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校教师职业道德修养途径和方法
时间:2022-03-28 09:23:39
导语:高校教师职业道德修养途径和方法一文来源于网友上传,不代表本站观点,若需要原创文章可咨询客服老师,欢迎参考。
摘要:高校教师的职业特点,决定了其主要任务就是培养人才。言传身教,高校教师的道德思想会在潜移默化中影响学生。高校教师的职业道德既是其职业义务,也是其必须遵守的行为规范,更是高校教师行业健康发展的必要保障。作为一名高校教师,更要时刻注意自己言行举止,慎独、慎思,以高标准要求自己。本文从高校教师这一特殊群体入手,通过分析其职业道德、职业特点,并提炼汇总目前高校教师这一特殊群体职业道德方面存在的问题及原因,从而提出高校教师提高职业道德修养的途径。
关键词:高校;教师;职业道德
高校教师这一群体不仅肩负着传承知识的重要责任,在人才培养过程中,其言行举止对大学生的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具有重要作用,在一定程度上影响大学生人生观、世界观的形成和发展。正是由于教师的这一特殊性质,对其职业道德的要求相比较其他行业而言,也有着更为严苛的要求。所以,高校教师的职业道德,对于其职责发挥对于教书育人都具有重要的意义。甚至在一定程度上讲,高校教师的职业道德是影响整个社会风气的一个因素之一。改革开放以来,社会急剧变革,社会转型期的各种矛盾纷至沓来,社会上产生了很多利益至上、享乐至上、物质至上等思潮,教师群体也不可避免的受到冲击和影响。在当前社会下,加强教师职业道德成了一个不可回避的问题。
一、高校教师职业道德概述
高校教师的职业道德,简称高校教师师德,是指高校教师在特定的情况下,比如在培养人才、言传身教过程中所必须遵守的行为准则以及道德规范等。人才培养对于社会进步、国家富强具有重要作用,而高校教师是培养人才的一个关键环节,对于学生的成长成长具有重要作用。渊博的知识、崇高的师德、儒雅的风度等,都会激励、促进学生向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的家国情怀发展。高校教师的职业道德,可以促进高校教师慎独、慎思,积极充实专业知识,积极履行教书育人职责,通过言传身教引导学生全面发展。高校教师同时也是社会中的个体,必然受到社会上各种因素、环境、舆论的影响,而这些影响又决定着高校教师如何面对我是谁、为了谁的问题,决定着高校教师以什么样的思想和作风去培养人、教育人的问题。在当前改革进入“深水区”之际,在知识大爆炸之际,高校教师更要找准自身定位,积极适应社会发展,加强职业道德修养和自身建设,更好的发挥人才培养、科学研究和社会服务职能。
二、高校教师的职业特点
(一)高校教师的职业特点具有高层次性。高校教师这一群体一般具有高学历、高素质,在社会文化传承中居于关键地位。无论古今中外,教育者都被赋予了特殊的地位和期待,所以有园丁、蜡烛等诸多化身。中国古典文化中,对于尊师重道、对于“学而优则仕”、对于门生等,都形成了璨若星河的文化。中国的科举制度,更是一个发现人才、选拔人才的重要途径,给社会阶层跃升、实现达则兼济天下的个人社会理想提供了途径。西方的文官制度,借鉴了科举制度的合理因素。而科举制度和文官制度的基础之一就是高等教育,而高校教师在高等教育中居于主体地位。梅贻琦说“大学之大也,非有大楼之谓也,而有大师之谓也”。高校教师正是产生大师的基础和土壤,高校教师具有高动机性和高层次性。(二)高校教师职业特点具有多重角色性。高校教师的作用不仅有教书育人,还有科学研究和服务社会的职能。上好每一堂课,是一个高校教师的基础工作,也是一个高校教师的职责和使命,教书育人是高校教师的最基本职能。