识自我存在的价值,从而具有强烈的社会责任感和义务感,努力学习,热爱生活,积极参与教育教学活动。同时随着时代的发展,随着我国基础教育进入全新的改革发展阶段,其主要标志是新一轮基础教育课程的全面推进,无论从课程理念创新、教学方式、方法的变革,还是师生角色的重新定位、转换。其重要变化是,新课改重建了课堂教学,新课改的思想与灵魂是为了每一个学生的发展,尊重学生人格,解放学生,鼓励质疑、鼓励想象、鼓励大胆尝试,让学生充分发展个性主体的积极作用。进入新课改后,学生对主体意识的要求也会越来越强烈,为了适应新课改的教学要求,就更需要我们在教育教学的一切活动中树立学生主体意识方面,班主任应在自己的职责范围内积极而有创造性的开展工作。

二、了解学生主体性需求,培养良好的班级风貌

班级学生的德育工作应从他们进校踏进校门的第一天开始,从他们走进班级的第一天开始,就致力于给学生创造一个好的集体环境。让每一位同学感到自己是班级的一员,都必须为该集体的荣誉而努力,要使每一个学生明白,自己的个人的主体行为会影响到集体的声誉。为此,班主任必须明白自己的工作任务:学校的一切都是为了学生,要服务学生、引导学生,关心学生,爱护学生。只有深入了解学生,掌握学生的主体需求,我们的工作才能赢得学生的认同与接纳。在学生还未进校,班主任的工作就已经开始了,先要通过学生档案或学生素质报告书了解学生的性别、住址、家庭基本情况和学习状况。这些还远远不够,还需要我们班主任做进一步的家访。通过家访,我们可以掌握第一手资料,更详实地了解其家庭结构及状况和学生的个性、学习特点等。进校以后,学校都会安排一定的时间进行接轨教育活动,班主任要充分利用好这个教育的机会,引导学生认真学习学校的各项规章制度,然后让学生来讨论,力争做到人人发言,鼓励大家勇于自我介绍,谈理想、谈家庭、谈爱好、谈对各项规章制度的看法等,在此基础上进一步地让大家讨论制定出班级的班规班纪,对每一位学生的表现班主任都做到心中有数,最后还可以让同学们写一份感想,包括个人理想、特长爱好、对学校、对老师的要求以及家庭成员介绍等,只有这样才能更准确地了解学生,当然对学生的进一步了解还要我们班主任在以后的教育教学活动中做有心人,给每个同学创设参与和表现的机会,使学生深深感到成为一名班级的学生,既会得到学校和老师的关爱,更要珍惜这个机会和班集体,既要发展个性也要维护集体,同时培养他们的责任感和集体荣誉感。让学生感到班主任对他们的严格管理最终要达到学生的自我约束自我管理的境界,努力形成一个优良的班风,为今后的工作开展奠定基础。与此同时班主任不可忽视的一个方面的工作是,还应重视班级文化的建设。一个优秀的班集体必然有其自己的班级文化氛围,一个有着人格魅力的班主任会很去有意识地创造班级文化,从而感染和影响他的学生群体,比如在教室环境的布置、板报的编排和内容选择、主题班会的安排、布置等等。在此方面,我们的学生更需要这种有品位的文化熏陶,让班主任的人格魅力和班级文化进一步促进优良班风的形成。

三、掌握学生主体性要求,平等对待和关爱学生

现代学生们其幼小的心灵很早就受到了来自家庭和社会以及网络的影响,他们所看到的和体验到的有许多不公平的东西,他们所希望得到的太多而现实又实现不了。他们渴望得到改善,得到理解,得到尊重,得到同龄孩子们所有的一切。同样在教育中他们希望有同等的教育机会和教育待遇,希望老师们能平等的甚至更要优待地对待他们,给他们以自主和展示的机会。这就要求为师者要有平等的思想,平等地认识学生、对待学生、接纳学生。要认识到老师与学生首先在人格上是完全平等的,从而尊重学生的独立人格;同时在教学及班级活动中平等对待学生,与他们建立起平等、互敬、互爱的关系;还应该平等地接纳学生,听取他们对教学及其他活动的意见和建议。作为班级的班主任,更要平等对待每一个学生,并且要切实地关心学生,做到既是良师,又是慈母,要准确地了解每个学生的实际情况。在班级管理中还应把握以下几个方面:

1.在纪律要求上人人平等。只要是学生犯了错误,不分干部和一般同学,“听话”的还是“不听话”的,一视同仁,按班级所制定的规章办。同时要晓之以理,动之以情,使其对错误有深刻的认识,以引起警觉不至于再犯。

