思想品德内化过程分析论文

时间:2022-05-17 11:03:00

导语:思想品德内化过程分析论文一文来源于网友上传,不代表本站观点,若需要原创文章可咨询客服老师,欢迎参考。

思想品德内化过程分析论文

中共中央1985年18号文件要求思想品德课和政治理论课教学“要改变注入式的教学方法,尽量实行启发式的教学方法。要善于引导学生通过自己的学习和思考来提高认识,寻求问题的答案”。要学生自己寻找问题的答案,只有当学生自觉地把有关思想品德课的内容内化为个体品德意识和行为习惯的时候才能实现。这就提出了如何使思想品德课教学内容内化为学生的品德问题。本文试图对内化问题进行一些探索研究。

一、选题的目的

为了进一步提高思想品德课的教学质量,在深化教改过程中,我们提出了“发挥思想品德课在学生品德内化过程中的作用的研究”课题。为了统一认识,我们对课题作了如下论证:

(一)课题符合儿童品德形成的规律和《教学大纲》要求

小学生的品德形成,是一个由量变到质变,由外部要求到内部需要的过程,是以一定的道德知识为基础,在反复训练中,使道德认识在不断内化中逐步发展形成的。《大纲》指出:教学要注意科学性,要遵循由近及远、由浅入深、由具体到抽象的认识规律,使学生信服地接受教育;引导学生独立思考,自己教育自己。这些要求,实际上就是如何发挥思想品德课促进学生的品德内化的问题。

(二)课题反映了教改的必然趋势和深层次的育人功能

长期以来,在教学改革的过程中,我们着眼于教师,立足于教学方法的改革,很少研究学生接受教育的心态和学生的品德内化问题。因此,教学效果甚微。确立这一课题的目的,就是要把立足点由教师迁移到学生,把教学外部要求迁移到学生内部,使其成为自觉需要,这是教学改革发展的必然趋势和要求。

(三)发挥思想品德课在学生的品德内化过程中的作用,是评价思想品德课教学质量的重要标准

思想品德课是按社会对小学生的品德要求进行教学的。通过教学,使小学生自觉接受和认同思想品德课中的思想观点,自觉调整个体的意识和行为,向着符合社会需要的品德方向发展,达到个体品德与社会要求的统一。从总体上讲,这是衡量思想品德课教学质量的重要标准。因此,研究思想品德课的内化问题,对提高思想品德课的教学质量,具有特别重要的意义。

二、本课题研究的理论依据

学生思想品德的形成要经过一个长期的复杂的内化过程。思想品德课作为一门学科,对学生品德内化具有重要作用。为了最大限度地发挥这门课程在学生品德内化过程中的作用,特别需要教育科学理论的指导。因此我们确定以小学生的心理发展特征和学生品德内化规律的理论作为课题研究的理论依据。

(一)当今小学生心理发展特征

在改革开放的新形势下,小学生的思想发生了很大变化。他们思想活跃,勤于思考。他们不仅是教育对象,而且是学习的主人。

低年级学生的道德认识有很强的具体性,易受情境暗示,他们的情感易受具体事物的支配,易激发也容易消逝;他们的直接经验少、抽象思维能力差,对是非、美丑、善恶的认识肤浅,辨别能力差,知识少,理解能力差。

中年级学生个性、兴趣、爱好易于表露,自我意识与独立性有所增强,自制力有明显的发展;知识少,对一些事情、现象难以作出正确的判断;心目中教师权威高,容易接受教师讲授的观点,逆反心理和情感障碍较少;好奇心强,模仿性强,情感易冲动,不善于自我控制。

高年级学生处在形象思维向抽象思维的过渡期。感知事物比较笼统、肤浅,理性情感较弱;他们开始不以教师、父母的评价作为唯一依据,有了对周围的人或事进行评价的愿望,有了要探究人物内心世界的兴趣,这种需要的萌动,有助于高尚情感的培养。

(二)小学生品德内化的基本特征

学生的品德形成是知、情、意、行等诸种心理成分彼此联系,互相促进的过程。循此基本规律,思想品德课促进学生品德内化的基本过程是:通过教师对思想品德课内容的言传身教,启发学生领悟和消化课的内容,经过学生个体主动选择、模仿、理解和情感体验,内化为自己的品德需要,并指导自己的行为。这种内化,不是照相式的、生吞活剥的不自觉的过程,而是一种充分发挥主观能动性的过程;不是一次性完成的过程,而是多次反复的过程,不是单纯内化的过程,而是内化与外化相互联系的统一过程。其特征是:

