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药文化在职业道德教育的运用

时间:2022-09-05 11:07:31

导语:中医药文化在职业道德教育的运用一文来源于网友上传,不代表本站观点,若需要原创文章可咨询客服老师,欢迎参考。

中医药文化在职业道德教育的运用

摘要:目的促进医药类高等院校提升职业道德教育水平。方法定性分析医药类高等院校职业道德教育现状,分析传统中医药文化的精神财富对医药职业道德教育的意义及融合应用。结果/结论中医药文化是医药类院校进行职业道德教育的极佳的文化资源,将中医药文化融入医药职业道德教育中,医药类高等院校在完善课程建设和校园文化建设的同时,还需多种措施并举,齐力并进、有机配合,才能取得良好效果。

关键词:中医药文化;医药职业道德;教育方式

一加强医药职业道德教育迫在眉睫

对于大学生而言,其正处于人生观、价值观、世界观形成和发展的重要阶段,容易受到外界环境的影响。而当前,社会环境日趋复杂多样,网络环境下充斥的鱼龙混杂、参差不齐的信息也无时无刻不在影响着大学生,当前亟需加强大学生思想道德教育。对于医药类高等院校来说,其肩负着医药职业道德教育的神圣使命。一方面,医药是事关身体健康和生命安全的产品,医药职业道德在整个职业道德体系当中地位尤为重要,是社会关注的焦点。而另一方面,伴随着我国医药行业的快速发展,医药行业也面临种种道德困境。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环境下,医药企业逐利意识强,责任意识淡漠,环境保护、诚信意识薄弱,制假售假、虚假宣传、销售领域商业贿赂、医患关系紧张等问题突出,不断发生的药害事件如最近爆出的“莎普爱思”事件等,频频将医药行业的问题暴露于公众面前,一定程度上也损害了医药行业的整体形象。如何提高医药行业人员职业道德,从尚未走出校门的医药高等院校学生入手,在人生观、价值观、世界观形成的重要阶段施加影响,无疑是最为可行的。

二医药类高等院校职业道德教育现状

(一)医药职业道德教育薄弱。当前,医药类高校都开设有思想政治课程,但是其对医药职业道德教育的针对性不强,与医药行业、专业联系不够紧密。医药职业道德教育有特殊性,不同于一般意义上的道德教育。一般医学专业有医学伦理学课程,但其更多是从伦理学角度探讨,不同于医药职业道德教育。医药类院校缺乏基本的医药职业道德课程,而且通常这类课程,在基于就业实用观念的导向下,学生主观兴趣度不高,选课人数较少导致常常无法开课。(二)重技能教育,轻人文教育。医药行业属于理工类学科,在教育中必然存在重视自然科学知识和医药专业技能的讲授,学生也重视专业知识的学习,往往忽视人文教育。而且,医药类学校学科单一,缺乏综合性大学完善多样化的学科,导致学生往往专业能力很强,但是知识面较窄,不利于整体素质的提升。(三)道德教育方式单一。当前医药类高等院校道德教育主要通过思想政治课程实现,并且也仅限于课堂,方式单一,有待多样化和营造整体的显性和隐性相结合的道德教育的环境。

三传统中医药文化对于医药职业道德教育的意义

中医药文化是我国博大精深的传统文化体系的一部分,中医药文化在解析医学现象、以及在医疗、预防、临床等方面有自有的思维方式。同时,传统中医药对行业人员道德建构极为重视,浩瀚如海的医学著作和医家医论,都对此有深刻论述。如在强化责任方面,唐代名医孙思邈在《大医精诚》中所强调的医药从业者必须“先发大慈恻隐之心,誓愿普救含灵之苦”,“人命至重,有贵千金,一方济之,德逾于此等”,为医药技能人才认识自己肩负的重要职责和必须具备的基本素质提供了指引,对改变市场经济条件下部分从业人员责任意识淡薄等问题具有重要的借鉴意义[1]。在保有“仁爱”之心方面,明代龚廷贤在《万病回春医家十要》中反复强调的“一存仁心,乃是良箴,博施济众,惠泽斯深”、“十勿重利,当存仁义,贫富虽殊,药施无二”等,为医药技能人才提供了行为的范式[2]。在树立守信诚实理念方面,明代陈实《外科正宗》所提倡的“选买药品,必遵雷公炮炙”等,对引导药品生产经营者强化诚信等基本原则,坚守药品生产经营者的职业准则,避免迷失于金钱利益之前,具有现实指导意义[3]。在提倡精益求精的专业性方面,李时珍用时二十七年,进行大量细致、深入的实地考察和实验,才著成《本草纲目》。吴塘强调“学医不精,不若不学”也具有极强的教育指导意义[4]。底蕴深厚、博大精深的中医药文化,以精辟的理论、生动的行为示范为医药行业人才的道德培养提供了可供学习的标准和榜样,因而是进行医药类院校职业道德教育的极佳的文化资源。