2.班干部选拔上人人平等。在产生班级干部之前,让同学们充分酝酿讨论。班主任通过找学生谈心活动,了解同学心目中的班级干部有哪几个,同时也可让大家树立服务思想和主体性意识。最后让大家自行选举产生,竞争上岗,给有能力,对工作认真负责的同学以锻炼的机会。有时不妨设立值日班长、值日班委、值日课代表等,让每一个同学能够在岗位上锻炼能力。

3.在表扬和评奖上人人平等。班上每一个学生都享有同等的获奖权利,除了学校的各级表扬和奖励外,班主任为同学们在班级多设立各类奖项,既有单项的又有综合的,有进步奖、学习刻苦奖、礼貌奖等等,让大多数同学们得到成功喜悦和自励,并且学有榜样。

4.关爱每一位学子。班级的每一个学生都需要关爱,特别是家庭经济贫困的学生,单亲家庭的学生,残疾家庭的学生,或有心理障碍的学生,更需要班主任老师多鼓励和帮助,为他们争取社会和学校的资助,解决其生活上的实际困难。学生生病了,要多给予关怀,让其感到老师的慈爱、班集体的温暖。平时还要对学生多观察,发现有情绪低落者,要及时的找其谈心,进行心理教育。学习上的困难,发动任课老师和学生学习小组进行及时的帮助。

四、强化主体意识,培育良好的学风

学生在校以学为主,他们要在班级中度过3年乃至更长的时间,需要有一个良好的学习环境和集体学习氛围。班主任一方面要抓组织纪律精神文明;另一方面还要抓学生的自主教育和自我管理,并把二者紧密结合起来,逐渐营造一个良好的学习氛围。要不断地让他们明确学习的目标,端正学习态度,同时又向他们介绍或组织他们交流学习的方法,克服学习上的困难,还要培养他们刻苦学习的精神和毅力。要培养优良的学风,班主任首先要下大力气抓好学生的良好学习习惯的养成教育。每个班级每个学生每个人的学习特点不同,养成的学习习惯也不同,班主任要做有心人,制定详实的培育计划和阶段目标,比如作业的要求、听课的要求、自习的要求等。其次在学习上要点面结合,因人而异,班主任进一步做好任课教师的协调工作,调动课代表的积极性从他们那里随时了解对任课老师的意见和建议,及时反馈给任课教师,调整好每天的作业量,安排好每周的小测验。第三帮助每一个学生尽快形成自己的学习方法,中学学习的课程较多,内容量也大的多了,学生一时半会找不到适合自己的方法,因此有很多同学其学习效率不高,花了大量的时间和精力,却收效甚微。学生感到苦恼,时间一长就对学习产生畏惧心理,成绩也就得不到提高。班主任可以收集一些学习好的学生对每门课程的学习窍门,有安排地介绍给同学们;请来有经验的老师和校友谈学习方法;让班级同学自己讲讲他的学习方法,起到相互借鉴的作用。第四要培养学生学习的自主性和自觉性。这是学风培养中的关键所在,也是我们的最大目标。在新课程改革的精神要求下,学生的学习应当形成一个:积极主动、自主参与、合作性学习,努力培养创新实践能力的局面。这就要求我们班主任在学生学习上要不断地培养他们的学习自觉性和主动性,只有把学习转化为学生的内在需求,形成一种自动化的主体行为,并逐渐地形成班级整体风气,学生就会形成自己的主体自觉学习意识和行为,那么就有良好的课前预习、上课认真、课后复习、训练自觉的主动性学习。

作者:宦一宁 单位:扬州市第一中学

第六篇:小学班主任德育工作发展与创新

小学生的教育问题一直是人们重点关注的问题,尤其是小学生的德育教育,对于培养学生今后的人生观、价值观、道德观念等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因此,小学班主任德育教育工作的发展与创新成为现在重要思考的问题。

一、新时期小学班主任德育工作的发展

(一)爱国主义教育成就显著

对于小学生的德育教育,首先要做的就是爱国主义教育,作为德育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爱国主义教育成为学校在进行德育教育时主要的侧重点。作为班级的领导者,在对学生进行日常教育时,无时无刻都在教育学生爱国主义的重要性。例如:在进行升旗仪式时,要求学生保持着庄严肃穆的心情进行升旗仪式,在组织班会时,班会的主题紧扣爱国主义等。

(二)礼仪教育效果明显

小学班主任对于学生的德育教育效果如何,通过学生的日常行为就能得到充分的体现。对于学生的德育教育,其实就是对学生的思想教育,而对于思想最直观的体现就是学生的日常行为。通过对学生日常行为的规范,对班主任进行道德教育起到一定的辅助作用。例如:在老师进行授课时,如果有不明白的地方,应举手提问,以示对教师的尊重。