第一,品德内化具有目的性特征。内化不是盲目的、自发的,而是有目的、有计划的活动。目的是品德内化的出发点和归宿,无目的的内化是没有的。内化必然是一种自觉的活动,而不是被动的活动。内化虽然是人的意识活动、智力和非智力心理活动,但它总是同人的行为和行为的结果相联系的,内化的目的又是与人的一定需要相联系的。内化的目的,是一种期望,是一种指标,它对人的行为活动具有启发功能、导向功能、激励功能。教育者要善于设计内化的目的,充分发挥目的在内化过程中的功能。目的有近、中、远之分,也有大、中、小之分,教育者可结合思想品德课内容恰当地设计内化的目的。

第二,品德内化具有主体性特征。人的主体性,即人的独立自主性、主观能动性,是自觉自愿地独立完成一项任务,并能自己寻找完成任务的途径和方法。如果只知道任务和有完成任务的意愿,而不知完成任务的方法,则不能称为主体性。只有把完成任务的意愿和方法手段统一起来,才能说这个人是有主体性的。教育者在学生品德内化过程中,要善于发现和发扬学生的主体精神,并主动培养学生的主体能力。

第三,品德内化具有的情感性特征。情感是人的品德中一种重要的心理因素,是人的品德形成的催化剂。没有情感,就不可能有教育;没有情感就不可能有品德内化;没有情感也不可能有对真、善、美的追求。所以情感性也是品德内化规律的反映。情感总是与个体对客观事物产生的需要、态度、观念等内心体验相联系的。教师在思想品德课教学中,要善于发现和发展学生的健康情感,促进学生品德的内化。

第四,品德内化的实践性特征。品德内化是外部社会要求转化为内部意识活动的过程,这里,实践是基础,是前提,也是归宿。离开实践的内化是没有的。所以实践性是品德内化规律的又一种表现。教师组织思想品德课教学就是一种实践活动,通过思想品德课的教学实践促进学生品德内化,是学生品德形成的一条捷径。

第五,品德内化的反复性特征。人的品德需要多次反复方能形成。反复性也是品德内化规律的表现。内化的反复性给教师的教学带来很多困难。这种反复性,有时来自学生自身思想品德不健全,有时来自社会环境的不良影响,有时来自家庭环境的不良或父母教育不当,有时来自教师自身素质不高,不懂品德内化规律和小学生身心发展特点,缺乏良好的教育艺术。为了尽可能减少品德内化的反复性,教师必须有意识地预防上述诸多不良因素的影响。

三、思想品德课教学促进学生品德内化过程的基本操作过程

通过多年的研究实践,我们认为,思想品德课教学在学生品德内化过程中,可以发挥这样几个促进作用,即突出道德观念教育,为品德内化奠定基础;发挥情感功能的作用,增强学生品德内化的内驱力;创设教育环境为学生品德内化提供外部条件;注重行为指导,为学生品德内化指明方向。

(一)挖掘教材的内化因素,找准品德内化的结合点

所谓教材中的内化因素,即指教材中能突出道德认识,有利于促进学生道德观念形成,具有说服力和感人至深的教育因素。在思想品德课教材中蕴含的内化因素大致有:

1.道德认识因素它包括教材中提供的道德现象、道德信息、道德榜样、道德认识中的洞察力、思维力、想象力等等,都是进行道德内化的重要因素。在教学过程中,从提高道德认识入手,启发学生理解和体会,再通过分析比较和概括,使学生明白蕴含其中的道德要求。

2.道德情感因素即让学生与教材中的英雄、模范人物产生情感共鸣因素,让学生从英雄模范人物的先进思想和光辉形象中受到感染。教材中的故事、童话、插图以及打动学生心弦的语言,激发学生思维波澜的情景,都具有十分丰富的感情色彩,这些都与品德内化有关。在分析教材时,只有抓住这些内化结合点,才能起到内化作用。

3.道德激励因素这是一种显性的教育因素。教材中的革命领袖、战斗英雄、劳动模范及社会主义建设成就和科研成果等内容都对学生有激励作用。如教《主动学习》一课,课文的结尾是:“主动学习是具有进取精神的表现。这样学习不但学得快,而且学得好。我们要以为榜样,主动地学习。”这段话概括了本课的道德观点,指明了行为方向,有利于激励学生的学习热情。

4.道德评价因素道德评价能力,是一个人道德认识能力的直接反映,通过评价抑恶而扬善,近是而远非,爱美而憎丑。这样不但提高了学生的辨别能力,而且使学生明确了行为方向,从而提高了内化的实效性。

