德育心理环境研究论文

时间:2022-12-27 09:08:00

导语:德育心理环境研究论文一文来源于网友上传,不代表本站观点,若需要原创文章可咨询客服老师,欢迎参考。

德育心理环境研究论文

一、高校德育心理环境建设的价值标准

1.高校德育心理环境建设要有利于建立学生正确的道德认知

道德认知是指一定社会的道德关系以及处理这种关系的理论、原则、规定的理解与认识。它是人们对客观存在的道德现象、行为准则及其意义的主观反映。没有知,就没有行,认知是整个道德行为过程的先导,没有正确的道德认知,就难于产生合乎社会道德规范要求的道德行为,更谈不上“知行合一”。实践也证明,许多道德失范行为的根本原因,也就在于道德认知的偏差。因此,高校德育心理环境的建设的首要目标是帮助学生建立正确的道德认知。

2.高校德育心理环境建设要有利于激发学生积极的道德情感

道德情感是指用一定的道德规范是评价周围的人和事时产生的情绪体验。道德情感的产生是建立在道德认知的基础之上的,也就是说,道德情感的产生与人们先前的道德认知有极大的相关性,对某一道德行为或规范的认识越深入、越全面、越透彻就越容易引起人们的积极的道德情感。同时,道德情感对将要发生的道德行为起着催化剂的作用。通过对道德共情程度的加深,情感的积累,道德行为发生的可能性和持久性都将增强。德育心理环境建设就是激发和引导积极的道德情感,让学生自觉乃至自发地践行道德行为。

3.高校德育心理环境建设要有利于树立学生坚强的道德意志

道德意志是指人们在实践道德过程中的持久性,这是体现道德认知,维持道德情感的精神力量。“人贵有恒”人们的成功必要条件之一就是持之以恒的意志品质。一方面,正确的道德认知如果没有坚强的道德意志力作保障,那么道德行为的产生,也只能是“空中楼阁”或者只是“昙花一现”。另一方面,道德意志也体现在人们持久的道德行为这中。从那些终身为了共产评主义事业而辛勤工作的老党员身上,我们看到的是正是他们坚强而伟大的共产主义意志品质。高校德育心理环境建设的目标之一,就是要培养学生吃苦耐劳、坚忍不拔、敢为人先、勇于克服困难等良好的意志品质,为道德行为的产生和持久打下坚实的基础。

4.高校德育心理环境建设要有利于强化学生持久的道德行为

道德行为是指践行道德规范的实际行动,它是整个道德过程的终结。道德认知的正确与否,道德情绪的积极与否,道德意志的坚强与否最终都通过道德行为来体现。高校德育心理环境建设的目的也是为是促使良好的道德行为的产生,并最终形成道德的行为习惯,把广大学生培养成为符合社会规范要求的文明、道德的社会主义接班人。与此同时,道德行为通过社会实践的检验,对人们的自身道德观念、价值取向、政治态度、行为习惯加以修正,为新的道德认识提供信息反馈和参考,从而开始新一轮的道德实践与认识的螺旋上升的提高过程。

二、高校德育心理环境建设的原则

1.目标性原则,是指高校德育的心理环境建设要为培育社会主义“四有”新人服务。心理环境的概念来源于心理学,它本身不带有意识形态的成份,而高校德育心理环境建设研究的目的,是要在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背景下,如何把握心理环境要素为培养“四有”新人服务。因此,无论是当我们在构建德育心理环境体系,还是在建设高校德育心理环境过程中,都要掌握好环境育人的总体目标。这就要求我们不单为大学生的身心健康,营造良好的心理环境,更要为大学生的提高道德水平、政治素养创造一个良好的德育心理氛围。

2.整体性原则,是指高校德育的心理环境各要素都对教育的效果起着重要作用,在进行德育心理环境的建设时,要具有全局观点,发挥环境要素的整体效应。根据系统论的观点“整体大于部分要素之和”,和勒温“心理场”理论,心理环境与行为主体是个统一整体,一部分变化都可以导致整体功能的部分或全部的丧失。高校德育心理环境建设是一项系统复杂的世纪工程,体系的首要功能就是育人。从层次上讲,无论是管理层、服务层,还是教育层、受教育层都在承担着德育的功能。