(三)教育方式理论化、模式化

小学班主任对学生德育教育的方式仍采取传统的理论化、模式化的教育方式,对于小学生来说,单纯理论性的知识并不能引起他们的兴趣,甚至会使他们对教育内容产生排斥感,严重的,会使学生产生逆反心理。例如:学生为了对班主任的教育方式表示不满,对班主任教育的内容反其道而行。这与班主任对学生进行德育教育的初衷背道而驰。

(四)德育目标空而大

小学班主任对学生进行德育教育的过程中,一直存在时效性不强的问题。这是由于班主任在对学生进行德育教育时没有考虑到现实生活中的实际情况,将德育目标制定的过大或过于理想化,使学生无从下手,不知该从何做起。例如:“二十年后的我”,学生根本无从下手,只能凭借着想象或借鉴别人的东西来进行实践,从而对学生实践的过程中产生一定的心理压力,导致学生由于心理压力过大而迷失方向,最终失去目标。

二、新时期小学班主任德育教育工作的创新

(一)注重平衡文化教育与德育教育的侧重点

对于小学班主任来说,如何做好文化教育与德育教育侧重点的平衡是整个教学过程中最为重要的事情。受传统教育观念的影响,学生家长与班主任只注重于学生的文化课成绩,而忽略了学生的思想道德水平,导致学生文化水平高但道德素质差的情况时有发生。所以,必须加强班主任对学生思想道德水平的培养。首先,班主任对学生进行评价时,不能单纯的通过文化成绩进行判断,使学生明白考试成绩不是对其评价的唯一标准。其次,在进行文化教育的同时积极开展德育教育工作,将思想道德水平纳入评价学生的标准,使学生从潜意识里注重德育教育。

(二)进行交流学习,注重内在修养

在聘用小学班主任时,主要考核的是应聘者的教学能力与专业资格,对于应聘者的思想道德水平无法进行具体的衡量,导致在实际教学中班主任思想道德水平不足的现象时有发生。既然对于这一现象无法避免,那么就必须积极的做好后续补救措施。首先,班主任应在课后坚持阅读与德育教学相关的书籍,提高自身思想道德水平与德育教学的相关知识,避免授课时产生言行不一的尴尬。其次,各年级班主任之间,应进行定期进行教学经验交流,通过对各自教学经历的分享,丰富自己的教学经验。

(三)发挥学生作用,培养优秀班干

虽然班主任对学生的思想道德水平具有监督、引导、规范的作用,但是,班主任并不能对学生的思想道德水平随时进行监督、引导和规范,所以,班级干部的培养显得十分重要。在培养优秀班级干部时,要注重学生的学习成绩、活动的组织能力和思想道德水平等,其中,思想道德水平尤为重要。毕竟,班主任在通过班干对班级内的思想道德进行监督同时,班干自身的思想道德修养也会对其他同学产生一定的影响。在班干的选取机制上,采取毛遂自荐、相互竞争的方式进行选取,在保证班干选取质量的同时,激发了学生参与竞选的积极性,使学生为了能获得参选机会,在思想道德上更加规范自己。

(四)架起与家长沟通的桥梁,促进课后的培养

家长作为孩子学生时期除班主任以外接触最频繁的人,对学生的思想道德产生重要影响。在学生在校学习期间,班主任可以对学生的学习情况与思想道德水平进行有效的监督和引导,但是在学生放学后,班主任无法及时的对学生的行为进行规范,对错误的思想加以改正,这时就需要家长在学生放学后加以监督和引导。所以,为了对学生的思想道德水平进行更全面的培养,班主任应加强与学生家长的沟通,在及时了解学生课后学习情况和思想变化的同时,向家长反映学生的在校情况,对学生课后仍需改正的问题,请家长特别注意,而对学生在校期间无法发现的问题,家长需对班主任及时进行反应,这样既促进了学生道德教育的培养,又促进了班主任与学生家长之间的沟通。

三、结语

综上所述,新时期小学班主任德育教育工作在不断发展的同时,仍存在一定的问题,其中教育方法陈旧、教育侧重点失衡是小学班主任在进行德育教育工作中最为普遍的问题,这就需要班主任在进行德育教育的过程中进行不断地创新,从而为德育教育的发展奠定良好的基础。

作者:马丽娜 单位:内蒙古包头市昆区钢铁大街第三小学

参考文献:

[1]倪方军.新时期小学班主任德育工作微探[J].成功(教育),2012,(18).

[2]欧小华.新时期小学班主任德育工作探析[J].求知导刊,2014,(03).

[3]魏洪艳.新时期小学班主任德育工作分析[J].考试周刊,2013,(54).

[4]吴锦.新时期小学班主任德育工作探析[J].作文成功之路(上),2015,(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