(二)深化课堂教学改革,提高课堂教学的实效性

1.设计与“内化过程”相适应的课堂教学结构我市普遍运用的“四段式”结构,即“定向导入,主题教育,深化认识,指导实践”。这种课型结构,体现了思想品德课的教学规律,得到了广大教师的认同。为了使课堂教学结构与学生的品德内化过程相适应,我们对“四段式”进行了优化和完善。我们认真研究学生在认识上有什么盲点,心理上有什么矛盾,情感上有什么障碍,行为上有什么误区,力求在教学过程中做到导入新课新颖,教学注重层次,深化认识求水准,指导实践讲实效。

(1)导入新课新颖试验班教师十分重视开课设计,能运用歌曲欣赏、故事、游戏、幻灯、挂图、实物观察等学生喜闻乐见的形式导入新课,一开课即紧扣教学要求,揭示教学目标,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教学注重层次即围绕道德观念教育,把教学内容按教学要点划分为若干个层次,让学生广泛参与观察、思考、阅读、议论等,注意讲清基本概念,让学生清晰地理解“爱惜”、“珍惜”、“尊重”、“礼节”、“礼貌”、“诚实”、“勇敢”等概念的内涵。按照是什么、为什么、怎么做等层次组织教学活动。

(3)深化认识求水准安排“深化认识”一段,目的在于让学生对道德认识有一个从感性到理性,从模糊到清晰的过程,达到一定的认识水准。例如:《保护环境卫生》一课要达到培养良好卫生习惯、讲究社会公德的高度;《认真做作业》要讲到培养良好学习习惯和要有责任心的高度。

(4)指导实践讲实效一是引导学生把学习的知识用于实践;二是检查学生行为实践,是否把掌握的道德观点,变成自身的行为准则;三是针对学生行为上的误区,采用启发诱导,让学生走出误区,向正确方向迈进。

设计与学生品德内化过程相适应的课堂教学结构并不只有“四段式”一种,课堂教学结构应该是动态的,可变的,因教材内容不同和学生实际不同,还可以创造新的教学结构。例如,有的试验教师在教《不上当受骗》一课时,采用了“学习教材,由不知到知;深化认识,由知到信;指导实践,由信到行。”这种三段式的教学结构,同样收到了很好的教学效果。

2.掌握小学生的情感特点,发挥情感对品德内化的作用试验班的经验证明,在思想品德课中,发挥学生情感在品德内化中的作用,不同年龄阶段各有特色。

(1)低年级重在激发学生兴趣,发挥情感的动力作用。

低年级试验班在教学中采用“愉快教学法”,让学生在快乐中学,在快乐中做,在快乐中进步,千方百计激发学生的兴趣,调动了儿童的情感。具体做法是:根据儿童形象思维和好奇爱动的特点,采用直观教具来吸引他们的注意力,变单一的听课为听看结合。一看图(课文插图、教学挂图、教师自绘的补充图),二看物(实物、模型),三看演示(幻灯、录像、电视、电影等)。通过看和听达到引发兴趣,调动情感的目的。在教学中要多让学生动脑、动口、动手,在模仿中激发兴趣,促进学生大脑兴奋并产生浓厚的情感。要采用儿歌、小表演、小游戏等方法,让学生在动中学,玩中学,这样才容易被学生所接受并有利于内化。还可以结合教学内容开展一些竞赛活动,以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增强对教育内容的理解。

(2)中年级重在教学中发挥“三情”作用。

所谓“三情”,一是真情架桥。中年级学生心目中教师权威性大,易接受教师讲授的观点,教师的真情实感能较好地拨动学生的心弦。对于学生难以体验的情感,都要以教师的真情起搭桥引路作用。二是实情明理。中年级学生以形象思维为主。凡是实在的东西学生就相信,贴近学生生活的道理,学生就能理解和接受。如教《关心父母》一课,先让学生听歌曲录音《妈妈的吻》,创设母爱气氛,然后出现四张母爱投影片,具体介绍母爱的生动事例。再启发学生讲述自己父母关心自己的事例,使学生切身体验到爱的温暖,并悟出自己成长离不开父母的培养与教育的道理。三是动情选择。中年级学生自我意识和独立性不够强,又缺乏社会知识,对一些事情难以作出正确的判断。因此,要充分运用教材中的辨析题和补充一些联系学生生活实际的辨析题,引导学生辨析。

(3)高年级重在激发学生情感的启动点,促进学生品德内化。

教师在充分把握教学中的情感诸因素的基础上,从创设情感教育的氛围,确定激发感情的启动点,把握学生情感转化的契机,指导学生情感实践等方面探讨了情感对促进学生品德内化的基本规律和方法。试点学校从高年级学生实际出发,着重从激发情感的启动点上作了一些成功的研究。