3.渗透性原则,是指高校德育的心理环境建设要循序渐进,不可急功近利,欲速则不达。人的意识、观念的形成或改变,不是一朝一夕的事情。它受多种因素的影响,经过一系列复杂的心理过程才最终存在人的头脑之中。弗洛依德曾经指出,外在环境的很多刺激,没有立即在人心理和行为显现出来,这并不是它们的作用已经消失,而是隐藏在人的潜意识之中,一但它通过大脑的稽查功能后,就会转变成前意识和意识,。这就告诉我们,环境的影响是潜移默化地,良好的心理环境的影响,不可能立竿见影,但当我们的潜意识中的良性因素好了,最终会转变为道德意识,表现出道德行为。

4.激励性原则,是指高校德育的心理环境建设要注意利用物质和精神要素对大学生的道德行为进行强化。生理科学研究证明,人的大脑中存在着一个“奖赏中枢”,它促进人类的许多习惯性行为。如抽烟等。同样,如果对一个的道德行为给予适当的奖赏,也能促使人的道德思维定势,和道德行为的反复进行。从大学生自身心理来看,他们也有通过的行为获得,同学和老师的认可与尊重,得到集体的心理支持以及自己心理成就感的满足等功能。因此,高校德育心理环境建设过程中,要注意对大学生的文明、诚信、乐于助人、遵守纪律、热爱集体等行为进行物质或精神奖励,而且,研究证明,有时精神奖励比物质奖励更有效果。

5.示范性原则,是指高校德育的心理环境建设要充分发挥先进模范的带头和感染作用。心理学研究表明,学生都有模仿教师的天性,即“向师性”,这不仅包括学习老师渊博的科学文化知识,还包括学习老师高尚的思想品质和道德情操。校园的任何人或物都可以引起学生的好奇和注意,成为学生意识中,或无意识中学习的榜样。高校德育心理的构建过程要正确掌握各个要素的育人功能,更多让人和事物的正面属性展现在学生的面前,从而引起良性的感官刺激,产生积极的感性认识。特别要指出是,根据弗洛依德的无意识理论,许多环境刺激的心理反映并没有表现来,而以一种潜意识状态存在于人的大脑中,一旦通过稽查机制就会又回到人的意识之中,因此,心理环境的建设一定要把握示范性原则,积极提供学生构建自身思想道德体系的原材料。另外,树立先进和榜样,为学生提供学习和效仿的对象,开展“学先进、找差距”等形式的学习竞赛活动,也都是实践证明了的,行之有效的教育方法,这也是示范性原则的现实体现。

【摘要】作为心理环境中的一个特殊类别,高校德育心理环境是指以高校德育为主体,影响高校德育工作及其过程的各种心理环境因素的总和,优良德育心理环境的构建必须调动各方面的积极因素和有利条件并把握好一定的价值标准和基本原则。

【关键词】德育心理环境标准原则

把心理环境的概念纳入高校思想道德教育的范畴,建立高校德育心理环境的科学概念,对于进一步明确提出“育人为本,德育为先”的教育理念,更加科学地、全面地考察影响高校德育工作的各种主客观因素以及其作用的机理,进而科学地调控这些因素,构建新时期高校和谐的育人环境具有重要的理论和实践指导意义。一个学校德育心理环境的形成不是一朝一夕的事情,在其创建的过程中更要遵循一定的标准和原则,否则就不能发挥环境对德育主体的隐性教育功能,实现育人的根本目的。

参考文献:

[1]汪才明.论道德认知及其能力培养心理环境论[J].安徽教育学院学报,2004(1).

[2]吴锡改.学校心理学[M].武汉:湖北科学技术出版社,1989:86.

[3]伍新春.高等教育心理学[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2:3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