除了教书育人之外,高校教师还要做好科学研究。教学相长,重视科研、善于科研的高校教师,可以发现、掌握更多本专业领域的新知识和新问题,可以更好的引发学生思考和学习,从而更大程度上实现教书育人的职能。高校教师还是一个社会服务者,现代社会要求大学更好的服务经济社会发展,而高校教师正是大学实现这一职能的基础和前提,高校教师在承担基础职能基础上,还要勇于运用自己的知识促进社会发展,比如通过参政议政、通过引导社会风气等方面促进社会发展。(三)高校教师职业特点具有独立性和创造性。高校教师在传递知识、教书育人过程中,不可避免的带有个人色彩。比如个人感情色彩、个人对问题的看法、个人的专业态度等等。高校教师的自身经历、人品人格等等,具有一定的独立性。高校教师传承的是专业知识,具有一定的高深性,高校教师的职业特点也决定高校教师要不断创新,不断发现本学科的专业知识,拓展本学科专业领域。高校教师的科学研究也要求高校教师要具有创新意识,所以,高校教师职业特点又具有一定的创造性。高校教师的这些职业特性决定了高校教师不仅具有独立性,还具有创造性的特征。
三、高校教师职业道德存在的问题及原因分析
(一)高校教师职业道德存在的问题。1.部分高校教师的政治理论水平尚有不足。高校教师的特点,导致部分高校教师沉溺于本专业领域,一心从事科学研究和教育教学,而对“窗外事”比如政治理论学习等有所忽视。甚至部分高校教师不懂装懂、哗众取宠,传递有悖于国家大政方针的信息,通过“有个性”“不媚俗”来装点清高和独立。在课堂上发表不利于党和国家的言论,给学生以错误导向。2.部分高校教师“义利观”异化缺失。在社会变革期,各种物质至上的风气影响社会方方面面,部分高校教师思想观念发生偏差,弃“义”逐“利”,认为高校教师职业只是一个等价交换的关系。拿多少钱办多少事,待遇不好教学也糊弄。甚至一门心思去追名逐利,去追逐聚光灯,甚至为了利益当部分利益集团的代言人,发表骇人听闻的言论。不怕不专业,就怕不知名,为了名和利,铤而走险不惜招致骂声一片等。3.部分高校教师忽视人文教育。大学生群体一般在18-23岁之间,面临着新的环境和新的问题,比如异地求学、比如交友恋爱以及职业发展等等,不仅需要专业知识的学习,也需要人格、人品等多方面的塑造和完善。部分高校教师认为讲授专业知识是本职,其他的和自己无关。学生课程合格即可,至于学生的其他问题,统统交给了学校。不愿意与学生沟通,不愿意倾听学生困惑,不愿意当学生成长成长的引路人,仅仅满足于“教书匠”的定位。4.部分高校教师学术态度敷衍不严谨。由于当前高校考核及职称晋升等需要,部分高校教师论文抄袭、造假等时有发生,影响了学生对科学研究的尊重和热情。甚至认为“天下文章一大抄”,科研创新就是“瞎胡抄”,只要通过,观点够新,就可以称之为学术创新。这些问题不仅是对学术的不尊重,也恶化了社会风气。(二)高校教师职业道德问题原因分析。部分高校教师职业道德存在的问题,一方面在于高校教师本身理想信念异化,不能正确认识自己角色,产生了错误的思想和行为。另一方面,其他因素也发挥着重要作用。1.社会原因。由于历史原因和社会转型等多方面因素影响,社会矛盾集聚裂变,各种思想、思潮不断变异重生,社会文化呈现多元化、分层化、矛盾化等诸多特点。由于中西力量对比、崇洋媚外、外来和尚会念经等,西方个人主义思想深刻影响大众观念,一些急功近利的事情屡出不穷。为了利益,食品安全、医疗事故、出尔反尔、“扶不扶”等悖逆社会诚信的行为,拷问着社会的良心。高校教师作为社会人,不可能做到“独善其身”,部分高校教师过于重视物质利益,部分高校教师本位主义滋生等都有社会因素在里边。社会矛盾裂变、社会贫富差距拉大、社会诚信体系坍塌等,导致部分高校教师过于重视自身利益,学术不端行为时有发生。2.师德建设存在误区。