研究表明,激发高年级学生的情感,不是抽象地说教所能实现的,因此要确立激发情感的启动点。所谓情感的启动点,是指在教材中既能启动学生情感又能触一发而动全身,使学生情感朝着教学目标深入的某一具体内容。情感的“启动点”,具有敏感性、共同性、速效性的特点。“显情”课文,一般情感分布点比较广,会有多个启动点,教师要分析比较,抓住重点。“潜情”课文,教师要善于挖掘教材中暗含的情感启动点,对学生进行启迪、引导,达到以情激情的目的。

(三)课内与课外相结合,加强行为实践指导,由外化引向内化

儿童有了道德认识,不一定就会有相应的道德行为,小学生知行脱节现象是较为普遍的。因此,思想品德课一定要实行课内与课外相结合,加强学生行为实践指导,促进学生言行一致,把外化引向内化。

思想品德课的实践指导,一是行为意识指导。教师在教学中提出一些有针对性的问题,或设计一些辨析题引导学生讨论,通过讨论明确行为的方向和要求。二是行为实践指导。教师根据教材对行为的要求,进行行为训练。学生的品德培养,是由量变到质变的过程,只有在反复的实践中,让儿童有反复练习的机会,才能保持良好行为的连续性,克服反复性和不良影响所造成的行为障碍。

(四)消除学生品德内化过程中的心理障碍,加强教学的针对性

1.认识上的障碍有一位思想品德课教师在教有关“行为规范”内容的课文前,对全班学生遵守行为规范的表现进行了调查,了解到遵守行为规范原因时,有15.8%的学生是为受表扬;有30%的学生是怕同学批评和教师处罚,共有45.8%的学生,处在遵从阶段。要使学生达到认同并信服,就必须消除学生认识水平上的障碍,使学生的认识与规范要求一致,才能实现品德内化。

2.情感上的障碍即学生由于内心消极的情感体验而产生的障碍。例如,有位思想品德课教师,发现有个学生不爱护公物,就当众粗暴地批评他,并通知家长来校赔偿损失。这个学生怀恨在心,对教师产生反感,认为教师整人,因而对教师的什么话都不听了。可见学生的消极情感往往成为接受教育的障碍。

3.动机上的障碍有时学生由于个人某种需要,出现不良行为动机与正确行为动机之间的冲突,这便是行为动机障碍。例如,有个学生虽然拾金不昧,但他不是急他人之所急,想他人之所想,而是为了得到学校或班级的表扬。出现这种行为动机障碍时,教师要有意识地去帮助学生从内心克服自己的错误动机,促使动机向正确的方向发展变化。

4.道德信念上的障碍道德信念是个人意识中坚信正确并认为一定要遵循的道德观念,是深刻的道德认识,它可以使人的道德行为表现出坚定性和一贯性。但是不少学生由于受到某些不良影响而不能形成正确的道德信念,从而影响品德内化。要消除这种障碍,优化教育环境是必要条件。

(五)制定课堂教学品德内化评估标准,检测教学效果

课堂教学评估是提高教学效果的一项必要措施,是巩固内化效果的保证。课堂教学评估包括两个方面:一是评教;二是评学。评估标准,既要有科学性,又要有操作性和可行性。详见下表:

思想品德课教学内化评估标准项目及权重标准一、深入钻1.深入钻研教材,正确理解课文,教学目的明确具体,研教材,把合乎大纲要求。握内化因素2.把握教材的重点和难点,找准促进道德内化的着力点。,处理教材合理。0.153.补充材料得当,有助于儿童道德内化。二、明理清1.明理突出,要点清楚,概念准确。晰,把握内2.论证充分,过程明晰,逻辑性强,说服力强。化要求。3.有层次,有坡度,合乎儿童年龄特点。0.20三、教法得1.根据教材类型和儿童年龄特点选择合适的教学方法,当,保证内教学有层次。化到位。2.重视启迪儿童思维,学生参与面大,课堂气氛活跃。0.253.突破难点、克服学生认识上的障碍,解惑透彻,释疑

有效,学生心悦诚服,内化到位率高。四、激发情1.重视情感的作用,根据教材的特点和学生的实际,把感,增强内握情感的基调,发挥情感的催化激励作用。化力度。2.能采取定向导入,激情开课;主题教育,调动情感,0.15深化认识,转化情感;指导行为,因势利导,发挥情感

的激励作用。

3.采取有效方法,化解学生的情感障碍,为学生接受教

育创造有利条件。五、以身作1.教师对所传授的道德观念真正理解和接受。则,增加内2.教师情感投入到位,说到动情处能动真情化信度。3.要求学生做到的教师带头做到。0.10六、导行落1.指导行动要求具体,切实可行。实,提高内2.对学生的行为能进行有效指导,使学生知道应该怎么化效率。去做,受教育的面在75%以上。0.153.有布置,有检查,促进儿童持之以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