四转变医药职业道德教育方式,融中医药文化于其中

(一)在思想政治课程中融入中医药文化元素。将思想政治课教学与中医药文化有机结合,在教学中弘扬中医药文化精神,体现医药行业和专业特点,发掘中医药文化中蕴涵的思想教育资源,提高医药行业学生的职业素质和道德修养。(二)开设医药职业道德教育课程。开设医药职业道德教育课程,不再是传统的道德说教,在教学方法上,要选取医药领域内,是当前社会热点的典型案例,以热点案例、发生在身边的医药违法现象为例,现身说法,让学生有亲历感和体验感,拉近学生与医药行业、企业的距离,提升医药职业道德教育的教学效果,提高道德课程的说服力[5]。(三)中医药文化与人文课程相结合。在《中国传统文化》、《医药企业文化》、《文学欣赏》等课程中,融入中医药文化的文化内涵。如“胡庆余堂”自问世以来,其字号一直沿用至今,始终秉承“戒欺”、“真不二价”的经营方针,深受百姓的厚爱和信任。“敬业修明、广施妙药、普济众生”为广州敬修堂公司企业宗旨,敬业修明、创新提高、团结奋进、百折不挠是广州敬修堂公司文化传承的精髓[6]。(四)在校园文化建设中重视医药文化元素的渗透。道德教育的场所不应限于课堂,育人的场所也不应限于课堂。校园环境、课余活动都是与学生生活息息相关的场所,在这些场所开展多元化的教育模式,润物细无声,潜移默化地加深学生的感性认知。使学生在不知不觉中受到感染、熏陶和启发,从而自觉规范其行为举止。除加强对校风学风的建设之外,组织开展人文教育的讲座,邀请国内知名专家名人、精业厚德者来校作讲座,让高雅走进校园。为培养学生的职业道德素质提供广阔的舞台,培养学生志存高远又脚踏实地的品质。在学校楼宇、道路、广场、湖泊等地,运用医药文化元素进行命名。重视课外文化活动熏染作用的发挥,利用学生会、社团协会,积极开展校园活动,如经典阅读、热点讨论、校内公益活动,让学生置身于高品格的文化环境中,营造丰富、诚恳、踏实的精神世界。读书不仅能养心益智,更能培养个人遵守社会公德、保持职业道德和树立家庭美德。古代杰出人士,无不是十年寒窗甚至终身读书不辍,读好书能培养人高洁的精神品格和高远的志向。开展读书活动,一是鼓励,帮助不愿读书的学生养成读书习惯;二是形成风气,形成良好的读书氛围和风尚。(五)在社会服务方面。高校学生处和团委是进行校园文化建设的重要机构。学生处以及团委在组织学生进行社会服务,如去老年服务中心进行志愿服务,去农村、街道、社区参加各种公益活动,让学生接触社会、体会民情,体验生活的不同侧面,帮助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和世界观,帮助强化社会责任感。团委在发展学生团员和党员时,也能结合医药行业特色,将中医药文化中的宝贵精神财富,融合进对团员和党员的教育、培训活动中。(六)发挥榜样力量。组织学生学习技术精湛、医德高尚的医药界楷模,如2011年感动中国人物吴孟超院士的先进事迹等,还有结合本地历史源远流长的中医药世家,学习世家风范,世家之所以能够延绵不绝,民众交口称赞、有口皆碑,与一代代的传承者踏实、敬业、钻研和厚道密不可分。这种生活周边的实例,提供了一种极高的精神追求,值得每个当代大学生学习。(七)提升教师的职业道德素养,言传身教。加强教师职业道德建设,对引领学生成长、促进道德水平提高有重要意义。教师为学生日常行为和待人接物树立表率,教师的言传身教,使学生受到影响熏陶。一直以来,我国高度重视教师职业道德建设,但违背教师职业道德的现象仍时有发生,说明教师职业道德建设还不理想、不完善。要想发挥示范作用,必须重视教师的职业道德提升。将中医药文化融入医药职业道德教育中,医药类高等院校在完善课程建设和校园文化建设的同时,还需多种措施并举,齐力并进、有机配合,才能取得良好效果,提升学生职业道德和责任感,培养卓越的医药行业人才。

参考文献

[1]孙思邈.备急千金要方校释(李景荣等校释)[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1998.

[2]龚廷贤.万病回春[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1984.

[3]陈实功.外科正宗[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7.

[4]吴塘.温病条辨(张志斌校点)[M].福州:福建科学技术出版社,2010.

[5]中共中央关于加强和改进思想政治工作的若干意见[R].1999.

[6]刘丽宁,朱玲,王云峰,等.谈医药行业文化在高职中药人才培养中的渗透实践[J].卫生职业教育,2012,30(22):10-12.

作者:赵静 单位:浙江医药高等专科学校