部分高校深陷名利场,热衷于教师的各种头衔,引进人才首先看是不是院士、长江学者、千人计划等,而对于高校教师师德视而不见听而不闻,甚至听之任之。各种评选中的师德“一票否决制”名存实亡,很少有高校教师因为师德问题被处理或者处分。高校更关注科研经费、科技奖励、论文成果等因素,忽视了师德对于高校可持续发展的重要作用。部分高校出台的师德建设文件,仅仅停留在纸面上,挂在墙上,而没有落实在实际上。3.自身原因。虽然社会因素影响着高校教师的行为。但是高校教师师德建设存在的问题,最根本的原因在于出现问题的高校教师个人。大学扩招之后,各高校引进了大量人才,各种刚出校门的硕士、博士进入高校教师队伍,很很快成为高校教育教学和科学研究的主力军,队伍结构呈现出高学历化、年轻化等特点,同时他们极易受不良风气的影响,思想呈现多元化的特点。有的教师为了在科研中多出成果,为了早评职称,就会急功近利,做出一些有悖师德之事。
四、高校教师提高职业道德修养的途径
(一)加强理论学习。高校教师的特殊职责,决定了高校教师要不断学习。不仅学习专业知识,还要学习各种理论。不能仅满足于专业,还要执着于正确,高校教师的言传身教对于学生成长成长非常重要。错误的言论和言行,可能影响学生一生。所以高校教师要不断加强学习,不说过头话,不做过头事,保持敬畏心,保持同理心。要有“止于至善”的思想意识,要有“学为人师、行为世范”的敏感度,明德、亲民,热爱学生。(二)投身实践。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高校教师师德建设的好坏,最终要由实践来决定。高校教师的道德修养,不仅在于自身学习,更在于不断实践。高校教师只有通过自己的学习,通过言传身教,通过实践师德师风,才能实现更好的实现“作育人材”的理想。“衣带渐宽终不悔,为伊销得人憔悴。”高校教师要把“作育人材”作为实践职业道德修养提高的目标,围绕目标扎实奋斗,努力成为本领域的专家和精英,激励、促进学生学习。努力向“我们要继续不断地学,才能继续不断的教”看齐。(三)内省、慎独。内省就是努力做到“吾日三省吾身:为人谋而不忠乎?与朋友交而不信乎?传不习乎?”尤其是传不习乎,对高校教师尤其重要。通过反省自己行为,改善自己的言行举止,更好的做到言传身教。“慎独”,要求一个人的时候,也要做到如“十目所视,十手所指”,不会因为没有人知道、没有人看见而放松对自己的要求。“慎独”要求高校教师时时处处都表里如一,杜绝人前道貌岸然、人后卑鄙丑恶的两面派作风,属于加强职业道德修养的关键一步。
参考文献:
[1]高等学校教师职业道德修养.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0.
[2]教育部人事司高等学校教师职业道德修养.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1.
[3]刘亚芝.师德修养必备“五心”.承德职业学院学报.2007.
[4]吴辰.让每一位教师的心灵更为舒展.学校管理.2002(11).
[5]康萍.关于加强教师职业道德问题的探讨.成都教育学院学报.2001(4).
[6]刘树攀.现代社会职业教师在不同环境中的职能.甘肃农业.2006.
[7]陈喜玲.高校青年教师职业道德现状及对策研究.教育与职业.2006.
[8]钱焕琦.教师职业道德.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8.
作者:王伟 单位:海南政法职业学院
- 上一篇:高校教师职业道德修养提升建设探析
- 下一篇:高校教师德育思想建设研究
精品范文
10高校网络安全方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